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 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 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 文化的产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 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 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信仰与观念是:王权嬗替乃天道必然,一切政权的更迭皆 由乎天命,取乎天道。然而,“神道阐幽,天命微显”,天命又需要借助符瑞现 象来显示。因此,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正如沈约所 说:“夫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其次,符瑞文化具有 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 嘉奖。符瑞文化构建了统治阶级自我肯定、自我宣扬和自我美化的评价机制,为 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 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或立祠设祭, 以合符应,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 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 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或宗教意识的一部分,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 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同时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 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 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孝经左契》曰:“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则凤凰巢。”《瑞应图》曰:“王者仁义,则紫脱见。”《礼稽命征》 曰:“王者制礼作乐,得天心,则景星见。”这些文献中,孝悌、仁义和礼乐等 德行范畴都被包括进去。凡恪守德行规范,天便降下符瑞,否则就降之以灾异。 这种思想信仰的内在逻辑是“以类相召”的“天人感应”观念。实际上是“善恶 报应”思想的反映,是对中国古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之类思想的继承和提升。 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 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 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 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 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 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 (选自2017年8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也是对王者盛德的天意嘉 奖 B.符瑞文化能够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天命依据,这正体现出它的政治建构功 能
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 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 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 文化的产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 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 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信仰与观念是:王权嬗替乃天道必然,一切政权的更迭皆 由乎天命,取乎天道。然而,“神道阐幽,天命微显”,天命又需要借助符瑞现 象来显示。因此,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正如沈约所 说:“夫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其次,符瑞文化具有 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 嘉奖。符瑞文化构建了统治阶级自我肯定、自我宣扬和自我美化的评价机制,为 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 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或立祠设祭, 以合符应,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 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 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或宗教意识的一部分,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 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同时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 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 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孝经左契》曰:“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则凤凰巢。”《瑞应图》曰:“王者仁义,则紫脱见。”《礼稽命征》 曰:“王者制礼作乐,得天心,则景星见。”这些文献中,孝悌、仁义和礼乐等 德行范畴都被包括进去。凡恪守德行规范,天便降下符瑞,否则就降之以灾异。 这种思想信仰的内在逻辑是“以类相召”的“天人感应”观念。实际上是“善恶 报应”思想的反映,是对中国古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之类思想的继承和提升。 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 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 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 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 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 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 (选自 2017 年 8 月 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也是对王者盛德的天意嘉 奖。 B.符瑞文化能够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天命依据,这正体现出它的政治建构功 能
C.符瑞文化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其德行因素随着谶纬神学盛行得到凸显和泛 化 D.符瑞具有颂美功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常常会被激 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旨明确,主要阐述殷周之后符瑞文化对中国古代众多领域产生的深远影 响 B.文章主体部分层层深入,从政治、宗教、文学三个角度论述符瑞文化的重要作 用 C.《孝经左契》《瑞应图》等例子,证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与符 瑞相关。 D.第④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述了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 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则天在位21年用了18个年号,这是她统治策略和符瑞文化政治调节功能的 体现 B.符瑞文化实现了天命征兆与王权德行的完美契合,论证了古代王权政治的合法 性 C.《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这一情节与符瑞文化劝善惩思的思想有不同的内在 逻辑。 D.文学创作“用瑞”美时政、粉饰太平,“用瑞”越普遍说明符瑞文化在当时越 流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听茶 叶梅 ①茶是有声音的。这是我到了福建安溪之后才突然领悟到的。 ②秋分过了,转眼己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 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 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③山的名字为戴云,有着古来的诗意,试想那云字用繁体书写,会更为美妙。山 的模样,千姿百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吸引你走近,与之细语,交付心事 转身时,便会有了种种牵挂,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相望,却也不能停步,人生只能 朝前。还好低下头来有一缕茶香飘然跟随,那便是与这山相伴的古茶,有着贴心 的茶名,叫铁观音 ④从小喝惯了茶,各种茶的味道都略微知道一些,但这沁香扑鼻的铁观音,咽下 去熨帖可心,似乎能使人感觉出一种格外的温暖。中国茶业,最初兴起巴蜀。清 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 常称巴蜀是中国茶叶或茶叶文化的摇篮。要说巴蜀之地,古来当属巴国,那一带 大山峻峭起伏,人们喜好种茶,随口唱出的茶歌数不清。“正月采茶是新年,手 拿金簪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卯,采茶姑娘笑开颜……”有首《顺茶歌》从正月 唱到了十二月。 ⑤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安溪早年素以农 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后来,于明末清初创制出
C.符瑞文化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其德行因素随着谶纬神学盛行得到凸显和泛 化。 D.符瑞具有颂美功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常常会被激 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主旨明确,主要阐述殷周之后符瑞文化对中国古代众多领域产生的深远影 响。 B.文章主体部分层层深入,从政治、宗教、文学三个角度论述符瑞文化的重要作 用。 C.《孝经左契》《瑞应图》等例子,证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与符 瑞相关。 D.第④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述了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 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武则天在位 21 年用了 18 个年号,这是她统治策略和符瑞文化政治调节功能的 体现。 B.符瑞文化实现了天命征兆与王权德行的完美契合,论证了古代王权政治的合法 性。 C.《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这一情节与符瑞文化劝善惩思的思想有不同的内在 逻辑。 D.文学创作“用瑞”美时政、粉饰太平,“用瑞”越普遍说明符瑞文化在当时越 流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听茶 叶梅 ①茶是有声音的。这是我到了福建安溪之后才突然领悟到的。 ②秋分过了,转眼己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 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 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③山的名字为戴云,有着古来的诗意,试想那云字用繁体书写,会更为美妙。山 的模样,千姿百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吸引你走近,与之细语,交付心事。 转身时,便会有了种种牵挂,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相望,却也不能停步,人生只能 朝前。还好低下头来有一缕茶香飘然跟随,那便是与这山相伴的古茶,有着贴心 的茶名,叫铁观音。 ④从小喝惯了茶,各种茶的味道都略微知道一些,但这沁香扑鼻的铁观音,咽下 去熨帖可心,似乎能使人感觉出一种格外的温暖。中国茶业,最初兴起巴蜀。清 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 常称巴蜀是中国茶叶或茶叶文化的摇篮。要说巴蜀之地,古来当属巴国,那一带 大山峻峭起伏,人们喜好种茶,随口唱出的茶歌数不清。“正月采茶是新年,手 拿金簪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卯,采茶姑娘笑开颜……”有首《顺茶歌》从正月 唱到了十二月。 ⑤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安溪早年素以农 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后来,于明末清初创制出
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渐渐名扬天下。多山的安溪才一年年繁荣 起来,得到“小泉州”的美称。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 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 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蕉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 喝也醉了。 ⑥再上得山去,便可看出安溪人对茶的娇宠,一垄、一排排的茶园,修剪得如时 尚人儿的美发,可见人们用尽了心思和功夫。在安溪的山上,也有那高大的古茶 树,好些已过千年,总在云雾山上静观人间,看似淡定却经历无数风雨,天性娇 弱但执拗不衰,时光流逝愈加高贵不凡;也有那后起之秀,满树嫩枝叶儿,青翠 欲滴,若是伸手去,片刻就染了指。难怪采茶女扬起的手总是绿的天真,仿佛也 成了摇动的茶枝 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十月采茶下长江,卖茶挑起花萝筐,一担 茶叶一担歌,挑起百货转回乡 ⑧从山上回到茶庄,迫不及待地将嫩叶倒在桌面大的竹筛上。茶师傅摇晃竹筛, 通过旋转使叶片碰撞,激活芽叶酶的分解,使茶叶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这个过 程叫摇青。接下来是杀青,以髙温将茶的青味炒退,大力搓揉至不再出水为止, 时辰把握一点都不能耽误。茶工们为此常常连夜守候,小心翻弄,直到天明。 ⑨香茶好喝树难栽,更难侍弄,但得如何和谐,才能交付一缕馨香呢?人问茶, 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 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 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 ⑩人与茶的对话,从种茶开始,培茶、采茶、制茶,经历了无数回合,一直到最 后,那饱满成颗粒的茶叶,色泽珍绿,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再用细细 的文火焙炼,如风凰涅槃,就是人们期待的铁观音了,面世之前的梳妆是免不了 的,去掉杂芜,留下精粹,是人与茶共同的愿望。 ①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 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 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高明的茶师则不仅可以听出茶的优劣,还能听 那茶出自何地,树龄几何,甚至为哪位大师所制。 ⑩茶经道:“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苍天养育万 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 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 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 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 ①3这也是茶传出的声音 (选自《人民文学》2017年3月,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茶是有声音的”一句,既照应了题目,又笼罩全篇,在表达作者意 外之喜的同时,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的是反衬手法,更加 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第⑥段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茶树描摹得生动可感;将古茶树与新茶树作 对比,表现了古茶树竖忍不拔、高贵不凡的特点
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渐渐名扬天下。多山的安溪才一年年繁荣 起来,得到“小泉州”的美称。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都,天下 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 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蕉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 喝也醉了。 ⑥再上得山去,便可看出安溪人对茶的娇宠,一垄、一排排的茶园,修剪得如时 尚人儿的美发,可见人们用尽了心思和功夫。在安溪的山上,也有那高大的古茶 树,好些已过千年,总在云雾山上静观人间,看似淡定却经历无数风雨,天性娇 弱但执拗不衰,时光流逝愈加高贵不凡;也有那后起之秀,满树嫩枝叶儿,青翠 欲滴,若是伸手去,片刻就染了指。难怪采茶女扬起的手总是绿的天真,仿佛也 成了摇动的茶枝 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十月采茶下长江,卖茶挑起花萝筐,一担 茶叶一担歌,挑起百货转回乡。” ⑧从山上回到茶庄,迫不及待地将嫩叶倒在桌面大的竹筛上。茶师傅摇晃竹筛, 通过旋转使叶片碰撞,激活芽叶酶的分解,使茶叶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这个过 程叫摇青。接下来是杀青,以高温将茶的青味炒退,大力搓揉至不再出水为止, 时辰把握一点都不能耽误。茶工们为此常常连夜守候,小心翻弄,直到天明。 ⑨香茶好喝树难栽,更难侍弄,但得如何和谐,才能交付一缕馨香呢?人问茶, 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 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 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 ⑩人与茶的对话,从种茶开始,培茶、采茶、制茶,经历了无数回合,一直到最 后,那饱满成颗粒的茶叶,色泽珍绿,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再用细细 的文火焙炼,如风凰涅槃,就是人们期待的铁观音了,面世之前的梳妆是免不了 的,去掉杂芜,留下精粹,是人与茶共同的愿望。 ⑪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 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 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高明的茶师则不仅可以听出茶的优劣,还能听 那茶出自何地,树龄几何,甚至为哪位大师所制。 ⑫茶经道:“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苍天养育万 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 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 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 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 ⑬这也是茶传出的声音 (选自《人民文学》2017 年 3 月,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茶是有声音的”一句,既照应了题目,又笼罩全篇,在表达作者意 外之喜的同时,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的是反衬手法,更加 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第⑥段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茶树描摹得生动可感;将古茶树与新茶树作 对比,表现了古茶树竖忍不拔、高贵不凡的特点
D.本文前半部分以在安溪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脉络清晰,条理有致;后半部 分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细腻深刻,饶有理趣。 5.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6.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炎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日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鄂尔多斯市 开幕。防治荒漠化,中国不仅有决心有理念,更有行动和成就 山西右玉县十几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 “塞上绿洲”。河北塞罕坝一代代务林人薪火相传,55年矢志不移,营造出世 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荒漠化的治理不仅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地球村“村民”的合作 和改变,丢掉“环保与我无关”的冷漠思想,积加入绿色生活大军,为荒漠化治 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荒漠化治理的科技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 定治理的效果,而且具有科技含量的防治荒漠化方案,也更能引起大众尤其是年 轻人的关注。比如运用卫星数据来观测荒漠气候状态,实时监控荒漠化程度,做 到统筹布局;建立各地网络环保留言箱,组建专业环保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对可 行建议进行摘选和应用。 (摘编自《贡献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2017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万平方千米 新内像古西扩肃青海肤西宁刮念其他地区 图
D.本文前半部分以在安溪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脉络清晰,条理有致;后半部 分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细腻深刻,饶有理趣。 5.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5 分) 6.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炎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日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鄂尔多斯市 开幕。防治荒漠化,中国不仅有决心有理念,更有行动和成就。 山西右玉县十几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 “塞上绿洲”。河北塞罕坝一代代务林人薪火相传,55 年矢志不移,营造出世 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荒漠化的治理不仅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地球村“村民”的合作 和改变,丢掉“环保与我无关”的冷漠思想,积加入绿色生活大军,为荒漠化治 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荒漠化治理的科技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 定治理的效果,而且具有科技含量的防治荒漠化方案,也更能引起大众尤其是年 轻人的关注。比如运用卫星数据来观测荒漠气候状态,实时监控荒漠化程度,做 到统筹布局;建立各地网络环保留言箱,组建专业环保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对可 行建议进行摘选和应用。 (摘编自《贡献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2017 年 9 月 1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图 甲
平方千米 5000 1000 2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图乙 材料二: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防沙、捕沙等”防卫式”的治沙理念,鄂尔多斯另辟出一条” 主动出击”的治沙和用沙之路。日前,记者参观了鄂尔多斯市一家环保砖厂,该 砖厂通过“吞食”风积沙和工业固废,并在隧道窑中进行烧制,加工制成可用于 建筑原料的新型环保市政砖,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就益的“双赢”。将风积沙 用作建材产品原料,开创了国内砖瓦行业的先河;变沙漠为资源,变荒为宝,也 开辟了沙漠治理的新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的一半,和四大沙地的全部。沙漠资源的“成 灾”和“成宝”决定着内蒙古沙漠的命运。展开对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生 态化治理,也有利于建设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防治。 (摘编自《鄂尔多斯生态工业治沙新举措》,2017年9月20日中国日报网) 材料四 日前,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国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 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在不断的机制创新中,中国寻找到制服“沙害” 的秘诀,找到了打开沙漠黄金宝库的钥匙。全民治沙在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培育 出林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工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增强防治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凝聚 起一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将治沙和治穷相结合。在中国,沙漠没有被看成 个问题,而被视为机遇,即在绿化沙漠的同时带来就业、减贫的机遇,这对 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 夏·安佩安格说 (摘编自《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2017年9月15日《光 明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图乙 材料二: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防沙、捕沙等”防卫式”的治沙理念,鄂尔多斯另辟出一条” 主动出击”的治沙和用沙之路。日前,记者参观了鄂尔多斯市一家环保砖厂,该 砖厂通过“吞食”风积沙和工业固废,并在隧道窑中进行烧制,加工制成可用于 建筑原料的新型环保市政砖,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就益的“双赢”。将风积沙 用作建材产品原料,开创了国内砖瓦行业的先河;变沙漠为资源,变荒为宝,也 开辟了沙漠治理的新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的一半,和四大沙地的全部。沙漠资源的“成 灾”和“成宝”决定着内蒙古沙漠的命运。展开对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生 态化治理,也有利于建设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防治。 (摘编自《鄂尔多斯生态工业治沙新举措》,2017 年 9 月 20 日中国日报网) 材料四: 日前,全国近 35%的贫困县、近 30%的贫国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 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在不断的机制创新中,中国寻找到制服“沙害” 的秘诀,找到了打开沙漠黄金宝库的钥匙。全民治沙在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培育 出林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工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增强防治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凝聚 起一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将治沙和治穷相结合。在中国,沙漠没有被看成 一个问题,而被视为机遇,即在绿化沙漠的同时带来就业、减贫的机遇,这对‘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 夏·安佩安格说。 (摘编自《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2017 年 9 月 15 日《光 明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荒漠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人类的每一位成 员,都为荒漠化治理献上一份力量 B.中国防治荒摸化取得显著成效,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生态建设成果,更是如何 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高级别会议选址内蒙古,因为这里荒漠化比较严重, 同时近年来防沙治沙成效非常显著。 D.“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图表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荒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其 中风蚀荒漠化土地减少幅度最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根据“我国各省区荒漠化现状分布图”,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 蒙古、西藏、甘肃、青海等5个省区。 B.防治荒漠化需要采取更为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治理艺术,荒漠化治理的效果取 决于防治荒漠化方案的科技化程度 C.过去认为沙摸是“不毛之地”,如果运用“反向思维”,变沙漠为资源,用可 持续眼光看待沙漠,沙漠也会变宝库。 D.沙漠资源的能否合理使用,不仅决定了内蒙古沙漠的命运,也决定了京津冀地 区生态环境的防治工作能否有效推进 E.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像现在这样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土 地荒漠化问题就会得到彻底解决 9.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永元十四年冬,十月,辛卯,诏立贵人邓氏为皇后。后辞让,不得已,然后即位。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自和帝之丧, 邓骘兄弟常居禁中。骘不欲久在内,连求还第,太后许之 永初元年,封车骑将军,食邑万户,以定策功增三千户。骘辞让不获,遂避使者 辗转诣阙,上疏自陈。至于五六,乃许之。其夏,凉部畔羌援荡西州,诏骘与征 西校尉任尚将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人,屯汉阳以备羌。二年冬,邓鹭使任尚及从事 中郎河内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大败,死者八千余人,羌众 遂大盛,朝延不能制。十一月,辛酉,诏邓骘还师,留任尚屯汉阳为诸军节度。 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夲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 震都鄙 四年,邓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煕等列于朝廷,又辟弘农杨震等置之幕府, 天下称之。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 暮,而震志愈笃,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骘 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 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 风以谢,天下称之。 建光元年,大后邓氏崩。宫人先有受罚者怀怨恚,因诬告太后兄弟悝、弘、阊取 废帝故事,谋立平原王。帝闻,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无道,骘以不与谋,但 免特进,遣就国。宗族免官归故郡,没入骘等赀财田宅,又徙封骘为罗侯。五月, 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
A.荒漠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人类的每一位成 员,都为荒漠化治理献上一份力量。 B.中国防治荒摸化取得显著成效,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生态建设成果,更是如何 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高级别会议选址内蒙古,因为这里荒漠化比较严重, 同时近年来防沙治沙成效非常显著。 D.“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图表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荒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其 中风蚀荒漠化土地减少幅度最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根据“我国各省区荒漠化现状分布图”,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 蒙古、西藏、甘肃、青海等 5 个省区。 B.防治荒漠化需要采取更为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治理艺术,荒漠化治理的效果取 决于防治荒漠化方案的科技化程度。 C.过去认为沙摸是“不毛之地”,如果运用“反向思维”,变沙漠为资源,用可 持续眼光看待沙漠,沙漠也会变宝库。 D.沙漠资源的能否合理使用,不仅决定了内蒙古沙漠的命运,也决定了京津冀地 区生态环境的防治工作能否有效推进 E.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像现在这样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土 地荒漠化问题就会得到彻底解决。 9.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永元十四年冬,十月,辛卯,诏立贵人邓氏为皇后。后辞让,不得已,然后即位。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自和帝之丧, 邓骘兄弟常居禁中。骘不欲久在内,连求还第,太后许之。 永初元年,封车骑将军,食邑万户,以定策功增三千户。骘辞让不获,遂避使者, 辗转诣阙,上疏自陈。至于五六,乃许之。其夏,凉部畔羌援荡西州,诏骘与征 西校尉任尚将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人,屯汉阳以备羌。二年冬,邓鹭使任尚及从事 中郎河内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大败,死者八千余人,羌众 遂大盛,朝延不能制。十一月,辛酉,诏邓骘还师,留任尚屯汉阳为诸军节度。 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 震都鄙。 四年,邓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熙等列于朝廷,又辟弘农杨震等置之幕府, 天下称之。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 暮,而震志愈笃,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骘 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 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 风以谢,天下称之。 建光元年,大后邓氏崩。宫人先有受罚者怀怨恚,因诬告太后兄弟悝、弘、阊取 废帝故事,谋立平原王。帝闻,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无道,骘以不与谋,但 免特进,遣就国。宗族免官归故郡,没入骘等赀财田宅,又徙封骘为罗侯。五月, 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
大司农朱宠痛骘无罪遇祸,乃肉袒舆榇上疏。宠知其言切,自致廷尉。众庶多为 骘称枉。帝意颇悟,乃谴让州郡,还葬骘等于北芒。诏遣使者祠以少牢,诸从兄 弟皆得归京师。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B.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C.遺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D.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理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禁中”,指帝王宫内,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也称“禁内““大内”“紫 B.水初元年是农历丁未年,如果采用“干支”纪年法推断,永初四年则是农历庚 亥年。 C.“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所用的牲畜,指猪、羊各一只,规格低于“太 牢 D.“从兄弟“指堂兄弟。冠“从”称,指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父”“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骘贵为国戚,为官谦退。和帝生前,其官职没有超过虎贲中郎将。和帝驾崩 后,他也不 愿久居宫中,一再请求回府 B.邓骘战功赫赫,宠耀无比。邓骘驻扎汉阳,并委派任尚和司马钧在平襄与羌军 激战,大败敌军,班师回朝,荣耀显赫。 C.邓骘推举贤士,天下称之。杨震知识丰富,博览群书,虽已年高,但壮心不已, 因此得到了邓骘的赏识最终步入仕途。 D.邓骘为人所诬,含冤面死。安帝听信宫人谗言,邓氏全族遭殃。朱宠上书恳切 疏陈,百姓也为其鸣冤,最终沉冤昭雪。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骘辞让不获,遂避使者,辗转诣阙,上疏自陈。(5分) (2)后尚坐断盜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瓜洲夜泊 郑燮① 苇花如雪隔楼台,咫尺金山雾不开 惨淡秋灯鱼舍远,朦胧夜话客船偎。 风吹隐隐荒鸡唱,江动汹汹北斗回 吴楚咽喉横铁瓮②,数声清角五更哀
大司农朱宠痛骘无罪遇祸,乃肉袒舆榇上疏。宠知其言切,自致廷尉。众庶多为 骘称枉。帝意颇悟,乃谴让州郡,还葬骘等于北芒。诏遣使者祠以少牢,诸从兄 弟皆得归京师。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B.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C.遺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D.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理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 显赫/光震都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禁中”,指帝王宫内,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也称“禁内““大内”“紫 禁”等。 B.水初元年是农历丁未年,如果采用“干支”纪年法推断,永初四年则是农历庚 亥年。 C.“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所用的牲畜,指猪、羊各一只,规格低于“太 牢”。 D.“从兄弟“指堂兄弟。冠“从”称,指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父”“从 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邓骘贵为国戚,为官谦退。和帝生前,其官职没有超过虎贲中郎将。和帝驾崩 后,他也不 愿久居宫中,一再请求回府。 B.邓骘战功赫赫,宠耀无比。邓骘驻扎汉阳,并委派任尚和司马钧在平襄与羌军 激战,大败敌军,班师回朝,荣耀显赫。 C.邓骘推举贤士,天下称之。杨震知识丰富,博览群书,虽已年高,但壮心不已, 因此得到了邓骘的赏识最终步入仕途。 D.邓骘为人所诬,含冤面死。安帝听信宫人谗言,邓氏全族遭殃。朱宠上书恳切 疏陈,百姓也为其鸣冤,最终沉冤昭雪。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骘辞让不获,遂避使者,辗转诣阙,上疏自陈。(5 分) (2)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瓜洲夜泊 郑燮① 苇花如雪隔楼台,咫尺金山雾不开。 惨淡秋灯鱼舍远,朦胧夜话客船偎。 风吹隐隐荒鸡唱,江动汹汹北斗回。 吴楚咽喉横铁瓮②,数声清角五更哀
【注】①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以多才多艺、为官清明、心系百 姓著称于世。②铁瓮,指铁瓮城,京口(今江苏镇江,与瓜洲隔江相对)北固山前 的一座古城。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诗人夜泊江上,船边苇花如雪,远处楼台被隔;江上雾气弥漫,本来近 在咫尺的金山隐在雾中,不见了踪影。 B.颔联所写情景一远一近,远处有惨淡的点点渔火;邻船也是羁旅之人,诗人想 与对方说说话,但听不懂对方的语言。 C.颈联景物更有动感,江风吹拂,江涛汹涌;北斗星运转一周又回到原处,鸡鸣 之声隐约传来,长夜将尽,天近拂晓 D.尾联写五更时分,长江对岸传来几声凄厉的号角声,诗人想起那里是京口这个 吴楚咽喉要地,油然而生苍凉之感。 E.雾起江面、惨淡秋灯、荒鸡啼鸣、北斗星回、五更清角……”诗中的这些画面 既是诗人秋夜的所见所闻,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15.这首以写景为主的诗昭示着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展现了新旧 相映、生机勃勃的景象,透露岀作者刘禹锡豁达的襟怀 (2)苏轼《赤壁赋》中 三句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月出之前的江面上饮酒诵诗的情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各地发生多起猛兽袭人事件后,少数游客仍对野生动物园的规定置若罔闻 不惜以身涉险,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要建立起一个攻守同盟,做到共同进退,互相补充, 使家庭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最大化 ③由于撰写时间仓促和资料收集困难,这篇文章难免挂一漏万,其中观点也可能 有失偏颇,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④由于古代文人墨客大多与竹结缘,一些附庸风雅之辈为了显示自己的品位,也 喜欢装模作样地到竹林品茗小聚 ⑤白岩寺坐落在大邑县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寺中的一株古银杏树,虽历经千年 风雨,仍然枝繁叶茂,冠盖如云。 ⑥她的人生经历与电影《芳华》中的女主人公颇为相似,在影院看这部电影时, 她好几次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到2020年时,恒大目前的U14-U17这些队伍,届时将逐渐迎来在中超一展身 手的机会,恒大或许会呈现人才井喷的景象。 B.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载 体,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注】①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以多才多艺、为官清明、心系百 姓著称于世。②铁瓮,指铁瓮城,京口(今江苏镇江,与瓜洲隔江相对)北固山前 的一座古城。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写诗人夜泊江上,船边苇花如雪,远处楼台被隔;江上雾气弥漫,本来近 在咫尺的金山隐在雾中,不见了踪影。 B.颔联所写情景一远一近,远处有惨淡的点点渔火;邻船也是羁旅之人,诗人想 与对方说说话,但听不懂对方的语言。 C.颈联景物更有动感,江风吹拂,江涛汹涌;北斗星运转一周又回到原处,鸡鸣 之声隐约传来,长夜将尽,天近拂晓。 D.尾联写五更时分,长江对岸传来几声凄厉的号角声,诗人想起那里是京口这个 吴楚咽喉要地,油然而生苍凉之感。 E.雾起江面、惨淡秋灯、荒鸡啼鸣、北斗星回、五更清角……”诗中的这些画面 既是诗人秋夜的所见所闻,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15.这首以写景为主的诗昭示着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两句展现了新旧 相映、生机勃勃的景象,透露出作者刘禹锡豁达的襟怀。 (2)苏轼《赤壁赋》中 “ , , 。”三句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月出之前的江面上饮酒诵诗的情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在各地发生多起猛兽袭人事件后,少数游客仍对野生动物园的规定置若罔闻, 不惜以身涉险,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要建立起一个攻守同盟,做到共同进退,互相补充, 使家庭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最大化。 ③由于撰写时间仓促和资料收集困难,这篇文章难免挂一漏万,其中观点也可能 有失偏颇,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④由于古代文人墨客大多与竹结缘,一些附庸风雅之辈为了显示自己的品位,也 喜欢装模作样地到竹林品茗小聚。 ⑤白岩寺坐落在大邑县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寺中的一株古银杏树,虽历经千年 风雨,仍然枝繁叶茂,冠盖如云。 ⑥她的人生经历与电影《芳华》中的女主人公颇为相似,在影院看这部电影时, 她好几次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到 2020 年时,恒大目前的 U14—U17 这些队伍,届时将逐渐迎来在中超一展身 手的机会,恒大或许会呈现人才井喷的景象。 B.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载 体,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C.通过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排查并分类处置了6万多家“散乱污”企业,这是 环保部直接组织的迄今最大规模的执法行动。 D.故宫今后将会把强大的文化资源,与公众的生活、审美和精神需求有效地对接, 使博物馆成为国人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这家公司工作环境不错,但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我还是准备辞职,另谋高就。 B.毕业之后,学生一直垂念师恩,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祝您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各位同事,这是我的新电话号码,原来的号码不再使用,敬请大家惠存,以便 联系。 D.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的有效运行是爱心人士的共同心愿,我们定会玉成此 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根揣蛋白质中人体必需的①,蛋白质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 完全蛋白质。②,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膳食中以这类蛋白质为主。可以 维持成年人健康。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半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够齐 全,数量多少不均,比例不太合适。膳食以这类蛋白质为主,可以维持生命需要, 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不完全蛋白质中缺少若干种氨基酸,更谈不上合适的比例, 如果膳食中以这类蛋白质为主,将影响生命质量,_③_。 21.在下面的对话中,乙同学的话有三处存在逻辑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对乙 同学的另外两处问题给予劝诫。(5分) 甲:你最近学习成绩下滑,是不是首先要端正一下学习态度? 乙:我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学习态度很端正啊! 甲:那就应该改进一下学习方法了。 乙:班里绝大多数同学不是跟我一样吗?有啥好改进的? 甲:学习效果不理想,说明你确实有改进的空间…… 乙:光知道说我,别忘了,你这次也考得不怎么样。 ①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就能证明学习态度端正吗? ③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位画家对自己刚完成的一幅作品非常满意,他把这幅画放到大街上,并在旁边 写上:请把你认为不完美的地方画上圈。等晚上拿回来的时候,画家发现画上画 满了圈,这让他非常失落和沮丧。有位老者建议他换个方式再试一试。画家于是 画了一幅同样的作品放到街上,在画旁写上:请把你认为完美的地方画上圈。结 果,他发现上面同样画满了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通过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排查并分类处置了 6 万多家“散乱污”企业,这是 环保部直接组织的迄今最大规模的执法行动。 D.故宫今后将会把强大的文化资源,与公众的生活、审美和精神需求有效地对接, 使博物馆成为国人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这家公司工作环境不错,但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我还是准备辞职,另谋高就。 B.毕业之后,学生一直垂念师恩,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祝您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各位同事,这是我的新电话号码,原来的号码不再使用,敬请大家惠存,以便 联系。 D.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的有效运行是爱心人士的共同心愿,我们定会玉成此 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根揣蛋白质中人体必需的 ① ,蛋白质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 完全蛋白质。 ② ,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膳食中以这类蛋白质为主。可以 维持成年人健康。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半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够齐 全,数量多少不均,比例不太合适。膳食以这类蛋白质为主,可以维持生命需要, 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不完全蛋白质中缺少若干种氨基酸,更谈不上合适的比例, 如果膳食中以这类蛋白质为主,将影响生命质量, ③ 。 21.在下面的对话中,乙同学的话有三处存在逻辑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对乙 同学的另外两处问题给予劝诫。(5 分) 甲:你最近学习成绩下滑,是不是首先要端正一下学习态度? 乙:我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学习态度很端正啊! 甲:那就应该改进一下学习方法了。 乙:班里绝大多数同学不是跟我一样吗?有啥好改进的? 甲:学习效果不理想,说明你确实有改进的空间…… 乙:光知道说我,别忘了,你这次也考得不怎么样。 ①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就能证明学习态度端正吗? ② ③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位画家对自己刚完成的一幅作品非常满意,他把这幅画放到大街上,并在旁边 写上:请把你认为不完美的地方画上圈。等晚上拿回来的时候,画家发现画上画 满了圈,这让他非常失落和沮丧。有位老者建议他换个方式再试一试。画家于是 画了一幅同样的作品放到街上,在画旁写上:请把你认为完美的地方画上圈。结 果,他发现上面同样画满了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7—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D(“常常会被激起”不当,只有在“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 颂帝德”时符瑞文化的颂扬功能才会被激起) 2.B(“层层深入”不当,应是并列式结构) 3.C(其内在逻辑是相同的,都体现了“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观念) 4.C(“将古茶树与新茶树作对比”表述不当) 5.内容上:交代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增强了安溪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2 分)写出了作者在安溪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安溪人的开放与笃定。(1分)结构上 承接上文,顺势转入对安溪种茶历史的介绍;引起下文,为后面叙写安溪种茶、 采茶、制茶的过程和抒发独特感悟作了必要铺垫。(2分) 6.①听茶歌:只有怀着对茶和劳动的热爱,才能感受到茶歌带给人们的愉悦。② 听茶语:只有将珍惜与抚爱融人茶意,才能制作出茶之精品。③听茶韵:只有真 正用心领悟,才可以感受到和谐动听的音韵和高雅的情趣。④听茶理:只有对大 自然的探求存有敬畏之心,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7.D(图乙显示,盐碱化土地有所增加) 8.A、C(B原文表述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治理的效果”;D原文表述为“有 利于…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防治”;E“就会得到彻底解决”结论推断不 当) 9.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②科技支撑,技术创新:③变荒为宝,理念创新:④ 治沙扶贫,机制创新。(4分,每点1分) 10.C(遣使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 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11.B(永初四年应为农历庚戌年) 12.B(从“羌众遂大盛,朝廷不能制“推断,“大败”的主语应是任尚和司马钧 的军队) 13.(1)邓骘推辞谦让但未获批准,于是他躲开朝廷的使者,辗转前往皇宫,上 书陈述自己的请求。(5分) (2)后来任尚因克扣军粮获罪,被朝廷用囚车押着送交廷尉审理,邓凤害怕事 情泄露,先向邓骘自首。(5分) 14.B、C(B“诗人想与对方说说话,但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误,应是邻船有夜话 声矇胧传来;C“北斗星运转一周又回到原处”误,“回”在诗中的意思是运转 移动) 15.诗中昭示着一个长夜难眠、愁思难解的诗人形象。他关心国事,心系民生, 身在客船,敏感的心灵却关注周围的一切。苇花如雪、秋灯惨淡、北斗星回他看 在眼里,邻船夜话、荒鸡唱晓、清角哀鸣他听在耳中。他心事浩茫,愁思百转, 以致彻底未眠。(6分,概括形象2分,具体分析4分) 16.(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 窈究之章 17.D(①置若罔闻:意思是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 关心。使用恰当。②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 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③挂一漏万:列举不周, 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使用恰当。④附庸风雅:泛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D(“常常会被激起”不当,只有在“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 颂帝德”时符瑞文化的颂扬功能才会被激起) 2.B(“层层深入”不当,应是并列式结构) 3.C(其内在逻辑是相同的,都体现了“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观念) 4.C(“将古茶树与新茶树作对比”表述不当) 5.内容上:交代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增强了安溪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2 分)写出了作者在安溪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安溪人的开放与笃定。(1 分)结构上: 承接上文,顺势转入对安溪种茶历史的介绍;引起下文,为后面叙写安溪种茶、 采茶、制茶的过程和抒发独特感悟作了必要铺垫。(2 分) 6.①听茶歌:只有怀着对茶和劳动的热爱,才能感受到茶歌带给人们的愉悦。② 听茶语:只有将珍惜与抚爱融人茶意,才能制作出茶之精品。③听茶韵:只有真 正用心领悟,才可以感受到和谐动听的音韵和高雅的情趣。④听茶理:只有对大 自然的探求存有敬畏之心,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7.D(图乙显示,盐碱化土地有所增加) 8.A、C(B 原文表述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治理的效果”;D 原文表述为“有 利于……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防治”;E“就会得到彻底解决”结论推断不 当) 9.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②科技支撑,技术创新;③变荒为宝,理念创新;④ 治沙扶贫,机制创新。(4 分,每点 1 分) 10.C(遣使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 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1l.B(永初四年应为农历庚戌年) 12.B(从“羌众遂大盛,朝廷不能制“推断,“大败”的主语应是任尚和司马钧 的军队) 13.(1)邓骘推辞谦让但未获批准,于是他躲开朝廷的使者,辗转前往皇宫,上 书陈述自己的请求。(5 分) (2)后来任尚因克扣军粮获罪,被朝廷用囚车押着送交廷尉审理,邓凤害怕事 情泄露,先向邓骘自首。(5 分) 14.B、C(B“诗人想与对方说说话,但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误,应是邻船有夜话 声矇胧传来;C“北斗星运转一周又回到原处”误,“回”在诗中的意思是运转、 移动) 15.诗中昭示着一个长夜难眠、愁思难解的诗人形象。他关心国事,心系民生, 身在客船,敏感的心灵却关注周围的一切。苇花如雪、秋灯惨淡、北斗星回他看 在眼里,邻船夜话、荒鸡唱晓、清角哀鸣他听在耳中。他心事浩茫,愁思百转, 以致彻底未眠。(6 分,概括形象 2 分,具体分析 4 分) 16.(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2)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 窈究之章 17.D(①置若罔闻:意思是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 关心。使用恰当。②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 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③挂一漏万:列举不周, 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使用恰当。④附庸风雅:泛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