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机械制图与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资料)GBT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292.8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GB/T18002-1998 前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Iso286-1:1988(E)《ISo极限与配合制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198809-15第1版)中第5~7章对GB180079中第二篇“基本规定”中对应部分进行修订的,在技术 内容与编写顺序上与该国际标准一致。 这样,使我国的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规定标准尽可能与国际的一致或等同,以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 术和经济交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飞跃发展的需要 依据Iso286对GB1800进行修订时,考虑到对GB1800某些部分进行修订而不牵动整个标准以 及便于查阅,故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三个部分标准。按标准的编排,本部分标准将国际标准的第5 7章编为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和第6章。其中第4章为GB1800中的“37基准制”和“38配合分 类”的内容。 同时用j和代替原先的基本偏差代号i和J(即s、S不再是注脚符号)。字母“s″和“”代表“对 称偏差”。 本部分标准与GB1800_79“基本规定”部分相比,在表述和编排上作了较大的修改与调整 GBT1800在《极限与配合基础》主标题下,由以下三部分标准组成: GB/丌18001《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1800.3《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80079“基本规定”中对应部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公差与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硏究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俞汉清、王建农。 GB1800第1次发布于1979年,本标准是第1次修订。 I

前 言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 极限与配合制 第 部分 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第 版 中第 章对 中第二篇 基本规定 中对应部分进行修订的 在技术 内容与编写顺序上与该国际标准一致 这样 使我国的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规定标准尽可能与国际的一致或等同 以尽快适应国际贸易 技 术和经济交流 以及采用国际标准飞跃发展的需要 依据 对 进行修订时 考虑到对 某些部分进行修订而不牵动整个标准以 及便于查阅 故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三个部分标准 按标准的编排 本部分标准将国际标准的第 章编为本标准的第 章 第 章和第 章 其中第 章为 中的 基准制 和 配合分 类 的内容 同时用 和 代替原先的基本偏差代号 和 即 不再是注脚符号 字母 和 代表 对 称偏差 本部分标准与 基本规定 部分相比 在表述和编排上作了较大的修改与调整 在 极限与配合 基础 主标题下 由以下三部分标准组成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部分 词汇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部分 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部分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 同时代替 基本规定 中对应部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公差与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晓沛 俞汉清 王建农 第 次发布于 年 本标准是第 次修订

GB/T18002-1998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 的起草工作一般通过I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每一个成员团体如对已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的任务有兴 趣,都有权派代表参加其中工作。与ISO有联系的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工作。 在o理事会批准作为国际标准前,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须经各成员团体通信投票 表决。按照ISo导则,须有75%以上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方可通过。 ISo286的本部分和Io2862均由Io/TC3“极限与配合”起草,由此完成了对Iso/R286“Is 极限与配合制”的修订。基于1940年首次发布的IA公报25号而制定的Io/R286,第一次发布于 1962年;之后,于1964年11月被复审确认。 列入ISo286本部分标准的主要改变如下: a)修改了标准的编排,使设计室和车间两者均能直接采用Io286。它把o制的基础与标准公差 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值分开,由这些表里可给出最常用的公差与偏差的极限数值。 b)为促进使用配有限定字符器装置的符号,用j和J代替原先的代号和J(即s、S不再是注脚 符号)。字母“s”和“s”代表“对称偏差”。 c)作为标准的需要,列入了基本尺寸从500~3150mm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以前仅为试行)。 d)增加了两个标准公差等级IT17和r18 e)从本部分ISo286的正文中删去了标准公差等级TT01和IT0。为满足使用者需要,在附录A 中给出了这两个等级的有关资料。 f)删去了英寸值。 g)原则、术语和符号与当代技术要求相一致。 使用者应注意:所有国际标准均要进行修订。如无特别说明,所列引用的任何其他国际标准均指其 最新版本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 是由各国标准团体 成员团体 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 国际标准 的起草工作一般通过 技术委员会来完成 每一个成员团体如对已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的任务有兴 趣 都有权派代表参加其中工作 与 有联系的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工作 在 理事会批准作为国际标准前 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须经各成员团体通信投票 表决 按照 导则 须有 以上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方可通过 的本部分和 均由 极限与配合 起草 由此完成了对 极限与配合制 的修订 基于 年首次发布的 公报 号而制定的 第一次发布于 年 之后 于 年 月被复审确认 列入 本部分标准的主要改变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编排 使设计室和车间两者均能直接采用 它把 制的基础与标准公差 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值分开 由这些表里可给出最常用的公差与偏差的极限数值 为促进使用配有限定字符器装置的符号 用 和 代替原先的代号 和 即 不再是注脚 符号 字母 和 代表 对称偏差 作为标准的需要 列入了基本尺寸从 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以前仅为试行 增加了两个标准公差等级 和 从本部分 的正文中删去了标准公差等级 和 为满足使用者需要 在附录 中给出了这两个等级的有关资料 删去了英寸值 原则 术语和符号与当代技术要求相一致 使用者应注意 所有国际标准均要进行修订 如无特别说明 所列引用的任何其他国际标准均指其 最新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基础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 GB/T1800.2—1898 eqv Iso 2861 基本规定 代替GB180079部分 Limits and fits-Bases -Part 2: Basic rules of toler ances, deviations and fit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极限与配合的公差、偏差与配合的代号、表示及解释和配合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圆柱及非圆柱形光滑工件的尺寸。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42491996公差原则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表示及解释 31代号 31.1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用符号IT和数字组成,例如:IT7。当其与代表基本偏差的字母一起组成公差带 时,省略rT字母,如h7。 标准公差等级分r01、m0rT1至r18共20级。基本尺寸至3150mm的各级的标准公差数值 见GB/T1800.3 312偏差代号 312.1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A,……,EC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a,………,zc表示(图1和图2), 各28个。其中,基本偏差H代表基准孔五代表基准轴。 注:为避免混淆,不用下列字母 I,iL,1;0;QgW,w。 基本尺寸至3150mm的轴、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见GB/1800.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8-12批准 18998-07-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部分 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 基 本规定 代替 部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 实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极限与配合的公差 偏差与配合的代号 表示及解释和配合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圆柱及非圆柱形光滑工件的尺寸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部分 词汇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部分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公差原则 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代号 表示及解释 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用符号 和数字组成 例如 当其与代表基本偏差的字母一起组成公差带 时 省略 字母 如 标准公差等级分 至 共 级 基本尺寸至 的各级的标准公差数值 见 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 对孔用大写字母 表示 对轴用小写字母 表示 图 和图 各 个 其中 基本偏差 代表基准孔 代表基准轴 注 为避免混淆 不用下列字母 基本尺寸至 的轴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见

GB/T1800.2-1998 FF FG G 2的 )孔 零线 INNSNNSNNE 注:J/,K/kM/m和N/n的基本偏差详示见图2 图1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

注 和 的 基 本偏差 详 示见图 图 基本偏差系列 示意图

GB/T1800.2-1998 R 石 2z 阳 图2孔和轴的偏差 31.2.2上偏差代号

图 孔 和 轴的偏差 上偏差代号

GB/T1800.2—1998 上偏差的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ES”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es”表示 3.12.3下偏差代号 下偏差的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E”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ei”表示。 32表示 32.1公差带的表示 公差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表示 例如 H7孔公差带 h7轴公差带 32.2注公差尺寸的表示 注公差的尺寸用基本尺寸后跟所要求的公差带或(和)对应的偏差值表示。 例如 32H7 80js15 100g6 100-88 100g6(=8) 当使用有限的字母组的装置传输信息时,例如电报,在标注前加注以下字母 对孔为H或h 对轴为S或s 例如 50H5或为H50H5或h50h5 50h6或为S50H6或s50h6 这种表示方法不能在图样上使用 323配合的表示 配合用相同的基本尺寸后跟孔、轴公差带表示。孔、轴公差带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公差带,分母 为轴公差带。 例如 52H7/g6或527 当使用有限的字母组的装置传输信息时,例如电报,在标注前加注以下字母: 对孔为H或h; 对轴为s或s 例如 5H17/g6或为H52H7/52G6或h52h7/s52g6 3了注公差尺寸的解释 331公差标注按GB/T4249 在图样上注明“公差原则按GB/T4249”的工件公差应按33.1.1和33.1.2解释 331.1线性尺寸公差 线性尺寸公差仅控制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两点法测量),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如圆柱要素 的圆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或平行平面要素的平面度误差)。尺寸公差也不能控制单一要素的几何相关要 3312包容要求

上偏差的代号 对孔用大写字母 表示 对轴用小写字母 表示 下偏差代号 下偏差的代号 对孔用大写字母 表示 对轴用小写字母 表示 表示 公差带的表示 公差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表示 例如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注公差尺寸的表示 注公差的尺寸用基本尺寸后跟所要求的公差带或 和 对应的偏差值表示 例如 当使用有限的字母组的装置传输信息时 例如电报 在标注前加注以下字母 对孔为 或 对轴为 或 例如 或为 或 或为 或 这种表示方法不能在图样上使用 配合的表示 配合用相同的基本尺寸后跟孔 轴公差带表示 孔 轴公差带写成分数形式 分子为孔公差带 分母 为轴公差带 例如 或 当使用有限的字母组的装置传输信息时 例如电报 在标注前加注以下字母 对孔为 或 对轴为 或 例如 或为 或 注公差尺寸的解释 公差标注按 在图样上注明 公差原则按 的工件公差应按 和 解释 线性尺寸公差 线性尺寸公差仅控制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 两点法测量 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 如圆柱要素 的圆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或平行平面要素的平面度误差 尺寸公差也不能控制单一要素的几何相关要 素 包容要求

GB/T1800.2—1998 结合零件具有配合功能的单一要素,不论是圆柱表面还是两平行表面,图样上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 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的”。这表明尺寸和形状彼此相关,并且不能超越以工件最大实体尺寸形 成的理想包容面。 332公差标注不按GB/T4249 在图样上未注明“公差原则按GB/T4249”的工件公差在规定的长度内应按下列方式解释 )对孔 与实际孔表面内接的最大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小于孔的最大实体极限;孔上任何位置的最大直径 应不超出孔的最小实体极限。 b)对轴 与实际轴表面外接的最小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大于轴的最大实体极限;轴上任何位置的最小直径 应不小于轴的最小实体极限。 上述解释意味着,如果工件处处位于最大实体极限,则该工件将具有理想的圆和直线,即理想圆柱 除另有规定外,在上述要求的条件下,理想圆柱误差可达到给定的直径公差的全值。 注:在特殊情况下,由上述解释允许的最大形状误差可能太大,导致装配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功能作用。在此情 况下,可对形状给定独立公差,如圆柱度和(或)直线度。 4配合分类 配合分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如有特殊需要,允许将任 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配合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属于哪一种配合取决于孔、轴公差带的相互关系。 基孔制(基轴制)配合中 基本偏差a至h(A至H)用于间隙配合 基本偏差j至z(J至z)用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5基准温度 本极限与配合制规定的尺寸基准温度是20℃。 6图解表示 图3用图解表示了GB/18001中确定的主要术语。 实际上,可使用如图4所示的示意图表示。通常工件的轴线始终位于图的下方(在图中不示出) 图例中,孔的两个偏差均为正,轴的两个偏差均为负

结合零件具有配合功能的单一要素 不论是圆柱表面还是两平行表面 图样上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 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 ○ 这表明尺寸和形状彼此相关 并且不能超越以工件最大实体尺寸形 成的理想包容面 公差标注不按 在图样上未注明 公差原则按 的工件公差在规定的长度内应按下列方式解释 对孔 与实际孔表面内接的最大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小于孔的最大实体极限 孔上任何位置的最大直径 应不超出孔的最小实体极限 对轴 与实际轴表面外接的最小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大于轴的最大实体极限 轴上任何位置的最小直径 应不小于轴的最小实体极限 上述解释意味着 如果工件处处位于最大实体极限 则该工件将具有理想的圆和直线 即理想圆柱 除另有规定外 在上述要求的条件下 理想圆柱误差可达到给定的直径公差的全值 注 在特殊情况下 由上述解释允许的最大形状误差可能太大 导致装配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功能作用 在此情 况下 可对形状给定独立公差 如圆柱度和 或 直线度 配合分类 配合分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 在一般情况下 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 如有特殊需要 允许将任 一孔 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配合有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属于哪一种配合取决于孔 轴公差带的相互关系 基孔制 基轴制 配合中 基本偏差 至 至 用于间隙配合 基本偏差 至 至 用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基准温度 本极限与配合制规定的尺寸基准温度是 图解表示 图 用图解表示了 中确定的主要术语 实际上 可使用如图 所示的示意图表示 通常工件的轴线始终位于图的下方 在图中不示出 该 图例中 孔的两个偏差均为正 轴的两个偏差均为负

/Tr1800.2-1998 上偏差 下偏差 孔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图3术语图解 孔 图4公差带示意图

图 术语图解 图 公差带示意图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