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 到清朝时,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 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 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 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 管杋构,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 的赋役定额化;推行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 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 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 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 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 存留,州县正项经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 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 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 监督的目的,以实现其集权的目的。 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 各占一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 地方存留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 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17.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变成了头重脚轻的 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 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 自行经营筹划,从而导致地方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 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 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由于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 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 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捐输等自筹经费, 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 实
河南省新乡市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 到清朝时,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 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 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 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 管机构,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 的赋役定额化;推行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 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 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 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 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 存留,州县正项经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 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 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 监督的目的,以实现其集权的目的。 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 各占一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 地方存留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 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 17.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变成了头重脚轻的 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 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 自行经营筹划,从而导致地方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 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 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由于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 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 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捐输等自筹经费, 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 实
(2017年08月0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 间按照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 B.清朝通过控制地方财政,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 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 C.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 销”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 D.清朝咸丰初年后,为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清政府被迫 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 在晚清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B.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 施,论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 C.在论证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时,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后,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的事例。 D.文章按主次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其中 “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的“奏销”制度成为论述的重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 增多,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 B.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 和调整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 C.奏销制度实施时,只要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人数额,再核 造上报计簿给户部审核,地方就可到户部寄存库领支经费。 D.太平天国起义后,户部的财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这与各地方 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 髙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缥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一一家乡 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 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 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散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 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一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 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各色花草摇
亡。 (2017 年 08 月 07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 间按照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 B.清朝通过控制地方财政,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 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 C.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 销”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 D.清朝咸丰初年后,为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清政府被迫 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 在晚清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B.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 施,论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 C.在论证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时,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后,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的事例。 D.文章按主次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其中 “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的“奏销”制度成为论述的重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 增多,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 B.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 和调整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 C.奏销制度实施时,只要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人数额,再核 造上报计簿给户部审核,地方就可到户部寄存库领支经费。 D.太平天国起义后,户部的财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这与各地方 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 高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缥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 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 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 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散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 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一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 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各色花草摇
摆着,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 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光明正大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 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岀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 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涸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 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 地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 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岀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 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 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藤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 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 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 名。黄瓜,一个名副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胡瓜丝 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 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 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 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 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 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 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 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伴着院落来来往往的身影,谈笑风生的 声音,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 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 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 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 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 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 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 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 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我们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迴异的孩子 (选自2017年第2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 节)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作品第②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路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写院落的情况作了铺 垫,也暗示了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 B.作品写“我”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与“我”交流,让“我”“错把 他乡当故乡”,表现出了村民的朴实。 C.作品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
摆着,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 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光明正大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 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 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涸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 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 地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 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 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 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藤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 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 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 名。黄瓜,一个名副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胡瓜丝 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 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 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 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 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 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 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 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伴着院落来来往往的身影,谈笑风生的 声音,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 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 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 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 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 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 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 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 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我们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 2017 年第 2 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 节)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品第②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路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写院落的情况作了铺 垫,也暗示了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 B.作品写“我”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与“我”交流,让“我”“错把 他乡当故乡”,表现出了村民的朴实。 C.作品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
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D.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 法将“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5.从表达技巧与思想内容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5分) 6.作品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 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在实体书店经营者看来,物价飞涨、店铺租金过高,是实体书店面临危机的首要 原因。“过去20多年,中国的土地价格可能翻了十多倍,但我国图书销售的总 量只上升了25%,房租压力在增大。”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说。“如果我们 当初没有买下这块土地,现在的经营状况一定会更难。”博库书城企宣总监朱兵 说 作为人力密集型产业,书店品种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必须靠人力来实现,但是图 书又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近几年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使实体书店的低利润无法支 付合适人才要求的工资, 另外的原因就是网络购书的兴起,如今在网络图书销售中的领先者当当、卓越等, 并不讳言亏钱卖书的现状,赔本做生意的唯一目标就是用远远低于广告投放成本 的低价图书“炮弹”,换回更多的点击率和推动其他高利润商品的销售。和网络 书店比较,实体书店的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是无法根除的。首先,实体书店有 工作时间限制,大书城一般地处黄金地段,建成很久,停车存在问题。采访中 就有读者表示:逛半天书店,停车费要几十元,图书折扣也没网络给力,确实不 太划算。还有,实体书店靠营业员服务,寻找查询图书不方便 (摘编自《新闻晚报》) 材料二 (选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在中央连续出台实体书店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的激励下,近两年全国实体书店零 售市场扭转了整体下滑的趋势。根据开卷发布的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全国实 体书店零售市场2014年同比增长3.26%,北京等一线城市大型书店的零售增 幅超过了8%;2015年同比增长0.3%,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实体书店渠道继续 保持快速增长。 在首几年的“倒闭潮”中,一批经营不善,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读者需求的 实体书店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一些品牌书店、特色书店、专业书店在坚守中求新 求变,通过注入新血液,创新发展模式,开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一些新 鲜另类的书店,如社区书店、体验书店、书吧、文化Mal1等新型书店层出不穷, 满足了读者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一些书店通过完善图书品种、改善卖场环境、增 强读者购物“体验”、优化支付手段等,实现了服务升级。实体书店重新焕发出
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D.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 法将“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5.从表达技巧与思想内容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5 分) 6.作品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 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在实体书店经营者看来,物价飞涨、店铺租金过高,是实体书店面临危机的首要 原因。“过去 20 多年,中国的土地价格可能翻了十多倍,但我国图书销售的总 量只上升了 25%,房租压力在增大。”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说。“如果我们 当初没有买下这块土地,现在的经营状况一定会更难。”博库书城企宣总监朱兵 说。 作为人力密集型产业,书店品种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必须靠人力来实现,但是图 书又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近几年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使实体书店的低利润无法支 付合适人才要求的工资, 另外的原因就是网络购书的兴起,如今在网络图书销售中的领先者当当、卓越等, 并不讳言亏钱卖书的现状,赔本做生意的唯一目标就是用远远低于广告投放成本 的低价图书“炮弹”,换回更多的点击率和推动其他高利润商品的销售。和网络 书店比较,实体书店的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是无法根除的。首先,实体书店有 工作时间限制,大书城一般地处黄金地段,建成很久,停车存在问题。采访中, 就有读者表示:逛半天书店,停车费要几十元,图书折扣也没网络给力,确实不 太划算。还有,实体书店靠营业员服务,寻找查询图书不方便。 (摘编自《新闻晚报》) 材料二: (选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在中央连续出台实体书店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的激励下,近两年全国实体书店零 售市场扭转了整体下滑的趋势。根据开卷发布的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全国实 体书店零售市场 2014 年同比增长 3.26%,北京等一线城市大型书店的零售增 幅超过了 8%;2015 年同比增长 0.3%,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实体书店渠道继续 保持快速增长。 在首几年的“倒闭潮”中,一批经营不善,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读者需求的 实体书店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一些品牌书店、特色书店、专业书店在坚守中求新 求变,通过注入新血液,创新发展模式,开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一些新 鲜另类的书店,如社区书店、体验书店、书吧、文化 Mall 等新型书店层出不穷, 满足了读者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一些书店通过完善图书品种、改善卖场环境、增 强读者购物“体验”、优化支付手段等,实现了服务升级。实体书店重新焕发出
强大的活力。 (摘编自《实 体书店发展现状》) 材料四 成都言几又书店除了种类丰富的书籍,还有咖啡厅、造型工作室、文创体验、电 子产品等11种不同的业态。市民严晓告诉记者,言几又书店“除了书籍还有很 多文化创意产品,读者非常愿意泡在里面,也愿意消费”。 (摘编自《中国实体书店转型:复合型书店会否成为新方向》) 7.下列关于实体书店面临危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体书店经营者认为,如果物价平稳、店铺租金不髙,实体书店的经营就不 会难以为继。 B.图书经营的低利润,不断上升的用工成本,使实体书店品种与经营方式的多 样化无法实现。 C.一些网络图书销售商,不计成本,低价出售图书,给实体书店的经营造成冲 击 D.实体大书店存在网络书店没有的缺陷,如停车难,停车费高,降低了读者逛 书店的兴趣。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博库书城企宣总监朱兵的说辞与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的说辞不同,但是反 映的是实体书店面临的同一个问题。 B.材料把在网络图书销售中实现盈利的当当、卓越与实体书店进行对比,突出 了实体书店的不足,并引用读者的感受进行印证。 C.从《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读者问卷调查统计图表来看,大部分读者认为书店 不应是一个限制自由的地方,应来去随便,买卖随意。 D.不少人认为书店还应有诸如知识思想交流、人际交流、文化展览和创意交易 等功能,这些提法虽新颖,但不切实际。 E.中央连续岀台实体书店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对扭转近两年全国实体书店零 售市场整体下滑趋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全国实体书店是怎样扭转整体下滑趋势的。(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之翰字维周,祁州人。之翰少笃学,家贫,客游单州,防御使刘乙馆于门下。 乙徒钱塘,之翰随寓其郡。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 附京兆府解试。明年登第,解褐大理评事、知临安县,三迁殿中丞,通判洺州。 会契丹入寇,之翰募城中丁壮,决漳、御河以固城壁,虏不能攻。吏民诣阙求借 留。召还,迁太常博士,为河东转运副使,徙京西转运副使,改工部员外郎。建 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 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贼平,还任。 之翰尝荐李宪为大理丞,宪坐赃抵死,之翰当削三任。时副使郑文宝议城清远军, 又禁蕃商货盐,之翰心知其非便,以文宝方仼事,不敢异其议。及文宝得罪,之 翰并前愆,左授国子博士,领使如故。寻复旧职。会调发刍粮输灵州,诏分三道
强大的活力。 (摘编自《实 体书店发展现状》) 材料四: 成都言几又书店除了种类丰富的书籍,还有咖啡厅、造型工作室、文创体验、电 子产品等 11 种不同的业态。市民严晓告诉记者,言几又书店“除了书籍还有很 多文化创意产品,读者非常愿意泡在里面,也愿意消费”。 (摘编自《中国实体书店转型:复合型书店会否成为新方向》) 7.下列关于实体书店面临危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实体书店经营者认为,如果物价平稳、店铺租金不高,实体书店的经营就不 会难以为继。 B.图书经营的低利润,不断上升的用工成本,使实体书店品种与经营方式的多 样化无法实现。 C.一些网络图书销售商,不计成本,低价出售图书,给实体书店的经营造成冲 击。 D.实体大书店存在网络书店没有的缺陷,如停车难,停车费高,降低了读者逛 书店的兴趣。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博库书城企宣总监朱兵的说辞与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的说辞不同,但是反 映的是实体书店面临的同一个问题。 B.材料把在网络图书销售中实现盈利的当当、卓越与实体书店进行对比,突出 了实体书店的不足,并引用读者的感受进行印证。 C.从《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读者问卷调查统计图表来看,大部分读者认为书店 不应是一个限制自由的地方,应来去随便,买卖随意。 D.不少人认为书店还应有诸如知识思想交流、人际交流、文化展览和创意交易 等功能,这些提法虽新颖,但不切实际。 E.中央连续出台实体书店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对扭转近两年全国实体书店零 售市场整体下滑趋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全国实体书店是怎样扭转整体下滑趋势的。(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卢之翰字维周,祁州人。之翰少笃学,家贫,客游单州,防御使刘乙馆于门下。 乙徒钱塘,之翰随寓其郡。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 附京兆府解试。明年登第,解褐大理评事、知临安县,三迁殿中丞,通判洺州。 会契丹入寇,之翰募城中丁壮,决漳、御河以固城壁,虏不能攻。吏民诣阙求借 留。召还,迁太常博士,为河东转运副使,徙京西转运副使,改工部员外郎。建 议导潩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 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贼平,还任。 之翰尝荐李宪为大理丞,宪坐赃抵死,之翰当削三任。时副使郑文宝议城清远军, 又禁蕃商货盐,之翰心知其非便,以文宝方任事,不敢异其议。及文宝得罪,之 翰并前愆,左授国子博士,领使如故。寻复旧职。会调发刍粮输灵州,诏分三道
护送,命洛苑使白守荣、马绍忠领其事。之翰违旨擅并为一,为李继迁邀击于浦 洛河,大失辎重。诏国子博士王用和乘传逮捕,系狱鞫问。之翰坐除名,贬许州 司马。明年,起为工部员外郎、同勾当陕西转运使。真宗即位,复吏部员外郎, 充转运使。以久次,召拜礼部郎中,赐金紫,复遣之任。 咸平元年,以疾命国子博士张志言代还。未几,复出为京西转运使。先是,朝廷 议城故原州以张守备,之翰沮罢之,其后西鄙不宁,修葺为镇戎军。之翰坐横议 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三年,授广南西路转运使。会广州索 湘卒,就改太常少卿、知州事。之翰无廉称,又与转运使凌策不协,阴发其事 五年,徙知永州,未行,卒,年五十七。 (选自 《宋史·卢之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B.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C.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D.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解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开始做官。褐,可以用来指粗布或粗布衣 服 B.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 端 C.贼,古时指偷东西的人,而一般称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的坏人为盗。 D.金紫,唐宋时将金鱼袋及紫衣称为金紫,是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也可用以指 代贵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之翰少时家贫,读书专心刻苦。他年轻时虽然家庭较为贫穷,但喜欢读书, 专心好学,刻苦勤奋,后在单州被防御使刘乙收为门客。 B.卢之翰御敌有方,受到众人拥戴。他在任期间,恰逢契丹入侵,他果断采取 有效措施,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当地官员百姓到朝廷请求他留任。 C.卢之翰畏惧权贵,处事不当被贬。他明知郑文宝的一些做法不太恰当,却惧 其职权而没有提出异议,后在运送粮草时违背朝廷旨意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贬官。 D.卢之翰长久任职,担任多种官职。他任职期间一向廉洁奉公,又因任职时间 较长,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因病离职回到朝廷,不久又出任京西转运使。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文宝得罪,之翰并前愆,左授国于博士,领使如故。(5分) (2)之翰坐横议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河湟①
护送,命洛苑使白守荣、马绍忠领其事。之翰违旨擅并为一,为李继迁邀击于浦 洛河,大失辎重。诏国子博士王用和乘传逮捕,系狱鞫问。之翰坐除名,贬许州 司马。明年,起为工部员外郎、同勾当陕西转运使。真宗即位,复吏部员外郎, 充转运使。以久次,召拜礼部郎中,赐金紫,复遣之任。 咸平元年,以疾命国子博士张志言代还。未几,复出为京西转运使。先是,朝廷 议城故原州以张守备,之翰沮罢之,其后西鄙不宁,修葺为镇戎军。之翰坐横议 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三年,授广南西路转运使。会广州索 湘卒,就改太常少卿、知州事。之翰无廉称,又与转运使凌策不协,阴发其事。 五年,徙知永州,未行,卒,年五十七。 (选自 《宋史·卢之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议导潩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B.建议导潩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C.建议导潩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D.建议导潩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 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解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开始做官。褐,可以用来指粗布或粗布衣 服。 B.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 端。 C.贼,古时指偷东西的人,而一般称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的坏人为盗。 D.金紫,唐宋时将金鱼袋及紫衣称为金紫,是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也可用以指 代贵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卢之翰少时家贫,读书专心刻苦。他年轻时虽然家庭较为贫穷,但喜欢读书, 专心好学,刻苦勤奋,后在单州被防御使刘乙收为门客。 B.卢之翰御敌有方,受到众人拥戴。他在任期间,恰逢契丹入侵,他果断采取 有效措施,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当地官员百姓到朝廷请求他留任。 C.卢之翰畏惧权贵,处事不当被贬。他明知郑文宝的一些做法不太恰当,却惧 其职权而没有提出异议,后在运送粮草时违背朝廷旨意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贬官。 D.卢之翰长久任职,担任多种官职。他任职期间一向廉洁奉公,又因任职时间 较长,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因病离职回到朝廷,不久又出任京西转运使。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文宝得罪,之翰并前愆,左授国于博士,领使如故。(5 分) (2)之翰坐横议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吐蕃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 猝然而逝。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入侵 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方筹措,后因事诏令自杀。③晁错对于削 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他。④《水经注》:“…有黄帝冢, 帝崩,惟弓剑存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一一“河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 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 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对其猝然而逝的 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永为汉 臣 E.“虽”和“尽”两个虚词用得极妙,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 正气。 1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 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 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莫把“穷养儿,富养女”奉为圭臬,如果一味迷信这种古训,并以此作为教育 的核心方法,结果谁也难以意料 ②上汽大众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并且不断提升品质价值,才能让其他品牌鞭长莫 及 ③大城市是多样的生态系统,需要精英人士及高大上的现代建筑和街区,也需要 下里巴人和脏乱差的老旧建筑和街区。 ④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骇人听 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 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的 ⑥试想一下,干部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又怎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爬坡过坎、克 难攻坚?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吐蕃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 猝然而逝。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入侵。② 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方筹措,后因事诏令自杀。③晁错对于削 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他。④《水经注》:“…有黄帝冢, 帝崩,惟弓剑存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河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 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 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对其猝然而逝的 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永为汉 臣。 E.“虽”和“尽”两个虚词用得极妙,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 正气。 1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 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莫把“穷养儿,富养女”奉为圭臬,如果一味迷信这种古训,并以此作为教育 的核心方法,结果谁也难以意料。 ②上汽大众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并且不断提升品质价值,才能让其他品牌鞭长莫 及。 ③大城市是多样的生态系统,需要精英人士及高大上的现代建筑和街区,也需要 下里巴人和脏乱差的老旧建筑和街区。 ④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骇人听 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 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的。 ⑥试想一下,干部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又怎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爬坡过坎、克 难攻坚?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们一般将乱涂乱画称为不文明行为,不仅仅是道德上行为失范,更是已经 涉嫌违法。 B.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补齐农业科技短板:培育农业可持续发 展新动能。 C.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 造成的。 D.百度收获了两万多在线客户,可见它的搜索业务已逐渐脱离了之前出现的负 面影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杨绛先生独自居住在西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幸好有众多学子的垂爱,老人 的晚年才不会太寂寞。 B.新搬来的邻居很是活泼热情,经常会请一些朋友在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 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C.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当年对我的帮助我绝不会忘记的,这次的事情我一 定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小明对王老师说:“您是学界泰斗,我们这些刚人行的后辈还有好多问题要 向您请教,还望您能不吝赐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会变得不同。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①:你带着 满腹怨气去看,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欣赏别人体现出一个人的气度与胸襟。 这好比幽谷香兰, ;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让我们像大海那样笑纳 百川,像高山③,摒弃自卑、自负和自满,去正确地欣赏别人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生活中居民家中的电器设备各式各样,遇到停电时,我们一般是“放任”后等待 来电。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最初恢复送电时,电压会突然增大,如果此时插上电 源插头,会导致电器烧坏,电器烧坏就会导致火灾发生。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 成人身伤亡。现在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 火灾事故。 ①电器烧坏不一定就会导致火灾发生。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你的家乡或许在“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乡村,或许在流光溢彩的大都 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你的家乡一定日新月异。 请你在家乡变化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生态等),写一篇文 章介绍家乡的变化,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对象,形成有机联系;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人们一般将乱涂乱画称为不文明行为,不仅仅是道德上行为失范,更是已经 涉嫌违法。 B.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补齐农业科技短板:培育农业可持续发 展新动能。 C.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 造成的。 D.百度收获了两万多在线客户,可见它的搜索业务已逐渐脱离了之前出现的负 面影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杨绛先生独自居住在西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幸好有众多学子的垂爱,老人 的晚年才不会太寂寞。 B.新搬来的邻居很是活泼热情,经常会请一些朋友在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 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C.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当年对我的帮助我绝不会忘记的,这次的事情我一 定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小明对王老师说:“您是学界泰斗,我们这些刚人行的后辈还有好多问题要 向您请教,还望您能不吝赐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字。(6 分)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会变得不同。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 ① ;你带着 满腹怨气去看,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欣赏别人体现出一个人的气度与胸襟。 这好比幽谷香兰, ② ;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让我们像大海那样笑纳 百川,像高山 ③ ,摒弃自卑、自负和自满,去正确地欣赏别人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生活中居民家中的电器设备各式各样,遇到停电时,我们一般是“放任”后等待 来电。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最初恢复送电时,电压会突然增大,如果此时插上电 源插头,会导致电器烧坏,电器烧坏就会导致火灾发生。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 成人身伤亡。现在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 火灾事故。 ①电器烧坏不一定就会导致火灾发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你的家乡或许在“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乡村,或许在流光溢彩的大都 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你的家乡一定日新月异。 请你在家乡变化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生态等),写一篇文 章介绍家乡的变化,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对象,形成有机联系;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