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20道小题。 2.请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写在“答题卡”上。 I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7题(共26分) 文 经过3.6亿年的进化,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种子在母株上成熟并脱落 时,绝大多数获得了忍耐干燥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很多农作物种子需要贮藏过冬, 来年春天木能播种。不过,有人可能不知道,自然界有些种子需要经历一次寒潮或 大火,甚至需要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才能萌发;有些种子在土地中埋藏数十年都 不萌发,而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破土而出。上述情况,都与种子的休眠习性 相关。 休眠是植物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种子本 身没有完全完成生理成熟或存在着发芽的障碍,即使遇到合适的外部条件也不萌 发,叫做自然休眠。种子已经具备发芽的能力,但是由于环境达不到种子萌发所必 须的条件,种子被迫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强迫休眠。种子处于体眠状态时,新陈代 谢十分缓慢,因此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种子生活力,并在外界条件适宜时萌发。体 眠是植物寻求最佳萌发时间、调节分布空间、保证后代存活率的生存策略。 由于种子具有会休眠、体积小、易保藏等特点,种质(子)库应运而生。目前,全世 界已建成种质(子)库约1750座,共收集保存约740多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其中包 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地区特有植物、重要经济植物、重要农作物和重要农作 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子。建立种质(子)库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具 有重要意义。 就地保护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手段。但是,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使得生活在 保护区内的物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另外,通过植物园、种质圃等迁地 保护措施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还需要摸索相关的栽培、引种、驯化等技术。而 建立种质(子)库则有效地降低了就地保护的潜在风险和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有 利于长期、髙效、安全、便捷地保护植物多样性。据测算,小麦种子在-20的冷 库中可以保存好几千年,而棉花的种子甚至可以保存上万年!种子体积相对较小、 质量较轻,就单位面积保存的物种数量而言,种质(子)库远远超过生物多样性最 丰富的亚马逊河流域。不过,由于不同物种的种子具有不同的休眠特性,种质(子) 寿命长短不一,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科学家必须定期将它们唤醒、检测, 甚至需要重新加以栽培、因此种质(子)库的建设也是一项复杂而昂贵的工程。 1.下列与种子的休眼习性不相关的一顶是()(3分) A.种子在母株上生长成熟之后脱落 B.种子可以储藏-冬来年春天播种 C种子经过动物的消化道之后萌发 D.种子在泥土中埋藏数十年才萌发
北京市西城区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共 20 道小题。 2.请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写在“答题卡”上。 I 卷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1-7 题(共 26 分) 文一 经过 3.6 亿年的进化,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种子在母株上成熟并脱落 时,绝大多数获得了忍耐干燥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很多农作物种子需要贮藏过冬, 来年春天木能播种。不过,有人可能不知道,自然界有些种子需要经历一次寒潮或 大火,甚至需要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才能萌发;有些种子在土地中埋藏数十年都 不萌发,而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破土而出。上述情况,都与种子的休眠习性 相关。 休眠是植物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种子本 身没有完全完成生理成熟或存在着发芽的障碍,即使遇到合适的外部条件也不萌 发,叫做自然休眠。种子已经具备发芽的能力,但是由于环境达不到种子萌发所必 须的条件,种子被迫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强迫休眠。种子处于体眠状态时,新陈代 谢十分缓慢,因此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种子生活力,并在外界条件适宜时萌发。体 眠是植物寻求最佳萌发时间、调节分布空间、保证后代存活率的生存策略。 由于种子具有会休眠、体积小、易保藏等特点,种质(子)库应运而生。目前,全世 界已建成种质(子)库约 1750 座,共收集保存约 740 多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其中包 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地区特有植物、重要经济植物、重要农作物和重要农作 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子。建立种质(子)库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具 有重要意义。 就地保护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手段。但是,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使得生活在 保护区内的物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另外,通过植物园、种质圃等迁地 保护措施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还需要摸索相关的栽培、引种、驯化等技术。而 建立种质(子)库则有效地降低了就地保护的潜在风险和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有 利于长期、高效、安全、便捷地保护植物多样性。据测算,小麦种子在-20 的冷 库中可以保存好几千年,而棉花的种子甚至可以保存上万年!种子体积相对较小、 质量较轻,就单位面积保存的物种数量而言,种质(子)库远远超过生物多样性最 丰富的亚马逊河流域。不过,由于不同物种的种子具有不同的休眠特性,种质(子) 寿命长短不一,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科学家必须定期将它们唤醒、检测, 甚至需要重新加以栽培、因此种质(子)库的建设也是一项复杂而昂贵的工程。 1.下列与种子的休眼习性不相关的一顶是( )(3 分) A.种子在母株上生长成熟之后脱落 B.种子可以储藏-冬来年春天播种 C.种子经过动物的消化道之后萌发 D.种子在泥土中埋藏数十年才萌发
2下列对种子休眠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抵抗不良环境保证后代存活率 B.淘汰存在发芽障碍的劣质种子 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种子生活力 D等待最佳萌发时间和萌发环境 3.下列对建立种质(子)库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建立种质(子)库有利于保护植物多样性 B.建立种质(子)库比植物就地保护更安全 C.种质(子)库储藏比迁地种植技术难度低 D.种质(子)库建在植物保护区有利于储藏 文二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独特的外观吸引了众多 游客的目光。据说,英国政府在众多投标设计中选出六个方案,为表示对中国的尊 重,在上海组织了一场投票,让中国人民来决定英国馆的设计。最终,年轻设计师 托马斯·赫斯维克的作品“种子圣殿”拔得头筹。 基于“将自然融入城市”的设计理念,美国馆整体设计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 空地被设计成“一张打开的包装纸”,而核心展馆“种子圣殿”远远看去,好像 长着数万根触须的蒲公英种子。六万根触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使整座建筑 有了生命,极具视觉震撼力。走近看,这些“触须”是六万根7.5米长的有弹性的 透明亚克力杆。六万根亚克力杆的顶端镶嵌着六万份不同品种、形状各异的植物 种子,似乎在向游客讲述着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白天,透明的“触须”可以 将自然光线导入展馆内;入夜,“触须”顶端的彩色光源组成变幻莫测的色带和 图案,令这座“种子圣殿”活力四射。整座建筑寓意是英国人民翻越千山万水来 到中国,将一座“种子圣殿”作为礼物送给上海世博会,也将友谊和绿色环保的 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强调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 关系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实现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社会融合。托马 斯·赫斯维克将英国馆的设计变成一种叙事形式,游客参观“种子圣殿”之后, 将走进一条被称为植物河”的走廊,这里有空气净化植物白鹤芋,节能植物五叶 地锦,药用植物薰衣草,食用植物生菜,生物燃料植物蓖麻,水土保持植物多彩须 芒草,抗污染植物桃叶珊瑚等,还有八种未来植物的模型。所有设计栩栩如生地讲 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建设理念,展现了自然与植物多样性如何铸就城市 生活的未来。据说,建造英国馆的种子来自于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这所位于 英格兰南部的种子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银行之一,储存了世界上10%的开花 植物的花粉和种子。这些花粉和种子均被储存在零下20度的地下室,以保持其活 性 世博会结束后,英国馆拆下来的六万份“种子”,有的赠给英国皇家植物园,有的 赠给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野生种子资源库,有的赠给中国的学校,还有的通过网 络平台进行慈善拍卖,被世界各地网友收藏。 4.对“种子圣殿”在投票中拔得头筹原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 A.展馆的外观像蒲公英种子且具有美好寓意 B.六万根种子杆随风摇曳的设计极具震撼力
2 下列对种子休眠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抵抗不良环境保证后代存活率 B.淘汰存在发芽障碍的劣质种子 C.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种子生活力 D.等待最佳萌发时间和萌发环境 3.下列对建立种质(子)库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建立种质(子)库有利于保护植物多样性 B.建立种质(子)库比植物就地保护更安全 C.种质(子)库储藏比迁地种植技术难度低 D.种质(子)库建在植物保护区有利于储藏 文二 2010 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独特的外观吸引了众多 游客的目光。据说,英国政府在众多投标设计中选出六个方案,为表示对中国的尊 重,在上海组织了一场投票,让中国人民来决定英国馆的设计。最终,年轻设计师 托马斯·赫斯维克的作品“种子圣殿”拔得头筹。 基于“将自然融入城市”的设计理念,美国馆整体设计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 空地被设计成“一张打开的包装纸”,而核心展馆“种子圣殿”远远看去,好像 长着数万根触须的蒲公英种子。六万根触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使整座建筑 有了生命,极具视觉震撼力。走近看,这些“触须”是六万根 7.5 米长的有弹性的 透明亚克力杆。六万根亚克力杆的顶端镶嵌着六万份不同品种、形状各异的植物 种子,似乎在向游客讲述着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白天,透明的“触须”可以 将自然光线导入展馆内;入夜,“触须”顶端的彩色光源组成变幻莫测的色带和 图案,令这座“种子圣殿”活力四射。整座建筑寓意是英国人民翻越千山万水来 到中国,将一座“种子圣殿”作为礼物送给上海世博会,也将友谊和绿色环保的 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强调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 关系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实现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社会融合。托马 斯·赫斯维克将英国馆的设计变成一种叙事形式,游客参观“种子圣殿”之后, 将走进一条被称为植物河”的走廊,这里有空气净化植物白鹤芋,节能植物五叶 地锦,药用植物薰衣草,食用植物生菜,生物燃料植物蓖麻,水土保持植物多彩须 芒草,抗污染植物桃叶珊瑚等,还有八种未来植物的模型。所有设计栩栩如生地讲 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建设理念,展现了自然与植物多样性如何铸就城市 生活的未来。据说,建造英国馆的种子来自于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这所位于 英格兰南部的种子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银行之一,储存了世界上 10%的开花 植物的花粉和种子。这些花粉和种子均被储存在零下 20 度的地下室,以保持其活 性。 世博会结束后,英国馆拆下来的六万份“种子”,有的赠给英国皇家植物园,有的 赠给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野生种子资源库,有的赠给中国的学校,还有的通过网 络平台进行慈善拍卖,被世界各地网友收藏。 4.对“种子圣殿”在投票中拔得头筹原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展馆的外观像蒲公英种子且具有美好寓意 B.六万根种子杆随风摇曳的设计极具震撼力
C.英国政府想将这座“种子圣殿”赠给中国 D.生动体现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5.下列对于“将自然融入城市”设计理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筑物上的种子杆似乎在讲述着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 B.植物河走廊的设计向观众强调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 C.英国馆的整个设计生动地展现了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理念 D.种子圣殿意在展示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收藏的种子数量 6.下列关于展馆“蒲公英”外观设计的分析,符合文意的是()(3分 A.外观形象与“种子圣殿”主题契合 B.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 C.组成蒲公英的种子杆可以分散收藏 D.将友谊和环保的理念传播到全世界 7.某网络购物平台将于×年×月×日,拍卖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上拆 下来的一万份“种子”。拍卖前,需要制作一个网页预告宣传这一拍卖收藏活动。 请你结合【文一】和【文二】的相关内容,为该网页写一段介绍“种子”来历、 含义和收藏意义的文字。要求:叙述简明,适当抒情,200-300字。(8分) 二、文言阅读理解(共24分) (一)阅读《伶官传》(节选),完成8-1题(共12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 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 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 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 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 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 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 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 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 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 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 谓崇韬曰:“吾已许周臣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注】嬖伶,受宠的伶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根本 B.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贼:偷窃的人 C.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逸享乐 D.周匝谒于马前 谒:拜见
C.英国政府想将这座“种子圣殿”赠给中国 D.生动体现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5.下列对于“将自然融入城市”设计理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建筑物上的种子杆似乎在讲述着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 B.植物河走廊的设计向观众强调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 C.英国馆的整个设计生动地展现了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理念 D.种子圣殿意在展示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收藏的种子数量 6.下列关于展馆“蒲公英”外观设计的分析,符合文意的是( )(3 分) A.外观形象与“种子圣殿”主题契合 B.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 C.组成蒲公英的种子杆可以分散收藏 D.将友谊和环保的理念传播到全世界 7.某网络购物平台将于×年×月×日,拍卖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上拆 下来的一万份“种子”。拍卖前,需要制作一个网页预告宣传这一拍卖收藏活动。 请你结合【文一】和【文二】的相关内容,为该网页写一段介绍“种子”来历、 含义和收藏意义的文字。要求:叙述简明,适当抒情,200-300 字。(8 分) 二、文言阅读理解(共 24 分) (一)阅读《伶官传》(节选),完成 8-1 题(共 12 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 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 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 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 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 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 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 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 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 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 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 谓崇韬曰:“吾已许周臣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注】嬖伶,受宠的伶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根本 B.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贼:偷窃的人 C.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逸享乐 D.周匝谒于马前 谒:拜见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B.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杳不知其所之也 D.负而前驱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列 0.下列对句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藏:收藏,包含着庄宗郑重对待父亲遗赠并决心实现其遗志的意味。 B.请其矢,盛以锦囊 请:恭敬地取出,包含着庄宗牢记父亲遗志并以此激励自己的意味。 C.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包含着庄宗尚未全部实现父亲遗志还要继续努力的意味。 D.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还:奉还,包含着庄宗已经实现父亲遗志打算从此纵情享乐的意味 11.下列语句,不能直接体现“智勇多困于所溺”的一项是()(3分) A.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B.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C.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二)文言句意理解(共12分) 12.请将下列文言句子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分) 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2分) ③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2分) ④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晋灵公不君》)(2 分) ⑤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阿房宫赋》)(2分) 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2分) Ⅱl卷 三、默写(共15分) 13.请在横线处默写作品原句。(共15分,每空1分) ①霓为衣兮风为 马 ②丞相祠堂何处 寻? ③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④早岁那知世事艰,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⑤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 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10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B.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杳不知其所之也 D.负而前驱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列 10.下列对句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藏:收藏,包含着庄宗郑重对待父亲遗赠并决心实现其遗志的意味。 B.请其矢,盛以锦囊 请:恭敬地取出,包含着庄宗牢记父亲遗志并以此激励自己的意味。 C.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包含着庄宗尚未全部实现父亲遗志还要继续努力的意味。 D.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还:奉还,包含着庄宗已经实现父亲遗志打算从此纵情享乐的意味 11.下列语句,不能直接体现“智勇多困于所溺”的一项是( )(3 分) A.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B.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C.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二)文言句意理解(共 12 分) 12.请将下列文言句子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 分) 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2 分) ③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2 分) ④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晋灵公不君》)(2 分) ⑤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阿房宫赋》)(2 分) 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2 分) Ⅱ卷 三、默写(共 15 分) 13.请在横线处默写作品原句。(共 15 分,每空 1 分) ①霓为衣兮风为 马, 。 , 。 ②丞相祠堂何处 寻? 。 , 。 ③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④早岁那知世事艰, 。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⑤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 , , 。 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10 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 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 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苏轼被贬黄州时,好友张梦得,字偓佺,在长江边筑亭,苏轼为之取名“快哉 亭”。欧阳修,号醉翁,任扬州知府时建平山堂,词作中有“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 有无中”之句。苏轼也曾任扬州知府。庄生天籁,这里指自然。刚道,硬说,典出 宋玉《风赋》。战国时楚顷襄王游于兰台,问宋玉“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 邪?”宋玉回答贵贱不同,所以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不同感受 14.从上阕看,词人立于“快哉亭”,因何想到“平山堂”?(4分) 15.词人为何觉得宋玉“堪笑”?由此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态?(6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共25分) 江南可采莲 费振钟 忽然想起一句不平常的话,优美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对那些在江南走过的人来说,太容易遭遇优美了。例如在六月,我指的是农历六 月,江南采莲的六月,这个日子里,到处都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请 问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那么,就只有沉溺。是的, 优美在江南采莲的六月确实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谁说的?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是谁说的?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穡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这是谁说的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是谁说的?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又是谁说的? 多少人走过江南的六月,多少人说过采莲时节的情景。所有这些人似乎在整个六 月里,都为这种优美所诱惑而伫立在江南的莲塘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 态,当场为六月江南优美的采莲写歌作词。他们的这些歌和词,表明他们沉溺之 深,以至于千年之后仍然看到他们在江南莲塘边无以自拔。 其实,采莲不过是江南民间俗事。什么时候,采莲成为江南民间盛大的审美活动 只怕难以断定。总因为江南的莲塘太多,荷叶太盛,莲花太艳,就让民间凭借他 们朴素的想象造岀了一个称做荷花娘娘的女性偶像,她一出现,就获得了江南的 少女少妇们的热情拥戴。她们决定把荷花娘娘的生日定在六月,因为六月实在是 个热烈喜乐的季节,因为六月也实在容易表现少女少妇们无遮无掩的风情。于是 六月里,荷花娘娘生日的喜庆日子,少女少妇们十分精致地打扮起来。她们梳了 头,描了眉,脸上搽了薄薄的胭脂:她们穿了红颜色的衣,绿颜色的裙,披了绣 花的披风,然后集中到了荷塘,在这里为庆祝荷花娘娘的生日,她们要进行一场 采莲比赛。莲舟是小小的,素手是纤纤的,笑语是款款的,情意是浓浓的。她们 的小船划到哪儿,香风妖雾就飘到哪儿,哪儿就有挡不住的风流与佻種。 说起来是采莲,可后来采莲已经不重要了,在这样美丽的荷塘里,采莲显然成为 个美丽的谎言。少女少妇们为什么如此妖娆,难道她们仅仅是为采莲吗?不是! 她们是要到这儿唱歌。还有哪里比在荷塘里一边荡舟,一边唱歌更合适她们的地 方吗?没有!她们要唱情歌,情歌是要有环境唱的,情歌是要唱得含蓄的,情歌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 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 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苏轼被贬黄州时,好友张梦得,字偓佺,在长江边筑亭,苏轼为之取名“快哉 亭”。欧阳修,号醉翁,任扬州知府时建平山堂,词作中有“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 有无中”之句。苏轼也曾任扬州知府。庄生天籁,这里指自然。刚道,硬说,典出 宋玉《风赋》。战国时楚顷襄王游于兰台,问宋玉“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 邪?”宋玉回答贵贱不同,所以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不同感受。 14.从上阕看,词人立于“快哉亭”,因何想到“平山堂”?(4 分) 15.词人为何觉得宋玉“堪笑”?由此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态?(6 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共 25 分) 江南可采莲 费振钟 忽然想起一句不平常的话,优美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对那些在江南走过的人来说,太容易遭遇优美了。例如在六月,我指的是农历六 月,江南采莲的六月,这个日子里,到处都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请 问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那么,就只有沉溺。是的, 优美在江南采莲的六月确实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谁说的?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是谁说的?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稭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这是谁说的?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是谁说的?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又是谁说的? 多少人走过江南的六月,多少人说过采莲时节的情景。所有这些人似乎在整个六 月里,都为这种优美所诱惑而伫立在江南的莲塘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 态,当场为六月江南优美的采莲写歌作词。他们的这些歌和词,表明他们沉溺之 深,以至于千年之后仍然看到他们在江南莲塘边无以自拔。 其实,采莲不过是江南民间俗事。什么时候,采莲成为江南民间盛大的审美活动, 只怕难以断定。总因为江南的莲塘太多,荷叶太盛,莲花太艳,就让民间凭借他 们朴素的想象造出了一个称做荷花娘娘的女性偶像,她一出现,就获得了江南的 少女少妇们的热情拥戴。她们决定把荷花娘娘的生日定在六月,因为六月实在是 个热烈喜乐的季节,因为六月也实在容易表现少女少妇们无遮无掩的风情。于是, 六月里,荷花娘娘生日的喜庆日子,少女少妇们十分精致地打扮起来。她们梳了 头,描了眉,脸上搽了薄薄的胭脂;她们穿了红颜色的衣,绿颜色的裙,披了绣 花的披风,然后集中到了荷塘,在这里为庆祝荷花娘娘的生日,她们要进行一场 采莲比赛。莲舟是小小的,素手是纤纤的,笑语是款款的,情意是浓浓的。她们 的小船划到哪儿,香风妖雾就飘到哪儿,哪儿就有挡不住的风流与佻種。 说起来是采莲,可后来采莲已经不重要了,在这样美丽的荷塘里,采莲显然成为 一个美丽的谎言。少女少妇们为什么如此妖娆,难道她们仅仅是为采莲吗?不是! 她们是要到这儿唱歌。还有哪里比在荷塘里一边荡舟,一边唱歌更合适她们的地 方吗?没有!她们要唱情歌,情歌是要有环境唱的,情歌是要唱得含蓄的,情歌
是要用比喻的,这一切要求都能在荷塘里实现。所以,她们的歌就唱得大胆起来 了,就唱得深情起来了,而且也唱得″乐而不淫″了。什么“低头弄莲子”,什么 “莲子青如水”,还有什么什么,假借了眼前的莲叶莲花莲子,把心中对于情人 的爱恋和悱怨,亲近和想念,热望和怅惘,都唱出来了。她们唱得那么冲动热切, 又那么委婉缠绵,如同吹过荷塘上的阵阵夏风,又如同在荷叶下面潺潺流淌的河 水。连那些鱼儿,听她们的歌声都听得晕乎乎的游来游去不知方向,而做出"鱼 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的傻样子。 这就是江南的少女少妇们,由于她们,江南似乎进入了一个歌唱的时代。这个歌 唱的时代,标志就是《采莲曲》。如果说,从前我们在《诗经》中没有听到江南 的歌声,那是由于江南属于未化的荆蛮之地,那么这时候,六月江南采莲的日子 里,不绝如缕的《采莲曲》,就足以与《诗经》媲美了。当然,对于江南那些热 烈地在荷塘里歌唱的少女少妇们来说,她们不会有这种认识,也不必有这种认识 她们只是出于本能的情感和欲望而略带放肆地歌唱,无意之中却让她们的日常生 活得到了艺术升华,并由此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世俗之美。由于这种世俗 之美中包含了江南女性充沛的生命气息,所以它格外动人,格外富于感染力和诱 惑力。难怪那些在六月里伫立在江南荷塘边的人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荷塘 不仅仅因为这些采莲少女少妇们的美丽颜色,更因为女性生命激情的歌声,才会 使他们沉溺如斯。 也许,江南的采莲到这里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它全部优美的特点,因为它不只是写 实,它更富于诗意的想象。它的优美因为想象的作用而被放大,以至占据了整个 江南生活的审美中心。在江南诸多堪称经典性的审美事件中,还有比采莲更有突 出醒目的吗? 然而不知从哪天开始,江南采莲这种世俗性的优美活动场面,逐渐消失了,代之 而起的是文人们的赏荷。这主要是文人们的心思发生了变化,他们似乎觉得采莲 这样风雅的事情,应该归文人所有,他们自以为比乡村里的少女少妇们更有高尚 的情趣,于是文人为了他们的风雅和高尚,离开那些自然散布于大泽深水之间的 荷塘,跑到自家的小花园里挖了一块属于他们的荷塘。这样的荷塘大也不过 亩,开放的荷花多也不过十数枝,文人就在这儿整天地顾盼流连了,他们喋喋不 休吟诗作画,只不过为了说明他们自己怎样与荷花莲叶一样,心志清远,性格高 洁。与江南民间那采莲的盛大热烈场面相比,文人的赏荷,显得多么寒酸,多么 装腔作势,而他们孤芳自赏的心理,与江南少女少妇们的欢歌,又显得多么无聊, 多么狭隘自私 世风日变,如江河日下,由于文人们审美上的利己主义所产生不良影响,江南可 采莲的优美日子,便一去不复回了。 【注】出自汉乐府民歌《江南》。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出自南朝梁元 帝《采莲赋》。出自唐朝皇甫松《采莲子》。出自唐朝李白《越女词》。唐朝王 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 有人来。 6.请在括号里为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6分) 妖童媛女() 棹歌( )素手纤纤( 悱怨( 媲美( )喋喋不休 17.作者连续引用描写“江南采莲”的诗句并反复问“这是谁说的”,用意是什 么?(6分)
是要用比喻的,这一切要求都能在荷塘里实现。所以,她们的歌就唱得大胆起来 了,就唱得深情起来了,而且也唱得"乐而不淫"了。什么“低头弄莲子”,什么 “莲子青如水”,还有什么什么,假借了眼前的莲叶莲花莲子,把心中对于情人 的爱恋和悱怨,亲近和想念,热望和怅惘,都唱出来了。她们唱得那么冲动热切, 又那么委婉缠绵,如同吹过荷塘上的阵阵夏风,又如同在荷叶下面潺潺流淌的河 水。连那些鱼儿,听她们的歌声都听得晕乎乎的游来游去不知方向,而做出"鱼 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的傻样子。 这就是江南的少女少妇们,由于她们,江南似乎进入了一个歌唱的时代。这个歌 唱的时代,标志就是《采莲曲》。如果说,从前我们在《诗经》中没有听到江南 的歌声,那是由于江南属于未化的荆蛮之地,那么这时候,六月江南采莲的日子 里,不绝如缕的《采莲曲》,就足以与《诗经》媲美了。当然,对于江南那些热 烈地在荷塘里歌唱的少女少妇们来说,她们不会有这种认识,也不必有这种认识。 她们只是出于本能的情感和欲望而略带放肆地歌唱,无意之中却让她们的日常生 活得到了艺术升华,并由此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世俗之美。由于这种世俗 之美中包含了江南女性充沛的生命气息,所以它格外动人,格外富于感染力和诱 惑力。难怪那些在六月里伫立在江南荷塘边的人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荷塘, 不仅仅因为这些采莲少女少妇们的美丽颜色,更因为女性生命激情的歌声,才会 使他们沉溺如斯。 也许,江南的采莲到这里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它全部优美的特点,因为它不只是写 实,它更富于诗意的想象。它的优美因为想象的作用而被放大,以至占据了整个 江南生活的审美中心。在江南诸多堪称经典性的审美事件中,还有比采莲更有突 出醒目的吗? 然而不知从哪天开始,江南采莲这种世俗性的优美活动场面,逐渐消失了,代之 而起的是文人们的赏荷。这主要是文人们的心思发生了变化,他们似乎觉得采莲 这样风雅的事情,应该归文人所有,他们自以为比乡村里的少女少妇们更有高尚 的情趣,于是文人为了他们的风雅和高尚,离开那些自然散布于大泽深水之间的 荷塘,跑到自家的小花园里挖了一块属于他们的荷塘。这样的荷塘大也不过一二 亩,开放的荷花多也不过十数枝,文人就在这儿整天地顾盼流连了,他们喋喋不 休吟诗作画,只不过为了说明他们自己怎样与荷花莲叶一样,心志清远,性格高 洁。与江南民间那采莲的盛大热烈场面相比,文人的赏荷,显得多么寒酸,多么 装腔作势,而他们孤芳自赏的心理,与江南少女少妇们的欢歌,又显得多么无聊, 多么狭隘自私。 世风日变,如江河日下,由于文人们审美上的利己主义所产生不良影响,江南可 采莲的优美日子,便一去不复回了。 【注】出自汉乐府民歌《江南》。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出自南朝梁元 帝《采莲赋》。出自唐朝皇甫松《采莲子》。出自唐朝李白《越女词》。唐朝王 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 有人来。 16.请在括号里为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6 分) 妖童媛女( ) 棹歌( ) 素手纤纤( ) 悱怨( ) 媲美( ) 喋喋不休( ) 17.作者连续引用描写“江南采莲”的诗句并反复问“这是谁说的”,用意是什 么?(6 分)
18.作者为什么说“其实,采莲不过是江南民间俗事”?请依据内容简要概括。(6 分) 19.从“江南采莲”到“文人赏荷”,作者如何评价这两种审美感受及审美效 果?(7分) Ⅲ卷 六、写作(50分) 20.阅读以下内容,并按要求写作 “游”本义是在水里自由行动,“游”还有不固定、从容行走等含义。“游”既 包括实体空间的活动,比如漫游、旅游、游学等,也包括精神上的活动,比如神游、 交游等。“游中有印象深刻的记忆和故事,“游”中有别样的体验和感触,“游” 中有各种收获和感悟。 请以“游”为题,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一篇800左右的文章。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文体不限。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阅读 2. 7.这些种子系出名门,经历不凡,它们来源于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银行之 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它们曾在上海世博会上以“蒲公英”造型向人们讲述着 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它们是友谊和绿色环保理念的传播使者,也是中英友 谊的见证者,它们是中英人民为环保而努力的明证。请来收藏一点吧,因为收藏 它们,你便是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贡献、你便是在传播绿色、环保、低碳的城 市建设理念,你便是在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自然更丰富更有魅力! 、文言阅读理解 8.B 11.C 12.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 王也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了; 为这一成功而心满意足; 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呢? 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 拿来送给别人。 默写(共15分) 13.(1)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2)虎鼓瑟兮鸾回车 (3)仙之 人兮列如麻 (4)锦官城外柏森森 (5)映阶碧草自春色 (6)隔叶 黄鹂空好音 (7)雕栏玉砌应犹在 (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中原北望 气如山
18.作者为什么说“其实,采莲不过是江南民间俗事”?请依据内容简要概括。(6 分) 19.从“江南采莲”到“文人赏荷”,作者如何评价这两种审美感受及审美效 果?(7 分) Ⅲ卷 六、写作(50 分) 20.阅读以下内容,并按要求写作。 “游”本义是在水里自由行动,“游”还有不固定、从容行走等含义。“游”既 包括实体空间的活动,比如漫游、旅游、游学等,也包括精神上的活动,比如神游、 交游等。“游中有印象深刻的记忆和故事,“游”中有别样的体验和感触,“游” 中有各种收获和感悟。 请以“游”为题,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一篇 800 左右的文章。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文体不限。 北京市西城区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阅读 1. A 2. B 3. D 4. D 5. D 6. D 7. 这些种子系出名门,经历不凡,它们来源于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银行之一—— 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它们曾在上海世博会上以“蒲公英”造型向人们讲述着 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它们是友谊和绿色环保理念的传播使者, 也是中英友 谊的见证者,它们是中英人民为环保而努力的明证。请来收藏一点吧,因为收藏 它们,你便是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贡献、你便是在传播绿色、环保、低碳的城 市建设理念,你便是在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自然更丰富更有魅力! 二、文言阅读理解 8. B 9. A 10. D 11. C 12. 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 王也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了; 为这一成功而心满意足; 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呢? 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 拿来送给别人。 三、默写(共 15 分) 13.(1)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2)虎鼓瑟兮鸾回车 (3) 仙之 人兮列如麻 (4) 锦官城外柏森森 (5)映阶碧草自春色 (6) 隔叶 黄鹂空好音 (7) 雕栏玉砌应犹在 (8)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 中原北望 气如山
(10)楼船夜雪瓜洲渡 (11)浴乎沂 (12)风乎舞 雩 (13)咏而归 (14)奈何取之尽锱铢 (15)用之如泥沙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 14.用联想手法,由快哉亭江天辽阔的美景美情想到平山堂的髙远空濛之境,以 虚景的高远空濛衬托实景的空灵阔远,更显出此日快哉亭前的景美和览胜的心情 之乐。作者立足快哉亭上,看到眼前落日映照下江水与碧空相接的天辽水阔之境 界,幽默诙谐地说友人建新亭是为了我,显出友情之深;景美情乐;“长记平山 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作者遥记当年在平山堂欣赏江南烟雨,遥 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突出若隐若现、高远空蒙的江南景美和枕席而望的自由之 情美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诗人体会到醉翁词句的山色若隐若现的空灵,以平 山堂美景和醉翁笔下之美景,突出快哉亭的寥廓空灵,又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 传达出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15.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作者认为宋玉十分可笑 的,是未解庄子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因为庄子的观点里没有高贵低贱之分,只 有精神的自由。苏轼以宋玉的典故,用典抒情,再结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 风”的直抒胸臆,抒发了逆境中仍应像老翁掀舞江浪一样,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 从容的人生态度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 16媛yuin;棹zhao;纤xin;悱fi;媲pi:喋di白。 17.连续引用和反复强调江南采莲那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特点;连续引用和反复 强调人们对江南采莲的美的无能抗拒的沉溺之情;连续引用和反复增加了文采 让文章有了更多的书卷气和诗词内涵。 8.因为采莲是江南民间为符合百姓的审美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个活动;因为采莲 是民间百姓抒情达意的假借方式,彰显百姓生活的风流和意韵:因为采莲是占据 了整个江南生活的审美中心,是江南最经典、最具感染力和诱惑力的世俗审 美 19.民间采莲是江南富有生命气息、具感染力和诱惑力、生命力、自然热烈的盛 大民俗活动,作者对江南民间采莲充满欣赏、沉溺和赞美;对江南采莲世俗逐渐 远去的遗憾和惋惜;文人赏荷寒酸局促、自我标榜、装腔作势、狭隘自私,作者 对文人赏荷充满批评和贬斥;对文人赏荷这种利己主义审美盛行的遗憾与痛斥 六、写作(50分) 范文: 游 人如鱼,要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动、曳尾旅行,才能更有活力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就是亲近自然、感受春风夏雨 秋阳冬日:就是关注生命、解读人生。书籍,将会使我们一次次受伤的心灵得到 抚慰,将会渐渐地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充实。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了解了许多 伟人的不平凡事迹。韩信曾容忍“胯下之辱”,发奋图强,终在刘邦手下一展所 长,为汉朝的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李时珍曾风餐露宿,徒步旅行,几十年如一日 的跋山涉水,尝遍百草,终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富兰克林曾白天工作, 晚上苦读,痴迷于自然界中的雷电,终成为电学原理的创始人之一……从中我悟 出了苦尽甘来的道理,苦难才是成功的垫脚石
(10) 楼船夜雪瓜洲渡 (11) 浴乎沂 (12)风乎舞 雩 (13)咏而归 (14) 奈何取之尽锱铢 (15) 用之如泥沙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 14. 用联想手法,由快哉亭江天辽阔的美景美情想到平山堂的高远空濛之境,以 虚景的高远空濛衬托实景的空灵阔远,更显出此日快哉亭前的景美和览胜的心情 之乐。作者立足快哉亭上,看到眼前落日映照下江水与碧空相接的天辽水阔之境 界,幽默诙谐地说友人建新亭是为了我,显出友情之深;景美情乐;“长记平山 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作者遥记当年在平山堂欣赏江南烟雨,遥 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突出若隐若现、高远空蒙的江南景美和枕席而望的自由之 情美;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诗人体会到醉翁词句的山色若隐若现的空灵,以平 山堂美景和醉翁笔下之美景,突出快哉亭的寥廓空灵,又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 传达出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15. 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作者认为宋玉十分可笑 的,是未解庄子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因为庄子的观点里没有高贵低贱之分,只 有精神的自由。苏轼以宋玉的典故,用典抒情,再结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 风”的直抒胸臆,抒发了逆境中仍应像老翁掀舞江浪一样,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 从容的人生态度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 16 媛 yuàn;棹 zhào;纤 xin;悱 fi;媲 pì;喋 dié。 17.连续引用和反复强调江南采莲那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特点;连续引用和反复 强调人们对江南采莲的美的无能抗拒的沉溺之情;连续引用和反复增加了文采, 让文章有了更多的书卷气和诗词内涵。 18.因为采莲是江南民间为符合百姓的审美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个活动;因为采莲 是民间百姓抒情达意的假借方式,彰显百姓生活的风流和意韵;因为采莲是占据 了整个江南生活的审美中心,是江南最经典、最具感染力和诱惑力的世俗审 美。 19.民间采莲是江南富有生命气息、具感染力和诱惑力、生命力、自然热烈的盛 大民俗活动,作者对江南民间采莲充满欣赏、沉溺和赞美;对江南采莲世俗逐渐 远去的遗憾和惋惜;文人赏荷寒酸局促、自我标榜、装腔作势、狭隘自私,作者 对文人赏荷充满批评和贬斥;对文人赏荷这种利己主义审美盛行的遗憾与痛斥。 六、写作(50 分) 范文: 游 人如鱼,要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动、曳尾旅行,才能更有活力!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就是亲近自然、感受春风夏雨、 秋阳冬日;就是关注生命、解读人生。书籍,将会使我们一次次受伤的心灵得到 抚慰,将会渐渐地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充实。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了解了许多 伟人的不平凡事迹。韩信曾容忍“胯下之辱”,发奋图强,终在刘邦手下一展所 长,为汉朝的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李时珍曾风餐露宿,徒步旅行,几十年如一日 的跋山涉水,尝遍百草,终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富兰克林曾白天工作, 晚上苦读,痴迷于自然界中的雷电,终成为电学原理的创始人之一……从中我悟 出了苦尽甘来的道理,苦难才是成功的垫脚石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学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春雨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摄下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之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吟诵着秋的壮 阔,畅谈着秋的蕴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摄下冬的洁白与寥 廊,演绎了冬雪似春花的神奇。曾在欣赏过这些诗句后,眼眸一亮,我们的大自 然竟如此多娇!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领悟到了童话也有它可贵的价值所在。读《皇帝的新装》, 让我明白了人们应该有孩童般纯洁的心,去戳穿虚假的伪装;读《海的女儿》, 让我知道了人们要有值得追求的理想,否则追求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读《卖 火柴的小女孩》,让我感受到了穷人的无助,让我产生同情之情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从名著中又获得了很多,读《西游记》,我能了解到孙 悟空嫉恶如仇的性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 生命的意义;读《鲁滨孙漂流记》,我能懂得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书籍是风,卷来浓密的云;书籍是云,化作及时的雨;书籍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书籍是树,为我撑起深情的绿荫。我愿是一尾鱼,在书籍的海洋中继续遨游,直 到永远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学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春雨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摄下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之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吟诵着秋的壮 阔,畅谈着秋的蕴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摄下冬的洁白与寥 廊,演绎了冬雪似春花的神奇。曾在欣赏过这些诗句后,眼眸一亮,我们的大自 然竟如此多娇!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领悟到了童话也有它可贵的价值所在。读《皇帝的新装》, 让我明白了人们应该有孩童般纯洁的心,去戳穿虚假的伪装;读《海的女儿》, 让我知道了人们要有值得追求的理想,否则追求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读《卖 火柴的小女孩》,让我感受到了穷人的无助,让我产生同情之情…… 在书籍的海洋中旅游,我从名著中又获得了很多,读《西游记》,我能了解到孙 悟空嫉恶如仇的性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 生命的意义;读《鲁滨孙漂流记》,我能懂得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 书籍是风,卷来浓密的云;书籍是云,化作及时的雨;书籍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书籍是树,为我撑起深情的绿荫。我愿是一尾鱼,在书籍的海洋中继续遨游,直 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