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十九章传染病 第47-50课时 1、掌握结核结节、原发综合征、伤寒小结的概念,各型继发性肺结核及 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 ⑧ 2、熟悉结核病、细菌性痢疾、伤寒病、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传染途径及 发病机制:肺外器官结核病、各型细菌性痢疾以及肠伤寒的病变特点。 3. 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联系;肠伤寒的结局及并发症。 重点难点 重点:结核结节、原发综合征、伤寒小结的概念,各型继发性肺结核及 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 难点:结核病及伤寒的发病机制。 理论课 势法 网络教学 教学 源 课件、教案、单元知识点、图片、授课视频、电子教材、课后习题、课 后测试题 班级 19级护专1-6班,新疆班1、2班 授课 日期 5月25日-6月5日 9 1、炎症性疾病有哪几种基本病理变化? 包 梦 讲解 (一)结核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基本理变化 3.基本病变的转归从好转和恶化两个方面计授 4.肺结核病 (仁)伤寒 病因及发病机制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课题 第十九章 传染病 第47-50课时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结核结节、原发综合征、伤寒小结的概念,各型继发性肺结核及 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 2、熟悉结核病、细菌性痢疾、伤寒病、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传染途径及 发病机制;肺外器官结核病、各型细菌性痢疾以及肠伤寒的病变特点。 3、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联系;肠伤寒的结局及并发症。 重 点 难 点 重点:结核结节、原发综合征、伤寒小结的概念,各型继发性肺结核及 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 难点:结核病及伤寒的发病机制。 课 型 理 论 课 教 学 方 法 网络教学 教 学 资 源 课件、教案、单元知识点、图片、授课视频、电子教材、课后习题、课 后测试题 班 级 19级护专1-6班,新疆班1、2班 授 课 日 期 5月25日-6月5日 复 习 提 问 1、炎症性疾病有哪几种基本病理变化? 教 学 活 动 一、上传授课课件、教案、单元知识点等教学资料 二、告知学生电子教材网址:https://www.pmph.com/main/pdfview/2530 三、学生阅读观看课件、教案、单元知识点、电子教材并做好学习笔记 四、运用腾讯课堂进行网络授课,对各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 复习提问问题1后导入新课。 (一)结核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基本病理变化 (1)渗出性变化(2)变质性变化(3)增生性变化 复习提问问题1后讲授,重点讲授结核结节的概念及病理意义。 3.基本病变的转归 从好转和恶化两个方面讲授 4.肺结核病 (1)原发性肺结核:重点讲授原发综合征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继发性肺结核:主要讲授各型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5.肺外器官结核病 (二)伤寒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肠道病变及临床表现对照示意图逐期讲解 瘦产发症主要是慢性带菌者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 三)细菌性璃疾 1病因及发病机制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分别讲授各型细菌性 的两理及 !病因及发病机制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讲解变质性变化(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性面炎和性炎慢性适型开淡: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型肝炎:包活 的,类型若重计授各型肝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特病 天:受作5逐一。对作业完成不理想的同学要求其重新完成。 ,在学生提交作业和误后测被止日期后发布作业和测试意咨名,供学生正
2.肠道病变及临床表现 对照示意图逐期讲解 3. 其他病变 4.结局及并发症 主要是强调慢性带菌者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 (三)细菌性痢疾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分别讲授各型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1)急性细菌性痢疾(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3)慢性细菌性痢疾 (四)病毒性肝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调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治本病中的重要意义。 2.基本病理变化 主要讲解变质性变化(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3.类型 着重讲授各型肝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特点 (1)急性普通型肝炎;(2)慢性普通型肝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重型肝炎:包括急 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 五、发布课后作业 六、学生提交作业后逐一批改,对作业完成不理想的同学要求其重新完成。 七、建设单元试题库 八、发布课后测试题 九、学生提交课后测试题后,对测试不合格同学成绩删除后要求其重新测试直至成绩合格。 十、 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平台(优慕课)及微信群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 十一、在学生提交作业和课后测试截止日期后发布作业和测试题答案,供学生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