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琴以娱情”与文人雅赏传统的开启 在中国艺术史中,古琴因为与士人精神生活的关联,而成为备受推崇的 艺术形式。从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来看,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 汉代道家更重视情感表现的真诚以及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生活。像《淮南 子·诠言训》,极力反对艺术活动中“无有根心”的“不得已而歌”,就是将情 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核心标准,当然也是琴艺的标准。以此为基础,汉代道家推 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淮南子·诠言训》讲:“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 风》之诗,以治天下。”这显然是以琴道隐喻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治。东汉《太 平经·天谶支干相配法》也认为,最美好的政治是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政治,即 “令人君常垂拱而治,无复有忧。但常当响琴瑟,作乐而游,安若天地也” 与政治领域的纯任性情相一致,在个人生活领域,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 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如在《后汉书·逸民列传》等文献 中,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东 汉末年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则一方面暗喻士人乱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 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 到魏晋时期,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则 是两汉琴与隐一体关系的延展。当然,自汉魏至六朝,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 所以认为琴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在于这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如在《淮 南子·山林训》中,记“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这虽 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以此为背景, 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而道则是“大音希声”或以无声作 为最伟大的音声。这样,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 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 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 也日益哲学化的反映。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 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 致性。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能而言,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 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 人的纯粹审美体验。就此而言,在汉代,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情致化的道 路,琴以它特有的清幽逸远、古朴淡雅的风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 生活 (选编自刘成纪《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士单纯以琴自娱到以琴喻道,是两汉魏晋时期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 B.隐士“弹琴自娱”和蔡邕制作“焦尾琴”,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 遭遇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琴以娱情”与文人雅赏传统的开启 在中国艺术史中,古琴因为与士人精神生活的关联,而成为备受推崇的 艺术形式。从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来看,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 汉代道家更重视情感表现的真诚以及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生活。像《淮南 子·诠言训》,极力反对艺术活动中“无有根心”的“不得已而歌”,就是将情 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核心标准,当然也是琴艺的标准。以此为基础,汉代道家推 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淮南子·诠言训》讲:“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 风》之诗,以治天下。”这显然是以琴道隐喻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治。东汉《太 平经·天谶支干相配法》也认为,最美好的政治是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政治,即 “令人君常垂拱而治,无复有忧。但常当响琴瑟,作乐而游,安若天地也”。 与政治领域的纯任性情相一致,在个人生活领域,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 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如在《后汉书·逸民列传》等文献 中,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东 汉末年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则一方面暗喻士人乱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 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 到魏晋时期,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则 是两汉琴与隐一体关系的延展。当然,自汉魏至六朝,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 所以认为琴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在于这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如在《淮 南子·山林训》中,记“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这虽 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以此为背景, 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而道则是“大音希声”或以无声作 为最伟大的音声。这样,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 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 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 也日益哲学化的反映。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 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 致性。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能而言,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 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 人的纯粹审美体验。就此而言,在汉代,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情致化的道 路,琴以它特有的清幽逸远、古朴淡雅的风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 生活。 (选编自刘成纪《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隐士单纯以琴自娱到以琴喻道,是两汉魏晋时期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 B.隐士“弹琴自娱”和蔡邕制作“焦尾琴”,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 遭遇
C.在个人生活领域,“弹琴自娱”“琴书自娱”,是隐士简静、安然的自然 化生活理想的写照。 D.汉代道家将情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唯一标准,重视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 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论证了对汉代士人赋予琴“琴以合天”、“琴以修德”、“琴以宣 悲”、“琴以挑欲”的诸种功能的认识是错误的。 B.文章引用不少古文献资料,阐述了自汉魏至六朝,琴之所以受到道家的青 睐,是因为它与自然之道有内在的相通性 C.作者分析,汉代道家对琴艺的影响虽小,但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 了一条正确道路。 D.文中引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诗句,反映了西汉魏晋发展 起来的通达自然、与道冥合的琴艺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汉代道家更重视以情感表现 的真诚为基础,推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 B.就汉代赋予琴的功能而言,唯有“以琴娱情”代表它能带给人纯粹的 审美体验。 C.将艺术形式与追求精神自由结合是两汉至魏晋道家对琴艺发展的贡 献 D.汉代道家对琴艺的影响虽小,但以它特有的清幽逸远、古朴淡雅的风 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生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海滩上的一群羊 苏童 九岁的男孩将一把沙子从左手灌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左手,最后沙子从 他的指缝间无声地泻下来。他的眼睛漠然地盯着海面上的一个红色浮标,除了鼻 孔里偶尔吸溜几声,男孩对于他初次见到的大海不置一词。 你怎么不说话?工程师端详着儿子的脸,他说,大海与你的想象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的,它并非像你们语文书上说的无边无际,知道吗,大海其实很像 只碗,一只巨大的碗,里面盛满了咸涩的液体 也有人把海洋比喻成荒原,只不过人不能在上面行走。你觉得海洋像一 片荒原吗?工程师继续说,海其实是不平静的。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了那阵清脆的铃当声,男孩循声望去,一眼就看见 个穿着褴褛的牧羊人赶着一群羊沿着海滩慢慢走来,因为蓝色的海水反衬着那 群羊,它们看上去白得耀眼,也因为羊群走得缓慢而闲散,它们看上去就像被风 吹散的几卷棉花。男孩不禁大叫起来,看呀,你看那边,来了一群羊! 带你来海边是让你来看海的,不许去看羊。工程师阻止了男孩。 整个下午工程师和他的同事都在疗养院里打桥牌,男孩到牌桌旁观看了 会儿,他们不关心男孩的存在,只顾研究各自手里的牌。大人们这样无视他的 存在,男孩同样也不高兴,他绕着牌桌气势汹汹地走了一圈,突然从那个老头手 里抽出一张牌扔在桌上,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C.在个人生活领域,“弹琴自娱”“琴书自娱”,是隐士简静、安然的自然 化生活理想的写照。 D.汉代道家将情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唯一标准,重视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 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论证了对汉代士人赋予琴“琴以合天”、“琴以修德”、“琴以宣 悲”、“琴以挑欲”的诸种功能的认识是错误的。 B.文章引用不少古文献资料,阐述了自汉魏至六朝,琴之所以受到道家的青 睐,是因为它与自然之道有内在的相通性。 C.作者分析,汉代道家对琴艺的影响虽小,但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 了一条正确道路。 D.文中引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诗句,反映了西汉魏晋发展 起来的通达自然、与道冥合的琴艺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汉代道家更重视以情感表现 的真诚为基础,推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 B.就汉代赋予琴的功能而言,唯有“以琴娱情”代表它能带给人纯粹的 审美体验。 C.将艺术形式与追求精神自由结合是两汉至魏晋道家对琴艺发展的贡 献。 D.汉代道家对琴艺的影响虽小,但以它特有的清幽逸远、古朴淡雅的风 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生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海滩上的一群羊 苏 童 九岁的男孩将一把沙子从左手灌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左手,最后沙子从 他的指缝间无声地泻下来。他的眼睛漠然地盯着海面上的一个红色浮标,除了鼻 孔里偶尔吸溜几声,男孩对于他初次见到的大海不置一词。 你怎么不说话?工程师端详着儿子的脸,他说,大海与你的想象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的,它并非像你们语文书上说的无边无际,知道吗,大海其实很像一 只碗,一只巨大的碗,里面盛满了咸涩的液体。 也有人把海洋比喻成荒原,只不过人不能在上面行走。你觉得海洋像一 片荒原吗?工程师继续说,海其实是不平静的。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了那阵清脆的铃当声,男孩循声望去,一眼就看见 一个穿着褴褛的牧羊人赶着一群羊沿着海滩慢慢走来,因为蓝色的海水反衬着那 群羊,它们看上去白得耀眼,也因为羊群走得缓慢而闲散,它们看上去就像被风 吹散的几卷棉花。男孩不禁大叫起来,看呀,你看那边,来了一群羊! 带你来海边是让你来看海的,不许去看羊。工程师阻止了男孩。 整个下午工程师和他的同事都在疗养院里打桥牌,男孩到牌桌旁观看了 一会儿,他们不关心男孩的存在,只顾研究各自手里的牌。大人们这样无视他的 存在,男孩同样也不高兴,他绕着牌桌气势汹汹地走了一圈,突然从那个老头手 里抽出一张牌扔在桌上,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男孩从走廊的这一头奔向另一头,一只海鸥嗖地从他脚下飞起来,吓了 他一跳。地上有半块被扔弃的馒头,它一定是饿得没办法了,才飞来啄食又冷又 硬的馒头。 那只饥饿的海鸥召唤着男孩,男孩后来找到了两只冷馒头,他把馒头掖 在口袋里,偷偷跑出了疗养院。男孩是去给海鸥喂食的,但当他来到海滩上,看 见的却是那个牧羊人和他的那群羊。 孩子,你喜欢羊呢,牧羊人跳下舢板,走到男孩身后说,我看出来了 你喜欢羊呢 男孩蹲下来摸了摸一头绵羊的耳朵,那头羊的颈脖上套着一圈,他先是 摸了摸铃铛,而后开始摸绵羊的背脊,然后贴着羊的肚皮听了听,这心跳居然有 着与人的心脏一样的节奏与音色。真温暖啊!男孩不由得感叹。 我看你喜欢羊,你是真的喜欢羊呢,牧羊人的脸上堆满了笑,他说,孩 子,你也买两头羊吧,很便宜的。 你说什么?男孩受惊似地跳了起来,你要把羊卖给我? 不卖没办法么,自己养的羊,能卖几个钱就是几个钱。牧羊人挤了挤眼 睛说 男孩不知该如何拒绝,掏出馒头开始喂海鸥 那是白馒头。牧羊人说。牧羊人仍然满脸堆笑,说,这么好的白馒头, 喂鸟多可惜,让我吃了吧。 男孩说,你不能吃这馒头,这是我在地上捡的,又硬又脏,这馒头只能 喂海鸥。牧羊人用一种固执的眼神盯着男孩,他说,我用一头羊换你的馒头,那 总行了吧? 男孩观察着他的表情,牧羊人说话好像是认真的,男孩犹豫了一会儿, 终于鼓足勇气朝羊群走去,边走边说,是你自己要我牵羊的,你可别反悔。 男孩挑选了那只脖颈上有铃铛的绵羊,他牵着羊跑了几步,心怦怦地跳 了起来,回头偷偷地一看,牧羊人已经躺在舢板上了 我们知道男孩最后并没有把羊牵回到疗养院,走到半路上他就听见了工 程师的呼唤,工程师的声音很焦灼也很愤怒,男孩下意识地松开了那只羊,他丢 下羊朝旁侧跑了一段路,又朝前飞奔了一百米,最后站在工程师面前呼呼地喘着 气 夜晚窗外起了大风,男孩守望着海滩,他的智慧告诉他,牧羊人赶着羊 离开了海滩,这么冷的夜晚,这么大的北风,他们不会留在海滩上的。男孩的眼 睛却告诉他,他看见的那些白色的影子就是一群羊,一群羊正滞留在海浪飞沙之 间,月光一片昏暝,他看见一头羊走进了海水中,像一朵棉花被风吹入了海里 然后便是第二头羊和第三头羊尾随着走进海水之中。男孩几乎大叫起来,他不敢 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的就是一群投奔大海的羊,它们被牧羊人遗弃在海边, 现在它们朝海上走了,它们漂浮在暗黑色的大海上,漂浮在汹涌的波浪之间。 男孩终于呜呜大哭起来,男孩的哭声使工程师感到震惊,你怎么回事 工程师慌忙抱着儿子,他说,你在想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羊群下海了,它们会被淹死的,男孩边哭边说,谁也不要那群羊,它们 会被海水淹死的。 你在说些什么,海上哪来的羊群?工程师伏在窗台上,迷惑地眺望着远 处的海面
男孩从走廊的这一头奔向另一头,一只海鸥嗖地从他脚下飞起来,吓了 他一跳。地上有半块被扔弃的馒头,它一定是饿得没办法了,才飞来啄食又冷又 硬的馒头。 那只饥饿的海鸥召唤着男孩,男孩后来找到了两只冷馒头,他把馒头掖 在口袋里,偷偷跑出了疗养院。男孩是去给海鸥喂食的,但当他来到海滩上,看 见的却是那个牧羊人和他的那群羊。 孩子,你喜欢羊呢,牧羊人跳下舢板,走到男孩身后说,我看出来了, 你喜欢羊呢。 男孩蹲下来摸了摸一头绵羊的耳朵,那头羊的颈脖上套着一圈,他先是 摸了摸铃铛,而后开始摸绵羊的背脊,然后贴着羊的肚皮听了听,这心跳居然有 着与人的心脏一样的节奏与音色。真温暖啊!男孩不由得感叹。 我看你喜欢羊,你是真的喜欢羊呢,牧羊人的脸上堆满了笑,他说,孩 子,你也买两头羊吧,很便宜的。 你说什么?男孩受惊似地跳了起来,你要把羊卖给我? 不卖没办法么,自己养的羊,能卖几个钱就是几个钱。牧羊人挤了挤眼 睛说。 男孩不知该如何拒绝,掏出馒头开始喂海鸥。 那是白馒头。牧羊人说。牧羊人仍然满脸堆笑,说,这么好的白馒头, 喂鸟多可惜,让我吃了吧。 男孩说,你不能吃这馒头,这是我在地上捡的,又硬又脏,这馒头只能 喂海鸥。牧羊人用一种固执的眼神盯着男孩,他说,我用一头羊换你的馒头,那 总行了吧? 男孩观察着他的表情,牧羊人说话好像是认真的,男孩犹豫了一会儿, 终于鼓足勇气朝羊群走去,边走边说,是你自己要我牵羊的,你可别反悔。 男孩挑选了那只脖颈上有铃铛的绵羊,他牵着羊跑了几步,心怦怦地跳 了起来,回头偷偷地一看,牧羊人已经躺在舢板上了。 我们知道男孩最后并没有把羊牵回到疗养院,走到半路上他就听见了工 程师的呼唤,工程师的声音很焦灼也很愤怒,男孩下意识地松开了那只羊,他丢 下羊朝旁侧跑了一段路,又朝前飞奔了一百米,最后站在工程师面前呼呼地喘着 气。 夜晚窗外起了大风,男孩守望着海滩,他的智慧告诉他,牧羊人赶着羊 离开了海滩,这么冷的夜晚,这么大的北风,他们不会留在海滩上的。男孩的眼 睛却告诉他,他看见的那些白色的影子就是一群羊,一群羊正滞留在海浪飞沙之 间,月光一片昏暝,他看见一头羊走进了海水中,像一朵棉花被风吹入了海里, 然后便是第二头羊和第三头羊尾随着走进海水之中。男孩几乎大叫起来,他不敢 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的就是一群投奔大海的羊,它们被牧羊人遗弃在海边, 现在它们朝海上走了,它们漂浮在暗黑色的大海上,漂浮在汹涌的波浪之间。 男孩终于呜呜大哭起来,男孩的哭声使工程师感到震惊,你怎么回事? 工程师慌忙抱着儿子,他说,你在想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羊群下海了,它们会被淹死的,男孩边哭边说,谁也不要那群羊,它们 会被海水淹死的。 你在说些什么,海上哪来的羊群?工程师伏在窗台上,迷惑地眺望着远 处的海面
我们知道工程师无法安慰他的儿子。事实上男孩最挂念的是那头脖颈上 挂铃铛的绵羊,是他扔下了那头羊,他不知道它是否与羊群在一起,他不知道那 头羊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情节起伏,矛盾集中,写了一位父亲带孩子到海边度假,偶遇 群羊,孩子被羊吸引而父亲却不理解,父子之间由此产生隔膜的故事。 B.不仅是父亲,连同打牌的大人们都一样,他们都不理解孩子,不重视 孩子的需要,他们对孩子的无视让孩子愤怒。 C.父亲用“成涩的液体”、“荒原”、“不平静”这样的话语向孩子描 述海,暗示作为成人的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浪漫的情怀。 D.“隔膜”是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一种精神困境,作者通过巧妙的构 思,借作品中的男孩、父亲、羊群等形象来传达这一主题 5.情节和作品,分析文中男孩的形象特点。(6分) 6.请结合作品分析“羊”的象征意义。(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 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地区科学家的创新能 力也代表这个地区的核心竞争能力。而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 容,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已被反复证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 或者人的科学素质是直接相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有 效助力人的发展,助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助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科学素质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 水平,构成这一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决定着它的发展状况,并影响着 未来。我们应有效地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持续 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于2018年9月6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9月17至19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大会以“科学 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置“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 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分议题,大会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重要科技组织的 积极响应。 有人说,科学是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核动能”o那么,科学素质,则 是事关人类命运的“引擎力”。小到微信朋友圈的食药谣言,大到引力波区块链 等时髦技术……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科学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标配” 历史而言,17世纪晚期科学革命和19世纪初工业革命,对应着欧洲知识流动和 技术扩散的澎湃现实。有数据称,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现已达到27万亿,大体占
我们知道工程师无法安慰他的儿子。事实上男孩最挂念的是那头脖颈上 挂铃铛的绵羊,是他扔下了那头羊,他不知道它是否与羊群在一起,他不知道那 头羊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情节起伏,矛盾集中,写了一位父亲带孩子到海边度假,偶遇一 群羊,孩子被羊吸引而父亲却不理解,父子之间由此产生隔膜的故事。 B.不仅是父亲,连同打牌的大人们都一样,他们都不理解孩子,不重视 孩子的需要,他们对孩子的无视让孩子愤怒。 C.父亲用“成涩的液体”、“荒原”、“不平静”这样的话语向孩子描 述海,暗示作为成人的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浪漫的情怀。 D.“隔膜”是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一种精神困境,作者通过巧妙的构 思,借作品中的男孩、父亲、羊群等形象来传达这一主题。 5.情节和作品,分析文中男孩的形象特点。(6 分) 6.请结合作品分析“羊”的象征意义。(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2 分) 材料一: 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地区科学家的创新能 力也代表这个地区的核心竞争能力。而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 容,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 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已被反复证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 或者人的科学素质是直接相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有 效助力人的发展,助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助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科学素质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 水平,构成这一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决定着它的发展状况,并影响着 未来。我们应有效地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持续 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于 2018 年 9 月 6 日上午 10 时在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9 月 17 至 19 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大会以“科学 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置“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 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分议题,大会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重要科技组织的 积极响应。 有人说,科学是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核动能”o 那么,科学素质,则 是事关人类命运的“引擎力”。小到微信朋友圈的食药谣言,大到引力波区块链 等时髦技术……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科学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标配”。 历史而言,17 世纪晚期科学革命和 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对应着欧洲知识流动和 技术扩散的澎湃现实。有数据称,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现已达到 27 万亿,大体占
GDP的30%左右,占GDP增量60%多。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科学素质 成为美好生活的软实力。 (摘编自2018-9-6光明网《科学素质是开启未来的“高能钥匙”》 材料三: 第10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已达8.47%。近年来,针对重点人群的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成效显现,城 乡、人群、地区间的差距缩小,向着良性发展,具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时,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达到创新型国家”的民众基础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进一步解释道: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 有10%。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社会公众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 10%作为一个节点,说明这个社会的基本情况,是转型发展中或科学素质提高中 的第一个重要拐点 (摘编自2018-9-6中国网《中国科协: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己达 8.47%》) 材料四 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在上升,但发展依然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 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科学普及是建造创新“通天塔”的塔基,塔基越宽广越牢固,创新的“通天塔” 才能更高更壮美。祖国的明天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 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热爱 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料学普及的 重中之重。这既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耕耘,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媒体的 共同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2017-12-16《人民日报·科技杂谈》刊文《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 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B.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在现代生 活中,你将寸步难行,成为时代的弃儿。 C.截至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7%,如果公众具有 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有10%,那么国家就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 D.加强科学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的思 想,在中小学阶段应重视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 科学素质,才能助力人的发展,助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助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B.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其 发展依然不平衡,具体表现在城乡、人群、地区间的发展有差距。 C.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在有效地提 升公众科学素质,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持续议题上所做的努力 D.科学普及的重点应放在中小学生身上,其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 华民族的未来,因而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10%,青少年是主力
GDP 的 30%左右,占 GDP 增量 60%多。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科学素质 成为美好生活的软实力。 (摘编自 2018-9-6 光明网《科学素质是开启未来的“高能钥匙”》) 材料三: 第 10 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已达 8.47%。近年来,针对重点人群的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成效显现,城 乡、人群、地区间的差距缩小,向着良性发展,具备“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时,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达到创新型国家”的民众基础。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进一步解释道: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 有 10%。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社会公众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 10%作为一个节点,说明这个社会的基本情况,是转型发展中或科学素质提高中 的第一个重要拐点。” (摘编自 2018-9-6 中国网《中国科协: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 8.47%》) 材料四: 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在上升,但发展依然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 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科学普及是建造创新“通天塔”的塔基,塔基越宽广越牢固,创新的“通天塔” 才能更高更壮美。祖国的明天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 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热爱 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料学普及的 重中之重。这既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耕耘,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媒体的 共同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 2017-12-16《人民日报·科技杂谈》刊文《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 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B.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在现代生 活中,你将寸步难行,成为时代的弃儿。 C.截至 2018 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8.47%,如果公众具有 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有 10%,那么国家就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 D.加强科学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的思 想,在中小学阶段应重视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 科学素质,才能助力人的发展,助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助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B.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其 发展依然不平衡,具体表现在城乡、人群、地区间的发展有差距。 C.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在有效地提 升公众科学素质,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持续议题上所做的努力。 D.科学普及的重点应放在中小学生身上,其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 华民族的未来,因而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 10%,青少年是主力
9.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当下应如何培养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挽强,试弓马 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署琼为七百人长 泽死,调戍滑州。时宗望伐宋,将渡河。戍军乱,杀其统制赵世彦,而推琼为主。 琼因诱众,号为勤王,行且收兵。比渡淮,有众万余。宗弼复河南,以琼为山东 路弩手千户,知毫州事。 宗弼再伐江南,以琼素知南方山川险易,召至军与计事。从容语同列曰:“琼尝 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干免冑指摩三军意气自若将士 视之,孰敢爱死乎?江南诸帅,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制敌决胜委之偏裨。 不即覆亡,已为天幸,何能振起耶?”众以为确论 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 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 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 鸟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初,琼去亳未几,宋兵 陷之而不守,复弃去,乃以州人宋超守之。及大军至,超复以州事委其钤辖卫经 而遁去。帅府使人招经,经不下。及城溃,百姓惶惧待命,琼请于元帅曰:“城 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之有,愿慰安之。”元帅因止戮经而释其州人, 复命琼守亳。凡六年,亳人德之。迁武宁军节度使。八年,为泰宁军节度使。九 年,迁归德尹。贞元元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官,年五十。 (节选自《金史·列传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B.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C.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D.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暂任、代理官职之意,文言中权、摄、行、除等字都有相同意思。 B.勤王,多指君王统治受到威胁动摇时,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C.钤辖,宋代军职名,以职权、官资、驻地的不同区分为若干等类 D.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队及行政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郦琼投笔从戎,受到名将赏识。盗贼兴起的时候,郦琼弃文从武,回到家乡 召集义军,被宗泽委以军职 B.郦琼深孚众望,武装势力壮大。郦琼被推举为首领,引导众人,打着勤王的 旗号,一路收兵买马,渡过黄河时,军队已发展一万多人
9.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当下应如何培养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挽强,试弓马, 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署琼为七百人长。 泽死,调戍滑州。时宗望伐宋,将渡河。戍军乱,杀其统制赵世彦,而推琼为主。 琼因诱众,号为勤王,行且收兵。比渡淮,有众万余。宗弼复河南,以琼为山东 路弩手千户,知毫州事。 宗弼再伐江南,以琼素知南方山川险易,召至军与计事。从容语同列曰:“琼尝 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自若将士 视之,孰敢爱死乎?江南诸帅,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制敌决胜委之偏裨。 不即覆亡,已为天幸,何能振起耶?”众以为确论。 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 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 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 鸟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初,琼去亳未几,宋兵 陷之而不守,复弃去,乃以州人宋超守之。及大军至,超复以州事委其钤辖卫经 而遁去。帅府使人招经,经不下。及城溃,百姓惶惧待命,琼请于元帅曰:“城 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之有,愿慰安之。”元帅因止戮经而释其州人, 复命琼守亳。凡六年,亳人德之。迁武宁军节度使。八年,为泰宁军节度使。九 年,迁归德尹。贞元元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官,年五十。 (节选自《金史·列传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B.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C.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D.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 军意气自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署,暂任、代理官职之意,文言中权、摄、行、除等字都有相同意思。 B.勤王,多指君王统治受到威胁动摇时,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C.钤辖,宋代军职名,以职权、官资、驻地的不同区分为若干等类。 D.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队及行政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郦琼投笔从戎,受到名将赏识。盗贼兴起的时候,郦琼弃文从武,回到家乡 召集义军,被宗泽委以军职。 B.郦琼深孚众望,武装势力壮大。郦琼被推举为首领,引导众人,打着勤王的 旗号,一路收兵买马,渡过黄河时,军队已发展一万多人
C.郦琼远见卓识,观点引人共鸣。当宗弼再次讨伐江南时,被召回军中参与谋 划军事的郦琼所讲的一番话被同僚视为正确的言论 D.郦琼心怀仁爱,赢得百姓感念。宋军弃守亳州,老百姓惊慌待命,因为郦琼 的劝谏,州民的性命得以保全。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 (2)城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之有,愿慰安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雨过天晴之后的景色:雨云已不能覆盖整个天空,蓝天一隅挂着一抹 淡淡的白云。画面色彩鲜明,形象逼真。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鹊语声的清脆与残雷声的低沉形成对比,又和谐统一, 整个画面充满生机。 C.“卧看星河尽意明”化用了杜牧《秋夕》中诗句“卧看牵牛织女星”,表达 了相近的情感。 D.这首诗写景善于捕捉变化的瞬间,从空间变化写到时间的推移,多层次多侧 面地描绘微妙多变的大自然 15.全诗不着一个“喜”字,但喜悦之情蕴于写景叙事之中。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感谢,与 友人共勉的诗句是“,”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 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3)《赤壁赋》中苏轼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占领荆州后 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9分) 在五十六个民族文化行列中,傣族贝叶文化是中国文化大环境中比较特殊的- 脉。它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共同构筑了的中华文化。贝叶经在广博浩 繁的整个中国文化典籍中也 贝叶,即北回归线一带特有植物贝叶棕的叶片。在贝叶上书写文字产生于古印度 公元前一世纪,贝叶经文随着其他载体的经文一起传入中国,在傣族地区年深日 久的流传,人们逐渐称之为“贝叶经”。贝叶经在云南傣族地区发展得,形成了 地域性、民族性非常浓郁的贝叶文化。浩繁的贝叶典籍,内容包括大量的佛教经
C.郦琼远见卓识,观点引人共鸣。当宗弼再次讨伐江南时,被召回军中参与谋 划军事的郦琼所讲的一番话被同僚视为正确的言论。 D.郦琼心怀仁爱,赢得百姓感念。宋军弃守亳州,老百姓惊慌待命,因为郦琼 的劝谏,州民的性命得以保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 (2)城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之有,愿慰安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雨 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雨过天晴之后的景色:雨云已不能覆盖整个天空,蓝天一隅挂着一抹 淡淡的白云。画面色彩鲜明,形象逼真。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鹊语声的清脆与残雷声的低沉形成对比,又和谐统一, 整个画面充满生机。 C.“卧看星河尽意明”化用了杜牧《秋夕》中诗句“卧看牵牛织女星”,表达 了相近的情感。 D.这首诗写景善于捕捉变化的瞬间,从空间变化写到时间的推移,多层次多侧 面地描绘微妙多变的大自然。 15.全诗不着一个“喜”字,但喜悦之情蕴于写景叙事之中。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 6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感谢,与 友人共勉的诗句是“ ,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 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3)《赤壁赋》中苏轼以“ , ”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占领荆州后 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本题共 9 分) 在五十六个民族文化行列中,傣族贝叶文化是中国文化大环境中比较特殊的一 脉。它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共同构筑了的中华文化。贝叶经在广博浩 繁的整个中国文化典籍中也。 贝叶,即北回归线一带特有植物贝叶棕的叶片。在贝叶上书写文字产生于古印度。 公元前一世纪,贝叶经文随着其他载体的经文一起传入中国,在傣族地区年深日 久的流传,人们逐渐称之为“贝叶经”。贝叶经在云南傣族地区发展得,形成了 地域性、民族性非常浓郁的贝叶文化。浩繁的贝叶典籍,内容包括大量的佛教经
典、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礼仪形制、哲学、历史民俗、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生 产生活、天文历法、时令节气与农业、医学理论和保健知识、工艺美术与书画知 识、水利与工程建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传统武术及体育运动……简直 是。可以说,傣族文化的所有传承都在贝叶上得到了全面表达。傣族社会的各个 阶层,贝叶经使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同时完成了傣族社会的 特定的教育体系。贝叶经与傣族人民相辅相生,傣族社会也由此形成了完备而又 具特色的人文状况,(),风情万种的傣族人民也就始终在民族大家庭中独领风 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五彩缤纷出类拔萃蔚然成风包罗万象 B.五彩缤纷独树一帜蔚为壮观不一而足 C.异彩纷呈独树一帜蔚为壮观包罗万象 D.异彩纷呈出类拔萃蔚然成风不一而足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同 时打造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B.对于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 同时构建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C.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贝 叶经同时形成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D.对于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来说,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 工具,同时实现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邻的文化并没有像对历史上消失的民族那样同化掉这个民族 B.这个民族也就没有像历史上消失的民族那样被相邻的文化同化掉 C.历史上消失的民族被相邻文化同化掉的命运并没有发生在这个民族身上 D.相邻的文化并没有同化掉这个民族,就像历史上消失的民族被同化掉那样 20.下面是 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 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兄表 台托人 带回的您新发 的拙作已收到。 我儿在沪求职数月,多次屈居贵宅叨扰,承蒙 愚兄关怀照顾,贤弟心中不胜感激! 知您下月回乡,特备薄酒 诚邀兄拜访寒舍,共叙情 21.下面是小学语文课文《蝙蝠与雷达》的教学板书,请根据板书内容写一段话, 概括出飞机夜间飞行的原理,要求全面反映板书内容,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 超过100个字。(6分)
典、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礼仪形制、哲学、历史民俗、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生 产生活、天文历法、时令节气与农业、医学理论和保健知识、工艺美术与书画知 识、水利与工程建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传统武术及体育运动……简直 是。可以说,傣族文化的所有传承都在贝叶上得到了全面表达。傣族社会的各个 阶层,贝叶经使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同时完成了傣族社会的 特定的教育体系。贝叶经与傣族人民相辅相生,傣族社会也由此形成了完备而又 具特色的人文状况,(),风情万种的傣族人民也就始终在民族大家庭中独领风 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五彩缤纷 出类拔萃 蔚然成风 包罗万象 B.五彩缤纷 独树一帜 蔚为壮观 不一而足 C.异彩纷呈 独树—帜 蔚为壮观 包罗万象 D.异彩纷呈 出类拔萃 蔚然成风 不一而足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同 时打造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B.对于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 同时构建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C.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工具,贝 叶经同时形成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D.对于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来说,贝叶经是他们学习文化、传承思想的最主要 工具,同时实现了傣族社会的特定的教育体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相邻的文化并没有像对历史上消失的民族那样同化掉这个民族 B.这个民族也就没有像历史上消失的民族那样被相邻的文化同化掉 C.历史上消失的民族被相邻文化同化掉的命运并没有发生在这个民族身上 D.相邻的文化并没有同化掉这个民族,就像历史上消失的民族被同化掉那样 20.下面 是 一 封 信 的 主 要 内 容,其 中 有 五 处 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兄 台 托 人 带 回 的 您 新 发 表 的 拙 作 已 收 到。 我 儿 在 沪 求 职 数 月,多次 屈 居贵 宅叨扰,承蒙 愚兄关怀照顾,贤 弟 心 中不 胜 感 激! 知 您 下 月 回 乡,特 备 薄 酒, 诚 邀 兄 拜 访 寒 舍,共 叙 情 谊! 21.下面是小学语文课文《蝙蝠与雷达》的教学板书,请根据板书内容写一段话, 概括出飞机夜间飞行的原理,要求全面反映板书内容,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 超过 100 个字。(6 分)
蝙蝠和雷达 蝙蝠探路工具。嘴发出超声 耳听到 反射廢夜 碍 飞机装有雷达/无线发出)电波 飞 荧光屏(显示) 反射 物行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互联网时代,“无滤镜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会在修图上花费很 多的时间,以便让照片在发布到网络之前变得完美无瑕,比如用修图软件使脸颊 变得更瘦、更匀称,使鼻子变得更髙、更挺,使肤色变得更白嫩……在2017年 的一项调查中,67%的人承认会编辑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以提升个人形象 读了上面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 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A项“单纯以琴自娱”错误,“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 趋势”分析不当。原文“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 理想的写照”及最后一段内容分析。B项“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 分析不当。D项“唯一标准”错,原文是“核心标准” 2.(3分)A【解析】分析错误,原文“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能而言 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 3.(3分)D【解析】“它”指代不明。 4.(3分)A【解析】小说情节和矛盾都是淡化的,父子之间的隔膜在羊群出 现之前就产生了 5.(6分)①孤独:父亲向他描述的大海是灰暗的沮丧的,孩子无法理解,在 成年人的语境里他是孤独的;②无助:面对周围成年人对他的无视,他没有办法 改变,是无助的;③善良:爱羊,喂饥饿的海鸥,挂念被他抛弃在半路的羊,又 有天性未泯的童真。(答对一点得2分。如能结合作品谈到纯真、渴望温暖等, 均可得分) 6.(6分)①“羊”象征着善良、童真,(2分)文中强调羊“白得耀眼”,这 与父亲描述的阴沉的海形成了对比;(1分)②“羊”是美好事物的代表,象征 着理解和温暖,(2分)孩子在触摸羊时,感叹“真温暖啊”,这与周围不理解 他的冰冷的成人世界形成了对比。(1分)(意思对即可) 7.(3分)A【解析】B项无中生有;C项曲解文意:D项推论错误 8.(3分)D【解析】强加因果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在互联网时代,“无滤镜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会在修图上花费很 多的时间,以便让照片在发布到网络之前变得完美无瑕,比如用修图软件使脸颊 变得更瘦、更匀称,使鼻子变得更高、更挺,使肤色变得更白嫩……在 2017 年 的一项调查中,67%的人承认会编辑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以提升个人形象。 读了上面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 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C 【解析】A 项“单纯以琴自娱”错误,“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 趋势”分析不当。原文“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 理想的写照”及最后一段内容分析。B 项“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 分析不当。D 项“唯一标准”错,原文是“核心标准”。 2.(3 分)A 【解析】分析错误,原文“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能而言, 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 3.(3 分)D 【解析】“它”指代不明。 4.(3 分)A 【解析】小说情节和矛盾都是淡化的,父子之间的隔膜在羊群出 现之前就产生了。 5.(6 分)①孤独:父亲向他描述的大海是灰暗的沮丧的,孩子无法理解,在 成年人的语境里他是孤独的;②无助:面对周围成年人对他的无视,他没有办法 改变,是无助的;③善良:爱羊,喂饥饿的海鸥,挂念被他抛弃在半路的羊,又 有天性未泯的童真。(答对一点得 2 分。如能结合作品谈到纯真、渴望温暖等, 均可得分) 6.(6 分)①“羊”象征着善良、童真,(2 分)文中强调羊“白得耀眼”,这 与父亲描述的阴沉的海形成了对比;(1 分)②“羊”是美好事物的代表,象征 着理解和温暖,(2 分)孩子在触摸羊时,感叹“真温暖啊”,这与周围不理解 他的冰冷的成人世界形成了对比。(1 分)(意思对即可) 7.(3 分)A 【解析】B 项无中生有;C 项曲解文意;D 项推论错误。 8.(3 分)D 【解析】强加因果
9.(6分)①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由政府 推动;(国家)②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社会)③进 步繁荣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加快科普设施建设, 全社会参与;(科普)④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推动重点人群 科学素质的提高,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增强科普保障能力。(教育)(每点 分,答对三点得6分) 10.(3分)B 11.(3分)A【解析】“除”为授职之意。 12.(3分)B【解析】所渡为淮河。 13.(10分)翻译: (1)秦桧,是个老儒生,就是所说的亡国大夫,小心谨慎地守着疆土,就怕国 家颠覆灭亡。(“兢兢”、判断句及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城攻不下的原因是小人逼迫百姓。老百姓有什么罪呢?希望让我去抚慰他 们。(“所”字结构、“凶竖”及“愿”各1分,句意2分) 14.(3分)C【解析】杜牧的诗句表达的是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坐看牵牛织女 星的寂寞凄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雨过天晴的喜爱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15.(6分)①首联、颔联绘雨晴之后美好的景色。天空澄澈,鸟儿迫不及待地 报晴,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表达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②颈联以叙事抒发 雨晴之喜。暑热中由雷雨送来了惬意的凉爽,雨后微凉引起了睡意,但诗人不愿 辜负自然,“急搜”、“报”表现出了诗情胜过睡意,诗人要用诗句来报答自然 的美意。③尾联推想自己在雨后夜晚卧看深邃髙远夜空的星河,虽是“无人共” 但并不孤单,而是兴致勃勃。(答对一点得2分) 16.(6分) (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每句1分) 17.(3分)C【解析】五彩缤纷:五彩,各种色彩;缤纷,繁多错杂的样子。 形容色彩纷繁而艳丽。异彩纷呈: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也形容新奇的事物纷纷 涌现。这里用来形容“中华文化”。出类拔萃:形容高出同类之上,可以指人也 可以指物。独树一帜:指与众不同,自成一家。这里强调的是不同。蔚然成风: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某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不能作补语。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事物丰富多彩,汇集成盛大壮观的景象。包罗万象 形容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不一而足:多用来指所说的事物或现象不 止一种,而是很多。根据上下文,这里除了多,还有全的意思 18.(3分)B【解析】比较四个选项,句子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中途易辙。 句子中“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可以作主语,但后半句陈述的主体变成了“贝叶 经”,所以应该加上介词“对于……来说”,使“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状 语成分。二是搭配不当,“贝叶经构建……教育体系”,搭配恰当。C项分句共 用主语时,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可以省略 19.(3分)B【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和前后句式一致的原则,陈述主体应当是 “这个民族”。 20.(5分)
9.(6 分)①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由政府 推动;(国家)②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社会)③进一 步繁荣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加快科普设施建设, 全社会参与;(科普)④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推动重点人群 科学素质的提高,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增强科普保障能力。(教育)(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 10.(3 分)B 11.(3 分)A 【解析】“除”为授职之意。 12.(3 分)B 【解析】所渡为淮河。 13.(10 分)翻译: (1)秦桧,是个老儒生,就是所说的亡国大夫,小心谨慎地守着疆土,就怕国 家颠覆灭亡。(“兢兢”、判断句及宾语前置句式各 1 分,句意 2 分) (2)城攻不下的原因是小人逼迫百姓。老百姓有什么罪呢?希望让我去抚慰他 们。(“所”字结构、“凶竖”及“愿”各 1 分,句意 2 分) 14.(3 分)C 【解析】杜牧的诗句表达的是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坐看牵牛织女 星的寂寞凄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雨过天晴的喜爱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15.(6 分)①首联、颔联绘雨晴之后美好的景色。天空澄澈,鸟儿迫不及待地 报晴,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表达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②颈联以叙事抒发 雨晴之喜。暑热中由雷雨送来了惬意的凉爽,雨后微凉引起了睡意,但诗人不愿 辜负自然,“急搜”、“报”表现出了诗情胜过睡意,诗人要用诗句来报答自然 的美意。③尾联推想自己在雨后夜晚卧看深邃高远夜空的星河,虽是“无人共”, 但并不孤单,而是兴致勃勃。(答对一点得 2 分) 16.(6 分) (1)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3)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每句 1 分) 17.(3 分)C 【解析】五彩缤纷:五彩,各种色彩;缤纷,繁多错杂的样子。 形容色彩纷繁而艳丽。异彩纷呈: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也形容新奇的事物纷纷 涌现。这里用来形容“中华文化”。出类拔萃:形容高出同类之上,可以指人也 可以指物。独树一帜:指与众不同,自成一家。这里强调的是不同。蔚然成风: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某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不能作补语。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事物丰富多彩,汇集成盛大壮观的景象。包罗万象: 形容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不一而足:多用来指所说的事物或现象不 止一种,而是很多。根据上下文,这里除了多,还有全的意思。 18.(3 分)B 【解析】比较四个选项,句子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中途易辙。 句子中“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可以作主语,但后半句陈述的主体变成了“贝叶 经”,所以应该加上介词“对于……来说”,使“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状 语成分。二是搭配不当,“贝叶经构建……教育体系”,搭配恰当。C 项分句共 用主语时,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可以省略。 19.(3 分)B 【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和前后句式一致的原则,陈述主体应当是 “这个民族”。 20.(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