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钱在秦代之后成为中国古代通行两千多年的货币,而中国又是世界上首先发明 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十五世纪后半叶,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中国社会内部涌 动变革的潜流,白银货币化开始全面铺开。《万历会计录》的大量数据资料,清 楚展现了货币与财政的紧密联系。白银货币化参与了新的财政体系的建构,以白 银货币化为重要取向的财政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极为明显,直接导向了 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白银货币化一方面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解体,另一方面促进 了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是海外白银拯救了中国市 场,促成了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这里存在一种自后向前的推演,并未按照历史 发展顺序进行实证研究。考诸史实,明代赋役改革虽然改革名称多样,内容也不 完全一致,但是几乎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此前明代 系列赋役改革的延伸与总结。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说明赋役改 革与白银货币化是同步的,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外在的 表现,说明了内在的巨大需求 晚明中国面临重大变迁的同时,世界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进程之中。 十六世纪大规模海洋活动帷幕的揭开,世界性断航路的开通,代表了全球融为 体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而中国社会内部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 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国内矿产资源明显不足,因此海外贸易商品交 换而得的外来资源成为白银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作用下,全球白 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外大量输入白银的主要源头,一是日本,一是美洲 从时间和动因上的研究证明,中国社会的白银需求曾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 洲银矿的大开发。更重要的是,中国以社会自身发展的巨大白银需求为拉力,以 享誉世界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依托,市场经济萌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促 使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扩展,与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连接起来。 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内部强劲的驱动力,晚明中国加入 世界体系,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印证了中国从古代国家 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是内生型的,而非外铄型的;也印证了中国作为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有着 直接的影响,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系的初步建构。明代中国与世界的近代化 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前行,为全球 化开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白银货币化参与建构新的财政体系,可视为现代货币 财政的开端。 B.白银货币化加速了传统封建社会的解体,在促进国家与社会转型方面作用尤 为突出。 C.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受到明代社会白银需求的影响,符合市场供求关系 的规律 D.明代中国市场经济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极 大发展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 2018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铜钱在秦代之后成为中国古代通行两千多年的货币,而中国又是世界上首先发明 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十五世纪后半叶,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中国社会内部涌 动变革的潜流,白银货币化开始全面铺开。《万历会计录》的大量数据资料,清 楚展现了货币与财政的紧密联系。白银货币化参与了新的财政体系的建构,以白 银货币化为重要取向的财政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极为明显,直接导向了 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白银货币化一方面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解体,另一方面促进 了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是海外白银拯救了中国市 场,促成了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这里存在一种自后向前的推演,并未按照历史 发展顺序进行实证研究。考诸史实,明代赋役改革虽然改革名称多样,内容也不 完全一致,但是几乎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此前明代 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伸与总结。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说明赋役改 革与白银货币化是同步的,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外在的 表现,说明了内在的巨大需求。。 晚明中国面临重大变迁的同时,世界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进程之中。 十六世纪大规模海洋活动帷幕的揭开,世界性断航路的开通,代表了全球融为一 体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而中国社会内部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 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国内矿产资源明显不足,因此海外贸易商品交 换而得的外来资源成为白银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作用下,全球白 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外大量输入白银的主要源头,一是日本,一是美洲。 从时间和动因上的研究证明,中国社会的白银需求曾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 洲银矿的大开发。更重要的是,中国以社会自身发展的巨大白银需求为拉力,以 享誉世界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依托,市场经济萌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促 使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扩展,与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连接起来。 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内部强劲的驱动力,晚明中国加入 世界体系,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印证了中国从古代国家 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是内生型的,而非外铄型的;也印证了中国作为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有着 直接的影响,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系的初步建构。明代中国与世界的近代化 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前行,为全球 化开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白银货币化参与建构新的财政体系,可视为现代货币 财政的开端。 B.白银货币化加速了传统封建社会的解体,在促进国家与社会转型方面作用尤 为突出。 C.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受到明代社会白银需求的影响,符合市场供求关系 的规律。 D.明代中国市场经济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极 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述白银货币化的阐述背景及作用,并对有些学者的观点进 行反驳 B.文章第二段阐释明代中国为全球化开端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具体原因和主要 方式。 C.文章第三段揭示白银货币化研究的意义,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 领作用。 D.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文章先阐述可供研究的主要视角,最后归纳若干基本 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介绍铜钱和纸币在中国的流通,凸显了明代白银货币化在中国历史上的 特殊性 B.文章否认海外白银对明代赋役改革的作用,认为明代发端的近代化进程属于 内生型 C.晚明中国面临内部变革压力和全球化趋势,但是这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 展契机 D.研究白银货币化,主要是为了印证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受到中国的直 接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地窝子宁新路 地窝子在大山深处,那是我心中的难忘之地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这群十八九岁的新兵,被一辆卡车拉到了贺兰山的一条 深山沟,执行开掘隧道的国防施工任务。 这里山很高,沟很深,咆哮的狂风襄着沙石飞奔着,吹打得山石“啪啦啦”作响。 山上没草,也没树,兵们望遍大山,见不到一砖一瓦的建筑。营房在哪里?连长 说,就在这沟里,就在你们的脚下,但得你们亲手去盖。 纳闷,这大沟两面是山,山上是石,没有一块平地,怎么盖房子?我们正困惑, 连长带着几个腰粗背圆的老兵走了过来:“你们看着,房子就在这铁锹下!”连 长的话刚落。老兵的锹就把尘土扬上了天。他们三下两下,便在山坡上挖掘出3 米多深、20多平方米的大坑。坑在这些五大三粗的老兵们的手下,拓展得很快, 一会儿工夫,坑壁被修打得平平整整,地上还铺上了五花石。接下来的活,手脚 更麻利。他们在大坑的上面搭上橡子或者木板,再在橡子上面铺上油毡,再在油 毡上面抹上泥巴,最后用木条和油毡钉一扇门安上。这样,一个能住十多个人的 地窝子,仅用三五个小时就盖好了。有新兵问,这“土坑”能住人吗?老兵脸 沉,扯起了嗓门:这哪叫土坑,叫地窝子,记住!你在哪儿也找不到这冬暖夏凉 的地窝子。地窝子,好形象的名字!我们如法炮制,很快,大山深处就出现了 溜儿的地窝子 已到炎热的夏季,没有水、没有树、没有草的大山,被炎炎的赤日和来自腾格里 沙漠的热浪,晒烘得石山欲燃,四处生烟。那厉风,那烈日,无遮无挡,扑你而 来,吹烤得兵们皮肉钻心似的疼痛。不到一天,那一个个赤露白嫩的胳膊上,就 被揭掉了厚厚的一层皮。 大山的石虽然是滚烫的,风虽然是流火的,沟虽然是燃烧的,但有让兵们慰藉的 地方,那就是地窝子。一钻进地窝子,就会把烈日醅暑、狂风飞沙关在外面。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述白银货币化的阐述背景及作用,并对有些学者的观点进 行反驳。 B.文章第二段阐释明代中国为全球化开端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具体原因和主要 方式。 C.文章第三段揭示白银货币化研究的意义,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 领作用。 D.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文章先阐述可供研究的主要视角,最后归纳若干基本 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介绍铜钱和纸币在中国的流通,凸显了明代白银货币化在中国历史上的 特殊性。 B.文章否认海外白银对明代赋役改革的作用,认为明代发端的近代化进程属于 内生型。 C.晚明中国面临内部变革压力和全球化趋势,但是这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 展契机。 D.研究白银货币化,主要是为了印证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受到中国的直 接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地窝子 宁新路 地窝子在大山深处,那是我心中的难忘之地。 上世纪 70 年代末,我们这群十八九岁的新兵,被一辆卡车拉到了贺兰山的一条 深山沟,执行开掘隧道的国防施工任务。 这里山很高,沟很深,咆哮的狂风襄着沙石飞奔着,吹打得山石“啪啦啦”作响。 山上没草,也没树,兵们望遍大山,见不到一砖一瓦的建筑。营房在哪里?连长 说,就在这沟里,就在你们的脚下,但得你们亲手去盖。 纳闷,这大沟两面是山,山上是石,没有一块平地,怎么盖房子?我们正困惑, 连长带着几个腰粗背圆的老兵走了过来:“你们看着,房子就在这铁锹下!”连 长的话刚落。老兵的锹就把尘土扬上了天。他们三下两下,便在山坡上挖掘出 3 米多深、20 多平方米的大坑。坑在这些五大三粗的老兵们的手下,拓展得很快, 一会儿工夫,坑壁被修打得平平整整,地上还铺上了五花石。接下来的活,手脚 更麻利。他们在大坑的上面搭上橡子或者木板,再在橡子上面铺上油毡,再在油 毡上面抹上泥巴,最后用木条和油毡钉一扇门安上。这样,一个能住十多个人的 地窝子,仅用三五个小时就盖好了。有新兵问,这“土坑”能住人吗?老兵脸一 沉,扯起了嗓门:这哪叫土坑,叫地窝子,记住!你在哪儿也找不到这冬暖夏凉 的地窝子。地窝子,好形象的名字!我们如法炮制,很快,大山深处就出现了一 溜儿的地窝子。 已到炎热的夏季,没有水、没有树、没有草的大山,被炎炎的赤日和来自腾格里 沙漠的热浪,晒烘得石山欲燃,四处生烟。那厉风,那烈日,无遮无挡,扑你而 来,吹烤得兵们皮肉钻心似的疼痛。不到一天,那一个个赤露白嫩的胳膊上,就 被揭掉了厚厚的一层皮。 大山的石虽然是滚烫的,风虽然是流火的,沟虽然是燃烧的,但有让兵们慰藉的 地方,那就是地窝子。一钻进地窝子,就会把烈日醅暑、狂风飞沙关在外面。地
窝子虽然有点阴湿,有点昏暗,还有被狂风刮进来的浓浓的呛人尘土,但兵们不 在乎这些。因为它湿中透着凉爽,与恶劣的外面相比,那就是“天堂”了。尤其 是在炎炎赤日的中午,从热浪里钻进地窝子,清凉扑面而来,抚你的肤,抚你的 心,顿时会赶走你身心的问热和烦躁。这时,如若躺倒在铺,便能很快入睡,大 解困乏 地窝子虽避暑,但怕雨。如罘雨下得猛,下得连日不停,房上的泥巴会被雨水泡 透。这样就成了天上下大雨、地窝子里下小雨了。这种情况发生在白天还好,如 果发生在晚上就惨了。有一次,一连下了4天雨,雨水把房上的泥巴泡透了,这 儿漏,那儿滴,被子浸透了,褥子也湿了。不能躺着睡,只能坐着睡。待雨停了 天也亮了。这一夜,兵们就光听老天下雨,忙着“接”雨了。 刚有秋意,贺兰山就寒风如刀了。大风吹打在人脸上,如针刺刀割。那年,兵们 要在大山里过冬,但谁也没有惧怕,因为有地窝子。寒冬的地窝子,是让兵们感 到欣慰的地方。外面虽然冰天雪地,寒凤袭人,地窝子却温暖如春。钻进地窝子, 那被冻了一天的身体,很快就暖和了过来。一夜过去,个个感觉浑身舒展,筋骨 生热,满身添劲。 大山的环境虽然艰苦,但兵们的欢乐一点也不少。老班长能歌善舞,他组织了 个地窝子演唱队,一有空就编小歌舞、小演唱。说的、唱的、演的都是连里的人 身边的事。演唱队每月给大家演出两次晚会,不长时间,他竟把全连的官兵,从 头到尾演唱了个遍,把有意忍的事儿唱了个遍。记得老班长有一个自编词演唱得 很棒,听了让我至今难忘:“咱文书,个子不高身体小。身体小,别小瞧,吃得 点也不少,一顿能进十蒸包。十个蒸包不白吃,扛上石头不惜力,脚下生风快 如兔 词编得顺溜,加上他那夸张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多少年过去了,我常常想起那大山深处的地窝子,想起那响彻大山的笑声。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难忘”地窝子开头,又以“常常想起”地窝子结尾,中间详细回忆 与地窝子有关的人和事,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B.同样是面对新兵的疑问,连长耐心解答而老兵语气粗暴。文章通过这一鲜明 的对比,意在批评老兵对待新兵的不友好态度。 C.文章既从正面描写了地窝子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等,又借描写贺兰山区的 自然环境和官兵们的切身感受从侧面进行烘托。 D.文章通过描述大山深处的地窝子来表现官兵们献身国防、以苦为乐的崇高精 神,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方式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 5.什么是“地窝子”?它有哪些特点?(5分) 6.为什么说地窝子是“我心中的难忘之地”?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行程中,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和 演唱中国歌曲的视频在中国民众中迅速传播,成为特朗普访华期间的一个亮点 在视频中,6岁的阿拉贝拉身着漂亮的中式旗袍,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了《美丽的 田野》,背诵了《三字经》和唐诗,还演唱了一段中国儿歌。阿拉贝拉出色的中 文水平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热情夸奖。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中国春节,特 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就曾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分享了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新年好》 的视频。此后阿拉贝拉在世界华人圈可谓“圈粉无数”。半年前,当习近平主
窝子虽然有点阴湿,有点昏暗,还有被狂风刮进来的浓浓的呛人尘土,但兵们不 在乎这些。因为它湿中透着凉爽,与恶劣的外面相比,那就是“天堂”了。尤其 是在炎炎赤日的中午,从热浪里钻进地窝子,清凉扑面而来,抚你的肤,抚你的 心,顿时会赶走你身心的问热和烦躁。这时,如若躺倒在铺,便能很快入睡,大 解困乏。 地窝子虽避暑,但怕雨。如罘雨下得猛,下得连日不停,房上的泥巴会被雨水泡 透。这样就成了天上下大雨、地窝子里下小雨了。这种情况发生在白天还好,如 果发生在晚上就惨了。有一次,一连下了 4 天雨,雨水把房上的泥巴泡透了,这 儿漏,那儿滴,被子浸透了,褥子也湿了。不能躺着睡,只能坐着睡。待雨停了, 天也亮了。这一夜,兵们就光听老天下雨,忙着“接”雨了。 刚有秋意,贺兰山就寒风如刀了。大风吹打在人脸上,如针刺刀割。那年,兵们 要在大山里过冬,但谁也没有惧怕,因为有地窝子。寒冬的地窝子,是让兵们感 到欣慰的地方。外面虽然冰天雪地,寒凤袭人,地窝子却温暖如春。钻进地窝子, 那被冻了一天的身体,很快就暖和了过来。一夜过去,个个感觉浑身舒展,筋骨 生热,满身添劲。 大山的环境虽然艰苦,但兵们的欢乐一点也不少。老班长能歌善舞,他组织了一 个地窝子演唱队,一有空就编小歌舞、小演唱。说的、唱的、演的都是连里的人, 身边的事。演唱队每月给大家演出两次晚会,不长时间,他竟把全连的官兵,从 头到尾演唱了个遍,把有意忍的事儿唱了个遍。记得老班长有一个自编词演唱得 很棒,听了让我至今难忘:“咱文书,个子不高身体小。身体小,别小瞧,吃得 一点也不少,一顿能进十蒸包。十个蒸包不白吃,扛上石头不惜力,脚下生风快 如兔....”词编得顺溜,加上他那夸张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多少年过去了,我常常想起那大山深处的地窝子,想起那响彻大山的笑声。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难忘”地窝子开头,又以“常常想起”地窝子结尾,中间详细回忆 与地窝子有关的人和事,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B.同样是面对新兵的疑问,连长耐心解答而老兵语气粗暴。文章通过这一鲜明 的对比,意在批评老兵对待新兵的不友好态度。 C.文章既从正面描写了地窝子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等,又借描写贺兰山区的 自然环境和官兵们的切身感受从侧面进行烘托。 D.文章通过描述大山深处的地窝子来表现官兵们献身国防、以苦为乐的崇高精 神,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方式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 5.什么是“地窝子”?它有哪些特点?(5 分) 6.为什么说地窝子是“我心中的难忘之地”?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行程中,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和 演唱中国歌曲的视频在中国民众中迅速传播,成为特朗普访华期间的一个亮点。 在视频中,6 岁的阿拉贝拉身着漂亮的中式旗袍,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了《美丽的 田野》,背诵了《三字经》和唐诗,还演唱了一段中国儿歌。阿拉贝拉出色的中 文水平得到了习 近 平 主 席 的热情夸奖。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中国春节,特 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就曾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分享了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新年好》 的视频。此后阿拉贝拉在世界华人圈可谓“圈粉无数”。半年前,当 习 近 平 主
席应邀与特朗普总统在海湖庄园会晤时,阿拉贝拉与弟弟约瑟夫还在习近平 主席面前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了唐诗。阿拉贝拉因为出色的中文 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备受中国民众喜爱,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 (摘编自《美国“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 材料二: 201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汉语水平考试人次(2010-2016年)(单位:万) 【注】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 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HSK每年 定期在中国国内和海外举办,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 语水平证书》 材料三 “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中小 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09年到2015年,美国中小学 生学习汉语的人数翻了一番;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10年间学习汉语的中小学 生人数翻了四番,汉语已成为初、中等教育阶段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 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在德国,汉语已经是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2016 年以来,南非、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将汉语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已从2004年的近3000万增 长到了1亿 (摘编自《“汉语热”风靡全球》) 材料四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 TwinCities"网站称,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其中蕴藏的巨 大商机,让许多美国人投身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熟练掌握 汉语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还意味着竞争力的提高。英国工业联合会选取 291家英国公司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中,汉语的受欢迎度 达到31%,成为除欧洲语系之外最受青睐的外语。近日,全球最大广告传播服务
席应邀与特朗普总统在海湖庄园会晤时,阿拉贝拉与弟弟约瑟夫还在 习 近 平 主 席面前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了唐诗。阿拉贝拉因为出色的中文 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备受中国民众喜爱,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 (摘编自《美国“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 材料二: 【注】汉语水平考试(简称 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 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HSK 每年 定期在中国国内和海外举办,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 语水平证书》, 材料三: “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中小 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 2009 年到 2015 年,美国中小学 生学习汉语的人数翻了一番;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 10 年间学习汉语的中小学 生人数翻了四番,汉语已成为初、中等教育阶段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 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在德国,汉语已经是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2016 年以来,南非、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将汉语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已从 2004 年的近 3000 万增 长到了 1 亿。 (摘编自《“汉语热”风靡全球》) 材料四: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TwinCities"网站称,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其中蕴藏的巨 大商机,让许多美国人投身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熟练掌握 汉语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还意味着竞争力的提高。英国工业联合会选取 291 家英国公司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中,汉语的受欢迎度 达到 31%,成为除欧洲语系之外最受青睐的外语。近日,全球最大广告传播服务
集团WPP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甚至直言:“汉语和(计算机)代码一一是我最关心 的两种语言 独具特色的“汉语热”,承载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 望。人们学习汉语,试图通过解读汉字来破译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密码。印 度前总理尼赫鲁在鼓励女儿学习汉语时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 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美国汉学家 人称“汉字叔叔”的理査德。西尔斯沉醉于汉宇文化,花费30万美元个人积蓄 研究汉字,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网站,希望通过分析汉字,让全世界的人知晓每 个汉字背后的故事。 (摘编自《聆听汉语讲述的故事》)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之所以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是因 为她中文功底出色,并且热爱中国文化 B.美国高中生Tom想到中国留学,那么,他可以参加HSK,如果成绩达标,就 能够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C.“汉语热”在世界各地上演,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达到 了1亿。汉语已成为法国第四大“第二外语” D.英国工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已经成为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之 仅次于欧洲语系,受欢迎度高达31%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特朗普访华期间,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演唱歌曲,不仅为她在世界华 人圈赢得了无数“粉丝”,也获得了习近平主席的夸奖 B.由材料二中的图表可知,2010年至2016年,这七年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 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2011年的增长幅度最大 C.材料二中的图表与材料三中的统计数据,分别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世界各地正 在上演“汉语热”,可以说,两者形异实同,相辅相成。 D.在不少国家,学习汉语不仅是中小学生个人行为,也是很多国家的政府行为, 如美、法、德以及很多非洲国家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E.美国的理查德。西尔斯热爱汉字文化,并且花费巨资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网 站,以此向全世界推广汉字,因而被称为“汉字叔叔” 9.为什么“汉语热”风靡全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论,字廷议,进少子也。嘉靖五年进士。好谈兵,幼从父历边境,尽知厄塞险 易,因著《九边图论》上之。帝喜,颁边臣议行,自是以知兵闻。会廷推顺天巡 抚,论名列第二。帝曰“是上《九边图论》者”,即拜右佥都御史。白通事以千 余骑犯黄崖口,论督将士败之。录功,进右副都御史。岁余,以病免。俺答薄都 城,起故官抚山西。录防秋功,进兵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出督宣、大、山西军务 奸人吕鹤以左道惑众,遣其党阐出塞外,引寇入犯,为侦卒所获。论遗兵捕鹤, 并诛其党。以功进兵部尚书,荫子锦衣世千户。翁万达为总督,筑大同边墙六百 里,里建一墩台于墙内。后以兵少墙不能守,尽撤而守台。论言:“兵既宁台则 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 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诏立从之。兵部尚书杨博以父丧去,召论代之
集团 WPP 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甚至直言:“汉语和(计算机)代码——是我最关心 的两种语言!” 独具特色的“汉语热”,承载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 望。人们学习汉语,试图通过解读汉字来破译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密码。印 度前总理尼赫鲁在鼓励女儿学习汉语时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 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美国汉学家、 人称“汉字叔叔”的理查德。西尔斯沉醉于汉宇文化,花费 30 万美元个人积蓄 研究汉字,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网站,希望通过分析汉字,让全世界的人知晓每 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 (摘编自《聆听汉语讲述的故事》)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之所以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是因 为她中文功底出色,并且热爱中国文化。 B.美国高中生 Tom 想到中国留学,那么,他可以参加 HSK,如果成绩达标,就 能够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C.“汉语热”在世界各地上演,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达到 了 1 亿。汉语已成为法国第四大“第二外语” D.英国工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已经成为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之 一,仅次于欧洲语系,受欢迎度高达 31%。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特朗普访华期间,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演唱歌曲,不仅为她在世界华 人圈赢得了无数“粉丝”,也获得了 习 近 平 主 席的夸奖。 B.由材料二中的图表可知,2010 年至 2016 年,这七年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 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2011 年的增长幅度最大。 C.材料二中的图表与材料三中的统计数据,分别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世界各地正 在上演“汉语热”,可以说,两者形异实同,相辅相成。 D.在不少国家,学习汉语不仅是中小学生个人行为,也是很多国家的政府行为, 如美、法、德以及很多非洲国家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E.美国的理查德。西尔斯热爱汉字文化,并且花费巨资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网 站,以此向全世界推广汉字,因而被称为“汉字叔叔”。 9.为什么“汉语热”风靡全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许论,字廷议,进少子也。嘉靖五年进士。好谈兵,幼从父历边境,尽知厄塞险 易,因著《九边图论》上之。帝喜,颁边臣议行,自是以知兵闻。会廷推顺天巡 抚,论名列第二。帝曰“是上《九边图论》者”,即拜右佥都御史。白通事以千 余骑犯黄崖口,论督将士败之。录功,进右副都御史。岁余,以病免。俺答薄都 城,起故官抚山西。录防秋功,进兵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出督宣、大、山西军务。 奸人吕鹤以左道惑众,遣其党阐出塞外,引寇入犯,为侦卒所获。论遗兵捕鹤, 并诛其党。以功进兵部尚书,荫子锦衣世千户。翁万达为总督,筑大同边墙六百 里,里建一墩台于墙内。后以兵少墙不能守,尽撤而守台。论言:“兵既宁台则 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 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诏立从之。兵部尚书杨博以父丧去,召论代之
当是时,严嵩父子用事,将帅率以贿进。南北用兵,帝责中枢甚急。丁汝夔、王 邦瑞等,成不得善去。论时已老,重自顾念。一切将帅黜陟,兵机进止,悉听世 蕃指挥,望由此损。俺答子辛爱愤总督杨顺纳其逃妾,钢众围大同右卫城效重, 城中析屋而囊。帝闻,深以为忧,密问嵩。嵩意欲弃之而难于发言,则请降谕问 本兵。论请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合,故为难词,冀以动常。常顾亟措饷发兵, 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国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 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三十八年复起故官,督蓟、辽军务。把都儿犯蓟西, 论厚集精锐以待。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透去。事闻,厚赉银币。寻又奏密云 昌平二镇防秋,须饷银三十余万。给事中郑茂言论奏请过多,请察其侵冒弊,诏 论回籍听勘。给事中邓栋往核,具得虚冒状,夺官闲住。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许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B.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C.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D.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进士:明代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甲,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统称为“进士” B.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 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C.兵部:又称秋官、武部,为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 军械、军令等事宜。 D.荫子:封建时代由于父亲有功而给予儿子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文中许论之子 因父功任锦衣世千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许论爱好谈兵,并且知兵。他幼年即随父历览边境,非常熟悉边塞地形,并 著《九边图论》呈给皇帝,受到皇帝赞赏 B.许论领兵有方,屡建功勋。他曾督率将士打败白通事,粉碎吕鹤引寇入侵的 阴谋,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城的重重包围。 C.许论曲意顺从,以求自保。严嵩父子当权,他为了自保,所有将帅升降、用 兵进退事宜全听严世蕃指挥,声望因此受损 D.许论虚报军饷,侵吞公帑。他上奏说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需饷银三十余万, 结果被查出有虚报贪污情况,因此被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论诮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金,故为难词,冀以动帝。 (2)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遁去。事闻,厚赉银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点绛唇苏轼
当是时,严嵩父子用事,将帅率以贿进。南北用兵,帝责中枢甚急。丁汝夔、王 邦瑞等,成不得善去。论时已老,重自顾念。一切将帅黜陟,兵机进止,悉听世 蕃指挥,望由此损。俺答子辛爱愤总督杨顺纳其逃妾,钢众围大同右卫城效重, 城中析屋而囊。帝闻,深以为忧,密问嵩。嵩意欲弃之而难于发言,则请降谕问 本兵。论请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合,故为难词,冀以动常。常顾亟措饷发兵, 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国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 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三十八年复起故官,督蓟、辽军务。把都儿犯蓟西, 论厚集精锐以待。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透去。事闻,厚赉银币。寻又奏密云、 昌平二镇防秋,须饷银三十余万。给事中郑茂言论奏请过多,请察其侵冒弊,诏 论回籍听勘。给事中邓栋往核,具得虚冒状,夺官闲住。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许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B.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C.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D.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 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明代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甲,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统称为“进士”。 B.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 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C.兵部:又称秋官、武部,为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 军械、军令等事宜。 D.荫子:封建时代由于父亲有功而给予儿子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文中许论之子 因父功任锦衣世千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论爱好谈兵,并且知兵。他幼年即随父历览边境,非常熟悉边塞地形,并 著《九边图论》呈给皇帝,受到皇帝赞赏。 B.许论领兵有方,屡建功勋。他曾督率将士打败白通事,粉碎吕鹤引寇入侵的 阴谋,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城的重重包围。 C.许论曲意顺从,以求自保。严嵩父子当权,他为了自保,所有将帅升降、用 兵进退事宜全听严世蕃指挥,声望因此受损。 D.许论虚报军饷,侵吞公帑。他上奏说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需饷银三十余万, 结果被查出有虚报贪污情况,因此被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论诮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金,故为难词,冀以动帝。 (2)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遁去。事闻,厚赉银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庾公楼:相传 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 静庾公楼。”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 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 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 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 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辐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 话,读来妙处横生。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以“,”两句描写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色彩鲜 明,动静结合。 (2)“月”这一意象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次出现:借“月”渲染离别时 的姿惨气氛的是“”,以“月”烘托琵琶女髙超的演奏技艺的是“”,用“月” 表现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独寂寞的是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侵权方式怎样千变万化,只要回到《著作权法》的原点,记 住了法律的初衷,就不会歧路亡羊。 大家围绕事关全市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的看法,实事求是、 很有见地,体现了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这篇讲话总结经验客观全面、层次清晰,分祈形势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确定目 标任务科学合理、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和女人们,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 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让地感到心有余悸 事实上,真正力透纸背的新闻报道,从不是源自记者的“奇思妙想”“妙笔生 花”而是取决于真正地触摸时代的脉搏 香港已回归逾20年,但一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以为外国可以对香 港说三道四,任意插手,这种食古不化的思维实在是荒唐可笑。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9月29日,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长86公里的兰渝铁路在挑战世界性无数 难题之后一举建成,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B.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多年来的投机炒作受到强有力抑制,多 渠道保障住有所居的措施效果日渐显现,新的长效机制正在建立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庾公楼:相传 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 静庾公楼。”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 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 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 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 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辐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 话,读来妙处横生。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以“ , ”两句描写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色彩鲜 明,动静结合。 (2)“月”这一意象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次出现:借“月”渲染离别时 的姿惨气氛的是“ ”,以“月”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是“ ”,用“月” 表现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独寂寞的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侵权方式怎样千变万化,只要回到《著作权法》的原点,记 住了法律的初衷,就不会歧路亡羊。 大家围绕事关全市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的看法,实事求是、 很有见地,体现了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这篇讲话总结经验客观全面、层次清晰,分祈形势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确定目 标任务科学合理、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和女人们,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 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让地感到心有余悸。 事实上,真正力透纸背的新闻报道,从不是源自记者的“奇思妙想”“妙笔生 花”而是取决于真正地触摸时代的脉搏。 香港已回归逾 20 年,但一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以为外国可以对香 港说三道四,任意插手,这种食古不化的思维实在是荒唐可笑。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9 月 29 日,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长 886 公里的兰渝铁路在挑战世界性无数 难题之后一举建成,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B.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多年来的投机炒作受到强有力抑制,多 渠道保障住有所居的措施效果日渐显现,新的长效机制正在建立
C.一些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失序、社会分化加剧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 为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其中,湖北北部、苏皖北部、陕西和河南中南部等地区有暴雪。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计划书收悉,本公司十分重视,也真诚希望能与您合作,欢迎前来洽谈 B.谢谢您盛情邀请我赴宴,届时我一定会赏脸,决不辜负您的一番美意。 C.由于我的令堂年事已高,我们兄弟俩打算把她接到身边,以便朝夕侍奉。 D.礼物收到,本打算敬谢不敏,但转念一想:虽受之有愧,然却之不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任何一种眼药水,。因为眼泪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电解质可抑制细茵滋生,而 任何眼药水离泪液的成分都相去甚远,会稀释泪液中的有益成分,。况且大部 分眼药水多少含有的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可能损伤结膜细胞,导致泪液分泌不 足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工智能”下定义。(5 分) 人工智能( Atif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 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杯烟蒂兑换1支牙刷,15节旧电池兑换1包盐,40个塑料袋兑换1包黄酒或 酱油……每周三的下午,黄山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的“垃圾兑换超市”便会如期 营业,村民们拎着一袋袋纸板、塑料瓶、烟蒂等废品前来兑换盐、肥皂等生活用 “物联网+社区智能垃圾回收房”系统平台进驻深圳市罗湖区。居民仅需对垃圾 进行分类包装,通过APP二维码、IC卡等方式完成身份识别,并按照引导正确 投放垃圾,设备就将自动完成称重并计算“低碳币”金额计入居民账户,居民可 以捉现或使用“低碳币”兑换垃圾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 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 C(A项张冠李藏,依据“财政改革……直接导向了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可 见“白银货币化……可视为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错,“财政改革”与“白银货 币化”属于两个不同概念。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并列关系,“作用尤为突出 理解错误。D项逻辑错误,“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 得到极大发展”次序颠倒。) 2.(3分) C(“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领作用”不正确。原文为“明代中国与 世界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 前行”。)
C.一些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失序、社会分化加剧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 为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其中,湖北北部、苏皖北部、陕西和河南中南部等地区有暴雪。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计划书收悉,本公司十分重视,也真诚希望能与您合作,欢迎前来洽谈。 B.谢谢您盛情邀请我赴宴,届时我一定会赏脸,决不辜负您的一番美意。 C.由于我的令堂年事已高,我们兄弟俩打算把她接到身边,以便朝夕侍奉。 D.礼物收到,本打算敬谢不敏,但转念一想:虽受之有愧,然却之不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任何一种眼药水, 。因为眼泪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电解质可抑制细茵滋生,而 任何眼药水离泪液的成分都相去甚远,会稀释泪液中的有益成分, 。况且大部 分眼药水多少含有的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可能损伤结膜细胞,导致泪液分泌不 足, 。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工智能”下定义。(5 分) 人工智能(Atif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 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 杯烟蒂兑换 1 支牙刷,15 节旧电池兑换 1 包盐,40 个塑料袋兑换 1 包黄酒或 酱油……每周三的下午,黄山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的“垃圾兑换超市”便会如期 营业,村民们拎着一袋袋纸板、塑料瓶、烟蒂等废品前来兑换盐、肥皂等生活用 品。 “物联网+社区智能垃圾回收房”系统平台进驻深圳市罗湖区。居民仅需对垃圾 进行分类包装,通过 APP 二维码、IC 卡等方式完成身份识别,并按照引导正确 投放垃圾,设备就将自动完成称重并计算“低碳币”金额计入居民账户,居民可 以捉现或使用“低碳币”兑换垃圾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 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 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 C(A 项张冠李藏,依据“财政改革……直接导向了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可 见“白银货币化……可视为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错,“财政改革”与“白银货 币化”属于两个不同概念。B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并列关系,“作用尤为突出” 理解错误。D 项逻辑错误,“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 得到极大发展”次序颠倒。) 2.(3 分) C(“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领作用”不正确。原文为“明代中国与 世界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 前行”。)
3.(3分) D(以偏概全,“主要是为了印证……”错。) 4.(3分) B(“意在批评老兵对待新兵的不友好态度”错,主要是表现老兵对地窝子的深 厚感情 5.(5分) “地窝子”指的是贺兰山开掘隧道的官兵在山坡上挖掘的、稍加整修后可作为营 房的大坑(或土坑)。(2分)特点:挖掘方便但条件简陋;冬暖夏凉但有点阴 湿、昏暗:怕雨,房上的泥巴容易被雨浸透。(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6分) 地窝子伴“我”度过十八九岁的青春岁月:地窝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供“我”栖 息,给“我”慰藉:地窝子曾见证官兵们的欢乐,留下官兵们的笑声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育之有理亦可 酌情给分 7.(3分) C(“汉语已成为法国第四大‘第二外语’”错。材料三中说的是“汉语已成为 初、中等教育阶段……的第四大‘第二外语’”。) 8.(5分 BC(A项有两处错误:一是特朗普访华期间,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演唱歌 曲是视频而非真人:二是为“她在世界华人圈嬴得了无数粉丝”的是“早在今年 年初的中国春节”之后。D项美、法、德都没有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休系。E项 因果关系于文无据。)(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给5分。) 9.(4分)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其中蕴幾的巨大商机,吸引人们学习汉语,以获得就业机会 提高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也推动了“汉语 热”。(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 理亦可酌情给分。 10.(3分) B(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以及关 键词“则”“及”“请”“每”等判断。标点如下: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 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 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1.(3分) C(兵部又称“夏官”。刑部称“秋官”。) 12.(3分) B(“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域的重重包围”错。根据原文,右卫城解围并非许论 本意,也非许论主导,故而不能视为诈论的“功勋”。) 13.(10分 (1)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每年拨付五十万两银子,故意说得很困难,希望 借此打动皇帝。(译出大意给2分;“复”“故”“冀” (2)(敌寇)到达后就被游击胡镇打败,于是逃走。事情上报,朝廷厚赏银两 财物。(译出大意给2分;被动句式、“闻”“银币”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14.(5分
3.(3 分) D(以偏概全,“主要是为了印证……”错。) 4.(3 分) B(“意在批评老兵对待新兵的不友好态度”错,主要是表现老兵对地窝子的深 厚感情。) 5.(5 分) “地窝子”指的是贺兰山开掘隧道的官兵在山坡上挖掘的、稍加整修后可作为营 房的大坑(或土坑)。(2 分)特点:挖掘方便但条件简陋;冬暖夏凉但有点阴 湿、昏暗;怕雨,房上的泥巴容易被雨浸透。(3 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6 分) 地窝子伴“我”度过十八九岁的青春岁月;地窝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供“我”栖 息,给“我”慰藉;地窝子曾见证官兵们的欢乐,留下官兵们的笑声。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育之有理亦可 酌情给分。 7.(3 分) C(“汉语已成为法国第四大‘第二外语’”错。材料三中说的是“汉语已成为 初、中等教育阶段……的第四大‘第二外语’”。) 8.(5 分) BC(A 项有两处错误:一是特朗普访华期间,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演唱歌 曲是视频而非真人;二是为“她在世界华人圈赢得了无数粉丝”的是“早在今年 年初的中国春节”之后。D 项美、法、德都没有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休系。E 项 因果关系于文无据。)(答对一项给 3 分,两项给 5 分。) 9.(4 分)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其中蕴幾的巨大商机,吸引人们学习汉语,以获得就业机会, 提高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也推动了“汉语 热”。(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 理亦可酌情给分。 10.(3 分) B(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以及关 键词“则”“及”“请”“每”等判断。标点如下: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 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 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1.(3 分) C(兵部又称“夏官”。刑部称“秋官”。) 12.(3 分) B(“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域的重重包围”错。根据原文,右卫城解围并非许论 本意,也非许论主导,故而不能视为诈论的“功勋”。) 13.(10 分) (1)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每年拨付五十万两银子,故意说得很困难,希望 借此打动皇帝。(译出大意给 2 分;“复”“故”“冀”) (2)(敌寇)到达后就被游击胡镇打败,于是逃走。事情上报,朝廷厚赏银两 财物。(译出大意给 2 分;被动句式、“闻”“银币”三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14.(5 分)
BE(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 的。E项,词中没有议论。) 15.(6分) 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 杭州城的喜爱;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酌情给分。)16.(5分) (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膨 (2)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17.(3分) A(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真知灼见:正确而 深刻的见解。与“的看法”重复。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此处不合语境。力透 纸背:一是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二是形容文章深刻有力。此处用第二种意思。食 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消化一样。此 处应为“颜固不化”。) 18.(3分) B(A项语序不当,应为“无数世界性难题”。C项成分残缺,在句首添加“对比” 或在“越来越多”前添加“使(让)”。D项表意不明,“陕西和河南中南部” 有歧义。) 19.(3分) A(B项“赏脸”为敬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C项“令 堂”为敬辞,称对方的母亲。D项“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 能够接受做某事。用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20.(6分) 示例:都可能有一定副作用破坏泪液的生理屏障和防御功能 使得眼睛感觉干涩 (答出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有理亦可酌 情给分。) 21.(5分) 示例:人工智能是以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 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为目的,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 处理等研究领城的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定义格式给2分,语意通顺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 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2.(60分) (参照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全民参与,保护环境;与时俱进,普于创新;转换思路,效果更隹;因地制宜, 联系实际;建立激励机制;等等。 【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论,字廷议,是许进的小儿子。嘉靖五年中进士。喜欢谈论军事,幼年跟随父 亲历览边境,十分了解边塞的地形险易,于是写作《九边图论》上呈给皇帝。皇
BE(B 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 的。E 项,词中没有议论。) 15.(6 分) 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 杭州城的喜爱;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酌情给分。)16.(5 分) (1)(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膨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明江水寒 (每空 1 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17.(3 分) A(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真知灼见:正确而 深刻的见解。与“的看法”重复。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此处不合语境。力透 纸背:一是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二是形容文章深刻有力。此处用第二种意思。食 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消化一样。此 处应为“颜固不化”。) 18.(3 分) B(A 项语序不当,应为“无数世界性难题”。C 项成分残缺,在句首添加“对比” 或在“越来越多”前添加“使(让)”。D 项表意不明,“陕西和河南中南部” 有歧义。) 19.(3 分) A(B 项“赏脸”为敬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C 项“令 堂”为敬辞,称对方的母亲。D 项“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 能够接受做某事。用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20.(6 分) 示例:都可能有一定副作用 破坏泪液的生理屏障和防御功能 使得眼睛感觉干涩 (答出一句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有理亦可酌 情给分。) 21.(5 分) 示例:人工智能是以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 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为目的,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 处理等研究领城的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定义格式给 2 分,语意通顺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 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2.(60 分) (参照 2017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全民参与,保护环境;与时俱进,普于创新;转换思路,效果更隹;因地制宜, 联系实际;建立激励机制;等等。 【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论,字廷议,是许进的小儿子。嘉靖五年中进士。喜欢谈论军事,幼年跟随父 亲历览边境,十分了解边塞的地形险易,于是写作《九边图论》上呈给皇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