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8,文件大小:138.5KB,团购合买
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社会生产 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和科学地位,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硏究方法。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本主义部分 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科 学地位,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一)经济学的产生 早期的自成体系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劳和 亚里斯多德。其代表著作是色诺芬的《经济论》,“经济”是一个多义词,这部书的书名 中的“经济”原意是“家庭管理”。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2.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重商 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在流通领域,只描写经济过程的表象,最终为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典型地点是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弟开始, 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别于重商主义的根本点,是直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 内在联系,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性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博大精深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因素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斗争中创立的 时间在19世纪40年代

1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本主义部分 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科 学地位,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一)经济学的产生 早期的自成体系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劳和 亚里斯多德。其代表著作是色诺芬的《经济论》,“经济”是一个多义词,这部书的书名 中的“经济”原意是“家庭管理”。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2.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重商 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在流通领域,只描写经济过程的表象,最终为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典型地点是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弟开始, 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别于重商主义的根本点,是直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 内在联系,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性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博大精深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因素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斗争中创立的, 时间在 19 世纪 40 年代

2.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 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制 度的本质、特点及运动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 时代的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及基本构成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由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 2.社会生产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又称物质生 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起重要作 用。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因为: 1.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只有人们之间的 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范围内,才有人对自然的关系。 2.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 3.生产关系决定着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 的性质 (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 阐明生产关系的内涵和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之间的关 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1.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或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 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3.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2 2.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 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制 度的本质、特点及运动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 时代的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及基本构成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由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 2.社会生产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又称物质生 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起重要作 用。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因为: 1.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只有人们之间的 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范围内,才有人对自然的关系。 2.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 3.生产关系决定着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 的性质。 (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 阐明生产关系的内涵和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之间的关 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1.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或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 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3.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四)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1.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揭 示生产关系一定适应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三)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相结 合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经济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经济学科的其他一切分支都将缺少灵魂,迷失方向。反之,经济 学科的缺失也将使政治经济学难以得到丰富和发展

3 (四)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1.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揭 示生产关系一定适应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三)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相结 合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经济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经济学科的其他一切分支都将缺少灵魂,迷失方向。反之,经济 学科的缺失也将使政治经济学难以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及其基本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矛盾的胚芽。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考查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必须从考査商品开始。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的基本观点和内容。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 商品经济的产生 (一)商品经济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社会分工2私有制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含义:(1)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2)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劳 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及特点 (1).商品的有用性,既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别人需要或社会需要的使用 价值。 (3).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其内在 尺度是价值。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3、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 外在的

4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及其基本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矛盾的胚芽。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考查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必须从考查商品开始。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的基本观点和内容。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一)商品经济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 社会分工 2 私有制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 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含义:(1).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 (2).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劳 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及特点 (1).商品的有用性,既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别人需要或社会需要的使用 价值。 (3).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其内在 尺度是价值。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3、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 外在的

4、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排斥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1、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 条件。 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 的范畴 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大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枢纽,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二者关系 (1).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 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为尺度。 (2).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创造价值小,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复杂劳动

5 4、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排斥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1、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 条件。 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 的范畴 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大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枢纽,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二者关系 (1).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 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为尺度。 (2).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创造价值小,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复杂劳动

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或自乘 3、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及 劳动生产率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 (2).商品价值量同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 1、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是同一部门内部竞争实现的 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市场价值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1、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货币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及公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 商品上。公式:20斤粮=1件上衣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 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1、扩大价值形式及公式。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 上的价值形式。公式

6 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或自乘。 3、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及 劳动生产率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 (2).商品价值量同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 1、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是同一部门内部竞争实现的 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市场价值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1、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货 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及公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 商品上。公式:20 斤粮=1 件上衣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 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1、扩大价值形式及公式。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 上的价值形式。公式:

10斤茶叶 20斤粮=1只羊 2克黄金 =5斤盐 2、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 (三)、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及公式。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20斤粮 斗小麦=1只羊 10斤茶叶= 2克黄金= 2、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四)、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及公式。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 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20斤粮食= 2把斧头= 1斗小麦=}2盎司黄金 5斤茶叶= 只羊= 2、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前一章价值形式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的考査,说明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 结果。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矛盾发展的产物 1)、商品交换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物与物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

7 =10 斤茶叶 20 斤粮 =1 只羊 =2 克黄金 =5 斤盐 2、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 (三)、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及公式。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公式: 20 斤粮= 1 斗小麦= 1 只羊 10 斤茶叶= 2 克黄金= 2、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四)、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及公式。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 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20 斤粮食= 2 把斧头= 1 斗小麦= 2 盎司黄金 5 斤茶叶= 1 只羊= 2、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前一章价值形式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的考查,说明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 结果。 2、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矛盾发展的产物 (1)、商品交换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物与物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

(2)、交换过程的矛盾,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 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3、货币的本质 (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2)、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商品属 性和独特的自然属性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定义,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价格的界定和与价值的关系,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或商品价值的货币表 现就是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商品流通及公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商品流通。公式:W-GW (3)流通手段职能的作用双重性。一方面,促进商品交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4)纸币:以国家信用为依据所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3、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定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 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2)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 (1)概念:指用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欠款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交易的媒介。 (2)支付手段作用的双重性:一方面,方便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会造成债务关系 破坏,产生经济危机形成上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 (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8 (2)、交换过程的矛盾,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 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3、货币的本质 (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2)、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商品属 性和独特的自然属性。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定义,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价格的界定和与价值的关系,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或商品价值的货币表 现就是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商品流通及公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商品流通。公式:W—G—W (3)流通手段职能的作用双重性。一方面,促进商品交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4)纸币:以国家信用为依据所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3、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定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 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2)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 (1)概念:指用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欠款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交易的媒介。 (2)支付手段作用的双重性:一方面,方便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会造成债务关系 破坏,产生经济危机形成上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作用: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 代表支付赔款等 (三)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 (1)概念: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取决于:待售 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2)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及关系 1公式 商品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第四节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符合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表现,不仅以价值为基础,还受供求关系影响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偏离价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与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 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基本规律定义:在一切社会形态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2、价值规律界定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依据: (1).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 (2).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9 (2)世界货币的作用: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 代表支付赔款等。 (三)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 (1)概念: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取决于:待售 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2)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及关系。 1.公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商品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第四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符合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表现,不仅以价值为基础,还受供求关系影响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偏离价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与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 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基本规律定义:在一切社会形态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2、价值规律界定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依据: (1).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 (2).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 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 制、竞争机制。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3、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三章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研究的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条件, 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并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怎样为商品经济的 发展扫清了障碍。 第一节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 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 富 二、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 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强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和 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 立以前,所以被称为“原始的”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10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 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 制、竞争机制。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3、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三章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研究的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条件, 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并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怎样为商品经济的 发展扫清了障碍。 第一节 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 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 富。 二、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 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强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和 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 立以前,所以被称为“原始的”。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8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