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教案 农学院:李向东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绪言 、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 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 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可见,作物生产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稳定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物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 大事,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古人曰:“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可见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人民生活中所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 全部由作物生产提供。穿衣在人民基本消费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服装原料的80%来 自作物生产,合成纤维仅占20%左右。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保安全意识 的加强,人们将会越来越喜欢可以再生的、经济的植物纤维。由此可见,作物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和作用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 农业生产。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 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有些轻工业,如制糖、卷烟、造纸、食品等的原料只能来源于农业,且主要 来自作物生产业,所以农产品在我国工业原料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对未加工的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下降,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也就是 说,目前人们直接消费的某些农产品今后需要加工后才能进入消费。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 的时期内,我国轻工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生产状况。因此,发展作物 生产业,必将推动我国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后者的发展反过来必将促进作物生产业进步。 (三)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目前,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而农副产品 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 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但仍将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作物生产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四)农业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 物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虽然
作物栽培学教案 农学院:李向东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绪言 一、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 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 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可见,作物生产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稳定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物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 大事,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古人曰:“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可见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人民生活中所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 全部由作物生产提供。穿衣在人民基本消费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服装原料的 80%来 自作物生产,合成纤维仅占 20%左右。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保安全意识 的加强,人们将会越来越喜欢可以再生的、经济的植物纤维。由此可见,作物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和作用。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目前,我国约 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 农业生产。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 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有些轻工业,如制糖、卷烟、造纸、食品等的原料只能来源于农业,且主要 来自作物生产业,所以农产品在我国工业原料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对未加工的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下降,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也就是 说,目前人们直接消费的某些农产品今后需要加工后才能进入消费。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 的时期内,我国轻工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生产状况。因此,发展作物 生产业,必将推动我国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后者的发展反过来必将促进作物生产业进步。 (三)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目前,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而农副产品 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 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但仍将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作物生产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四)农业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 物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虽然
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 口压力大、口粮任务重,加上养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生产业提供饲料,因此我国种 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及其基础地位是不会动摇的。 (五)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 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 现代化的农村。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 从而实现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作物生产的特点 作物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生产的周期较长,与其他社会物质 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作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复杂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 各个环节(子系统)所组成,既是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农学必须用整 体观点和系统方法,采用多学科协作,运用多学科知识,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研究如何处理和协 调各种因素的关系,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发挥作物生产的总体效益。 (二)技术的实用性 农学是把自然科学及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科学。虽然农学也 包括了一些应用基础方面的内容,如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规律,但它主 要研究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实际生产问题,所研究形成的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 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 作物生产的每一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 者的延续。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周年性社会产业。上一茬作物与下一茬作物,上一年生产与下 年生产,上一个生产周期与下一个生产周期,都是紧密相连和互相制约的。因此,农学家要有全面 和长远的观点,做到前季为后季,季季为全年,今年为明年,实现持续的高产稳产 (四)生长的规律性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作物。作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长期进化中,作 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首先,不同作物种类具有不同的个体生命 周期,如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为一年生,冬小麦、油菜为二年生作物。其次,作物个体的生命周期 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变化,是一个有序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水稻的短日高温特 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三,由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是有序的、紧密衔接的过程,既不能 停顿中断,又不能颠倒重来,因而具有不可逆性。 (五)明显的季节性 作物生产是依赖于大自然的生产周期较长的社会产业。而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
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 口压力大、口粮任务重,加上养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生产业提供饲料,因此我国种 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及其基础地位是不会动摇的。 (五)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 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 现代化的农村。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 从而实现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二、作物生产的特点 作物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生产的周期较长,与其他社会物质 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作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复杂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 各个环节(子系统)所组成,既是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农学必须用整 体观点和系统方法,采用多学科协作,运用多学科知识,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研究如何处理和协 调各种因素的关系,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发挥作物生产的总体效益。 (二)技术的实用性 农学是把自然科学及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科学。虽然农学也 包括了一些应用基础方面的内容,如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规律,但它主 要研究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实际生产问题,所研究形成的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 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 作物生产的每一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 者的延续。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周年性社会产业。上一茬作物与下一茬作物,上一年生产与下一 年生产,上一个生产周期与下一个生产周期,都是紧密相连和互相制约的。因此,农学家要有全面 和长远的观点,做到前季为后季,季季为全年,今年为明年,实现持续的高产稳产。 (四)生长的规律性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作物。作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长期进化中,作 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首先,不同作物种类具有不同的个体生命 周期,如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为一年生,冬小麦、油菜为二年生作物。其次,作物个体的生命周期 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变化,是一个有序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水稻的短日高温特 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三,由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是有序的、紧密衔接的过程,既不能 停顿中断,又不能颠倒重来,因而具有不可逆性。 (五)明显的季节性 作物生产是依赖于大自然的生产周期较长的社会产业。而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
状况是不同的,所以作物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由于作物的季节性很强,生产上误 了农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因此,必须合理掌握农时季节,使作物的高效生长期与最佳环 境条件同步 (六)严格的地域性 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 技术水平等也有差异,从而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因此,作物生产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 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的作物、品种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作物、环境、措施达到最佳配合,生产出 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七)较强的社会性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这些都与作物生产有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依据。而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都离不开作物生产。人均粮食的多少 与人们生活水平直接相关:中国人均375kg→突破400kg,美国15ykg,澳大利亚1873kg,加拿大 2400kg(7-8kg→lkg肉,12-13kg→1kg瘦肉) 、作物生产概况 (一)世界作物生产概况 近年来,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动力。据统计,1975年世界人口为 40亿,耕地面积为1507亿hm2,到1999年仅24年时间,人口已增加到了60亿,耕地面积却减少 到了13.13亿hm2。各国都十分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复种指数和作物单产来保持农产品总量的增 加,以应付人口压力的严重挑战。在农产品的生产中,粮食生产被列为首要任务。1999年粮食作物 中收获面积最大的依次为小麦、稻谷与玉米,但总产则依次为玉米、稻谷与小麦;油料作物中,种 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油菜、花生、向日葵:糖料作物中,仍以甘蔗和甜菜种植面积最大:纤维类 作物主要是棉花、红麻、黄麻等。 世界谷物生产变化情况 年份 1980 1997 1998 1999 总产(亿t) 1565 19.52 20.96 0.43 面积(亿hm2) 7.04 6.95 单产(kg/hm2) 2772 2729 2885 2971 2959 058 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有赖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下列6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品种改良近30年来世界主要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着重于高产、优质和高抗,特别是在矮秆、 抗性和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许多国家因品种改良在这一期间的累计增产效益在30%以上。目 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种植的小麦、水稻品种,株高已普遍由以前的110-140cm降为70-110cm,基 本解决了过去不耐肥水易倒伏的高产障碍,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杂种优势已在多种作物上 得到应用,如玉米、高粱杂交种目前已普及80%以上,水稻、油菜、向日葵等作物也有很大面积的 应用。在抗性育种方面,小麦的抗锈病、抗穗发芽、抗寒和抗干热风,水稻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 和抗稻飞虱,玉米的抗大斑病,棉花的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和抗棉铃虫等育种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 进展。在品质改良方面,提高小麦、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增加必需氨基酸比例,降低油菜芥酸、硫
状况是不同的,所以作物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由于作物的季节性很强,生产上误 了农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因此,必须合理掌握农时季节,使作物的高效生长期与最佳环 境条件同步。 (六)严格的地域性 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 技术水平等也有差异,从而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因此,作物生产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 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的作物、品种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作物、环境、措施达到最佳配合,生产出 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七)较强的社会性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这些都与作物生产有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依据。而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都离不开作物生产。人均粮食的多少 与人们生活水平直接相关:中国人均 375kg→突破 400kg,美国 1559kg,澳大利亚 1873kg,加拿大 2400kg(7-8kg→1kg 肉,12-13kg→1kg 瘦肉)。 三、作物生产概况 (一)世界作物生产概况 近年来,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动力。据统计,1975 年世界人口为 40 亿,耕地面积为 15.07 亿 hm2,到 1999 年仅 24 年时间,人口已增加到了 60 亿,耕地面积却减少 到了 13.13 亿 hm2。各国都十分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复种指数和作物单产来保持农产品总量的增 加,以应付人口压力的严重挑战。在农产品的生产中,粮食生产被列为首要任务。1999 年粮食作物 中收获面积最大的依次为小麦、稻谷与玉米,但总产则依次为玉米、稻谷与小麦;油料作物中,种 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油菜、花生、向日葵;糖料作物中,仍以甘蔗和甜菜种植面积最大;纤维类 作物主要是棉花、红麻、黄麻等。 世界谷物生产变化情况 年份 198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产(亿 t) 15.65 19.52 18.96 20.50 20.96 20.56 20.43 面积(亿 hm2) 7.25 7.04 6.95 7.10 7.06 6.95 6.68 单产(kg/hm2) 2158 2772 2729 2885 2971 2959 3058 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有赖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下列 6 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品种改良 近 30 年来世界主要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着重于高产、优质和高抗,特别是在矮秆、 抗性和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许多国家因品种改良在这一期间的累计增产效益在 30%以上。目 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种植的小麦、水稻品种,株高已普遍由以前的 110-140cm 降为 70-110cm,基 本解决了过去不耐肥水易倒伏的高产障碍,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杂种优势已在多种作物上 得到应用,如玉米、高粱杂交种目前已普及 80%以上,水稻、油菜、向日葵等作物也有很大面积的 应用。在抗性育种方面,小麦的抗锈病、抗穗发芽、抗寒和抗干热风,水稻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 和抗稻飞虱,玉米的抗大斑病,棉花的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和抗棉铃虫等育种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 进展。在品质改良方面,提高小麦、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增加必需氨基酸比例,降低油菜芥酸、硫
代葡萄糖苷、亚麻酸含量和提高亚油酸含量等方面均已有较大进展。 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遗传育种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目前,全世界已有1000多种植物通过 花粉培养法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烟草、马铃薯等10多种作物已由单倍体育 成优良品种,其育种年限比常规育种方法缩短了一半以上。植物幼胚离体培养已成为作物育种中克 服远缘杂交不实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一途径已获得100多种远缘杂交后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 迅速崛起的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不同种、属的优良性状结合和基因导入开辟了更为广阔 的前景。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及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有一些转基因作物品种进入生产示 范和推广应用。另外,一些作物的茎尖试管苗和脱毒种苗繁殖技术也在良种繁殖上取得显著效益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30多年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诸多因素中, 肥料的贡献率要占到30%~60%。目前,大多数国家农田施肥均以化肥为主,这期间世界化肥生产 量与作物产量基本呈现同步增长趋势。 施入农田的化肥因施用技术不同及多种原因,利用率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一般在50%~60% 之间,发展中国家在30%左右。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是许多国家多年来的研究重点。例如氮肥深 施可有效地抑制氮肥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提高肥效20%以上:复合肥和专用肥、科学配方施肥、 増施磷钾、控释肥、缓释肥等合理施肥技术的运用也表现了良好的效果。 3.扩大灌溉与节水技术19%6年全世界灌溉面积比1961~1965年的平均值增加了48× 107hm2。灌溉面积占世界总耕地的比例为17.5%,生产的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由于 水资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匮乏,节约用水以扩大现有灌溉面积、改善灌溉设施以增加灌溉效益 和防止盐渍化等为发展重点。地面灌溉的用水效率差异很大,发达国家为5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 仅为25%左右。喷灌、滴灌等高效率的灌水方法,由于成本高、技术难、耗能大,目前仍主要在 些发达国家和一些园艺作物上使用。 4.设施栽培在光、热资源不够充裕的地方,温室特别是塑料薄膜温室有了很大的发展,保证 了蔬菜和花卉等四季生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膜覆盖栽培发展非常迅速。在纬度或海拔较高 的地区、旱地和盐碱地上,由于覆盖地膜克服了地温低、无霜期短和水分不足对产量的限制,增产 效果显著。在一般地区,由于地膜覆盖具有防霜、防寒、防草、保温、保水和促进种子发芽等作用 使一些喜温作物的分布区域的纬度向北推移了2~4,使作物早熟或相当于延长了无霜期10~15d, 旱地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0%~50%。目前,在作物生产中,地膜蔬菜、地膜棉花、地膜花生、地膜 玉米、地膜小麦、地膜水稻等在水、热资源受到限制的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在作物收获前,由病、虫、草害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平均为15%~20%, 水果、蔬菜和油料作物则往往达25%。农产品贮藏中的病虫损失,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常达 到收获量的1/5~1/4。综合防治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植保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其中化学防治仍是 最主要的防治手段。近年来农药应用以高效低毒、低用量、广谱性和选择性为特点。在发达国家中 除草剂的用量已占农药使用量的40%~60%,但在发展中国家比例尚很小。选用抗病虫品种被普遍 认为是经济有效的途径。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农作物的许多原有毁灭性的病害,都已通过抗病育种 的方法得到了基本控制,在抗虫育种上也有了不少重大进展。另外,生物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 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种类繁多,有普遍应用推广意义的除基因工程技术外, 主要有遥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等。遥感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经过70年 代的发展,80年代进入了商业应用。农业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大户,主要包括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
代葡萄糖苷、亚麻酸含量和提高亚油酸含量等方面均已有较大进展。 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遗传育种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目前,全世界已有 1000 多种植物通过 花粉培养法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烟草、马铃薯等 10 多种作物已由单倍体育 成优良品种,其育种年限比常规育种方法缩短了一半以上。植物幼胚离体培养已成为作物育种中克 服远缘杂交不实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一途径已获得 100 多种远缘杂交后代。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迅速崛起的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不同种、属的优良性状结合和基因导入开辟了更为广阔 的前景。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及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有一些转基因作物品种进入生产示 范和推广应用。另外,一些作物的茎尖试管苗和脱毒种苗繁殖技术也在良种繁殖上取得显著效益。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30 多年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诸多因素中, 肥料的贡献率要占到 30%~60%。目前,大多数国家农田施肥均以化肥为主,这期间世界化肥生产 量与作物产量基本呈现同步增长趋势。 施入农田的化肥因施用技术不同及多种原因,利用率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一般在 50%~60% 之间,发展中国家在 30%左右。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是许多国家多年来的研究重点。例如氮肥深 施可有效地抑制氮肥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提高肥效 20%以上;复合肥和专用肥、科学配方施肥、 增施磷钾、控释肥、缓释肥等合理施肥技术的运用也表现了良好的效果。 3.扩大灌溉与节水技术 1996 年全世界灌溉面积比 1961~1965 年的平均值增加了 4.8× 107hm2 。灌溉面积占世界总耕地的比例为 17.5%,生产的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由于 水资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匮乏,节约用水以扩大现有灌溉面积、改善灌溉设施以增加灌溉效益 和防止盐渍化等为发展重点。地面灌溉的用水效率差异很大,发达国家为 5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 仅为 25%左右。喷灌、滴灌等高效率的灌水方法,由于成本高、技术难、耗能大,目前仍主要在一 些发达国家和一些园艺作物上使用。 4.设施栽培 在光、热资源不够充裕的地方,温室特别是塑料薄膜温室有了很大的发展,保证 了蔬菜和花卉等四季生产。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地膜覆盖栽培发展非常迅速。在纬度或海拔较高 的地区、旱地和盐碱地上,由于覆盖地膜克服了地温低、无霜期短和水分不足对产量的限制,增产 效果显著。在一般地区,由于地膜覆盖具有防霜、防寒、防草、保温、保水和促进种子发芽等作用, 使一些喜温作物的分布区域的纬度向北推移了 2~4 º,使作物早熟或相当于延长了无霜期 10~15d, 旱地水分利用率提高了 30%~50%。目前,在作物生产中,地膜蔬菜、地膜棉花、地膜花生、地膜 玉米、地膜小麦、地膜水稻等在水、热资源受到限制的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 在作物收获前,由病、虫、草害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平均为 15%~20%, 水果、蔬菜和油料作物则往往达 25%。农产品贮藏中的病虫损失,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常达 到收获量的 1/5~1/4。综合防治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植保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其中化学防治仍是 最主要的防治手段。近年来农药应用以高效低毒、低用量、广谱性和选择性为特点。在发达国家中 除草剂的用量已占农药使用量的 40%~60%,但在发展中国家比例尚很小。选用抗病虫品种被普遍 认为是经济有效的途径。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农作物的许多原有毁灭性的病害,都已通过抗病育种 的方法得到了基本控制,在抗虫育种上也有了不少重大进展。另外,生物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 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业高新技术种类繁多,有普遍应用推广意义的除基因工程技术外, 主要有遥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等。遥感技术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步,经过 70 年 代的发展,80 年代进入了商业应用。农业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大户,主要包括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
植被识别分类、土地资源调査与制图、自然灾害预测与灾情评估、农业生态系统监测等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价格的降低,微型计算机大量进入市场,这一形势 正好适合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于是计算机应用日趋普及,并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近年来,计算 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涉及到农业信息服务、生产管理决策、模拟试验研究等多个领域 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技术,是在发现和研究植物激素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用于不同作物和不同目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有几百种之多。有些化 学调控技术已成为作物生产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常规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产品的开发,化学调 控技术必将成为作物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二)我国作物生产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作物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扭转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次是玉 米和油料作物;单产和总产最高的作物依次是水稻、玉米、小麦。由于新开垦耕地和复种指数的提 高弥补了因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网络建设而减少的耕地,保证了作物生产的播种面积。50年来, 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了10.7%,其中,经济作物如糖料、油料、烤烟、蔬菜等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 的增加。 据统计,建国5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从1949年的1.13×10°t增加到1999年的508×10°t,增 长了3.5倍,年均増长3%左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増幅较大,年均增加967×10°t,比 改革开放前29年年均增加量多5.27×10°t。1999年棉花总产3.83×10°t、糖料总产8.33×10τt和油 料总产260×10t,分别是1949年的129倍、441倍和152倍。近几年,我国的谷物、棉花、油菜、 花生等作物的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从单产来看,粮、经作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高幅度较大。199年与 1978年相比,小麦增产115%、玉米增产740%、稻谷增产59.0%、大豆增产56%、薯类增产302%、 棉花増产128%、油菜籽增产104%、甘蔗增产48.%、黄、红麻增产924% 949年以来我国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也主要归功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 善,但与世界作物生产的发展相比,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1.作物品种的改良1949年以来,我国40多种作物育成新品种共计4000个以上,其中通过 审定的就有2000个左右。粮食作物已经进行过4~5次良种大更换,每次更换一般可增产10%左右, 高的可达20%以上。目前,我国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一般都在90%以上,而且品种更新换代的周期已 缩短到3~5年 优良品种的选育途径,包括国外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远缘 杂交和生物技术等,在不同时期为作物品种改良做出了显著贡献。近10多年来,生物技术开始向一 些作物的育种工作中渗透,但迄今仍以常规育种为主,其中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占2/3左右。 2.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1949年我国的作物复种指数为128%,1952年为131%,1999年 达到155_1%。1999年与1952年相比,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总播种面 积增加了1.51×107hm2。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北方的黄淮海地区,主要是改一年一熟为二 年三熟,南方则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或稻、麦两熟。到70年代,华北的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地区进一 步发展了间、套复种,南方的间、套复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进入80年代后,多熟制种植方式日趋 多样化,种植方式从作物的间、套作发展到粮、经、饲、菜等多元多熟的复合种植模式
植被识别分类、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自然灾害预测与灾情评估、农业生态系统监测等。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价格的降低,微型计算机大量进入市场,这一形势 正好适合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于是计算机应用日趋普及,并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近年来,计算 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涉及到农业信息服务、生产管理决策、模拟试验研究等多个领域。 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技术,是在发现和研究植物激素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用于不同作物和不同目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有几百种之多。有些化 学调控技术已成为作物生产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常规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产品的开发,化学调 控技术必将成为作物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二)我国作物生产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作物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扭转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次是玉 米和油料作物;单产和总产最高的作物依次是水稻、玉米、小麦。由于新开垦耕地和复种指数的提 高弥补了因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网络建设而减少的耕地,保证了作物生产的播种面积。50 年来, 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了 10.7%,其中,经济作物如糖料、油料、烤烟、蔬菜等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 的增加。 据统计,建国 50 年来,我国粮食总产从 1949 年的 1.13×108 t 增加到 1999 年的 5.08×108 t,增 长了 3.5 倍,年均增长 3%左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增幅较大,年均增加 9.67×106 t,比 改革开放前 29 年年均增加量多 5.27×106 t。1999 年棉花总产 3.83×106 t、糖料总产 8.33×107 t 和油 料总产 2.60×107 t,分别是 1949 年的 12.9 倍、44.1 倍和 15.2 倍。近几年,我国的谷物、棉花、油菜、 花生等作物的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从单产来看,粮、经作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高幅度较大。1999 年与 1978 年相比,小麦增产 115%、玉米增产 74.0%、稻谷增产 59.0%、大豆增产 56.9%、薯类增产 30.2%、 棉花增产 128%、油菜籽增产 104%、甘蔗增产 48.9%、黄、红麻增产 92.4%。 1949 年以来我国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也主要归功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 善,但与世界作物生产的发展相比,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1.作物品种的改良 1949 年以来,我国 40 多种作物育成新品种共计 4000 个以上,其中通过 审定的就有 2000 个左右。粮食作物已经进行过 4~5 次良种大更换,每次更换一般可增产 10%左右, 高的可达 20%以上。目前,我国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一般都在 90%以上,而且品种更新换代的周期已 缩短到 3~5 年。 优良品种的选育途径,包括国外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远缘 杂交和生物技术等,在不同时期为作物品种改良做出了显著贡献。近 10 多年来,生物技术开始向一 些作物的育种工作中渗透,但迄今仍以常规育种为主,其中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占 2/3 左右。 2.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 1949 年我国的作物复种指数为 128%,1952 年为 131%,1999 年 达到 155.1%。1999 年与 1952 年相比,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总播种面 积增加了 1.51×107hm2。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北方的黄淮海地区,主要是改一年一熟为二 年三熟,南方则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或稻、麦两熟。到 70 年代,华北的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地区进一 步发展了间、套复种,南方的间、套复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进入 80 年代后,多熟制种植方式日趋 多样化,种植方式从作物的间、套作发展到粮、经、饲、菜等多元多熟的复合种植模式
3.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 初,侧重总结农民劳模的栽培经验,如江苏陈永康单季晩稻“三黄三黑”的看苗诊断,河南刘应祥 小麦“马耳朵、驴耳朵、猪耳朵”的叶片诊断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主要围绕单顼高产栽培技术开展硏究,如育苗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土壤耕作技术、覆盖栽培 技术、氮肥深施技术等。第三阶段是20世纪加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主要围绕作物规范化、指标化 进行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如水稻叶龄指标栽培法、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小麦 玉米平播t粮技术等。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主要硏究作物持续增产和优质高效的 综合栽培技术以及作物生产管理的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多元高效立体种植 模式、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等。 4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以农艺防治为主(包 括轮作换茬、耕作和人工防治等),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70年代以后生物防 治技术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进入了单项防治与综合防治并重时期。病虫测报对象从50年代的几 种增加到目前的50种以上,地区性测报对象达到100种以上,对重大迁飞性害虫还建立了异地测报 网,80年代又增加了鼠情预报。目前,一些重大病虫害如蝗虫、锈病、螟虫等已完全得到控制。近 10多年来,由于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杂草为害程度显著减轻 5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据1952年至1999年的统计,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平均递增1042万kW,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递增达2029万kW: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平均递增2.15% 1998年全国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52×10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866%;化肥用量年均递增14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堤防、水库和配套机井的修建以及洼涝、盐碱、渍害低产田及水土流失的治理 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目前,已建立了500多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100多个优质棉基地,极 大地改善了基地的生产条件。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中低产田改造、荒地开垦及防沙 治沙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四、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 1.生产率目标今后作物生产的中心任务仍是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没有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则不可能解决饥饿问题及环境问题。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可来自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改善和提高作物 的管理水平以及选用抗虫、抗病和抗各种不良环境的品种,从而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 二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利用常规育种、株型改良、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等方 法可提高产量潜力。提高产量的措施主要依靠综合的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包括养分管理、 水分管理、土壤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作物高产适用种植技术等。 2.可持续性目标今后的农作物生产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 要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农业环境和资源。要继续发展良种、化肥、灌溉和农药等行之有效的技术, 但这些技术必须根据持续性目标进行改进,并开发出新的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 3.营养安全目标国际上关于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饮食能量安全转向 能量安全和营养安全的结合。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营养学家发现在以往作物品种改良中, 没有同步改善营养价值,致使许多品种产量很高,但微量元素含量很低,这些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 取代或减少了那些富含铁和其它微量营养的传统作物或品种,致使世界上40%以上的人口已受到微
3.作物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4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 世纪 50~60 年代 初,侧重总结农民劳模的栽培经验,如江苏陈永康单季晚稻“三黄三黑”的看苗诊断,河南刘应祥 小麦“马耳朵、驴耳朵、猪耳朵”的叶片诊断等。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中期, 主要围绕单项高产栽培技术开展研究,如育苗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土壤耕作技术、覆盖栽培 技术、氮肥深施技术等。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主要围绕作物规范化、指标化 进行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如水稻叶龄指标栽培法、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小麦 玉米平播 t 粮技术等。第四阶段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主要研究作物持续增产和优质高效的 综合栽培技术以及作物生产管理的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多元高效立体种植 模式、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等。 4.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为:20 世纪 50 年代以农艺防治为主(包 括轮作换茬、耕作和人工防治等),6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70 年代以后生物防 治技术迅速发展,80 年代以后进入了单项防治与综合防治并重时期。病虫测报对象从 50 年代的几 种增加到目前的 50 种以上,地区性测报对象达到 100 种以上,对重大迁飞性害虫还建立了异地测报 网,80 年代又增加了鼠情预报。目前,一些重大病虫害如蝗虫、锈病、螟虫等已完全得到控制。近 10 多年来,由于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杂草为害程度显著减轻。 5.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 据 1952 年至 1999 年的统计,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平均递增 1042 万 kW,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递增达 2029 万 kW;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平均递增 2.15%, 1998 年全国节水灌溉面积已达 1.52×107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 28.66%;化肥用量年均递增 14.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堤防、水库和配套机井的修建以及洼涝、盐碱、渍害低产田及水土流失的治理 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目前,已建立了 500 多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100 多个优质棉基地,极 大地改善了基地的生产条件。自 1988 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中低产田改造、荒地开垦及防沙、 治沙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 四、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 1.生产率目标 今后作物生产的中心任务仍是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没有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则不可能解决饥饿问题及环境问题。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可来自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改善和提高作物 的管理水平以及选用抗虫、抗病和抗各种不良环境的品种,从而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 二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利用常规育种、株型改良、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等方 法可提高产量潜力。提高产量的措施主要依靠综合的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包括养分管理、 水分管理、土壤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作物高产适用种植技术等。 2.可持续性目标 今后的农作物生产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 要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农业环境和资源。要继续发展良种、化肥、灌溉和农药等行之有效的技术, 但这些技术必须根据持续性目标进行改进,并开发出新的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 3.营养安全目标 国际上关于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饮食能量安全转向 能量安全和营养安全的结合。因为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一些营养学家发现在以往作物品种改良中, 没有同步改善营养价值,致使许多品种产量很高,但微量元素含量很低,这些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 取代或减少了那些富含铁和其它微量营养的传统作物或品种,致使世界上 40%以上的人口已受到微
量元素缺乏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生产应全面实现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和营养安全 4.经济高效目标象其它经济活动一样,作物生产必须服从本身内在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做到生态、技术、经济上的统一,形成效益型的生产结构。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结 构,发展多元化生产,推广应用简化轻型栽培技术等提高作物生产的效益。 (二)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世界人口的继续増长、人均耕地面积日益下降、农业资源的减少和农业 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增长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几 十年来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今后作物生产将主要通 过增加投入和发展科学技术来保持其可持续性增长,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作物的 单产、品质和效益。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具体途径可分为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四个方 面 1.建设高产农田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我国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215%。这些低产 田大多存在严重的障碍因子,又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经济水 平低,因而改造的难度大,投资高,见效慢。所以,低产田的改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计划 地分期、分批实施。 我国中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7%。这些田土大多数只存在轻度的障碍因子,而且大多数 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只是投入偏少,土壤贫瘠,耕作粗放,所以产量没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据统 计,全国约有2×10hm2的中产田有灌溉条件,只要能够增加物质投入,培肥地力,调整作物布局, 针对性地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都能在短期内变为高产田 高产田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21.5%。高产田的特征是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优越,种植水平高 只要合理地增加物质投入,推广适用技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即可持续获得高产。高产田的开发 和建设,是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典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更是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方向之 改革种植制度预计在未来的20~30年内,我国的种植制度改革仍将以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增加复种指数为中心。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主要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方。具体途径为:开发晩秋及 冬季农业,发展冬闲田的种植业,在南方丘陵地区,发展旱地多熟制种植及再生稻。 间、套作是提高复种指数、增产稳产的有效方法。近几年,北方冬小麦与玉米、花生、大豆等 的套作发展迅速,在一年一熟麦区和一年一熟玉米区,实行小麦间作玉米也已获得成功。将来的发 展趋势是间、套作模式逐步规格化,为农业机械作业创造条件;间、套作物中増加经济作物的比重; 发展“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一饲料绿肥作物”三元复合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普及优良品种今后的育种目标要多样化,除继续加强高产育种外,品质改良、抗性育种和 抗逆育种等将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另外,一些高新技术将在育种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主要有 杂种优势利用、杂交技术和生物技术等。转基因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已极 大地提高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效率和效果,为优质、高产、高效、多抗作物品种的培育展示了新的前 景,并将逐步发展成为选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完善种子产业化工程,要求育种、制种、种子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以及配套服务等 相关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来组织和发展,成为产业实体。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步使种子 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加销推一体化,达到生产
量元素缺乏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生产应全面实现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和营养安全。 4.经济高效目标 象其它经济活动一样,作物生产必须服从本身内在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做到生态、技术、经济上的统一,形成效益型的生产结构。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结 构,发展多元化生产,推广应用简化轻型栽培技术等提高作物生产的效益。 (二)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世界人口的继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日益下降、农业资源的减少和农业 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增长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几 十年来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今后作物生产将主要通 过增加投入和发展科学技术来保持其可持续性增长,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作物的 单产、品质和效益。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具体途径可分为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四个方 面。 1.建设高产农田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我国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 21.5%。这些低产 田大多存在严重的障碍因子,又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经济水 平低,因而改造的难度大,投资高,见效慢。所以,低产田的改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计划 地分期、分批实施。 我国中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57%。这些田土大多数只存在轻度的障碍因子,而且大多数 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只是投入偏少,土壤贫瘠,耕作粗放,所以产量没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据统 计,全国约有 2×107hm2 的中产田有灌溉条件,只要能够增加物质投入,培肥地力,调整作物布局, 针对性地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都能在短期内变为高产田。 高产田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 21.5%。高产田的特征是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优越,种植水平高, 只要合理地增加物质投入,推广适用技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即可持续获得高产。高产田的开发 和建设,是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典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更是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方向之 一。 2.改革种植制度 预计在未来的 20~30 年内,我国的种植制度改革仍将以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增加复种指数为中心。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主要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方。具体途径为:开发晚秋及 冬季农业,发展冬闲田的种植业,在南方丘陵地区,发展旱地多熟制种植及再生稻。 间、套作是提高复种指数、增产稳产的有效方法。近几年,北方冬小麦与玉米、花生、大豆等 的套作发展迅速,在一年一熟麦区和一年一熟玉米区,实行小麦间作玉米也已获得成功。将来的发 展趋势是间、套作模式逐步规格化,为农业机械作业创造条件;间、套作物中增加经济作物的比重; 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三元复合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普及优良品种 今后的育种目标要多样化,除继续加强高产育种外,品质改良、抗性育种和 抗逆育种等将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另外,一些高新技术将在育种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主要有 杂种优势利用、杂交技术和生物技术等。转基因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已极 大地提高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效率和效果,为优质、高产、高效、多抗作物品种的培育展示了新的前 景,并将逐步发展成为选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完善种子产业化工程,要求育种、制种、种子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以及配套服务等 相关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来组织和发展,成为产业实体。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步使种子 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加销推一体化,达到生产
用种全面良种化的目标。 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1)作物信息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显著提高了作物 生产的综合效益和生产水平。作物生产受土地、气候、技术和作物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为时空变 异大、经验性和地域性强,定量化和规范化程度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对复杂的作物生产成分进 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实现作物生产的科学决策。因此,作物信息技术必将有助于实现作物生产的 模型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在作物信息技术中,以3S(GIS、GPS、RS)为核心的精确农业已成为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热门领域,必将对我国农作物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目前我国的作物生产已由产量型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型发展。作 物生产除继续发展高产栽培技术外,还应加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硏究与应用。主要包括优化施 肥技术、简化轻型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作物生产的化学调控技术,这些技术将逐步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安全化和智能化 (3)可持续生产技术未来的作物生产日益注重人类、生物、环境的协调发展,以较少的投入 得到最大的产出以及质和量的统一,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生产技 术要求对病、虫、杂草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生物农药进而替代化学农药,或推广低毒高效农药 避免农药污染: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最佳配合,减少化肥污染,生产清洁安全的食品。还包括节 水灌溉技术、安全施肥及用药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 五、作物栽培学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之一,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气象学、农业化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 就全面系统地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 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 作物栽培的实践活动过程,概况起来包括环境、作物、措施三大方面,可以说作物栽培学是研 究作物一一环境一一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 1.研究对象从只注意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作或轮作的复合群体,乃至有关的连作、 轮作等耕作栽培技术。 2.研究目标从单纯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产、优质、高效 3.研究领域从单纯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性、生产性,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系 统 4.研究途径从单纯微观研究,发展到微观于宏观研究并重。当代农业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学科 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统一。 5.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从单纯研究某一生育阶段或生产技术的田间试验,发展到应用系 统论的原理和观点指导栽培研究,不断地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等新兴学科,不断地丰富栽培学科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在大农业和农业科学中显示自身 的独特特点和独立地位 6.研究性质从单纯隶属于自然科学,发展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 六、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向 1.1.具有中国特色农作体系的建立及其技术原理的研究 (1)(1)全国农区耕地产量潜力的研究 (2)(2)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作体系的研究 (3)(3)主要农作物合理布局和调整结构的研究。 (4)(4)不同类型地区农作体系相适应的集约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5)(5)我国高产、中产、低产农区农田产量综合分类指标及潜力分析与效果的研 究
用种全面良种化的目标。 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1)作物信息技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作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显著提高了作物 生产的综合效益和生产水平。作物生产受土地、气候、技术和作物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为时空变 异大、经验性和地域性强,定量化和规范化程度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对复杂的作物生产成分进 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实现作物生产的科学决策。因此,作物信息技术必将有助于实现作物生产的 模型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在作物信息技术中,以 3S(GIS、GPS、RS)为核心的精确农业已成为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热门领域,必将对我国农作物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优质高产高效技术 目前我国的作物生产已由产量型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型发展。作 物生产除继续发展高产栽培技术外,还应加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优化施 肥技术、简化轻型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作物生产的化学调控技术,这些技术将逐步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安全化和智能化。 (3)可持续生产技术 未来的作物生产日益注重人类、生物、环境的协调发展,以较少的投入 得到最大的产出以及质和量的统一,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生产技 术要求对病、虫、杂草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生物农药进而替代化学农药,或推广低毒高效农药, 避免农药污染;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最佳配合,减少化肥污染,生产清洁安全的食品。还包括节 水灌溉技术、安全施肥及用药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 五、作物栽培学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之一,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气象学、农业化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 就全面系统地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 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作物栽培的实践活动过程,概况起来包括环境、作物、措施三大方面,可以说作物栽培学是研 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二)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 1.研究对象从只注意单一作物的研究扩展到两作、多作或轮作的复合群体,乃至有关的连作、 轮作等耕作栽培技术。 2.研究目标从单纯追求产量,发展到着眼于高产、优质、高效。 3.研究领域从单纯研究农田的自然性、生物性、生产性,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系 统。 4.研究途径从单纯微观研究,发展到微观于宏观研究并重。当代农业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学科 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统一。 5.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从单纯研究某一生育阶段或生产技术的田间试验,发展到应用系 统论的原理和观点指导栽培研究,不断地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等新兴学科,不断地丰富栽培学科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在大农业和农业科学中显示自身 的独特特点和独立地位。 6.研究性质从单纯隶属于自然科学,发展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 六、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向 1. 1. 具有中国特色农作体系的建立及其技术原理的研究 (1) (1) 全国农区耕地产量潜力的研究。 (2) (2) 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作体系的研究。 (3) (3) 主要农作物合理布局和调整结构的研究。 (4) (4) 不同类型地区农作体系相适应的集约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5) (5) 我国高产、中产、低产农区农田产量综合分类指标及潜力分析与效果的研 究
2.集约条件下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机理和技术系统及突破点的研究集约,就意味着加 强和密集,即在有效的耕地面积上增加物质、能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充分利用光、热、水、肥 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率。集约化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 展方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是集约化农业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 1)(1)主要农作物高产(超高产)潜力的估算和可行性分析。 (2)(2)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农作物最大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模拟 (3)(3)农作物产量、品质、效益多因素多水平互作相关规律的研究 (4)(4)农作物不同等级产量水平的限制因子及突破效应的研究。 (5)(5)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体系的机理和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流程的研究与制定 (6)(6)化控高产栽培一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和调控机理 3.在限制条件下农作物抗逆稳产综合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1)(1)旱作地区耕作栽培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2)(2)封闭半封闭覆盖种植新材料、新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3)(3)抗盐碱耕作栽培机理与技术。 (4)(4)抗寒冷低温耕作栽培机理与技术 (5)(5)抗湿害耕作栽培机理与技术。 (6)(6)特殊生态条件下(新垦地、弃耕地、高海拔地)作物耕作栽培的研究。 4设施栽培理论与技术硏究设施栽培包括大棚、温室、塑膜、无土栽培、育苗移栽等 (1)(1)设施栽培机理和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2)(2)名优特稀产品无土栽培的营养和水分调控理论与技术。 (3)(3)工厂化育苗(秧)的自动化管理流程设计和移栽技术 (4)(4)无公害绿色食品栽培机理及检测指标的研究。 5.间作复种立体种植机理与技术的研究 (1)(1)农作物复合群体中的共生、联因、竞争、能效、拮抗关系的生态学、生理学 机理。 (2)(2)间作复种复合群体结构的设计与光能利用的研究。 (3)(3)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粮、经、饲间套复种多样化新组合的研究与推 (4)(4)农作物间套复种的研究方法。 6.集约栽培技术体系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1)(1)农作物持续高产与维护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2)(2)长期轮作和连作对作物产量、土壤结构和性状及病虫害的中长期定位观察。 (3)(3)高化肥、农药使用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指标调控 (4)(4)简化耕作(少耕、免耕、松耕、覆盖)方法及其保土、节水效益的硏究。 7.农作物栽培体系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研究 (1)(1)全国(或地区)农作物生产和决策系统研究 (2)(2)农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3)(3)实现产量目标的作物、气候、土壤、技术逐步迫近计算机应变调控系统的硏 (4)(4)农作物高产栽培决策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 (5)(5)省、地、县、乡多层作物生产决策计算机咨询联网系统的研究。 8.农作物高产水平下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 (1)(1)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规律和源、库、流物质运输积累的研究。 (2)(2)农作物植株早衰、器官脱落、雌花败育,粒荚瘪秃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 (3)(3)提高农作物群体的光能、水分和养分利用率的研究 (4)(4)逆境条件(干旱、高温、低温、寒冷)对作物生育影响和控制机理的研究 (5)(5)不同自然条件与耕作栽培水平下农作物品质形成规律及提高营养品质途径的 研究 (6)(6)小杂粮及新开发作物器官建成规律的研究 第二节作物的概念、分类及产量 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2.集约条件下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机理和技术系统及突破点的研究 集约,就意味着加 强和密集,即在有效的耕地面积上增加物质、能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充分利用光、热、水、肥 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率。集约化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 展方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是集约化农业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 (1) (1) 主要农作物高产(超高产)潜力的估算和可行性分析。 (2) (2)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农作物最大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模拟。 (3) (3) 农作物产量、品质、效益多因素多水平互作相关规律的研究。 (4) (4) 农作物不同等级产量水平的限制因子及突破效应的研究。 (5) (5) 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体系的机理和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流程的研究与制定。 (6) (6) 化控高产栽培——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和调控机理。 3.在限制条件下农作物抗逆稳产综合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1) (1) 旱作地区耕作栽培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2) (2) 封闭半封闭覆盖种植新材料、新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3) (3) 抗盐碱耕作栽培机理与技术。 (4) (4) 抗寒冷低温耕作栽培机理与技术。 (5) (5) 抗湿害耕作栽培机理与技术。 (6) (6) 特殊生态条件下(新垦地、弃耕地、高海拔地)作物耕作栽培的研究。 4.设施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设施栽培包括大棚、温室、塑膜、无土栽培、育苗移栽等。 (1) (1) 设施栽培机理和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2) (2) 名优特稀产品无土栽培的营养和水分调控理论与技术。 (3) (3) 工厂化育苗(秧)的自动化管理流程设计和移栽技术。 (4) (4) 无公害绿色食品栽培机理及检测指标的研究。 5.间作复种立体种植机理与技术的研究 (1) (1) 农作物复合群体中的共生、联因、竞争、能效、拮抗关系的生态学、生理学 机理。 (2) (2) 间作复种复合群体结构的设计与光能利用的研究。 (3) (3) 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粮、经、饲间套复种多样化新组合的研究与推 广。 (4) (4) 农作物间套复种的研究方法。 6.集约栽培技术体系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1) (1) 农作物持续高产与维护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2) (2) 长期轮作和连作对作物产量、土壤结构和性状及病虫害的中长期定位观察。 (3) (3) 高化肥、农药使用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指标调控。 (4) (4) 简化耕作(少耕、免耕、松耕、覆盖)方法及其保土、节水效益的研究。 7.农作物栽培体系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研究 (1) (1) 全国(或地区)农作物生产和决策系统研究。 (2) (2) 农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3) (3) 实现产量目标的作物、气候、土壤、技术逐步迫近计算机应变调控系统的研 究。 (4) (4) 农作物高产栽培决策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 (5) (5) 省、地、县、乡多层作物生产决策计算机咨询联网系统的研究。 8.农作物高产水平下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 (1) (1) 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规律和源、库、流物质运输积累的研究。 (2) (2) 农作物植株早衰、器官脱落、雌花败育,粒荚瘪秃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 (3) (3) 提高农作物群体的光能、水分和养分利用率的研究。 (4) (4) 逆境条件(干旱、高温、低温、寒冷)对作物生育影响和控制机理的研究。 (5) (5) 不同自然条件与耕作栽培水平下农作物品质形成规律及提高营养品质途径的 研究。 (6) (6) 小杂粮及新开发作物器官建成规律的研究。 第二节 作物的概念、分类及产量 一、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目前栽培的作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从野生植物中选择、培育而来的,是人类劳动的产 物和成果。 地球上约有40万种植物,被人类利用的大约有2500~3000种,为人类栽培的作物有2300余种 其中,粮食作物900余种,经济作物1000种,饲料、绿肥400余种。 从野生种中驯化成作物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几乎所有作物都有几千年的驯化史,其中只有少数 变为栽培种。如向日葵由70多个种,亚麻由200多个种中选出。 世界植物起源中心划分(瓦维洛夫、苏联)(8个) 1.中国起源中心:是栽培植物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有136种,如黍、稷、粟、稗、大麦、 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大麻、苘麻、紫云英等。 2.印度起源中心:主要农作物有稻、绿豆、甘蔗、黄麻、芋、芝麻等。 3.中亚起源中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 4近东起源中心:小麦、二棱大麦、黑麦、燕麦、紫花苜蓿等 5地中海起源中心:波兰小麦、大粒蚕豆、甜菜、三叶草等。 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高梁、豌豆、亚麻、芝麻、蓖麻、大麦等 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玉米、甘薯、陆地棉等。 8南美起源中心:花生、马铃薯、烟草、木薯、海岛棉等 传播:战争、旅游、迁移、外交、灾难、水力、风力、地壳变动、生物传播。 作物的概念 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地球上植物有40多万种,被利用的植 物有2500~3000多种)。狭义:是指农作物,目前主要栽培的作物有90多种,我国有50多种。(粮 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统称为“庄稼”) 三、作物的分类 (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四大部门九大类别) 1.粮食作物 ①禾谷类作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稻、玉米、谷、高梁、黍类等 ②豆类作物:主要是豆科植物大豆、豌豆、小豆、绿豆、蚕豆、豇豆、菜豆、小扁豆等 ③薯、芋类作物(根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山药、芋、木薯等 2.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 ④纤维作物棉花、麻类(大、苘、红、黄、亚麻等) ⑤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红花、蓖麻 ⑥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甜叶菊 ⑦其它作物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等 3.绿肥及饲料作物 ⑧绿肥及饲料作物田菁、苕子、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等。 4.药用作物 ⑨药用作物人参、枸杞等。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被栽培利用,已栽培作物的用途愈加 广泛(棉花:油用、纤维用、三合板等),因此分类不是绝对的,随着发展应有所变化。花生→食 用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1.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①喜温作物生长适温20~30℃,我国多数地区气候温暖,故喜温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体。i温 凉型:如大豆、谷子、甜莱等。ⅱ温暖型:如水稻、玉米、棉花、甘薯。ⅲ耐热型:如髙粱、花生、 烟草、苜蓿 ②喜凉作物生长盛期适温15-20℃,可以忍耐冬春低温。ⅰ喜凉耐寒型,如冬小麦、黑麦、大 麦、豌豆等。ⅱ喜凉耐霜型,如春小麦、大白菜等。 2.根据对光照的要求分类 ①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超过某小时才开花结果的作物,如小麦、大麦、黑麦、豌豆等 些秋播作物(南移开花推迟或不开花)。 ②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果的作物,如大豆、棉花、玉米、高粱、 甘薯(春播)
目前栽培的作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从野生植物中选择、培育而来的,是人类劳动的产 物和成果。 地球上约有 40 万种植物,被人类利用的大约有 2500~3000 种,为人类栽培的作物有 2300 余种, 其中,粮食作物 900 余种,经济作物 1000 种,饲料、绿肥 400 余种。 从野生种中驯化成作物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几乎所有作物都有几千年的驯化史,其中只有少数 变为栽培种。如向日葵由 70 多个种,亚麻由 200 多个种中选出。 世界植物起源中心划分(瓦维洛夫、苏联)(8 个) 1.中国起源中心:是栽培植物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有 136 种,如黍、稷、粟、稗、大麦、 荞麦、大豆、红小豆、山药、大麻、苘麻、紫云英等。 2.印度起源中心:主要农作物有稻、绿豆、甘蔗、黄麻、芋、芝麻等。 3.中亚起源中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豌豆、蚕豆、亚麻等。 4.近东起源中心:小麦、二棱大麦、黑麦、燕麦、紫花苜蓿等。 5.地中海起源中心:波兰小麦、大粒蚕豆、甜菜、三叶草等。 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高梁、豌豆、亚麻、芝麻、蓖麻、大麦等。 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玉米、甘薯、陆地棉等。 8.南美起源中心:花生、马铃薯、烟草、木薯、海岛棉等。 传播:战争、旅游、迁移、外交、灾难、水力、风力、地壳变动、生物传播。 二、作物的概念 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地球上植物有 40 多万种,被利用的植 物有 2500~3000 多种)。狭义:是指农作物,目前主要栽培的作物有 90 多种,我国有 50 多种。(粮、 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统称为“庄稼”) 三、作物的分类 (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四大部门九大类别) 1.粮食作物 ①禾谷类作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 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稻、玉米、谷、高梁、黍类等 ②豆类作物:主要是豆科植物 大豆、豌豆、小豆、绿豆、蚕豆、豇豆、菜豆、小扁豆等 ③薯、芋类作物(根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山药、芋、木薯等 2.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 ④纤维作物 棉花、麻类(大、苘、红、黄、亚麻等) ⑤油料作物 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红花、蓖麻 ⑥糖料作物 甜菜、甘蔗、甜叶菊 ⑦其它作物 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等 3.绿肥及饲料作物 ⑧绿肥及饲料作物 田菁、苕子、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等。 4.药用作物 ⑨药用作物 人参、枸杞等。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被栽培利用,已栽培作物的用途愈加 广泛(棉花:油用、纤维用、三合板等),因此分类不是绝对的,随着发展应有所变化。花生 → 食 用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1.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①喜温作物 生长适温 20~30℃,我国多数地区气候温暖,故喜温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体。i 温 凉型:如大豆、谷子、甜菜等。ii 温暖型:如水稻、玉米、棉花、甘薯。iii 耐热型:如高粱、花生、 烟草、苜蓿。 ②喜凉作物 生长盛期适温 15~20℃,可以忍耐冬春低温。i 喜凉耐寒型,如冬小麦、黑麦、大 麦、豌豆等。ii 喜凉耐霜型,如春小麦、大白菜等。 2.根据对光照的要求分类 ①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超过某小时才开花结果的作物,如小麦、大麦、黑麦、豌豆等一 些秋播作物(南移开花推迟或不开花)。 ②短日照作物 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果的作物,如大豆、棉花、玉米、高粱、 甘薯(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