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发生特点、防治方法,并能识别 50 种 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在自然情况下,每种园林植物都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病害的危害,尤其以园林植物叶、 花、果病害种类为多。据报道,有 60-70%的园林植物病害属于叶、花、果病害。叶、花、 果病害一般情况下,很少能引起园林植物的死亡,但叶片的斑驳、枯死、变形,花的提前脱 落等,却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尤其是对观叶植物的影响更甚。叶部病害还常常导 致园林植物提早落叶,减少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削弱花木的生长势,并诱发其他病虫害的 发生。 引起园林植物的叶花果病害的病原既有侵染性病原(寄生性种子植物除外),也有非侵 染性病原,但大多数是由侵染性病原引起的。侵染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 寄生性线虫等都能引起植物叶部病害,以真菌为主,并且有些叶部病害(如病毒病等),往 往发病比较重,危害比较大。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症状类型很多,主要有:灰霉、白粉、锈粉、煤污、斑点、毛毡、 变形、变色等。 园林叶花果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 1.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是病落叶、被害枝条、冬芽等器官上越冬的病菌菌丝体、子实体、 休眠体。 2.潜育期一般较短,大都在 7~15 天左右,整个生长季节中再侵染次数多。再侵染来 源单纯,均来自于初侵染所形成的病部。 3.病原物主要通过被动传播方式到达新的侵染点。传播的动力和媒介包括风、雨、昆 虫、人类活动等,多数叶部病害的病原物是通过气流传播的。 4.侵入途径主要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几种。 园林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集中清除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是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 病害的主要措施,改善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根本措施。 一、叶变形类 叶变形病主要是由子囊菌亚门的外子囊菌和担子菌亚门的外担子菌引起的。寄主受病菌 侵害后组织增生,使叶片肿大、皱缩、加厚,果实肿大、中空成囊状,引起落叶、落果,严 重的引起枝条枯死,影响观赏效果。 (一)桃缩叶病 1.分布与为害 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浙江地区发生较重。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樱花、 李、杏、梅等园林植物。发病后引起早期落叶、落花、落果,减少当年新梢生长量,严重时 树势衰退,容易受冻害。 2.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果实。叶片感病后,一部分或全部 波浪状皱缩卷曲,呈黄色至紫红色,加厚,质地变脆。春末夏初,叶片正面出现一层灰白色 粉层,即病菌的子实层,有时叶片背面也可见灰白色粉层。后期病叶干枯脱落。病梢为灰绿 色或黄色,节间短缩肿胀,其上着生成丛、卷曲的叶片,严重时病梢枯死。幼果发病初期果
第五章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发生特点、防治方法,并能识别 50 种 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在自然情况下,每种园林植物都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病害的危害,尤其以园林植物叶、 花、果病害种类为多。据报道,有 60-70%的园林植物病害属于叶、花、果病害。叶、花、 果病害一般情况下,很少能引起园林植物的死亡,但叶片的斑驳、枯死、变形,花的提前脱 落等,却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尤其是对观叶植物的影响更甚。叶部病害还常常导 致园林植物提早落叶,减少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削弱花木的生长势,并诱发其他病虫害的 发生。 引起园林植物的叶花果病害的病原既有侵染性病原(寄生性种子植物除外),也有非侵 染性病原,但大多数是由侵染性病原引起的。侵染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 寄生性线虫等都能引起植物叶部病害,以真菌为主,并且有些叶部病害(如病毒病等),往 往发病比较重,危害比较大。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症状类型很多,主要有:灰霉、白粉、锈粉、煤污、斑点、毛毡、 变形、变色等。 园林叶花果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 1.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是病落叶、被害枝条、冬芽等器官上越冬的病菌菌丝体、子实体、 休眠体。 2.潜育期一般较短,大都在 7~15 天左右,整个生长季节中再侵染次数多。再侵染来 源单纯,均来自于初侵染所形成的病部。 3.病原物主要通过被动传播方式到达新的侵染点。传播的动力和媒介包括风、雨、昆 虫、人类活动等,多数叶部病害的病原物是通过气流传播的。 4.侵入途径主要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几种。 园林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集中清除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是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 病害的主要措施,改善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根本措施。 一、叶变形类 叶变形病主要是由子囊菌亚门的外子囊菌和担子菌亚门的外担子菌引起的。寄主受病菌 侵害后组织增生,使叶片肿大、皱缩、加厚,果实肿大、中空成囊状,引起落叶、落果,严 重的引起枝条枯死,影响观赏效果。 (一)桃缩叶病 1.分布与为害 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浙江地区发生较重。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樱花、 李、杏、梅等园林植物。发病后引起早期落叶、落花、落果,减少当年新梢生长量,严重时 树势衰退,容易受冻害。 2.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果实。叶片感病后,一部分或全部 波浪状皱缩卷曲,呈黄色至紫红色,加厚,质地变脆。春末夏初,叶片正面出现一层灰白色 粉层,即病菌的子实层,有时叶片背面也可见灰白色粉层。后期病叶干枯脱落。病梢为灰绿 色或黄色,节间短缩肿胀,其上着生成丛、卷曲的叶片,严重时病梢枯死。幼果发病初期果
图 5-1 桃缩叶病 1、症状 2、子囊及子囊孢子 图 5-2 杜鹃饼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皮上出现黄色或红色的斑点,稍隆起,病 斑随果实长大,逐渐变为褐色,并龟裂, 病果早落(图5-1)。 3.病原 病原菌为畸形外囊菌 [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 属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外子囊菌目、 外囊菌属。子囊直接从菌丝体上生出,裸 生于寄主表皮外;子囊圆筒形,无色,顶 端平截;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偶为4个; 子囊孢子球形至卵形,无色。子囊孢子以 出芽生殖方式产生芽孢子,芽孢子球形。 4.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壁芽孢子在 树皮、芽鳞上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天,成 熟的子囊孢子或芽孢子随气流等传播到新芽上,自气孔或上、下表皮侵入。病菌侵入后,在 寄主表皮下或在栅栏组织的细胞间隙中蔓延,刺激寄主组织细胞大量分裂,胞壁加厚,病叶 肥厚皱缩、卷曲并变红。 早春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如早春桃芽膨大期或展叶期雨水多、湿度大, 发病重;但早春温暖干旱时,发病轻。缩叶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0~16℃,但气温上升到21℃, 病情减缓。此病于4~5月份为发病盛期,6~7份后发病停滞。无再次侵染。 (二)杜鹃饼病 1.分布与为害 又称叶肿病。此病为杜鹃花上的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我国江南地区及 山东、辽宁等地。除为害杜鹃外,还为害茶、石楠科植物,导致叶、果及梢畸形,影响园林 植物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嫩梢,也为 害花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半 透明的近圆形病斑,后变为淡红色。病斑扩大, 变为黄褐色并下陷,而叶背的相应位置则隆起成 半球形,产生大小不一菌瘿,小的直径3~10mm, 大的直径23mm左右,表面产生灰白色粉层,即病 菌的子实层,灰白色粉层脱落,菌瘿成褐色至黑 褐色。后期病叶枯黄脱落。受害叶片大部分或整 片加厚,如饼干状,故称饼病。新梢受害,顶端 出现肥厚的叶丛或形成瘤状物。花受害后变厚, 形成瘿瘤状畸形花,表面生有灰白色粉状物(图 5-2)。 3.病原 杜鹃饼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层菌 纲、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 的真菌引起的,常见的有二种: 半球外担子菌(E.hemisphaericum Shirai):子实层白色;担子棍棒形或圆筒形,顶 生4个小梗;担孢子纺锤形,稍弯曲,无色,单胞。半球外担子菌为害叶脉、叶柄等部位, 产生半球形或扁球形的菌瘿。 日本外担子菌(E.japonicum Shirai):担子棍棒形或圆柱形,顶生3~5个小梗;担子 无色,单胞,圆筒形。日本外担子菌寄生在嫩叶上,产生较小的菌瘿。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内越冬,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随风
图 5-1 桃缩叶病 1、症状 2、子囊及子囊孢子 图 5-2 杜鹃饼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皮上出现黄色或红色的斑点,稍隆起,病 斑随果实长大,逐渐变为褐色,并龟裂, 病果早落(图5-1)。 3.病原 病原菌为畸形外囊菌 [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 属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外子囊菌目、 外囊菌属。子囊直接从菌丝体上生出,裸 生于寄主表皮外;子囊圆筒形,无色,顶 端平截;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偶为4个; 子囊孢子球形至卵形,无色。子囊孢子以 出芽生殖方式产生芽孢子,芽孢子球形。 4.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壁芽孢子在 树皮、芽鳞上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天,成 熟的子囊孢子或芽孢子随气流等传播到新芽上,自气孔或上、下表皮侵入。病菌侵入后,在 寄主表皮下或在栅栏组织的细胞间隙中蔓延,刺激寄主组织细胞大量分裂,胞壁加厚,病叶 肥厚皱缩、卷曲并变红。 早春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如早春桃芽膨大期或展叶期雨水多、湿度大, 发病重;但早春温暖干旱时,发病轻。缩叶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0~16℃,但气温上升到21℃, 病情减缓。此病于4~5月份为发病盛期,6~7份后发病停滞。无再次侵染。 (二)杜鹃饼病 1.分布与为害 又称叶肿病。此病为杜鹃花上的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我国江南地区及 山东、辽宁等地。除为害杜鹃外,还为害茶、石楠科植物,导致叶、果及梢畸形,影响园林 植物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嫩梢,也为 害花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半 透明的近圆形病斑,后变为淡红色。病斑扩大, 变为黄褐色并下陷,而叶背的相应位置则隆起成 半球形,产生大小不一菌瘿,小的直径3~10mm, 大的直径23mm左右,表面产生灰白色粉层,即病 菌的子实层,灰白色粉层脱落,菌瘿成褐色至黑 褐色。后期病叶枯黄脱落。受害叶片大部分或整 片加厚,如饼干状,故称饼病。新梢受害,顶端 出现肥厚的叶丛或形成瘤状物。花受害后变厚, 形成瘿瘤状畸形花,表面生有灰白色粉状物(图 5-2)。 3.病原 杜鹃饼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层菌 纲、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 的真菌引起的,常见的有二种: 半球外担子菌(E.hemisphaericum Shirai):子实层白色;担子棍棒形或圆筒形,顶 生4个小梗;担孢子纺锤形,稍弯曲,无色,单胞。半球外担子菌为害叶脉、叶柄等部位, 产生半球形或扁球形的菌瘿。 日本外担子菌(E.japonicum Shirai):担子棍棒形或圆柱形,顶生3~5个小梗;担子 无色,单胞,圆筒形。日本外担子菌寄生在嫩叶上,产生较小的菌瘿。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内越冬,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随风
图 5-3 茶饼病 1、症状 2、担子及担孢子 雨吹送到杜鹃嫩叶上。如果叶片上有充分水份,担孢子便可萌发侵入。脱落的担孢子萌发前 形成中隔,变成双胞,发芽时各细胞长出一个芽管,当芽管侵入叶片组织,在寄主组织不断 发展菌丝,经过7~17天左右产生病斑,在浙江丽水4月中旬产生病斑, 5月初可见子实层。 本病在生长季节可多次重复侵染,不断蔓延,但其担孢子寿命很短,对日光抵抗力甚弱,一 般几天后,便会失去萌发能力。因此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病组织内越冬和越夏,病组织内潜 伏的菌丝是发病的来源。带菌苗木为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来源。 该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低温高湿,阴蔽、日照少,管理粗放的花圃或盆栽植株有利 病害发生。其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在一年中有二个发 病高峰,即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高山杜鹃容易感病。 (三)茶饼病 1.分布与为害 茶饼病在我国的湖南、广西、 广东、湖北、河南、浙江、江西、贵州、四川等地 均有发生。常造成花、叶畸形、枯梢和病叶早落, 影响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侵害嫩叶、嫩梢、花及子房。病 叶正面初生淡黄色、半透明、近圆形病斑,病斑扩 大,使病部叶背肥肿,有的略卷曲;后期病部产生 一层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实层。白色粉状物飞 散后,病叶枯萎脱落。嫩梢感病后肥肿而粗短,由 淡红色变为灰白色,后出现白色粉状物,最后嫩梢 枯死。子房感病后肿大如桃,中空,比正常果实大 数倍,初为白色,最后变黑腐烂(图5-3)。 3.病原 病原菌为细丽外担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 (Shirai) Syd.],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属。担子裸生,棍棒状,无 色,顶端生有2~4个小梗。担孢子长椭圆形或到卵圆形,无色,单胞,有时生1~4隔膜,直 或稍弯曲。 4.发病规律 病原菌是一种强寄生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产生担 孢子,随风传播。潜育期约为7~17天。病害一般一年发生一次。常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 5月为发病盛期。病菌喜在温度较低、雨量较多、阴湿的条件下生长繁殖。 叶畸形类防治措施 (1)清除侵染来源。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梢和病花,要在灰白色子实层产生以前摘 除并销毁,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蔓延。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种植密度或花盆摆放不宜过密,使植株间有良 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选择弱酸性且土质疏松的土壤栽培杜鹃,不要积水,促进植株生长,提 高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在重病区,发芽展叶前,喷洒3~5ºBe的石硫合剂保护;发病期喷洒0.5 ºBe的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0.5%的波尔多液,或0.2~0.5% 的硫酸铜液3~5次。 二、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种子植物受到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病症。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地区的 多雨季节以及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发病率很高。除针叶树和球茎、鳞茎、兰花类 等花卉以及角质层、蜡质层厚的花卉(如山茶、玉兰等)以外,许多观赏植物(如月季、瓜
图 5-3 茶饼病 1、症状 2、担子及担孢子 雨吹送到杜鹃嫩叶上。如果叶片上有充分水份,担孢子便可萌发侵入。脱落的担孢子萌发前 形成中隔,变成双胞,发芽时各细胞长出一个芽管,当芽管侵入叶片组织,在寄主组织不断 发展菌丝,经过7~17天左右产生病斑,在浙江丽水4月中旬产生病斑, 5月初可见子实层。 本病在生长季节可多次重复侵染,不断蔓延,但其担孢子寿命很短,对日光抵抗力甚弱,一 般几天后,便会失去萌发能力。因此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病组织内越冬和越夏,病组织内潜 伏的菌丝是发病的来源。带菌苗木为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来源。 该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低温高湿,阴蔽、日照少,管理粗放的花圃或盆栽植株有利 病害发生。其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在一年中有二个发 病高峰,即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高山杜鹃容易感病。 (三)茶饼病 1.分布与为害 茶饼病在我国的湖南、广西、 广东、湖北、河南、浙江、江西、贵州、四川等地 均有发生。常造成花、叶畸形、枯梢和病叶早落, 影响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侵害嫩叶、嫩梢、花及子房。病 叶正面初生淡黄色、半透明、近圆形病斑,病斑扩 大,使病部叶背肥肿,有的略卷曲;后期病部产生 一层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实层。白色粉状物飞 散后,病叶枯萎脱落。嫩梢感病后肥肿而粗短,由 淡红色变为灰白色,后出现白色粉状物,最后嫩梢 枯死。子房感病后肿大如桃,中空,比正常果实大 数倍,初为白色,最后变黑腐烂(图5-3)。 3.病原 病原菌为细丽外担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 (Shirai) Syd.],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属。担子裸生,棍棒状,无 色,顶端生有2~4个小梗。担孢子长椭圆形或到卵圆形,无色,单胞,有时生1~4隔膜,直 或稍弯曲。 4.发病规律 病原菌是一种强寄生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产生担 孢子,随风传播。潜育期约为7~17天。病害一般一年发生一次。常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 5月为发病盛期。病菌喜在温度较低、雨量较多、阴湿的条件下生长繁殖。 叶畸形类防治措施 (1)清除侵染来源。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梢和病花,要在灰白色子实层产生以前摘 除并销毁,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蔓延。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种植密度或花盆摆放不宜过密,使植株间有良 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选择弱酸性且土质疏松的土壤栽培杜鹃,不要积水,促进植株生长,提 高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在重病区,发芽展叶前,喷洒3~5ºBe的石硫合剂保护;发病期喷洒0.5 ºBe的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0.5%的波尔多液,或0.2~0.5% 的硫酸铜液3~5次。 二、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种子植物受到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病症。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地区的 多雨季节以及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发病率很高。除针叶树和球茎、鳞茎、兰花类 等花卉以及角质层、蜡质层厚的花卉(如山茶、玉兰等)以外,许多观赏植物(如月季、瓜
图 5-4 瓜叶菊白粉病 1、症状 2、闭囊壳 3、子囊及子囊孢子 图 5-5 月季白粉病 1、症状图 2、白粉菌粉孢子 叶菊、金盏菊、松果菊、非洲菊、波斯菊、翠菊、大丽菊、百日菊、玫瑰、凤仙花、美女樱、 秋葵、一品红、蜀葵、福禄考、秋海棠、栀子、紫藤、蔷薇、牡丹、菊花、芍药、大丽花、 八仙花、九里香等大部分园林苗木及草坪植物)都有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花木的嫩叶、 幼芽、嫩梢和花蕾。病症非常明显,在发病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层。引起园林植物白粉病 的常见病原菌是,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内丝白粉菌属 (Leveillula)、叉丝壳属(Microsphaer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一) 瓜叶菊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白粉病是瓜叶菊温室栽培中的主要病害。除瓜叶菊外,此病还发生在 菊花、金盏菊、波斯菊、百日菊等多种菊科花卉上。苗期发病植株,因生长不良成矮化或畸 形,发病严重时全叶干枯。 2.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 时也可发生在叶柄、嫩茎以及花蕾上。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不明显的白色粉 霉状病斑,后来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 色斑块,上覆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 多个病斑相连白粉层覆盖全叶。在严重 感病的植株上,叶片和嫩梢扭曲,新梢 生长停滞,花朵变小,有的不能开花, 最后叶片变黄枯死。发病后期,叶面的 白粉层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其上可见 黑色小点粒-病菌的闭囊壳(图 5-4)。 3.病原 病原菌为二孢白粉菌 (Erysiphe eichoracearum DC.),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闭囊壳 上附属丝多,菌丝状;子囊 6~21 个,卵形或短椭圆形;子囊孢子 2 个,少数 3 个,椭圆形。 该菌的无性阶段为豚草粉孢霉属(Oidium ambrosiae Thum.)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筒形。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病菌借助气流和水流传播,孢 子萌发后以菌丝自表皮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细胞。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15~20℃有利 于病害的发生,7~10℃以下时,病害发生受到抑制。病害的发生一年中有两个高峰,苗期 发病盛期为 11~12 月,成株发病盛期为 3~4 月。 (二) 月季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对月季危害较 大,轻则使月季长势减弱、嫩叶片扭曲 变形、花姿不整,影响生长和失去观赏 价值,重则引起月季早落叶、花蕾畸形 或不完全开放,连续发病则使月季枝干 枯死或整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该病 也侵染玫瑰、蔷薇等植物。 2.症状 大多发生在植株的嫩叶、幼芽、 嫩枝及花蕾上。老叶较抗病。发病初期 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 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 粉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片。犹如 覆盖着一层白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最后粉斑上长出许多黄色小圆点。随后
图 5-4 瓜叶菊白粉病 1、症状 2、闭囊壳 3、子囊及子囊孢子 图 5-5 月季白粉病 1、症状图 2、白粉菌粉孢子 叶菊、金盏菊、松果菊、非洲菊、波斯菊、翠菊、大丽菊、百日菊、玫瑰、凤仙花、美女樱、 秋葵、一品红、蜀葵、福禄考、秋海棠、栀子、紫藤、蔷薇、牡丹、菊花、芍药、大丽花、 八仙花、九里香等大部分园林苗木及草坪植物)都有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花木的嫩叶、 幼芽、嫩梢和花蕾。病症非常明显,在发病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层。引起园林植物白粉病 的常见病原菌是,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内丝白粉菌属 (Leveillula)、叉丝壳属(Microsphaer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一) 瓜叶菊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白粉病是瓜叶菊温室栽培中的主要病害。除瓜叶菊外,此病还发生在 菊花、金盏菊、波斯菊、百日菊等多种菊科花卉上。苗期发病植株,因生长不良成矮化或畸 形,发病严重时全叶干枯。 2.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 时也可发生在叶柄、嫩茎以及花蕾上。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不明显的白色粉 霉状病斑,后来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 色斑块,上覆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 多个病斑相连白粉层覆盖全叶。在严重 感病的植株上,叶片和嫩梢扭曲,新梢 生长停滞,花朵变小,有的不能开花, 最后叶片变黄枯死。发病后期,叶面的 白粉层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其上可见 黑色小点粒-病菌的闭囊壳(图 5-4)。 3.病原 病原菌为二孢白粉菌 (Erysiphe eichoracearum DC.),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闭囊壳 上附属丝多,菌丝状;子囊 6~21 个,卵形或短椭圆形;子囊孢子 2 个,少数 3 个,椭圆形。 该菌的无性阶段为豚草粉孢霉属(Oidium ambrosiae Thum.)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筒形。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病菌借助气流和水流传播,孢 子萌发后以菌丝自表皮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细胞。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15~20℃有利 于病害的发生,7~10℃以下时,病害发生受到抑制。病害的发生一年中有两个高峰,苗期 发病盛期为 11~12 月,成株发病盛期为 3~4 月。 (二) 月季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对月季危害较 大,轻则使月季长势减弱、嫩叶片扭曲 变形、花姿不整,影响生长和失去观赏 价值,重则引起月季早落叶、花蕾畸形 或不完全开放,连续发病则使月季枝干 枯死或整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该病 也侵染玫瑰、蔷薇等植物。 2.症状 大多发生在植株的嫩叶、幼芽、 嫩枝及花蕾上。老叶较抗病。发病初期 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 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 粉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片。犹如 覆盖着一层白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最后粉斑上长出许多黄色小圆点。随后
图 5—6 紫薇白粉病 1.白粉病症状图 2.白粉菌粉孢子 小圆点颜色逐渐变深,直至呈现黑褐色,即病菌的闭囊壳。月季芽受害后,病芽展开的叶片 上、下两面都布满了白粉层,叶片皱缩、反卷、变厚,呈紫绿色,感病的叶柄及皮刺上的白 粉层很厚,难剥离。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弯曲、有回枯现象。花 蕾染病时表面被满白粉,不能开花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干枯,花蕾凋落,甚至整株死 亡。(图5-5)。 3.病原 引起此病的病原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 叉丝单囊壳菌(Podosphaera oxyaconthae (DC.)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菌 纲、白粉菌目、叉丝单囊壳属。闭囊壳上附属丝6 ~ 16根,顶部叉状分枝2 ~ 5次,分枝的顶 端膨大呈锣锤状,子囊1个,短椭圆形或近球形,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或肾形。无性阶段为 山楂粉孢霉(Oidium crataegi Grogn),分生孢子串生,单胞,卵圆形或桶形,无色。 (2)单囊白粉菌( Sphaerotheca fulinea( Schlecht.)Salm ),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 白粉菌目、单囊白粉菌属。闭囊壳壳壁的细胞特大,附属丝5~10根,菌丝状,褐色,有隔膜。 子囊短椭圆形或近球形。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无色透明。无性阶段为粉孢霉属的真菌 (Oidium sp.);粉孢子串生,椭圆形,无色。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芽中越冬,闭囊壳也可以越冬,但一般情况下,月季 上较少产生闭囊壳。翌年春季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3月中旬产生粉孢 子。粉孢子主要通过风的传播,直接侵入。在温度20℃、湿度97%~99%的条件下,粉孢子 2~4小时就能萌发,3天左右就又能形成新的孢子。潜育期短,人工接种为5~7天。病原菌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度为33℃。粉孢子萌发的最适湿度为97~ 99%。露地栽培月季以春季4~6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发病较多,温室栽培可整年发生。 温室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湿度高、种植密度大,发病严重;氮肥施用过多,土 壤中缺钙或过干的轻沙土,有利于发病;温差变化大、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 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力,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月季的品种不同,白粉病的发生也有所 不同,芳香族的多数品种不抗病,尤其是红色花品种极易感病。一般小叶、无毛的蔓生、多 花品种较抗病。抗病品种叶片中磺基丙氨酸含量高,而感病品种的嫩叶中有β—丙氨酸,抗 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老叶中则没有β—丙氨酸。 (三)紫薇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普遍发生。据 报道,云南、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山东、上海、 北京,湖南、贵州、河南、福建、台湾等省市均有发生。 白粉病使紫薇叶片枯黄,引起早落叶,影响树势和观赏。 2.症状 白粉病主要侵害紫薇的叶片,嫩叶比老 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会受侵染。叶片展开即可受侵 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为圆形 病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有时白粉层覆盖整个叶 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早落。发病后期白粉层上出现 由白而黄,最后变为黑色的小点粒-闭囊壳(图 5-6)。 3 .病原 病 原 菌 是 南 方 小 钩 丝 壳 菌 [Uneinuliella australiana(MoAlp.)zhehg&chen], 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小钩丝壳属。菌丝 体着生于叶片上下表面。闭囊壳聚生至散生,暗褐色, 球形至扁球形,附属丝有长、短两种,长附属丝直或弯 曲,长度为闭囊壳的 1~2 倍,顶端钩状或卷曲 l~2 周; 子囊 3~5 个,卵形、近球形;子囊孢子 5~7 个,卵形。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粉孢子由气流传
图 5—6 紫薇白粉病 1.白粉病症状图 2.白粉菌粉孢子 小圆点颜色逐渐变深,直至呈现黑褐色,即病菌的闭囊壳。月季芽受害后,病芽展开的叶片 上、下两面都布满了白粉层,叶片皱缩、反卷、变厚,呈紫绿色,感病的叶柄及皮刺上的白 粉层很厚,难剥离。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弯曲、有回枯现象。花 蕾染病时表面被满白粉,不能开花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干枯,花蕾凋落,甚至整株死 亡。(图5-5)。 3.病原 引起此病的病原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 叉丝单囊壳菌(Podosphaera oxyaconthae (DC.)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菌 纲、白粉菌目、叉丝单囊壳属。闭囊壳上附属丝6 ~ 16根,顶部叉状分枝2 ~ 5次,分枝的顶 端膨大呈锣锤状,子囊1个,短椭圆形或近球形,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或肾形。无性阶段为 山楂粉孢霉(Oidium crataegi Grogn),分生孢子串生,单胞,卵圆形或桶形,无色。 (2)单囊白粉菌( Sphaerotheca fulinea( Schlecht.)Salm ),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 白粉菌目、单囊白粉菌属。闭囊壳壳壁的细胞特大,附属丝5~10根,菌丝状,褐色,有隔膜。 子囊短椭圆形或近球形。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无色透明。无性阶段为粉孢霉属的真菌 (Oidium sp.);粉孢子串生,椭圆形,无色。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芽中越冬,闭囊壳也可以越冬,但一般情况下,月季 上较少产生闭囊壳。翌年春季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3月中旬产生粉孢 子。粉孢子主要通过风的传播,直接侵入。在温度20℃、湿度97%~99%的条件下,粉孢子 2~4小时就能萌发,3天左右就又能形成新的孢子。潜育期短,人工接种为5~7天。病原菌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度为33℃。粉孢子萌发的最适湿度为97~ 99%。露地栽培月季以春季4~6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发病较多,温室栽培可整年发生。 温室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湿度高、种植密度大,发病严重;氮肥施用过多,土 壤中缺钙或过干的轻沙土,有利于发病;温差变化大、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 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力,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月季的品种不同,白粉病的发生也有所 不同,芳香族的多数品种不抗病,尤其是红色花品种极易感病。一般小叶、无毛的蔓生、多 花品种较抗病。抗病品种叶片中磺基丙氨酸含量高,而感病品种的嫩叶中有β—丙氨酸,抗 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老叶中则没有β—丙氨酸。 (三)紫薇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普遍发生。据 报道,云南、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山东、上海、 北京,湖南、贵州、河南、福建、台湾等省市均有发生。 白粉病使紫薇叶片枯黄,引起早落叶,影响树势和观赏。 2.症状 白粉病主要侵害紫薇的叶片,嫩叶比老 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会受侵染。叶片展开即可受侵 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为圆形 病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有时白粉层覆盖整个叶 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早落。发病后期白粉层上出现 由白而黄,最后变为黑色的小点粒-闭囊壳(图 5-6)。 3 .病原 病 原 菌 是 南 方 小 钩 丝 壳 菌 [Uneinuliella australiana(MoAlp.)zhehg&chen], 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小钩丝壳属。菌丝 体着生于叶片上下表面。闭囊壳聚生至散生,暗褐色, 球形至扁球形,附属丝有长、短两种,长附属丝直或弯 曲,长度为闭囊壳的 1~2 倍,顶端钩状或卷曲 l~2 周; 子囊 3~5 个,卵形、近球形;子囊孢子 5~7 个,卵形。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粉孢子由气流传
图 5—7 大叶黄杨白粉病 1.症状 2.菌丝和分生孢子 播;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粉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 19~25℃,温度范围为 5~30℃, 空气相对湿度为 100%,自由水更有利于粉孢子萌发。 紫薇发生白粉病后,其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病叶组织蒸腾强度增加,从而加速叶片的衰 老、死亡。紫薇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秋季发病为害最为严重。 (四)大叶黄杨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大叶黄杨白粉病是大叶黄杨上的常见病害。在我国四川、上海、浙江、 山东、江西等等地均有发生。大 叶 黄杨 易 受 白 粉 病危 害 的 是 嫩叶 和 新 梢 , 严重 时 叶卷曲,枝梢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2. 症状 白粉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面, 也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愈 合之后不规则。将表生的白色粉状菌丝和孢子层 拭去时原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形斑。严重时新梢 感病可达 100%。有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曲 畸形,甚至枯死(图 5-7)。 3.病原 为正木粉孢霉[Oidium euonymi -japonicae(Arc.) 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 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粉孢霉属。菌丝表生, 无色,有隔膜,具分枝,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基 部细胞稍扭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独成熟或成 短链。在全年植物生长季节所采集的标本上均不产生有性阶段,但经人工诱发可产生病菌有 性阶段,有性阶段为 Microsphaera sp.。 4.发病规律 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病叶、病梢为翌春的初侵染来源。在大 叶黄杨展叶时和生长期,病原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直接穿透侵入 寄主,潜育期 5-8 天。发病的峰值一般出现于 4-5 月。病斑的发展也与叶的幼老关系密切, 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圆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 病斑扩展几乎无限,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以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 7-8 月,在白粉 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 Cicinnobolus sp.,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在发病期间, 雨水多则发病严重;徒长枝叶发病重;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 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绿篱较绿球病重。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清除侵染来源。秋冬季结合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生长季节结合修剪整枝及时除去 病芽、病叶和病梢,以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性。适当增施磷、钾肥,合理使用氮肥;种植不 要过密,适当疏伐,以利于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感病植株,摘除病叶,剪去病枝,是减少棚 室花卉白粉病发生的一条有效措施;加强温室的温湿度管理,特别是早春保持较恒定的温度, 防止温度的忽高忽低,有规律地通风换气,使湿度不至于过高,营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生的环 境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尽可能的选择抗病品种,繁殖时不使用感病株上的枝条或种子。例如月季可选白金、女 神、爱斯来拉达、爱、金凤凰等抗白粉病的品种。 (3)喷药防治。盆土或苗床、土壤药物杀菌,可用 50%甲基硫菌灵与 50%福美双(1∶ 1)混合药剂 600 至 700 倍液喷洒盆土或苗床、土壤,可达杀菌效果。发芽前喷施 3~4ºBe 的 石硫合剂(瓜叶菊上禁用);生长季节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30%的氟菌唑 800 ~1 000 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1200 倍液、50%退菌特 800 倍液或 15%绿帝可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进行喷雾,每隔 7 ~
图 5—7 大叶黄杨白粉病 1.症状 2.菌丝和分生孢子 播;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粉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 19~25℃,温度范围为 5~30℃, 空气相对湿度为 100%,自由水更有利于粉孢子萌发。 紫薇发生白粉病后,其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病叶组织蒸腾强度增加,从而加速叶片的衰 老、死亡。紫薇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秋季发病为害最为严重。 (四)大叶黄杨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大叶黄杨白粉病是大叶黄杨上的常见病害。在我国四川、上海、浙江、 山东、江西等等地均有发生。大 叶 黄杨 易 受 白 粉 病危 害 的 是 嫩叶 和 新 梢 , 严重 时 叶卷曲,枝梢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2. 症状 白粉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面, 也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愈 合之后不规则。将表生的白色粉状菌丝和孢子层 拭去时原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形斑。严重时新梢 感病可达 100%。有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曲 畸形,甚至枯死(图 5-7)。 3.病原 为正木粉孢霉[Oidium euonymi -japonicae(Arc.) 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 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粉孢霉属。菌丝表生, 无色,有隔膜,具分枝,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基 部细胞稍扭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独成熟或成 短链。在全年植物生长季节所采集的标本上均不产生有性阶段,但经人工诱发可产生病菌有 性阶段,有性阶段为 Microsphaera sp.。 4.发病规律 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病叶、病梢为翌春的初侵染来源。在大 叶黄杨展叶时和生长期,病原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直接穿透侵入 寄主,潜育期 5-8 天。发病的峰值一般出现于 4-5 月。病斑的发展也与叶的幼老关系密切, 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圆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 病斑扩展几乎无限,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以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 7-8 月,在白粉 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 Cicinnobolus sp.,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在发病期间, 雨水多则发病严重;徒长枝叶发病重;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 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绿篱较绿球病重。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清除侵染来源。秋冬季结合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生长季节结合修剪整枝及时除去 病芽、病叶和病梢,以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性。适当增施磷、钾肥,合理使用氮肥;种植不 要过密,适当疏伐,以利于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感病植株,摘除病叶,剪去病枝,是减少棚 室花卉白粉病发生的一条有效措施;加强温室的温湿度管理,特别是早春保持较恒定的温度, 防止温度的忽高忽低,有规律地通风换气,使湿度不至于过高,营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生的环 境条件。选用抗病品种 尽可能的选择抗病品种,繁殖时不使用感病株上的枝条或种子。例如月季可选白金、女 神、爱斯来拉达、爱、金凤凰等抗白粉病的品种。 (3)喷药防治。盆土或苗床、土壤药物杀菌,可用 50%甲基硫菌灵与 50%福美双(1∶ 1)混合药剂 600 至 700 倍液喷洒盆土或苗床、土壤,可达杀菌效果。发芽前喷施 3~4ºBe 的 石硫合剂(瓜叶菊上禁用);生长季节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30%的氟菌唑 800 ~1 000 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1200 倍液、50%退菌特 800 倍液或 15%绿帝可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进行喷雾,每隔 7 ~
图 5-8 玫瑰锈病 1、症状图 2、冬孢子堆 10 天喷 1 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三四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在温室内可用 45% 百菌清烟剂熏烟,每 667 平方米用药量为 250 克,也可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 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适宜温度为 15~30℃,最好夜间进行,以免白天 人受害)。喷洒农药应注意,整个植株均要喷到,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三、锈病类 锈病是园林植物中的一类常见病害。园林植物受害后,发病部位产生黄褐色锈状物,常 造成提早落叶、花果畸形、嫩梢易折,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的观赏性。 园林植物锈病中常见的病原菌有柄锈属(Puccinia)、单胞锈属(Uromyces)、多胞锈属 (Phraymidium)、胶锈属(Gymnosoporagium)、柱锈属(Cronartium)等。 (一) 玫瑰锈病 1.分布与为害 玫瑰锈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 苏、广东、云南、上海、浙江、吉林等地均有发生。该病还可为害月季、野玫瑰等园林植物, 感病植物提早落叶,削弱植物生长势,影响观赏效果,减少切花产量。 2.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和芽。玫瑰 芽受害后,展开的叶片布满鲜黄色粉状物,叶 背出现黄色的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 小斑点最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散 出橘红色粉末,病斑外围往往有褪色环圈。叶 正面的性孢子器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叶 片背面(少数地区叶正面也会出现)出现近圆 形的橘黄色粉堆(夏孢子堆)。发病后期,叶 背出现大量黑色小粉堆(冬孢子堆)(图 5-8)。 病菌也可侵害嫩梢、叶柄、果实等部位。 受害后病斑明显地隆起,嫩梢、叶柄上的夏孢 子堆呈长椭圆形,果实上的病斑为圆形,果实 畸形。 3.病原 引起玫瑰锈病的病原种类很多,国内已知有 3 种均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 锈菌目、多 胞菌属(Phraymidium)分 别为短尖 多胞锈菌[Ph. mucronatum (Pers.) Schlecht.] 、蔷薇多胞锈菌 (Ph. rosae-multiflorae Diet.) 、 玫 瑰 多 胞 锈 菌 (Ph. rosaerugprugosae Kasai)。 其中短尖多胞锈菌[Ph. mucronatum (Pers.) Schlecht.]为害大、分布广。该病菌性孢 子器生于上表皮,往往不明显。锈孢子器橙黄色,周围有很多侧丝;锈孢子亚球形或广椭圆 形,淡黄色,有瘤状剌。夏孢子堆橙黄色;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孢壁密生细刺。冬孢子堆 红褐色、黑色;冬孢子圆筒形,暗褐色,3~7 个横隔,不缢缩,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无色, 孢壁密生无色瘤状突起;孢子柄永存,上部有色,下部无色,显著膨大。 4.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为单主寄生(在玫瑰上可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病原菌以菌丝体 在病芽、病组织内或以冬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芽萌发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 入植株幼嫩组织,在南京地区 3 月下旬出现明显的病芽,在嫩芽、嫩叶上产生橙黄色粉状的 锈孢子。4 月中旬在叶背产生橙黄色的夏孢子,经风雨传播后,由气孔侵入进行第一次侵染, 以后条件适宜时,叶背不断产生大量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害迅速蔓延。发病的最适 温度为 18~21℃。一年中以 6~7 月发病比较重,秋季有一次发病小高峰。 温暖、多雨、多露、多雾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危害。 (二) 草坪草锈病 1.分布与为害 草坪草锈病是草坪草上的常见病害,发生非常普遍,我国的黑龙江
图 5-8 玫瑰锈病 1、症状图 2、冬孢子堆 10 天喷 1 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三四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在温室内可用 45% 百菌清烟剂熏烟,每 667 平方米用药量为 250 克,也可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 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适宜温度为 15~30℃,最好夜间进行,以免白天 人受害)。喷洒农药应注意,整个植株均要喷到,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三、锈病类 锈病是园林植物中的一类常见病害。园林植物受害后,发病部位产生黄褐色锈状物,常 造成提早落叶、花果畸形、嫩梢易折,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的观赏性。 园林植物锈病中常见的病原菌有柄锈属(Puccinia)、单胞锈属(Uromyces)、多胞锈属 (Phraymidium)、胶锈属(Gymnosoporagium)、柱锈属(Cronartium)等。 (一) 玫瑰锈病 1.分布与为害 玫瑰锈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 苏、广东、云南、上海、浙江、吉林等地均有发生。该病还可为害月季、野玫瑰等园林植物, 感病植物提早落叶,削弱植物生长势,影响观赏效果,减少切花产量。 2.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和芽。玫瑰 芽受害后,展开的叶片布满鲜黄色粉状物,叶 背出现黄色的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 小斑点最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散 出橘红色粉末,病斑外围往往有褪色环圈。叶 正面的性孢子器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叶 片背面(少数地区叶正面也会出现)出现近圆 形的橘黄色粉堆(夏孢子堆)。发病后期,叶 背出现大量黑色小粉堆(冬孢子堆)(图 5-8)。 病菌也可侵害嫩梢、叶柄、果实等部位。 受害后病斑明显地隆起,嫩梢、叶柄上的夏孢 子堆呈长椭圆形,果实上的病斑为圆形,果实 畸形。 3.病原 引起玫瑰锈病的病原种类很多,国内已知有 3 种均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 锈菌目、多 胞菌属(Phraymidium)分 别为短尖 多胞锈菌[Ph. mucronatum (Pers.) Schlecht.] 、蔷薇多胞锈菌 (Ph. rosae-multiflorae Diet.) 、 玫 瑰 多 胞 锈 菌 (Ph. rosaerugprugosae Kasai)。 其中短尖多胞锈菌[Ph. mucronatum (Pers.) Schlecht.]为害大、分布广。该病菌性孢 子器生于上表皮,往往不明显。锈孢子器橙黄色,周围有很多侧丝;锈孢子亚球形或广椭圆 形,淡黄色,有瘤状剌。夏孢子堆橙黄色;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孢壁密生细刺。冬孢子堆 红褐色、黑色;冬孢子圆筒形,暗褐色,3~7 个横隔,不缢缩,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无色, 孢壁密生无色瘤状突起;孢子柄永存,上部有色,下部无色,显著膨大。 4.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为单主寄生(在玫瑰上可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病原菌以菌丝体 在病芽、病组织内或以冬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芽萌发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 入植株幼嫩组织,在南京地区 3 月下旬出现明显的病芽,在嫩芽、嫩叶上产生橙黄色粉状的 锈孢子。4 月中旬在叶背产生橙黄色的夏孢子,经风雨传播后,由气孔侵入进行第一次侵染, 以后条件适宜时,叶背不断产生大量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害迅速蔓延。发病的最适 温度为 18~21℃。一年中以 6~7 月发病比较重,秋季有一次发病小高峰。 温暖、多雨、多露、多雾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危害。 (二) 草坪草锈病 1.分布与为害 草坪草锈病是草坪草上的常见病害,发生非常普遍,我国的黑龙江
图 5—9 细叶结缕草锈病 1. 症状图 2.锈病菌夏孢子堆 3.冬孢子堆 图 5-10 毛白杨锈病 1、叶片散生、聚生的夏孢子 2、夏孢子堆 3、冬孢子堆 山东、广东、江苏、四川、云南、上海、北京、浙江、湖南、台湾等地均有发生。锈病发生 严重时,草坪草过早地枯黄,降低使用价值及观赏性。 由于草坪草的种类很多,锈菌种类也不相同,这里仅以研究较多的细叶结缕草(天鹅绒 草)锈病为例做介绍。 2.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结缕草的叶片 上,发病严重时也侵染草茎。早春叶片一展开 即可受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下表皮均可出现 疱状小点,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 色病斑-夏孢子堆,稍隆起。夏孢子堆在寄 主表皮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裸露呈粉堆 状,橙黄色。夏孢子堆长 1mm 左右。冬孢子堆 生于叶背,黑褐色、线条状,长 1~2mm,病 斑周围叶肉组织失绿变为浅黄色。发病严重时 整个叶片枯黄、卷曲干枯(图 5—9). 3.病 原 结缕草柄锈菌(Puccinia zoysiae Diet.)是细叶结缕草锈病的病原 菌,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 菌属。夏孢子堆椭圆形;夏孢子椭圆形至卵形, 单胞,淡黄色,表面有小刺,冬孢子棍棒状, 双细胞,黄褐色,顶部细胞壁厚,平钝。细 叶结缕草锈病菌为转主寄生锈菌,其性孢子 器及锈孢子器生于转主寄主鸡矢藤等寄主 植物上。 4.发病规律 病原菌可能以菌丝体或冬孢子堆,在病株或病植物残体上越冬。根据观 察,细叶结缕草 4~5 月份叶片上出现褪绿色病斑,5~6 月份及秋末发病较重,9~lO 月份 草叶枯黄。9 月底、10 月初产生冬孢子堆。病原菌生长发育适温为 17~22℃;空气相对湿 度在 80%以上有利于侵入。 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偏施氮肥的草坪发病重;病残体多的草坪发病重。 (三) 杨叶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又名白杨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毛白杨栽植区,尤其河南、河北、北 京、山东、山西、陕西、新疆、广西等地更为严重。近年来,浙江省各杨树栽培基地发生严 重。主要危害毛白杨,还危害新疆杨、苏联塔 形杨、河北杨、山杨和银白杨等白杨派杨树。 2.症状 毛白杨春天发芽时,病芽早于 健康芽 2~3 天发芽,上面布满锈黄色粉状物, 形成锈黄色球状畸形病叶,远看似花朵,严重 时经过 3 周左右就干枯变黑。正常叶片受害后 在叶背面出现散生的橘黄色粉状堆,是病菌进 行传播和侵染的夏孢子。受害叶片正面有大型 枯死斑。嫩梢受害后,上面产生溃疡斑。早春 在前一年病落叶上可见到褐色、近圆形或多角 形的疱状物,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图 5-10)。 3.病原 我国报道的病原菌有三种:马格 栅锈菌(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er)和
图 5—9 细叶结缕草锈病 1. 症状图 2.锈病菌夏孢子堆 3.冬孢子堆 图 5-10 毛白杨锈病 1、叶片散生、聚生的夏孢子 2、夏孢子堆 3、冬孢子堆 山东、广东、江苏、四川、云南、上海、北京、浙江、湖南、台湾等地均有发生。锈病发生 严重时,草坪草过早地枯黄,降低使用价值及观赏性。 由于草坪草的种类很多,锈菌种类也不相同,这里仅以研究较多的细叶结缕草(天鹅绒 草)锈病为例做介绍。 2.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结缕草的叶片 上,发病严重时也侵染草茎。早春叶片一展开 即可受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下表皮均可出现 疱状小点,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 色病斑-夏孢子堆,稍隆起。夏孢子堆在寄 主表皮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裸露呈粉堆 状,橙黄色。夏孢子堆长 1mm 左右。冬孢子堆 生于叶背,黑褐色、线条状,长 1~2mm,病 斑周围叶肉组织失绿变为浅黄色。发病严重时 整个叶片枯黄、卷曲干枯(图 5—9). 3.病 原 结缕草柄锈菌(Puccinia zoysiae Diet.)是细叶结缕草锈病的病原 菌,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 菌属。夏孢子堆椭圆形;夏孢子椭圆形至卵形, 单胞,淡黄色,表面有小刺,冬孢子棍棒状, 双细胞,黄褐色,顶部细胞壁厚,平钝。细 叶结缕草锈病菌为转主寄生锈菌,其性孢子 器及锈孢子器生于转主寄主鸡矢藤等寄主 植物上。 4.发病规律 病原菌可能以菌丝体或冬孢子堆,在病株或病植物残体上越冬。根据观 察,细叶结缕草 4~5 月份叶片上出现褪绿色病斑,5~6 月份及秋末发病较重,9~lO 月份 草叶枯黄。9 月底、10 月初产生冬孢子堆。病原菌生长发育适温为 17~22℃;空气相对湿 度在 80%以上有利于侵入。 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偏施氮肥的草坪发病重;病残体多的草坪发病重。 (三) 杨叶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又名白杨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毛白杨栽植区,尤其河南、河北、北 京、山东、山西、陕西、新疆、广西等地更为严重。近年来,浙江省各杨树栽培基地发生严 重。主要危害毛白杨,还危害新疆杨、苏联塔 形杨、河北杨、山杨和银白杨等白杨派杨树。 2.症状 毛白杨春天发芽时,病芽早于 健康芽 2~3 天发芽,上面布满锈黄色粉状物, 形成锈黄色球状畸形病叶,远看似花朵,严重 时经过 3 周左右就干枯变黑。正常叶片受害后 在叶背面出现散生的橘黄色粉状堆,是病菌进 行传播和侵染的夏孢子。受害叶片正面有大型 枯死斑。嫩梢受害后,上面产生溃疡斑。早春 在前一年病落叶上可见到褐色、近圆形或多角 形的疱状物,为病菌的冬孢子堆(图 5-10)。 3.病原 我国报道的病原菌有三种:马格 栅锈菌(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er)和
图 5-11 海棠锈病 1、桧柏上的冬孢子角 2、冬孢子萌发 3、海棠叶上的症 状 4、性孢子器 5、锈孢子器 杨栅锈菌(M.rostrupii Wagner),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属;圆痂夏孢 锈菌(Uredo tholopsora Cummis)属担子菌来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夏孢锈属。 我国毛白杨以马格栅锈菌引起的锈病最为普遍。夏孢子新鲜时近圆形,内含物鲜黄色, 均匀,失水后变形为钝卵圆形,外壁无色,密生剌状突起;侧丝头状或球拍状,有少许鲜黄 色或无色内含物;冬孢子堆褐色,圆痂状;冬孢子柱状,上部宽于下部。 4.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受侵染的冬芽内越冬,翌年放芽时,散发出大量夏孢子,成 为初侵染的重要来源。夏孢子芽管直接穿透角质层,自叶的正、背两面侵入。潜育期约 5~ 18 天。马格栅锈菌的转主寄主为紫堇属和白屈菜属植物,杨栅锈菌的转主寄主为山靛属植 物,但我国一般只有毛白杨等寄主情况下,白杨叶锈病依然发生。春天毛白杨发芽时始发病, 5~6 月为第 1 次发病高峰,8 月以后长新叶,又出现 1 次发病高峰,但比春天发病轻。毛白 杨锈病主要危害 1~5 年生幼苗和幼树,老叶很少发病。不同杨树发病轻重不同,毛白杨比 新疆毛白杨感病重,不同来源的毛白杨感病情况也不同,河北的毛白杨较抗病,河南的毛白 杨和箭杆毛白杨易感病。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病害发生得早而且重。灌水过多或地势 低洼、雨水偏多时病害严重。 (四) 海棠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又名梨桧锈病。主要为害海棠及其仁果类观赏植物和桧柏。该病在我 国发生普遍,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使海棠叶片病斑密布、枯黄早落,造成桧柏针叶小枝干枯、 树冠稀疏,影响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海棠的 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嫩枝、果实。 感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橙黄色、 有光泽的小圆斑,病斑边缘有黄绿 色的晕圈,其后病斑上产生针头大 小的黄褐色小颗粒,即病菌的性孢 子器。大约 3 周后病斑的背面长出 黄白色的毛状物,即病菌的锈孢子 器。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 多呈纺锤形,果实畸形并开裂。嫩 梢发病时病斑凹陷,病部易折断。 秋冬季病菌为害转主寄主桧柏 的针叶和小枝,最初出现淡黄色斑点,随后稍隆起,最后产生黄褐色圆锥形角状物或楔形角 状物,即病菌的冬孢子角,翌年春天,冬孢子角吸水膨胀为橙黄色的胶状物,犹如针叶树“开 花”(图 5-11)。 3.病原 病原菌主要有 2 种: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和梨 胶锈菌(G. haraeanum Syd.),均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胶锈菌属。 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性孢子器球形生于叶片的上表皮下, 丛生,由蜡黄色渐变为黑色;性孢子椭圆形或长圆形。锈孢子器毛发状,多生于叶背的红褐 色病斑上,丛生;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淡黄色。冬孢子广椭圆形或纺锤形,双细胞,分隔 处稍缢缩或不缢缩,黄褐色,有长柄。担孢子亚球形、卵形,无色、单胞。 梨胶锈菌(G. haraeanum Syd.)与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相 似。但性孢子器扁球形,较小,而性孢子纺锤形,较大。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可存活多年。翌年 3、4 月份冬孢子成熟, 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大成花朵状,当日平均气温达 10.6~11.6℃以上,旬平均温度达 8.2~8.3℃以上时,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海棠的嫩叶、叶柄、嫩枝、果实
图 5-11 海棠锈病 1、桧柏上的冬孢子角 2、冬孢子萌发 3、海棠叶上的症 状 4、性孢子器 5、锈孢子器 杨栅锈菌(M.rostrupii Wagner),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属;圆痂夏孢 锈菌(Uredo tholopsora Cummis)属担子菌来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夏孢锈属。 我国毛白杨以马格栅锈菌引起的锈病最为普遍。夏孢子新鲜时近圆形,内含物鲜黄色, 均匀,失水后变形为钝卵圆形,外壁无色,密生剌状突起;侧丝头状或球拍状,有少许鲜黄 色或无色内含物;冬孢子堆褐色,圆痂状;冬孢子柱状,上部宽于下部。 4.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受侵染的冬芽内越冬,翌年放芽时,散发出大量夏孢子,成 为初侵染的重要来源。夏孢子芽管直接穿透角质层,自叶的正、背两面侵入。潜育期约 5~ 18 天。马格栅锈菌的转主寄主为紫堇属和白屈菜属植物,杨栅锈菌的转主寄主为山靛属植 物,但我国一般只有毛白杨等寄主情况下,白杨叶锈病依然发生。春天毛白杨发芽时始发病, 5~6 月为第 1 次发病高峰,8 月以后长新叶,又出现 1 次发病高峰,但比春天发病轻。毛白 杨锈病主要危害 1~5 年生幼苗和幼树,老叶很少发病。不同杨树发病轻重不同,毛白杨比 新疆毛白杨感病重,不同来源的毛白杨感病情况也不同,河北的毛白杨较抗病,河南的毛白 杨和箭杆毛白杨易感病。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病害发生得早而且重。灌水过多或地势 低洼、雨水偏多时病害严重。 (四) 海棠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又名梨桧锈病。主要为害海棠及其仁果类观赏植物和桧柏。该病在我 国发生普遍,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使海棠叶片病斑密布、枯黄早落,造成桧柏针叶小枝干枯、 树冠稀疏,影响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海棠的 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嫩枝、果实。 感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橙黄色、 有光泽的小圆斑,病斑边缘有黄绿 色的晕圈,其后病斑上产生针头大 小的黄褐色小颗粒,即病菌的性孢 子器。大约 3 周后病斑的背面长出 黄白色的毛状物,即病菌的锈孢子 器。叶柄、果实上的病斑明显隆起, 多呈纺锤形,果实畸形并开裂。嫩 梢发病时病斑凹陷,病部易折断。 秋冬季病菌为害转主寄主桧柏 的针叶和小枝,最初出现淡黄色斑点,随后稍隆起,最后产生黄褐色圆锥形角状物或楔形角 状物,即病菌的冬孢子角,翌年春天,冬孢子角吸水膨胀为橙黄色的胶状物,犹如针叶树“开 花”(图 5-11)。 3.病原 病原菌主要有 2 种: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和梨 胶锈菌(G. haraeanum Syd.),均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胶锈菌属。 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性孢子器球形生于叶片的上表皮下, 丛生,由蜡黄色渐变为黑色;性孢子椭圆形或长圆形。锈孢子器毛发状,多生于叶背的红褐 色病斑上,丛生;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淡黄色。冬孢子广椭圆形或纺锤形,双细胞,分隔 处稍缢缩或不缢缩,黄褐色,有长柄。担孢子亚球形、卵形,无色、单胞。 梨胶锈菌(G. haraeanum Syd.)与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相 似。但性孢子器扁球形,较小,而性孢子纺锤形,较大。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可存活多年。翌年 3、4 月份冬孢子成熟, 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大成花朵状,当日平均气温达 10.6~11.6℃以上,旬平均温度达 8.2~8.3℃以上时,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海棠的嫩叶、叶柄、嫩枝、果实
图 5—12 萱草锈病 1.症状 2.病原 (1)冬孢子 (2)夏孢子 上,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经 6~10 天的潜育期,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约 3 周后在叶背面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桧柏上侵入新梢越冬。因该病菌无夏孢子, 故生长季节没有再侵染。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春季多雨气温低或早春干旱少雨发病轻,春季温暖多 雨则发病重。 该病发生与园林植物的配置关系十分密切。该病菌需要转主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故 海棠与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发病就重。 (五) 萱草锈病 1.分布与为害 萱草锈病在河北、四川、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均有 发生。危害萱草叶、花梗、花蕾,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直接影响植株生长。 2.症状 病害在叶片背面及花梗上,先产生黄色疱状斑点,为病菌的夏孢子堆。表皮破 裂后散出黄褐色的粉状物,便是夏孢子,夏孢子堆周围往往失绿而呈淡黄色。严重时叶上布 满夏孢子堆,整叶变黄。后期在病部产 生黑褐色长椭圆形或条状的冬孢子堆, 埋生于表皮下,非常紧密,表皮不破裂。 锈病严重为害时全株叶片枯死,花梗变 红褐色。花蕾干瘪或凋谢脱落,可减产 30%以上。(图 5-12) 3.病原 为萱草柄锈菌(Puccinia hemerocallidis Thum.),属担子菌亚 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 锈属。锈孢子器生于叶背,杯形;包被 边缘外翻而碎裂。锈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几乎无色,有瘤。夏孢子堆多生于叶背, 桔红色。夏孢子亚球形或椭圆形,带黄 色,有瘤。冬孢子堆周围有褐色成熟的 侧丝。冬孢子棍棒形,顶平,有时圆或 尖,分隔处略缢缩。柄淡黄色。 4.发病规律 本病为转主寄生的病害,败酱草(Patrinia viiiosa Iuss)是其第二寄主。 病菌以菌丝或冬孢子堆在残存病组织上越冬,第二年 6—7 月上旬发病。气温 25℃,相对湿 度 85%以上,有利病害发生。种植过密、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病重。氮肥过多,或土粘 贫瘠时病重。 锈病类的防治措施 (1)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是防止转主寄生的锈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为了预防海棠锈病, 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要避免海棠和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如因景观需要必须一起栽植,则应考虑 将桧柏类针叶树栽在下风向,或选用抗性品种。 (2)清除侵染来源。结合庭园清理和修剪,及时除去病枝、病叶、病芽并集中烧毁。 (3)化学防治。在休眠期喷洒 3ºBe 的石硫合剂可以杀死在芽内及病部越冬的菌丝体; 生长季节喷洒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或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000~ 6000 倍液,或 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锈菌的夏孢子堆在不同时期常被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单端 孢属(Trichothecium s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等真菌所侵染,以致夏孢子被消 解,这类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减少侵染的作用,但其利用可能性尚有待研究。 四、煤污病类
图 5—12 萱草锈病 1.症状 2.病原 (1)冬孢子 (2)夏孢子 上,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经 6~10 天的潜育期,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约 3 周后在叶背面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桧柏上侵入新梢越冬。因该病菌无夏孢子, 故生长季节没有再侵染。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春季多雨气温低或早春干旱少雨发病轻,春季温暖多 雨则发病重。 该病发生与园林植物的配置关系十分密切。该病菌需要转主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故 海棠与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发病就重。 (五) 萱草锈病 1.分布与为害 萱草锈病在河北、四川、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均有 发生。危害萱草叶、花梗、花蕾,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直接影响植株生长。 2.症状 病害在叶片背面及花梗上,先产生黄色疱状斑点,为病菌的夏孢子堆。表皮破 裂后散出黄褐色的粉状物,便是夏孢子,夏孢子堆周围往往失绿而呈淡黄色。严重时叶上布 满夏孢子堆,整叶变黄。后期在病部产 生黑褐色长椭圆形或条状的冬孢子堆, 埋生于表皮下,非常紧密,表皮不破裂。 锈病严重为害时全株叶片枯死,花梗变 红褐色。花蕾干瘪或凋谢脱落,可减产 30%以上。(图 5-12) 3.病原 为萱草柄锈菌(Puccinia hemerocallidis Thum.),属担子菌亚 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 锈属。锈孢子器生于叶背,杯形;包被 边缘外翻而碎裂。锈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几乎无色,有瘤。夏孢子堆多生于叶背, 桔红色。夏孢子亚球形或椭圆形,带黄 色,有瘤。冬孢子堆周围有褐色成熟的 侧丝。冬孢子棍棒形,顶平,有时圆或 尖,分隔处略缢缩。柄淡黄色。 4.发病规律 本病为转主寄生的病害,败酱草(Patrinia viiiosa Iuss)是其第二寄主。 病菌以菌丝或冬孢子堆在残存病组织上越冬,第二年 6—7 月上旬发病。气温 25℃,相对湿 度 85%以上,有利病害发生。种植过密、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病重。氮肥过多,或土粘 贫瘠时病重。 锈病类的防治措施 (1)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是防止转主寄生的锈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为了预防海棠锈病, 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要避免海棠和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如因景观需要必须一起栽植,则应考虑 将桧柏类针叶树栽在下风向,或选用抗性品种。 (2)清除侵染来源。结合庭园清理和修剪,及时除去病枝、病叶、病芽并集中烧毁。 (3)化学防治。在休眠期喷洒 3ºBe 的石硫合剂可以杀死在芽内及病部越冬的菌丝体; 生长季节喷洒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或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000~ 6000 倍液,或 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锈菌的夏孢子堆在不同时期常被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单端 孢属(Trichothecium s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等真菌所侵染,以致夏孢子被消 解,这类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减少侵染的作用,但其利用可能性尚有待研究。 四、煤污病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