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芦溪中学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模拟卷 命题人:邓少明 2010-528 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束缚(fu)趿(t)拉 国殇( shang) 方兴未艾(ai) B晕yn)车 三昧(mei) 佶1)屈聱牙 和(hu)药量(iang)杯 监(ian)生 年高德劭(shdo) D果脯(f) 葳蕤(rui) 拘泥(ni) 时乖命蹇(in) B析: fu liang ni 2、下列加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愤懑 抗辩揖让 永保生机 B胡诌 剽掠销毁 关怀倍至 C.打烊淬火俾使 大坝合龙 D烜赫契约桃源 事机败露 C析:葆备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A.从1959年首届全运会在北京举办,到本届全运会在济南隆重开幕,弹指之间,已是半个世 纪,全运会见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B.随着一批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项目落户本市,人们发现在不经意间,这个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种 时尚健康、宜室宜家的居家风潮 C.今年三月中旬,我国西南旱灾、东北冰灾、西北杀尘暴、东南水灾,真可谓是五 D.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 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A、(A.弹指:弹动指头,比喻时间极短暂。B。“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语出 《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C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 容风调雨顺。D、“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B) A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 B.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 《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 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B(A、前两个逗号应改用顿号C、问号应改用句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 区 B.目前,热心环保的有识之士担忧,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改善,受到污染的环境是不 是真正得到治理,从有关的检测数据看并不是这样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 为有利的条件
1 江西省芦溪中学 2010 年高考语文试题模拟卷 命题人:邓少明 2010-5-28 第 1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 ) A.束缚.(fú) 趿.(tā)拉 国殇.(shāng) 方兴未艾.(ài) B.晕.(yùn)车 怄.(òu)气 三昧.(mèi) 佶.(jí)屈聱牙 C.和.(huò)药 量.(liàng)杯 监.(jiàn)生 年高德劭.(shào) D.果脯.(fǔ) 葳蕤.( ruí ) 拘泥.(ní) 时乖命蹇.(jiǎn) B 析:fù liáng nì 2、下列加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愤懑 抗辩 揖让 永保生机 B.胡诌 剽掠 销毁 关怀倍至 C.打烊 淬火 俾使 大坝合龙 D.烜赫 契约 桃源 事机败露 C 析: 葆 备 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A. 从 1959 年首届全运会在北京举办,到本届全运会在济南隆重开幕,弹指之间,已是半个世 纪,全运会见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B.随着一批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项目落户本市,人们发现在不经意间,这个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种 时尚健康、宜室宜家的居家风潮。 C.今年三月中旬,我国西南旱灾、东北冰灾、西北杀尘暴、东南水灾,真可谓是五风十雨。 D.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 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A、(A.弹指:弹动指头,比喻时间极短暂。B。“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语出 《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C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 容风调雨顺。D、“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B ) A 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 B.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 《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 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B(A、前两个逗号应改用顿号 C、问号应改用句号 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 区。 B.目前,热心环保的有识之士担忧,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改善,受到污染的环境是不 是真正得到治理,从有关的检测数据看并不是这样。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 为有利的条件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 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A(B.“这样”指代不明。C“城市为重点”缺介词“以”。D项无因果交系,应删去“因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曹操墓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重大考古 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现场考证硏究,确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 魏武王曹操高陵。27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安阳市及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与部分专家 学者一起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据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2004年底后多次被盗。为有效予以保护 2008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 掘 发掘后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 个侧室构成。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 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铁镞、玉珠、水晶 珠、玛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铭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刻铭石牌 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 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岀土 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 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 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髙陵。 有关专家陈述了考古认定的依据
2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 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A(B.“这样”指代不明。C“城市为重点”缺介词“以”。D 项无因果交系,应删去“因而”)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曹 操 墓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重大考古 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确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 魏武王曹操高陵。27 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安阳市及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与部分专家 学者一起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据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2004 年底后多次被盗。为有效予以保护, 2008 年 12 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 掘。 发掘后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 个侧室构成。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 250 余件,有金、银、铜、 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铁镞、玉珠、水晶 珠、玛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铭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刻铭石牌 59 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 8 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 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 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 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 3 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 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有关专家陈述了考古认定的依据
第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 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 情况相符。第二,墓葬岀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第三,墓葬位置与文 献记载、出土鲁澘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 安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于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 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该墓就在 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岀土的后赵建武十—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澘墓志,也明确记载 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 “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 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第五,最为确切的 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 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岀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 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 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西高穴墓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目前根据专家们的确定,可以认为,西高穴墓为曹操高陵。 6.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认定位于先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的一项是 A.该墓葬规模巨大,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死前的身份相符:墓葬出土 的器物、画像石等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C.该墓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这合乎曹操薄葬的主张和临终前留下的“殓以时服”、 “无藏金玉珍宝”的遗令。 D.出土文物中有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 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 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第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 60 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 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 情况相符。第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第三,墓葬位置与文 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 安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于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 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该墓就在 西门豹祠以西。1998 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 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 “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 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第五,最为确切的 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 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 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 60 岁左右,与曹操终年 66 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西高穴墓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目前根据专家们的确定,可以认为,西高穴墓为曹操高陵。 6.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认定位于先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该墓葬规模巨大,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死前的身份相符;墓葬出土 的器物、画像石等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B.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C.该墓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这合乎曹操薄葬的主张和临终前留下的“殓以时服”、 “无藏金玉珍宝”的遗令。 D.出土文物中有 8 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 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 “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献记载的所谓“高陵”,指的就是曹操墓;“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中的“慰项石”,指的就 是石枕。 B.该墓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上有铭文。刻铭石牌的作用是记录随葬品的名称 和数量。 C.经专家鉴定,在该墓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其人年龄在60岁左右,这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这是证明该墓墓主为曹操的辅助性依据 D.关于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只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1988年出土的鲁潜志有所记载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在将来的发掘和研究中发现“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的实 物,那么将与先前发现形成证据链,更能有力的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 B.虽然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铭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但鲁潜的墓 志铭并非专门用作记载曹操墓情况的。 C.在对古墓的考古硏究中,弄清了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的时代特征,就能认定该墓葬所属的 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D.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高陵的证据较充分,但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 展,或许会发现对此结论不利的证据。 6.B(“西门豹祠的位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他只有结合了文 献资料中记载的“曹操葬于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和“西高穴墓在西门豹祠以西”这两个 事实,才能作为“认定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一个依据) 7.D(原文“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岀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和“据《三国志·魏书·武 帝纪》等文献记载”句中,皆有“等”字,说明并非只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鲁潜 墓志”对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有记载。) 8.C(该项误在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从原文“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 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晩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句末看,弄清“墓葬形 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这一条件,对于“认定该墓葬所属的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则不充分,必须添加其他条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 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東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 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 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 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 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 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 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 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
4 A.文献记载的所谓“高陵”,指的就是曹操墓;“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中的“慰项石”,指的就 是石枕。 B.该墓出土刻铭石牌 59 件,有长方形、圭形等,上有铭文。刻铭石牌的作用是记录随葬品的名称 和数量。 C.经专家鉴定,在该墓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其人年龄在 60 岁左右,这与曹操终年 66 岁吻合。 这是证明该墓墓主为曹操的辅助性依据。 D.关于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只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 1988 年出土的鲁潜志有所记载。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在将来的发掘和研究中发现“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的实 物,那么将与先前发现形成证据链,更能有力的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 B.虽然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铭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但鲁潜的墓 志铭并非专门用作记载曹操墓情况的。 C.在对古墓的考古研究中,弄清了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的时代特征,就能认定该墓葬所属的 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D.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高陵的证据较充分,但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 展,或许会发现对此结论不利的证据。 6.B(“西门豹祠的位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他只有结合了文 献资料中记载的“曹操葬于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和“西高穴墓在西门豹祠以西”这两个 事实,才能作为“认定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一个依据) 7.D(原文“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和“据《三国志·魏书·武 帝纪》等文献记载”句中,皆有“等”字,说明并非只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鲁潜 墓志”对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有记载。) 8.C(该项误在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从原文“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 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句末看,弄清“墓葬形 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这一条件,对于“认定该墓葬所属的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则不充分,必须添加其他条件)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 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 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 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 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 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③,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 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 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 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 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 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 ③浃和:和睦 9、对下列句加点的词解释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移刺袁州 移:调任 B、窃寄目偿所愿焉偿:补偿 C、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D、词列三王之次 次:次序、行列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 某所,而母立于兹。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D、子其为我记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作者没有游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①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②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窃喜载名其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向 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入。 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荣 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9B1OB1lDI2D 第二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3分) 译文: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 (2)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4分) 译文: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 常运行。 (3)无侈前人,无废后观。(3分) 译文: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村夜白居易
5 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 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 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 ② 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 ③浃和:和睦 9、对下列句加点的词解释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移.刺袁州 移:调任 B、窃寄目 偿.所愿焉 偿:补偿 C、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造:到 D、词列三王之次. 次:次序、行列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 某所,而.母立于兹。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D、 子其.为我记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作者没有游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 ①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②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窃喜载名其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向 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入。 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荣, 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9B10B11D12D 第二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3 分) 译文: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 (2)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4 分) 译文: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 常运行。 (3)无侈前人,无废后观。(3 分) 译文: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简要分析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全诗是如何反映作者心理状态的?(4分) (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诗人撷取“霜草、秋虫、行人绝、野田、明月、养麦花”几种景物,以白描手法勾勒 出一幅乡村秋夜图。(1分)作者寓情于景,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反 映了作者由开始的孤独寂寞到最后惊喜愉悦的心理状态。(2分)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 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 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 的时代:杂文古已有之,到了20世纪2030年代, 经过 的倡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 2、谨庠序之教 。(孟子《齐恒晋文之事》)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却上心头。(李清照《 剪梅》) 4、陆游在《书愤》中用 ”这两句诗来回顾并概括过去抗金的战斗生 活,与壮志难酬,人生空老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5、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是因怨愤引起的,他在《屈原列传》中就用“ 点明了屈原怨愤的原因 百家争鸣鲁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五、(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雾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 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 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 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 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 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6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简要分析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全诗是如何反映作者心理状态的?(4 分) (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1) 诗人撷取“霜草、秋虫、行人绝、野田、明月、养麦花”几种景物,以白描手法勾勒 出—幅乡村秋夜图。(1 分)作者寓情于景,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反 映了作者由开始的孤独寂寞到最后惊喜愉悦的心理状态。(2 分)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 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 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 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 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 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 的时代;杂文古已有之,到了 20 世纪 20—30 年代, 经过 的倡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 2、谨庠序之教, , 。(孟子《齐恒晋文之事》)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 剪梅》) 4、陆游在《书愤》中用“ , ”这两句诗来回顾并概括过去抗金的战斗生 活,与壮志难酬,人生空老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5、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是因怨愤引起的,他在《屈原列传》中就用“ , ” 点明了屈原怨愤的原因。 百家争鸣 鲁迅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五、(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雾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 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 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 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 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 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 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 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 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 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 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 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 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門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 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7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 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 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 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 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 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 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 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 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 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 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板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 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土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水在他额头上 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 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岀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5分) 17.周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18.阅读延伸题:周小波“滚雷英雄”的真相澄清后,是否应该如实上报?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 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8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 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 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板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 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 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 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5 分) 17.周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 分) 18.阅读延伸题:周小波“滚雷英雄”的真相澄清后,是否应该如实上报?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 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周小波当得知师政委和“我”要给他报请军功之时,他想提一个具体要求 B.战斗打响之前的一段对话,既交代了周小波的家境,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C.周小波提出给妈妈看病的请求后,“我”觉得他要求过高,便以打官腔应付。 D.周小波说出事实真相的一瞬间,使情节突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E.“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串联情节、增加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16.(5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1分):暗示故事 的扑朔迷离(1分)。[来源Ks5ucom 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1分):“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 内心变得宁静:或写成:突出了周小波的诚实质朴)(1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1分)。 17.(6分)①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说明他是农家子弟,出身贫苦。②师政 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说明他性格拘谨腼腆 ③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说明他孝顺。④自述打仗不会怕,说明他勇敢。⑤提要求时觉 得自己的要求太高,说明他纯朴。⑥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说明他诚实。(答对其中任 意三点,给6分;每答对1点给2分。形象特点1分,具体说明1分。) 18.阅读延伸题(6分)评分标准:观点明确,结合文本,分析精当,语言通顺,5-6分;有观点但 不够明确,结合文本,分析较具体,语言通顺,3-4分;观点不明确,分析没有紧扣文本,不够 具体,语言不够通顺,1-2分。 19.(4分)A、C(A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 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 六、(9分 20、请根据漫画描绘一个师生对话的场景,然后写出这则漫画的寓意。(5分) 想吃饱吗?老师这里有… 老师,我的饼少了一块 场景: 寓意: 场景:一个小学生急匆匆地跑来,他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手里拿着一张写有义务教育且缺了一个大角的 大饼,仰起头,踮起脚问他的老师:“老师,我的饼少了一块!” 老师背着手,一脸慈祥地说:“想吃饱吗?老师这里有…”说完,老师满脸微笑,心里想,不怕你不来 辅导。(3分) 寓意:讽刺那些在学校里不认真教学,放学后却强制学生参加自己的辅导班的现象。(2分) 21、请指出下面文稿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修改。(4分) 招领启示① 今天本人在篮球场处拾得一件蓝色棉夹克②,内有钱夹③,装有现金一百六十元整④,还 有一张灰色的建设银行龙卡和重庆路书城会员卡⑤,请失者速与我联系⑥。2010年4月27日
9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4 分) A.周小波当得知师政委和“我”要给他报请军功之时,他想提一个具体要求。 B.战斗打响之前的一段对话,既交代了周小波的家境,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C.周小波提出给妈妈看病的请求后,“我”觉得他要求过高,便以打官腔应付。 D.周小波说出事实真相的一瞬间,使情节突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E.“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串联情节、增加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16.(5 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1 分);暗示故事 的扑朔迷离(1 分)。[来源:Ks5u.com] 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1 分);“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 内心变得宁静;或写成:突出了周小波的诚实质朴)(1 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1 分)。 17.(6 分)①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说明他是农家子弟,出身贫苦。②师政 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说明他性格拘谨腼腆。 ③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说明他孝顺。④自述打仗不会怕,说明他勇敢。⑤提要求时觉 得自己的要求太高,说明他纯朴。⑥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说明他诚实。(答对其中任 意三点,给 6 分;每答对 1 点给 2 分。形象特点 1 分,具体说明 1 分。) 18.阅读延伸题(6 分)评分标准:观点明确,结合文本,分析精当,语言通顺,5-6 分;有观点但 不够明确,结合文本,分析较具体,语言通顺,3-4 分;观点不明确,分析没有紧扣文本,不够 具体,语言不够通顺,1-2 分。 19.(4 分)A、C(A 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 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 六、(9 分) 20、请根据漫画描绘一个师生对话的场景,然后写出这则漫画的寓意。(5 分) 场景: 寓意: 示例: 场景:一个小学生急匆匆地跑来,他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手里拿着一张写有义务教育且缺了一个大角的 大饼,仰起头,踮起脚问他的老师:“老师,我的饼少了一块!” 老师背着手,一脸慈祥地说:“想吃饱吗?老师这里有……”说完,老师满脸微笑,心里想,不怕你不来 辅导。(3分) 寓意:讽刺那些在学校里不认真教学,放学后却强制学生参加自己的辅导班的现象。(2 分) 21、请指出下面文稿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修改。(4 分) 招领启示① 今天本人在篮球场处拾得一件蓝色棉夹克②,内有钱夹③,装有现金一百六十元整④,还 有一张灰色的建设银行龙卡和重庆路书城会员卡⑤,请失者速与我联系⑥。2010 年 4 月 27 日
(1)错: 修改 (2)错 修改 (3)错 修改 错 修改 (4分)①“启示”概念错误一一启事④现金一百六十元整(不宜说出具体钱数)——现金若干⑤ 卡的特征不宜具体交待—一去掉“灰色”、“重庆路”或改为“还有一张建设银行龙卡和书城会员卡” ⑦没有联系人或联系电话一一填加具体联系内容 七、(60分) 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们从小被告知:只要努力付出,终究会有丰厚的回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体会了收获 的快乐。但是无法回避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当设想中的一切 突然落了空,我们往往无法承受,甚至感到自己被欺骗,感到命运的不公 你的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吗?请你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体裁限记叙文和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字。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简析:如果立意为“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就是严重偏离题意。因为,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是“很多时 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 附译文: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观赏的美景,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 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王写这些文章,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 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十四 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 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 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地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您 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寄托眼 睛满足所期望的事情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把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作为御使中丞的诏书下达了 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 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告知,小的事情立刻就 改变了,过了一些时日,在短时间内,百姓有美好的品德,然而您在很远的地方游山玩水。我虽然 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你的府下听从命令,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 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 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 理由来使它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 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栋梁,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 子木板栏杄,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他就停止。没有比前 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替你记录这件事情。我既然因为没有到达 景观做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 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 还能为您做文章
10 ⑦ (1)错: 修改: (2)错: 修改: (3)错: 修改: (4)错: 修改: (4 分)①“启示”概念错误——启事④现金一百六十元整(不宜说出具体钱数)——现金若干⑤ 卡的特征不宜具体交待——去掉“灰色”、“重庆路”或改为“还有一张建设银行龙卡和书城会员卡” ⑦没有联系人或联系电话——填加具体联系内容 七、(60 分) 2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我们从小被告知:只要努力付出,终究会有丰厚的回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体会了收获 的快乐。但是无法回避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当设想中的一切 突然落了空,我们往往无法承受,甚至感到自己被欺骗,感到命运的不公。 你的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吗?请你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体裁限记叙文和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简析:如果立意为“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就是严重偏离题意。因为,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是“很多时 候,我们努力付出了,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 附译文: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观赏的美景,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 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王写这些文章,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 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十四 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 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 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地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您 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寄托眼 睛满足所期望的事情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把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作为御使中丞的诏书下达了, 考察江南西道;洪、江、饶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 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告知,小的事情立刻就 改变了,过了一些时日,在短时间内,百姓有美好的品德,然而您在很远的地方游山玩水。我虽然 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你的府下听从命令,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 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你的接待之人?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设宴在这个地方,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 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 理由来使它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 周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栋梁,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 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色彩中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他就停止。没有比前 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替你记录这件事情。我既然因为没有到达 景观做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 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 还能为您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