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 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 志。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 也。”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 因素又扩大了疆界。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 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 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 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一一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 衍化而成。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 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 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 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这里所说的“赋” 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 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 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 上,或吟诵于唇吻。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 “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 了配乐演唱。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 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在《诗经》中, “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到了《楚辞》, 发展到对“其事”铺排开来叙写,为赋这种文体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铺采文” 铺,即铺叙、敷陈,言赋直陈其事,不取比兴。一方面是强调赋铺陈直叙的写作 特点,另一方面是强调赋文辞华丽的语言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明确地提出 了诗与赋的文体区别:“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流亮。”意思是说,诗是用来 抒发感情的,所以要绮丽细腻;赋是用来铺陈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再说“体 物写志”,志,一般指思想、志向,当然也包括感情。刘勰更是把“体物”,即 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认定是赋“写志”的一种“载体”,道出了赋融体物写 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这样,赋的基本特征,就在“铺采文”的艺术形式与“体 物写志”的思想内容相互统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 1.下列关于“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 生命因素,直到战国后期《赋篇》《风赋》的出现才形成赋的文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 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 志。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 也。”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 因素又扩大了疆界。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 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 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 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 衍化而成。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 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 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 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这里所说的“赋”, 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 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 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 上,或吟诵于唇吻。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 “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 了配乐演唱。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 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在《诗经》中, “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到了《楚辞》, 发展到对“其事”铺排开来叙写,为赋这种文体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铺采文”, 铺,即铺叙、敷陈,言赋直陈其事,不取比兴。一方面是强调赋铺陈直叙的写作 特点,另一方面是强调赋文辞华丽的语言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明确地提出 了诗与赋的文体区别:“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流亮。”意思是说,诗是用来 抒发感情的,所以要绮丽细腻;赋是用来铺陈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再说“体 物写志”,志,一般指思想、志向,当然也包括感情。刘勰更是把“体物”,即 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认定是赋“写志”的一种“载体”,道出了赋融体物写 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这样,赋的基本特征,就在“铺采文”的艺术形式与“体 物写志”的思想内容相互统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 1.下列关于“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 生命因素,直到战国后期《赋篇》《风赋》的出现才形成赋的文体
B.“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不是诗歌,但是语言基本整齐、 押韵;它也不是散文,但经常运用散文句式 C.春秋时期,贵族礼会之际往往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这种形式可以称为“赋”, 后来“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 D.在《诗经》中,“赋”只是一种“直书其事”的艺术手法,后来才逐渐演变 成了只用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赋这种文学 作品是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在口中吟诵的,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 B.刘勰认为“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把赋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 统一起来了,对赋的基本特征表述较为完整。 C.陆机从文体角度对诗和赋进行了区别,他认为诗绮丽细腻,是为了抒发情感 赋清晰明朗,是为了铺陈事物。 D.从荀子、宋玉起,文人创作出现了体物言志的赋,它与布衣所作的乐府民歌 有了很大不同,但赋和乐府民歌都源于“古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在描绘事物风貌上具有铺陈直叙的特点,而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是用以 “写志”的“载体”,所以一篇好赋仅仅堆砌辞藻是远远不够的。 B.即使吸收了《诗经》《楚辞》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发展了《楚辞》中铺 排的写法,但如果没有纵横家参与创作,“赋”这种文体还是无法形成的。 C.后世的一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诗歌原始阶段不具有歌唱 的特征;而赋虽然讲究韵律,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配乐歌咏而生的。 D.班固的《两都赋》、刘歆的《艺文志》、刘勰的《文心雕龙》分别对赋这种 文体的流变或特点进行了诠释,使后人对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翟守素,济州任城人。守素以父任为殿直,历汉、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 乾德中,为引进副使,从王全斌伐蜀,以往来驰告军事为职。蜀平,擢判四方馆 事。以两川余寇未殄,虑致骚动,再令守素入蜀经略诸郡,分兵以防遏之 开宝中,会麟、府内属戎人争地不决,因致扰乱,命守素驰往抚喻。守素辨其曲 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开宝三年,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使郭崇信副之。赐守素钱五百万, 入谢日,复遣为岐帅符彦卿官告使。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 不许。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并垒未下,诏 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率兵深入其境,蹈藉禾稼,守素多所虏获。太宗即位,迁客省 使,领宪州刺史。 太平兴国三年夏,河决荥阳,诏守素发郑之丁夫千五百人,与卒千人领护塞之。 是秋,梅山洞蛮恃险叛命,诏遣守素率诸州屯兵往击之。值霖雨弥旬,弓弩解弛, 不堪用,明日,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及旦,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 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先是,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既而得其 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反侧以定。俄而钱俶献淅右之地,诏守素为两浙诸州 兵马都监,安抚诸郡,人心甚悦,即以知杭州。岁满,为西京巡检使。秦王廷美
B.“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不是诗歌,但是语言基本整齐、 押韵;它也不是散文,但经常运用散文句式。 C.春秋时期,贵族礼会之际往往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这种形式可以称为“赋”, 后来“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 D.在《诗经》中,“赋”只是一种“直书其事”的艺术手法,后来才逐渐演变 成了只用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赋这种文学 作品是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在口中吟诵的,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 B.刘勰认为“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把赋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 统一起来了,对赋的基本特征表述较为完整。 C.陆机从文体角度对诗和赋进行了区别,他认为诗绮丽细腻,是为了抒发情感; 赋清晰明朗,是为了铺陈事物。 D.从荀子、宋玉起,文人创作出现了体物言志的赋,它与布衣所作的乐府民歌 有了很大不同,但赋和乐府民歌都源于“古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在描绘事物风貌上具有铺陈直叙的特点,而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是用以 “写志”的“载体”,所以一篇好赋仅仅堆砌辞藻是远远不够的。 B.即使吸收了《诗经》《楚辞》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发展了《楚辞》中铺 排的写法,但如果没有纵横家参与创作,“赋”这种文体还是无法形成的。 C.后世的一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诗歌原始阶段不具有歌唱 的特征;而赋虽然讲究韵律,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配乐歌咏而生的。 D.班固的《两都赋》、刘歆的《艺文志》、刘勰的《文心雕龙》分别对赋这种 文体的流变或特点进行了诠释,使后人对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翟守素,济州任城人。守素以父任为殿直,历汉、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 乾德中,为引进副使,从王全斌伐蜀,以往来驰告军事为职。蜀平,擢判四方馆 事。以两川余寇未殄,虑致骚动,再令守素入蜀经略诸郡,分兵以防遏之。 开宝中,会麟、府内属戎人争地不决,因致扰乱,命守素驰往抚喻。守素辨其曲 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开宝三年,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使郭崇信副之。赐守素钱五百万, 入谢日,复遣为岐帅符彦卿官告使。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 不许。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并垒未下,诏 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率兵深入其境,蹈藉禾稼,守素多所虏获。太宗即位,迁客省 使,领宪州刺史。 太平兴国三年夏,河决荥阳,诏守素发郑之丁夫千五百人,与卒千人领护塞之。 是秋,梅山洞蛮恃险叛命,诏遣守素率诸州屯兵往击之。值霖雨弥旬,弓弩解弛, 不堪用,明日,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及旦,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 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先是,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既而得其 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反侧以定。俄而钱俶献浙右之地,诏守素为两浙诸州 兵马都监,安抚诸郡,人心甚悦,即以知杭州。岁满,为西京巡检使。秦王廷美
以事勒归私第,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盜,上忧之 守素既至,渐以宁息。未几,迁商州团练使。 淳化中,夏帅赵保忠上言,其弟继迁诱戎人为寇,且求援师。诏守素率兵复屯夏 州,未几,又徙石州,以老病上疏求归本郡,从之。三年,卒,年七十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凡断大辟 狱,虽罪状明白,仍遍询僚寀,佥同而后决;属吏有过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 之相类者言其获咎,以微警之。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守素久次不迁,殊无陨获 意,时论以此多之 (选自《宋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两川余寇未殄 殄:消灭 B.命守素驰往抚喻 喻:明白 C.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 奄:突然 D.时论以此多之 多:称赞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翟守素的政治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②既而得其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 ③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 ④安抚诸郡,人心甚悦 ⑤守素既至,渐以宁息⑥属吏有过不面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翟守素历任重要官职五十多年,谨慎宽厚,政绩卓著,判案时细察明断,对 属下温和平易 B.新提拔的年轻官吏都压制翟守素,致使他的职务多年得不到提升,但他并没 因此而灰心丧气 C.翟守素因父亲做官而走上仕途,他的军事才能受到皇帝赏识,曾多次被派去 平定叛乱 D.在平定梅山洞叛乱时,翟守素克服了弓弩松弛的困难,不仅大败贼寇,而且 扫平了叛军巢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不许。(5 分) (2)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 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8.请鉴赏前两联运用的艺术手法。(5分)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以事勒归私第,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 守素既至,渐以宁息。未几,迁商州团练使。 淳化中,夏帅赵保忠上言,其弟继迁诱戎人为寇,且求援师。诏守素率兵复屯夏 州,未几,又徙石州,以老病上疏求归本郡,从之。三年,卒,年七十一。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凡断大辟 狱,虽罪状明白,仍遍询僚寀,佥同而后决;属吏有过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 之相类者言其获咎,以微警之。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守素久次不迁,殊无陨获 意,时论以此多之。 (选自《宋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以两川余寇未殄 殄:消灭 B.命守素驰往抚喻 喻:明白 C.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 奄: 突然 D.时论以此多之 多:称赞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翟守素的政治才能的一组是(3 分) ①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 ②既而得其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 ③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 ④安抚诸郡,人心甚悦 ⑤守素既至,渐以宁息 ⑥属吏有过不面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翟守素历任重要官职五十多年,谨慎宽厚,政绩卓著,判案时细察明断,对 属下温和平易。 B.新提拔的年轻官吏都压制翟守素,致使他的职务多年得不到提升,但他并没 因此而灰心丧气。 C.翟守素因父亲做官而走上仕途,他的军事才能受到皇帝赏识,曾多次被派去 平定叛乱。 D.在平定梅山洞叛乱时,翟守素克服了弓弩松弛的困难,不仅大败贼寇,而且 扫平了叛军巢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不许。(5 分) (2) 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 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8.请鉴赏前两联运用的艺术手法。(5 分)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 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 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 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 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 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 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 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 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 前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 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 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 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 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 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 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 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 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 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 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 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 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 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 前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 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 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 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 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 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 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 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 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 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 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 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 你还傻愣着干什么?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 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 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 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 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 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 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 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 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 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 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 的主要作用。(6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 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 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 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 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 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 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 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 你还傻愣着干什么?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 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 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 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 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 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 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 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 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 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 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 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 的主要作用。(6 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 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 【美】大卫·马纳尼斯 [本报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 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 的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 洛因成了瘾。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现在 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 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 也是编造的。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菜多大学获得 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 剧,”《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 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 果。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 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负责普利策奖金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 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艾 里奧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 了 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 我追悔莫及。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库克的报道是1980年9月28日发表的。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 她得对吉米及其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库克还说, 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 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 长B.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但这项工作毫 无结果。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③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 也有失实之处。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 过一年级。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 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 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 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 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査阅了库克报道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 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 【美】大卫·马纳尼斯 [本报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 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 的。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 洛因成了瘾。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现在 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 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 也是编造的。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菜多大学获得 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 剧,”《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 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 果。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 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负责普利策奖金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 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艾 里奥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 了。” 二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 我追悔莫及。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库克的报道是 1980 年 9 月 28 日发表的。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 她得对吉米及其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库克还说, 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 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 长 B.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但这项工作毫 无结果。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③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 也有失实之处。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 过一年级。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 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 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 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 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
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 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 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 务是尽力査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 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删节自《新闻阅渎与写作》) [注]①《华盛顿邮报》1981年4月16日(星期四)。普利策奖:以美国 著名报人J.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 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②1981年4月15日。③1981年4月14日 (1)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昨天”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突出了报道的时 效性,也表明了发布本报道的急迫性 B.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金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 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査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 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是在表明人们 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E.从全文看,披露库克编造自传事件,不仅是要表明库克造假的错上加错,更 在于表明对库克错上加错的深恶痛绝 (2)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这篇报道的导语。(6分) (3)文中回顾了揭露珍妮特·库克炮制虚假报道的过程,请简要概括这样写的作 用。(6分) (4)《纽约时报》说:“当一份报纸说谎的时候,它就毒化了我们生存的社会。” 请就你对“媒体形象”和“记者品格”两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 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马放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 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B.法国诗人兰波的名言“生活在别处”告诉我们,有意义的生活应当走出家门, 到更为深广的天地去寻找心灵的养分,而不能闭门造车 C.中国将髙速铁路伸延到了国外,并开始越洋过海打造世界规模的高速铁路网, 由此,一种新的外交形式一一“高铁外交”应运而生 D.按照干部退休制度的规定,不在其位的老领导应该不谋其政,但有些老领导经 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1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上周六在尼克斯队与湖人队交锋时,林书豪凭借其职业生涯最杰出的表现,不 仅抢走了科比的风光,成为全场最佳球员,还让科比认识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个人
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 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 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 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 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删节自《新闻阅渎与写作》) [注] ①《华盛顿邮报》1981 年 4 月 16 日(星期四)。普利策奖:以美国 著名报人 J.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 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②1981 年 4 月 15 日。③1981 年 4 月 14 日。 (1)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昨天”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突出了报道的时 效性,也表明了发布本报道的急迫性。 B.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金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 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 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是在表明人们 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E.从全文看,披露库克编造自传事件,不仅是要表明库克造假的错上加错,更 在于表明对库克错上加错的深恶痛绝。 (2)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这篇报道的导语。(6 分) (3)文中回顾了揭露珍妮特·库克炮制虚假报道的过程,请简要概括这样写的作 用。(6 分) (4)《纽约时报》说:“当一份报纸说谎的时候,它就毒化了我们生存的社会。” 请就你对“媒体形象”和“记者品格”两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 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马放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 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B.法国诗人兰波的名言“生活在别处”告诉我们,有意义的生活应当走出家门, 到更为深广的天地去寻找心灵的养分,而不能闭门造车。 C.中国将高速铁路伸延到了国外,并开始越洋过海打造世界规模的高速铁路网, 由此,一种新的外交形式一一“高铁外交”应运而生。 D.按照干部退休制度的规定,不在其位的老领导应该不谋其政,但有些老领导经 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1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上周六在尼克斯队与湖人队交锋时,林书豪凭借其职业生涯最杰出的表现,不 仅抢走了科比的风光,成为全场最佳球员,还让科比认识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 个人
B.虽然美国当前的防务战略是遏制中国,但鉴于双方的相互依赖性,没有人希望 发生新的冷战,在近期内似乎也不会出现冷战的局面。 C.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9日介绍,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査处结果 D.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 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 宜 ①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 ②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 ③事实的确如此 ④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 ⑤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⑥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 A.⑥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③ ⑥⑤② C.⑤②③⑥①④ D.③⑥① ④⑤② 16.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5 分) 影像是历史的眼睛,也是现实的摄魂术。它是对世界忠直的观察、记录、 发现,而非对世界的提纯、美化,或者丑化。伍尔芙说图像“不是争论”它们就 是事实直接对眼睛所说的未经加工的声明”。这个由机器所作的记录,当然比文 字更加中立、客观、可信,而我们能够将一些不该忘却的现实以影像的形式牢记 心中,显然是对想象力的一种拯救。 17.依照下面的话题和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6分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六、写作(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似乎只是一首寻春的山水诗,写的只是春去的无奈以及在另一个天地 里找到春色的欣喜。但是,拨开自然的春色,我们又能发现一片新的人生境界 人生的春天。当人生走过凛冽的严冬,就会迎来明媚的春天。人生的春的原野, 就会繁花锦簇,生机盎然,所有的生命的激情,所有的人生梦想,都将在这里灿 烂地开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B.虽然美国当前的防务战略是遏制中国,但鉴于双方的相互依赖性,没有人希望 发生新的冷战,在近期内似乎也不会出现冷战的局面。 C.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 9 日介绍,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 D.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 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 宜”。 。 , 。 , , 。 ①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 ②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 ③事实的确如此 ④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 ⑤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⑥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 A.⑥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③ ⑥⑤② C.⑤②③⑥①④ D.③⑥① ④⑤② 16.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5 个字。(5 分) 影像是历史的眼睛,也是现实的摄魂术。它是对世界忠直的观察、记录、 发现,而非对世界的提纯、美化,或者丑化。伍尔芙说图像“不是争论”它们就 是事实直接对眼睛所说的未经加工的声明”。这个由机器所作的记录,当然比文 字更加中立、客观、可信,而我们能够将一些不该忘却的现实以影像的形式牢记 心中,显然是对想象力的一种拯救。 17.依照下面的话题和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6 分)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似乎只是一首寻春的山水诗,写的只是春去的无奈以及在另一个天地 里找到春色的欣喜。但是,拨开自然的春色,我们又能发现一片新的人生境界—— 人生的春天。当人生走过凛冽的严冬,就会迎来明媚的春天。人生的春的原野, 就会繁花锦簇,生机盎然,所有的生命的激情,所有的人生梦想,都将在这里灿 烂地开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3届髙三第三次模拟语文答案 1.D选项中“只用”一词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2.A.“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和“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不符 合原文意思 3.B.关于“纵横家参与创作”的这一分析不正确 4.B喻:晓喻 5.D(①表现翟守素的军事才能②表现翟守素的宽仁⑥表现翟守素的宽仁和处事 方式) 6 B 7(1)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不许 守素因为赏赐很优厚而推辞,不敢再接受担当奉使的诏意,(但)皇上不准许。 (辞.以,当) (2)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 任命翟守素暂时代理河南府兼留守司事,恰好洛阳正因干旱而缺少食物,皇上对 此很担忧。(权,属,忧) 翟守素是济州任城人。翟守素因为父亲做官而被任命为殿直,经历后汉、后周, 升迁为供奉官,又任承天军的领使。乾德年间,被任命为引进副使,随从王全斌 征伐蜀地,职务是往来奔驰报告军队事务。蜀地平定后,提升为判四方馆事。朝 廷因为两川的残余盗匪还没有被消灭,担心引起战乱,第二次命令翟守素入蜀经 营治理各州,分兵防备并遏制他们。 开宝年间,会麟、府内两地方的戎人争夺土地未能决断,从而导致了骚乱,(上 面)指派守素急速安抚晓喻。守素辨明了其中的是非曲直,戎人均心悦诚服。(后 来)跟随皇帝出征太原,(上面)指派海州刺史孙方进攻围困汾州,守素做监军, 转任为引进使。 开宝三年,被任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任命郭崇信作为副 手。赐给守素五百万钱,入朝拜谢时,又加封岐帅符彦卿官告使(官名),守素 因为赏赐很优厚而推辞,不接受皇上的诏意,(但)皇上不准许。开宝九年时, 吴越国王钱俶来到朝廷觐见,于是(上面)任命翟守素保护各司供应饮食起居的 营帐,前往郊外迎接慰劳(吴越王)。并州的营垒没有攻下,皇帝下诏与洺州防 御使郭进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地,践踏庄稼,守素俘获的人很多。到太宗即位后, 官升客省使、并被任命为宪州刺史。 太平兴国三年夏天时,黄河在荣阳地区决口,皇帝命守素征招郑地的民夫1500 人,与士兵1000人护堤堵塞决口。这一年秋天,梅山洞蛮依凭天险反叛,上命 守素率领诸州的驻军前往剿灭。正值阴雨绵绵的十多天,弓弩的弦(因潮湿)松 弛,不能使用。第二天,将要和敌人交战,守素在一夜之间命令士兵削木做弩。 到了早上,贼人突然来袭,用木弩交替射击贼人,于是贼人败退。(守素)则乘 胜追击,将贼人巢穴扫荡一空。之前,许多郡县的官员、富商和叛军首领包汉阳 交往勾结,(剿灭叛军后)获得这样的书信几百封,守素将它们全部烧掉。于是 叛乱被平定。不久钱俶向朝廷献出了浙东的土地,上命守素为两浙诸州兵马都监 安抚这些新降的郡县,人心都得到了安抚,于是又被任命为知杭州。年底,又被 任命为西京巡检使。秦王廷美下朝回府后,任命守素为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这 时洛阳正因干旱而缺少食物,盗窃频发,皇上很担忧。守素到了之后,就逐渐平 息了。任职一年后,又被任命为商州团练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答案 1.D 选项中“只用”一词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2.A.“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和“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不符 合原文意思 3.B.关于“纵横家参与创作”的这一分析不正确。 4.B 喻:晓喻。 5.D(①表现翟守素的军事才能②表现翟守素的宽仁⑥表现翟守素的宽仁和处事 方式) 6 B 7(1)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不许。 守素因为赏赐很优厚而推辞,不敢再接受担当奉使的诏意,(但)皇上不准许。 (辞.以,当) (2)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 任命翟守素暂时代理河南府兼留守司事,恰好洛阳正因干旱而缺少食物,皇上对 此很担忧。(权,属,忧) 翟守素是济州任城人。翟守素因为父亲做官而被任命为殿直,经历后汉、后周, 升迁为供奉官,又任承天军的领使。乾德年间,被任命为引进副使,随从王全斌 征伐蜀地,职务是往来奔驰报告军队事务。蜀地平定后,提升为判四方馆事。朝 廷因为两川的残余盗匪还没有被消灭,担心引起战乱,第二次命令翟守素入蜀经 营治理各州,分兵防备并遏制他们。 开宝年间,会麟、府内两地方的戎人争夺土地未能决断,从而导致了骚乱,(上 面)指派守素急速安抚晓喻。守素辨明了其中的是非曲直,戎人均心悦诚服。(后 来)跟随皇帝出征太原,(上面)指派海州刺史孙方进攻围困汾州,守素做监军, 转任为引进使。 开宝三年,被任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任命郭崇信作为副 手。赐给守素五百万钱,入朝拜谢时,又加封岐帅符彦卿官告使(官名),守素 因为赏赐很优厚而推辞,不接受皇上的诏意,(但)皇上不准许。开宝九年时, 吴越国王钱俶来到朝廷觐见,于是(上面)任命翟守素保护各司供应饮食起居的 营帐,前往郊外迎接慰劳(吴越王)。并州的营垒没有攻下,皇帝下诏与洺州防 御使郭进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地,践踏庄稼,守素俘获的人很多。到太宗即位后, 官升客省使、并被任命为宪州刺史。 太平兴国三年夏天时,黄河在荣阳地区决口,皇帝命守素征招郑地的民夫 1500 人,与士兵 1000 人护堤堵塞决口。这一年秋天,梅山洞蛮依凭天险反叛,上命 守素率领诸州的驻军前往剿灭。正值阴雨绵绵的十多天,弓弩的弦(因潮湿)松 弛,不能使用。第二天,将要和敌人交战,守素在一夜之间命令士兵削木做弩。 到了早上,贼人突然来袭,用木弩交替射击贼人,于是贼人败退。(守素)则乘 胜追击,将贼人巢穴扫荡一空。之前,许多郡县的官员、富商和叛军首领包汉阳 交往勾结,(剿灭叛军后)获得这样的书信几百封,守素将它们全部烧掉。于是 叛乱被平定。不久钱俶向朝廷献出了浙东的土地,上命守素为两浙诸州兵马都监, 安抚这些新降的郡县,人心都得到了安抚,于是又被任命为知杭州。年底,又被 任命为西京巡检使。秦王廷美下朝回府后,任命守素为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这 时洛阳正因干旱而缺少食物,盗窃频发,皇上很担忧。守素到了之后,就逐渐平 息了。任职一年后,又被任命为商州团练使
秦王赵廷美因犯事被勒令回到私人的宅第,任命翟守素暂时代理河南府兼留守司 事,恰好洛阳正因干旱而缺少食物,皇上对此很担忧。翟守素到任后,就逐渐平 息了。不久,调任商周团练使 淳化年间,夏帅赵保忠上书称,他弟弟继迁引诱戎人入侵,要求朝廷发援军。上 命守素带兵驻守在夏州,没多久,又移师石州,于是守素以年老病多为理由上疏 要求回故乡,皇上准备了。淳化三年,病逝,时年71岁 守素连续侍奉四朝,一直在朝廷担任内职50多年。性格谨慎,待人宽和 所到之所均有政绩。凡是他断决死刑的案件死刑),即使罪状很明白,仍然广泛 向同僚询问,大家意见相同后才执行死刑。下属有过错时不当面指责,必趁在宴 会上援引以前类似的事情来告诫,然后轻微的警告。新提拔的年轻官吏大多官至 到节度使,而翟守素长久停顿不升迁,却没有任何怨言。当时许多人都因此称赞 8.(1)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 闹场面和眼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 (2)情景交融。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 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9.(1)吊古伤今之情。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 殆尽了。日暮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当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 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 销声匿迹。 (2)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 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 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 (3)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 步着六朝的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11.(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对卡尔 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有误;B.对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的原因 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D.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当) (2)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惊讶、愧疚(内 疚)、钦佩(敬重)。(2分;答出2点给1分,答出3点以上给2分) 主要作用:①通过卡尔先生前后心理的对比,衬托希金斯太太的从容冷静;②突 出小说主题,通过卡尔先生态度的变化突出了母爱的伟大。(4分;答出一点给 2分) 注:“心理变化”答成“毫无表情”“怔住”等外在表现不得分 (3)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 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 ②保护孩子尊严,教育孩子有方。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 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 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③敢于担当,坚强。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 和恐惧。(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观点和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理解,言 之成理亦可) 注:每点中两个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秦王赵廷美因犯事被勒令回到私人的宅第,任命翟守素暂时代理河南府兼留守司 事,恰好洛阳正因干旱而缺少食物,皇上对此很担忧。翟守素到任后,就逐渐平 息了。不久,调任商周团练使。 淳化年间,夏帅赵保忠上书称,他弟弟继迁引诱戎人入侵,要求朝廷发援军。上 命守素带兵驻守在夏州,没多久,又移师石州,于是守素以年老病多为理由上疏 要求回故乡,皇上准备了。淳化三年,病逝,时年 71 岁。 守素连续侍奉四朝,一直在朝廷担任内职 50 多年。性格谨慎,待人宽和。 所到之所均有政绩。凡是他断决死刑的案件死刑),即使罪状很明白,仍然广泛 向同僚询问,大家意见相同后才执行死刑。下属有过错时不当面指责,必趁在宴 会上援引以前类似的事情来告诫,然后轻微的警告。新提拔的年轻官吏大多官至 到节度使,而翟守素长久停顿不升迁,却没有任何怨言。当时许多人都因此称赞 他。 8.(1)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 闹场面和眼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 (2)情景交融。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 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9.(1)吊古伤今之情。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 殆尽了。日暮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当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 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 销声匿迹。 (2)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 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 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 (3)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 步着六朝的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11.(1)答 C 给 3 分,答 E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A、D 不给分。(A.对卡尔 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有误;B.对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的原因 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D.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当) (2)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惊讶、愧疚(内 疚)、钦佩(敬重)。(2 分;答出 2 点给 1 分,答出 3 点以上给 2 分) 主要作用:①通过卡尔先生前后心理的对比,衬托希金斯太太的从容冷静;②突 出小说主题,通过卡尔先生态度的变化突出了母爱的伟大。(4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 注:“心理变化”答成“毫无表情”“怔住”等外在表现不得分。 (3)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 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 ②保护孩子尊严,教育孩子有方。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 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 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③敢于担当,坚强。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 和恐惧。(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其中观点和分析各 1 分;如有其他理解,言 之成理亦可) 注:每点中两个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