《测量学》试卷样卷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 专业《测量学》试卷 大题号 四 五 六试卷总分 大题分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地经度为东经117°30,该地位于高斯投影6°带的带号N为() B.20 C.39 D.40 2.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 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3.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小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 A.量长 B.量短 C.不长不短 D.量长或量短 4.系统误差具有() A.积累性 B.离散性 C.随机性 D.补偿性 5.建筑场地上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形式有( A.水准网 B.建筑方格网 C.小三角网 D.导线网 6.在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各类公路的符号,称为() A.比例符号 B.线形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非比例符号 7.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应() 纬仪转动 B.固定不动 远镜转动 D.随照准部转动 8.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右角,那么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应() A.反符号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比例分配 C.符号不变平均分配 D.符号不变按比例分配 《测量学》试卷第1套第页共6页
《测量学》试卷第 1 套 第 页 共 6 页 1 《测量学》试卷样卷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 专业《测量学》试卷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试卷总分 大题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地经度为东经 117°30´,该地位于高斯投影 6°带的带号 N 为( ) A.19 B.20 C.39 D.40 2.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 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3.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小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 ) A.量长 B.量短 C.不长不短 D.量长或量短 4.系统误差具有( ) A.积累性 B.离散性 C.随机性 D.补偿性 5.建筑场地上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形式有( ) A.水准网 B.建筑方格网 C.小三角网 D.导线网 6.在 1:1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各类公路的符号,称为( ) A.比例符号 B.线形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非比例符号 7.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应( ) A.随经纬仪转动 B.固定不动 C.随望远镜转动 D.随照准部转动 8.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右角,那么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应( ) A.反符号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比例分配 C.符号不变平均分配 D.符号不变按比例分配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9.地形图上按一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称为( A.首曲线 B.间曲线 助曲线 D.计曲线 10.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m=±10″,则4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M为() A.±25″ B.±5″ C.±2.5 D.±20″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测量工作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部分 2.视差现象是由于人眼的分辨率造成的,视力好则视差就小。() 3.水准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度盘上读数而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 4.水准管上2mm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周角为水准管分划值。( 5.测量∠A=100°,∠B=50°,测角中误差均为10″,所以A角的精度高于B角。( 6.竖盘指标差是由于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不居中造成的误差。 7.地形图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8.在测量工作中无论如何认真仔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 9.导线测量中,边越长量距误差越大。因此边越短,导线的精度就越高。( 10.测量中,增加观测次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分|评卷人|复查人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测量学 2.视准轴 3.水平角 《测量学》试卷第1套第页共6页
《测量学》试卷第 1 套 第 页 共 6 页 2 9.地形图上按一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称为( ) A.首曲线 B.间曲线 C.助曲线 D.计曲线 10.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 m=±10″,则 4 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 M 为( ) A. 25″ B. 5″ C. 2.5″ D. 20″ 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测量工作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部分。( ) 2.视差现象是由于人眼的分辨率造成的,视力好则视差就小。( ) 3.水准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度盘上读数而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 ) 4.水准管上 2mm 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周角为水准管分划值。( ) 5.测量 A = 100 , B = 50 ,测角中误差均为 10″,所以 A 角的精度高于 B 角。( ) 6.竖盘指标差是由于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不居中造成的误差。( ) 7.地形图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 8.在测量工作中无论如何认真仔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 ) 9.导线测量中,边越长量距误差越大。因此边越短,导线的精度就越高。( ) 10.测量中,增加观测次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测量学 2. 视准轴 3. 水平角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4.地物 5.测设 等高线 7.水准管分划值 8.比例尺 9.方位角 10.高程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视距测量?视距测量需观测哪些数据?试写出计算公式。 《测量学》试卷第1套第页共6页
《测量学》试卷第 1 套 第 页 共 6 页 3 4. 地物 5. 测设 6.等高线 7.水准管分划值 8.比例尺 9.方位角 10.高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什么是视距测量?视距测量需观测哪些数据?试写出计算公式。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什么是偶然误差?它有哪些特性? 3.简述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五、成果整理(本大题共3题,每题7分,共21分) 1.整理下表中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各点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 测点 标尺读数 高差 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 高程 Imum 1825 20.000 15461245 17641300 314001434 ∑ 计算检核f*=±12√n 《测量学》试卷第1套第页共6页
《测量学》试卷第 1 套 第 页 共 6 页 4 2.什么是偶然误差?它有哪些特性? 3.简述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五、成果整理(本大题共 3 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 1. 整理下表中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各点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 测点 标尺读数 高差 (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后视 前视 (m) A 1825 20.000 1 1546 1245 2 1764 1300 3 1400 1434 B 1540 21.000 计算检核 h f 容= 12 n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整理下列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站|回竖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 测 测回角值各测回角值 位置 左 右 左 900100 B1623824 右 A2700042 3.整理下列竖直角观测成果 测目竖盘竖直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指若一测回角值 站标位置 备注 左853648 竖盘盘左刻 右2742254 划:从目镜 端由0°顺 961500 时针刻划到 右|2634436 360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7分,共14分) 1.对某边丈量了5次,其距离值分别为58.256m、58.260m、58.258m、58.262m和 58.264m,求算术平均值L及其中误差m2 《测量学》试卷第1套第页共6页
《测量学》试卷第 1 套 第 页 共 6 页 5 2.整理下列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 测 站 测 回 数 竖盘 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各测回角值 ° ′ ″ O 1 左 A 0 00 48 B 72 38 18 右 A 180 00 36 B 252 37 54 2 左 A 90 01 00 B 162 38 24 右 A 270 00 42 B 342 38 12 3.整理下列竖直角观测成果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直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竖盘 指标差 ″ 一测回角值 ° ′ ″ 备注 O M 左 85 36 48 竖盘盘左刻 划:从目镜 端由 0 °顺 时针刻划到 360 ° 右 274 22 54 N 左 96 15 00 右 263 44 36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题,每题 7 分,共 14 分) 1.对某边丈量了 5 次,其距离值分别为 58.256m、58.260m、58.258m、58.262m 和 58.264m,求算术平均值 L 及其中误差 mL 。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计算下图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成果,已知A点高程B2=20.500m,f*=±12√n。 h1=2.417m 10 《测量学》试卷第1套第页共6页
《测量学》试卷第 1 套 第 页 共 6 页 6 2.计算下图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成果,已知 A 点高程 HA=20.500m, h f 容 = 12 n 。 h1=2.417m 。1 n1=10 h2=3.141m n2=8 。2 A h3=-4.418m h4=-1.176m 。 n3=12 n4=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