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需求汇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2010年4月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需求汇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2010年4月
目录 新疆“一年两作滴灌节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天然彩色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规模化现代农业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13 机采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北疆边境团场区域农业可持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 新疆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红枣产业发展新模式与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关于全国节水产业技术战略联盟说明 10Mw等离子体裂解煤工业化成套装备开发 2579323 用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新疆特色作物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新福兵团边境团场移动应急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高性能聚氯乙烯新材料合成及应用技术开发 特高压电极箔国产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 新疆特色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新药研制 北方寒冷地区新型高效规模化沼气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新疆高突矿区瓦斯综合治理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300MW机组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示范 新疆少数民族量大疾病临床微创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新疆沙漠节水高效沙产业生态安全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山北坡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边境团场城镇节能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慢性病社区规范化心身防治及护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美利奴羊功能基因挖掘、保存利用及多基因聚合技术研究 治疗神经损伤新生物制品神经奥起生长囊的研制 新疆南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5666667 塔里木盒地特色种质资源库建设
2 目 录 新疆“一年两作”滴灌节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5 天然彩色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8 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10 规模化现代农业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13 机采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7 北疆边境团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 19 新疆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22 红枣产业发展新模式与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2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2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29 关于全国节水产业技术战略联盟说明 31 10MW 等离子体裂解煤工业化成套装备开发 32 用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34 新疆特色作物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36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新疆兵团边境团场移动应急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38 高性能聚氯乙烯新材料合成及应用技术开发 40 特高压电极箔国产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 41 新疆特色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新药研制 43 北方寒冷地区新型高效规模化沼气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45 新疆高突矿区瓦斯综合治理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7 2×300MW 机组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示范 49 新疆少数民族重大疾病临床微创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51 新疆沙漠节水高效沙产业生态安全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 5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山北坡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57 边境团场城镇节能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60 慢性病社区规范化心身防治及护理 技术研究与示范 62 中国美利奴羊功能基因挖掘、保存利用及多基因聚合技术研究 64 治疗神经损伤新生物制品神经 突起生长素的研制 66 新疆南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68 塔里木盆地特色种质资源库建设 70
绵羊簾育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灌溉技术国家量点实验室建设 等离子体煤转化清洁能源国家点实验室 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节水灌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绵羊育种与疾病控制联合研发中心建设 新疆民族高发病联合研发中心 新疆民族高发性HPV相关肿瘤的病因学防治应用基础研究(专题项目) 白酒发酵副产物中香味物质的分离 7888888 清梳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瓦斯大倾角易燃煤层老空区灾害探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91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快热壁反应器耐高温材料和清焦技术的研究 新疆棉花优质种子智能化加工与智能措种 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技术的研究 棉杆高值化利用项目 9:99 石河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厚叶者白菜组培试管苗田间移裁驯化培育与应用技术研究 超高产、优质、耐盐碱冬小麦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03 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育种上的引进及应用 105 葡萄制干过程中芳香物质及特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抗、抗旱、抗黄萎病基因在棉花新品种中的转化应用 冷却羊肉保鲜剂的研究与开发 瓜籽精加工技术开发应用 相异步电动机运行及控制用节电控制器 113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农十三师哈密大枣精深加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红枣烘干温湿度自动控制 l17 饱和水戈壁层隧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118 瓷层绝热节能液体材料涂料的研究与开发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120 基于机最视觉技术的红枣分级设备 新疆查屯热电厂锅炉点火系统优化
3 绵羊繁育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2 现代灌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74 等离子体煤转化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76 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78 节水灌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80 绵羊育种与疾病控制联合研发中心建设 82 新疆民族高发病联合研发中心 84 新疆民族高发性 HPV 相关肿瘤的病因学防治应用基础研究(专题项目) 86 白酒发酵副产物中香味物质的分离 88 清梳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89 高瓦斯大倾角易燃煤层老空区灾害探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91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热壁反应器耐高温材料和清焦技术的研究 93 新疆棉花优质种子智能化加工与智能播种 95 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技术的研究 96 棉杆高值化利用项目 98 石河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99 厚叶岩白菜组培试管苗田间移栽驯化培育与应用技术研究 101 超高产、优质、耐盐碱冬小麦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03 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育种上的引进及应用 105 葡萄制干过程中芳香物质及特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107 抗寒、抗旱、抗黄萎病基因在棉花新品种中的转化应用 109 冷却羊肉保鲜剂的研究与开发 110 瓜籽精加工技术开发应用 1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及控制用节电控制器 113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115 农十三师哈密大枣精深加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116 红枣烘干温湿度自动控制 117 饱和水戈壁层隧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118 瓷层绝热节能液体材料涂料的研究与开发 119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120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红枣分级设备 121 新疆奎屯热电厂锅炉点火系统优化 122
新疆查屯热电厂脱硫改造工程 采区保安煤柱留设研究 矿井巷道锚网支护的改造技术 井下软启动散热的研究 126 三维地震与矿井实际地质情况分析的研究 新疆特色果品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曾理平台开发 128 番茄籽皮饲料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氟乐灵及二甲戊灵水基化项目
4 新疆奎屯热电厂脱硫改造工程 123 采区保安煤柱留设研究 124 矿井巷道锚网支护的改造技术 125 井下软启动散热的研究 126 三维地震与矿井实际地质情况分析的研究 127 新疆特色果品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平台开发 128 番茄籽皮饲料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129 氟乐灵及二甲戊灵水基化项目 130
新疆一年两作ˆ滴灌节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和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兵团棉花种植面积过大,农业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008年兵团谠委决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減棉、稳粮、增畜、增 果”,调整现有种植业结构;同时,推行一年两作种植,充分利用 新疆丰富的光热资源,提髙复种指数,在不增加面积的前提下,增加 粮食和牧草的产量 新疆的一年两作研究推广起于1975年,也有着许多成功的经 验,但水资源不足和传统的二茬种植方式,阻碍了一年两作工作的 开展。2009年新疆滴灌小麦种植成功,增产20-0%,书水30%左右, 最高单产达808公斤庙。同年,兵团的科研人员第一次在小麦麦秆 粉碎还田和保持田间原有的滴灌带的基础上进行玉米、油葵等作物 的免耕精量复播作业。滴灌小麦的种植成功和北疆滴灌小麦麦后免耕 复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将极大地缓解新疆水资源对两作工作 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一年两作冮工作的生产成本,使新疆一年两作 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项目通过对新疆节水条件下两作高效种植模式进行区划开展高 效节水和水资源调控技术的硏究。进行早熟、优质、抗逆青贮玉米 大豆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开展免耕播种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硏究和 引进工作,进行以滴灌、免耕、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建 立新疆“—年两作高产髙效栽垶耕作模式实现两茬作物节水条件 下高产高效种植,并进行大面积推广 初步估算,该项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小麦的产量普遍增产20%以 上,现有两作种植减少成本100元左右,茬作物增产10%以上;可 以新增两作面枳100万亩。按全疆两作面积300万亩计算,小麦增
5 新疆“一年两作”滴灌节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和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一、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兵团棉花种植面积过大,农业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008年兵团党委决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减棉、稳粮、增畜、增 果”,调整现有种植业结构;同时,推行“一年两作”种植,充分利用 新疆丰富的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在不增加面积的前提下,增加 粮食和牧草的产量。 新疆的“一年两作”研究推广起于 1975 年,也有着许多成功的经 验,但水资源不足和传统的二茬种植方式,阻碍了“一年两作”工作的 开展。2009 年新疆滴灌小麦种植成功,增产 20-20%,节水 30%左右, 最高单产达 808 公斤/亩。同年,兵团的科研人员第一次在小麦麦秆 粉碎还田和保持田间原有的滴灌带的基础上,进行玉米、油葵等作物 的免耕精量复播作业。滴灌小麦的种植成功和北疆滴灌小麦麦后免耕 复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将极大地缓解新疆水资源对两作工作 的限制,大幅度降低“一年两作”工作的生产成本,使新疆“一年两作” 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项目通过对新疆节水条件下两作高效种植模式进行区划,开展高 效节水和水资源调控技术的研究。进行早熟、优质、抗逆青贮玉米、 大豆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开展免耕播种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和 引进工作,进行以滴灌、免耕、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建 立新疆 “一年两作”高产高效栽培耕作模式,实现两茬作物节水条件 下高产高效种植,并进行大面积推广。 初步估算,该项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小麦的产量普遍增产 20%以 上,现有两作种植减少成本 100 元左右,二茬作物增产 10%以上;可 以新增两作面积 100 万亩。按全疆两作面积 300 万亩计算,小麦增产
24亿公斤,新增饲草(青贮)饲料40亿公斤,新增饲料(籽用玉米) 4亿公斤。 项目可以解决新疆水资源不足对粮食和饲草饲料生产限制,实现 在节水条件下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协调发展,对保护和改善新疆 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发展 新疆兵团经济和稳定边疆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必将对亲疆乃至西北 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对缓解粮食危机具有重大而深远 的意义。 二、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总体目标:根据新疆不同生态区光、热、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制定不同生态区节水条件下一年两作农业高效种植结构区划和复 种模式,并建立—年两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进行早熟、优 质、抗逆青贮玉米大豆、油葵、加工番茄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研究限制新疆不同生态区年两作ˆ周年高产髙效关键障碍因子和 解决关键技术途径及相应措施,进行两早配套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高 效水肥耦合运筹、兔耕精量播种等高髙产高效栽培技术硏究与关键技术 的集成示范,建立新疆不同生态区节水条件下“年两作优质、高产、 高效、栽培耕作模式,大幅度提高新彊粮食和饲草饲料的生产能力和 水平,为新疆主要生态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典型示范和技术 支撑。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拟设置5个课题开展研究 1、新疆节水条件下—年两作高效种植模式区划的研究与复种 模式的建立 2、复种作物新品种选育 3、高效节水和水资源啁控技术研究 4、“—年两作模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硏究与示范 5、“—年两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6 24 亿公斤,新增饲草(青贮)饲料 40 亿公斤,新增饲料(籽用玉米) 4 亿公斤。 项目可以解决新疆水资源不足对粮食和饲草饲料生产限制,实现 在节水条件下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协调发展,对保护和改善新疆 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发展 新疆兵团经济和稳定边疆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必将对新疆乃至西北 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对缓解粮食危机具有重大而深远 的意义。 二、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总体目标:根据新疆不同生态区光、热、、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制定不同生态区节水条件下“一年两作”农业高效种植结构区划和复 种模式,并建立“一年两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进行早熟、优 质、抗逆青贮玉米、大豆、油葵、加工番茄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研究限制新疆不同生态区“一年两作”周年高产高效关键障碍因子和 解决关键技术途径及相应措施,进行两早配套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高 效水肥耦合运筹、免耕精量播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关键技术 的集成示范,建立新疆不同生态区节水条件下“一年两作”优质、高产、 高效、栽培耕作模式,大幅度提高新疆粮食和饲草饲料的生产能力和 水平,为新疆主要生态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典型示范和技术 支撑。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拟设置 5 个课题开展研究: 1、新疆节水条件下“一年两作”高效种植模式区划的研究与复种 模式的建立 2、复种作物新品种选育 3、高效节水和水资源调控技术研究 4、“一年两作”模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5、“一年两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三、实施年限 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11-2013年 四、建议参加单位 项目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中国农科院区划所、 中国科学院生地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农四师、农七师和农 八师等单位共同承担 联系人 王维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计划处) 电话:0991-2896169或0991-2896192 传真:0991-2896190 电子信箱:ⅹiwangweji@sina.com或wangweI@2lcn.com
7 三、实施年限 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11-2013年 四、建议参加单位 项目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中国农科院区划所、 中国科学院生地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农四师、农七师和农 八师等单位共同承担。 联系人: 王 维 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计划处) 电 话:0991-2896169 或 0991-2896192 传 真:0991-2896190 电子信箱:xj_wangweiji@sina.com 或 wangweiji@21cn.com
天然彩色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重要性和必要性 天然彩色棉纤维具有天然的色泽,不需印染,可以实现织物生产 过程的零污染ˆ,避免了化学印染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避免 了衣物残留化学颜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符合当前人们崇尚环保、注 重健康的消费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天然彩色棉产业对促 进我国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提 高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具有其它棉花不可相比的优势,具有巨大 的发展空间。 彩棉业现已成为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中重要产业,彩色棉的 产业化,对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 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天然彩色棉与白棉相比,还存在纤维短、强力低、颜色单调、 色牢度及色饱和度不足等缺点,极大限制了彩色棉产业的发展。因此 非常有必要加强彩色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为彩色棉产业持续健康 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目标:基于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项目立足生产 棉花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实现彩色棉“高产、优 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为核心,主要开展彩色棉纤维色素成分 分析、色素分子形成机制及彩色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等技术, 彩色棉纤维色泽改良、多类型的彩色棉新品种的选育、彩色棉生态试 验与高产示范及彩色棉纺织等彩色棉关键技术的硏究与示范。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拟设置5个课题开展研究
8 天然彩色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项目重要性和必要性 天然彩色棉纤维具有天然的色泽,不需印染,可以实现织物生产 过程的“零污染”,避免了化学印染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避免 了衣物残留化学颜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符合当前人们崇尚环保、注 重健康的消费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天然彩色棉产业对促 进我国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提 高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具有其它棉花不可相比的优势,具有巨大 的发展空间。 彩棉业现已成为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中重要产业,彩色棉的 产业化,对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疆棉花产业国际竞争 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天然彩色棉与白棉相比,还存在纤维短、强力低、颜色单调、 色牢度及色饱和度不足等缺点,极大限制了彩色棉产业的发展。因此 非常有必要加强彩色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为彩色棉产业持续健康 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目标:基于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项目立足生产 棉花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实现彩色棉 “高产、优 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为核心,主要开展彩色棉纤维色素成分 分析、色素分子形成机制及彩色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等技术, 彩色棉纤维色泽改良、多类型的彩色棉新品种的选育、彩色棉生态试 验与高产示范及彩色棉纺织等彩色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根据项目总体目标,拟设置 5 个课题开展研究:
彩色棉纤维色素形成机制硏究及种质资源的创新 2、多类型彩色棉新品种的选育 3、彩色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4、彩色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5、彩色棉纺织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三、实施年限 项目实施年限4年:2011年2014年 四、建议项目参加单位 项目由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硏究所、山东德州棉纺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共同承担 联系人 王维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计划处) 电话:0991-2896169或0991-2896192 传真:0991-2896190 电子信箱:xjwangwejji@sina.com或wangwei@2Icn.com
9 1、彩色棉纤维色素形成机制研究及种质资源的创新 2、多类型彩色棉新品种的选育 3、彩色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4、彩色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5、彩色棉纺织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三、实施年限 项目实施年限 4 年:2011 年-2014 年 四、建议项目参加单位 项目由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山东德州棉纺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 共同承担。 联系人: 王 维 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计划处) 电 话:0991-2896169 或 0991-2896192 传 真:0991-2896190 电子信箱:xj_wangweiji@sina.com 或 wangweiji@21cn.com
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疆是我国传统的畜牧大省,但随着草场的日益退化和耕地面积 的逐年减少,畜牧生产包括绵羊养殖从原来的原始放牧邢式逐渐向集 约化、产业化生产方向发展,从而良种化、产业化的程度和相关配套 技术的完善成为制约畜牧生产的主要因素。 羊毛作为养羊业的主要产品和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影响细 毛羊生产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改良和提高细毛羊羊毛细度及综 合品质,对增加细毛羊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我国畜牧业及毛纺 业快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景响羊毛价格的性状主要包括羊毛 细度、强度、长度和净毛率,这些性状除净毛率外都是受多基因或多 基因座联合调控的数量性状,且性状间还存在负相关。因此,如何在 尽量不影响绵羊其它重要生产性能的情凊况下,利用传统的数量遗传学 方法并结合生物技术培育岀羊毛品质更好、抗病、抗逆、耐粗饲的优 质超细毛羊品种,积极迎合羊毛市场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对于高档 毛纺织品的需求;同时实现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的迅速产业化,扩大 良种的覆盖率,降低养殖成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是育种工作者的 一个主要攻关方向和绵羊产业化生产的重要目标。 项目完成后,将选育出我国超细型绵羊新品系,超细型母羊12 个月毛长平均10cm,被毛纤维直径平均17μm;细型母羊12个月毛 长平均llcm,被毛纤维直径平均19m净毛率60%以上。使超细型、 细型群体平均被毛综合品质达到澳大利亚同类型品种的被毛品质。在 细羊毛生产、销售方面形成育种、繁殖、生产、分级、销售的社会化 专业化。超细型细型细毛羊育成后,可填补国内超细毛生产的空白 能够满足我国毛纺业的要求,生产出较大数量的优质羊毛,可进入毛
10 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疆是我国传统的畜牧大省,但随着草场的日益退化和耕地面积 的逐年减少,畜牧生产包括绵羊养殖从原来的原始放牧形式逐渐向集 约化、产业化生产方向发展,从而良种化、产业化的程度和相关配套 技术的完善成为制约畜牧生产的主要因素。 羊毛作为养羊业的主要产品和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影响细 毛羊生产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改良和提高细毛羊羊毛细度及综 合品质,对增加细毛羊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我国畜牧业及毛纺 业快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羊毛价格的性状主要包括羊毛 细度、强度、长度和净毛率,这些性状除净毛率外都是受多基因或多 基因座联合调控的数量性状,且性状间还存在负相关。因此,如何在 尽量不影响绵羊其它重要生产性能的情况下,利用传统的数量遗传学 方法并结合生物技术培育出羊毛品质更好、抗病、抗逆、耐粗饲的优 质超细毛羊品种,积极迎合羊毛市场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对于高档 毛纺织品的需求;同时实现优质超细毛羊新品种的迅速产业化,扩大 良种的覆盖率,降低养殖成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是育种工作者的 一个主要攻关方向和绵羊产业化生产的重要目标。 项目完成后,将选育出我国超细型绵羊新品系,超细型母羊 12 个月毛长平均 10cm,被毛纤维直径平均 17μm;细型母羊 12 个月毛 长平均 11cm,被毛纤维直径平均 19μm;净毛率 60%以上。使超细型、 细型群体平均被毛综合品质达到澳大利亚同类型品种的被毛品质。在 细羊毛生产、销售方面形成育种、繁殖、生产、分级、销售的社会化、 专业化。超细型、细型细毛羊育成后,可填补国内超细毛生产的空白, 能够满足我国毛纺业的要求,生产出较大数量的优质羊毛,可进入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