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香草兰、香茅等病害 第一节香草兰根腐病 第二节香草兰炭疽病 第三节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 第四节香茅叶枯病 第五节香草兰、香茅其它病害
第六章 香草兰、香茅等病害 第-节香草兰根腐病 第二节香草兰炭疽病 第三节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 第四节香茅叶枯病 第五节香草兰、香茅其它病害
第一节香草兰根腐病 1927年,Tucker首次报道波多黎各发生香草兰 根腐病,随后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印度等国家 都有报道。中国在80年代才正式报道此病。香草 兰根腐病为害香草兰根部、茎蔓,引致根部和茎 基腐烂,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 防治 Back
第-节 香草兰根腐病 • 1927年,Tucker首次报道波多黎各发生香草兰 根腐病,随后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印度等国家 都有报道。中国在80年代才正式报道此病。香草 兰根腐病为害香草兰根部、茎蔓,引致根部和茎 基腐烂,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 防治
症状 ·香草兰的气生根和地下不定根最易受侵染。圆 。 根尖变黑或暗褐色,随后向基部扩展,致使根的皮层腐烂。 。 节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的水渍状斑,扩展后环绕茎部致 使两个相邻节间变黄,茎蔓腐烂干缩。 ·维管组织变色。在潮湿条件下出现暗红色粘状物。 Back
症状 • 香草兰的气生根和地下不定根最易受侵染。图 • 根尖变黑或暗褐色,随后向基部扩展,致使根的皮层腐烂。 • 节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的水渍状斑,扩展后环绕茎部致 使两个相邻节间变黄,茎蔓腐烂干缩。 • 维管组织变色。在潮湿条件下出现暗红色粘状物
香草兰根腐病 Thomas hoepke BACK
香草兰根腐病
病原 。病原菌为香草兰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f.sp.vanillae。 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基物紫罗兰色。菌丝体无色。大 型分生孢子两头稍尖,微弯,呈镰刀形,35分隔。 小型分生孢子由气生菌丝产生,聚集成假头状,椭圆 形、纺锤形或卵圆形,01分隔。厚垣孢子圆形,少 数卵圆形。 菌丝体生长温度为536℃,适温28°℃。孢子萌发适温 为2530C。适宜菌丝体生长的酸碱度为PH7.08.0。 Back
病原 • 病原菌为香草兰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f.sp.vanillae。 • 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基物紫罗兰色。菌丝体无色。大 型分生孢子两头稍尖,微弯,呈镰刀形,3~5分隔。 小型分生孢子由气生菌丝产生,聚集成假头状,椭圆 形、纺锤形或卵圆形,0~1分隔。厚垣孢子圆形,少 数卵圆形。 • 菌丝体生长温度为5~36℃,适温28℃。孢子萌发适温 为25~30℃。适宜菌丝体生长的酸碱度为PH7.0~8.0
病害循环 侵染来源:病株、病残体和带菌土壤。病原菌以 菌丝或厚垣孢子在病组织或病残体或土壤中存活。 ·传播: 1、借风雨、雨水溅滴、流水、农具等传播。 2、带菌插条可通过调运远距离传播。 病菌从伤口侵入,偶尔也可直接侵入。潜育期 4~28天。 Back
病害循环 • 侵染来源:病株、病残体和带菌土壤。病原菌以 菌丝或厚垣孢子在病组织或病残体或土壤中存活。 • 传播: 1、借风雨、雨水溅滴、流水、农具等传播。 2、带菌插条可通过调运远距离传播。 • 病菌从伤口侵入,偶尔也可直接侵入。潜育期 4~28天
发病条件 ·在海南,通常在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发生严重。 ·种植过密、园内荒芜失管、积水有利于发病。 ·在福建,低温(18℃以下)、土壤干燥(含水量 23%)也有利于发病。 ·香草兰园里攀缘柱为砖往的比木柱的发病严重。 图 Back
发病条件 • 在海南,通常在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发生严重。 • 种植过密、园内荒芜失管、积水有利于发病。 • 在福建,低温(18℃以下)、土壤干燥(含水量 23%)也有利于发病。 • 香草兰园里攀缘柱为砖往的比木柱的发病严重。 图
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腐熟基肥,不偏施氮肥,适度灌 溉,排除积水,地面覆盖,适当荫蔽、通风、控制结果量, 避免机械损伤。 ·3、及时拔除重病珠和病死株,再用多菌灵,代森锌淋灌 病株土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苯来特。 Back
防治 • 1、选种抗病品种。 • 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腐熟基肥,不偏施氮肥,适度灌 溉,排除积水,地面覆盖,适当荫蔽、通风、控制结果量, 避免机械损伤。 • 3、及时拔除重病珠和病死株,再用多菌灵,代森锌淋灌 病株土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苯来特
第二节香草兰炭疽病 ·1897年,Riolley在塞舌尔群岛首次报道香草兰 炭疽病。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果英,严重时引致落 果和整株枯死。 症状 病原 发病条件 防治 Back
第二节 香草兰炭疽病 • 1897年,Riolley在塞舌尔群岛首次报道香草兰 炭疽病。 •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果荚,严重时引致落 果和整株枯死。 症状 病原 发病条件 防治
症状 。接近地面的老叶易受侵染。 ·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斑,周 围水渍状,具隐约可见的轮纹,以后病斑中央变白, 叶片上散生出许多小黑粒。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粉红 色粘状物。国 ·茎蔓病斑略凹陷,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扩展包围茎蔓,致使上部萎蔫枯死。 Back
症状 • 接近地面的老叶易受侵染。 • 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斑,周 围水渍状,具隐约可见的轮纹,以后病斑中央变白, 叶片上散生出许多小黑粒。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粉红 色粘状物。图 • 茎蔓病斑略凹陷,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扩展包围茎蔓,致使上部萎蔫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