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论从一开始就明确区分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以及各自的优长劣短。在 此,书画同源的观念,其含意远比后人理解得深刻。文字与图像是我们把握世界 的两种互补、互进的手段。张彦远曾有绘画“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断言, 即旨在强调:在探索世界的意义上,书画同功,而非单指书画用笔同体。从《说 文解字》到《古画品录》,经由《历代名画记》直至《文史通义》,对书画智性 功能的判别一脉相承。由此可说“书画异名而体同也” 辞有陈鲜异同,思无古今中外。从英国艺术史家哈斯克尔教授的《图像与 历史》可知,图像与历史的观念在希腊萌芽,在18世纪进入哲学和史学思考, 至19世纪开花、结果而促成西方新史学革命,孕育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 前者为因,后者为果。相比之下,中国画论的研究尚处于版本校勘、画论辑录的 状态,由于割裂上下文,讨论的重点集中在诸如“六法”的标点,或如“气 韵”“形”“神”等术语的概念辨析上,一旦忽略决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思想,就 很难理解历代画论的品评之旨和品第系统。正是在这个智性框架中,中国画论呈 现出又一个值得深究的特色:它试图建立绘画的美学品质和类型价值等级品评模 式,将个别画家的风格和类型与之对应评价 中国品评观念在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它既评价艺术品质又做出技巧、 类型和风格区分,并以此为尺度发展出一系列启发视觉关注的术语。18世纪欧 洲艺术批评中曾出现按素描、色彩、构图等优劣打分,给画家定等级的尝试,但 因缺乏包容性和视觉效果指向性而未流行。中国画论的品评系统虽然与文论、诗 论等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综合起来研究,但其自身所形成的体系特点是将艺术史 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糅为一体,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创作论思想。正因为如此 所以很难按照如今的定义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划界,它就是一部综合性论 者 当今世界艺术史出现了专业细分、学术破碎化倾向,而且普遍忽略创作机 制的研究。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画论,发掘其活性基因,无疑有助于纠正当前艺术 史学风。中国画论术语体系高度概括,而在当时相应的文化语境中运用,其意蕴 不言而喻,可这种特质在另外的语境中难以显明,而且有固化为套语的危险,如 “气韵”“写意”等术语被不加区分地套用到中国绘画的本质上,就会成为陈腐 的概念,失去原初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观念出发,在世界艺术史的大视野下,就应以西方研究 美术理论家瓦萨里的力度,深入而系统地探索中国古代画论,摒弃教条概念,重 新发掘,重新激活其中隐含的活性基因,将之转化为新的创造,复兴中国艺术创 作和学术的生命力。艺术和学术永远是天下之公器,其作用之大小取决于品质之 高低;只要是最好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艺术史的复兴有望于此。 (摘编自曹意强《发掘中 国画论活性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论书画同源的观念的含意远比后人的理解深刻,把我们认识世界 的手段一—文字与图像的功能和各自的优劣明确加以区分
江西省百校联盟 2017 届高三 2 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画论从一开始就明确区分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以及各自的优长劣短。在 此,书画同源的观念,其含意远比后人理解得深刻。文字与图像是我们把握世界 的两种互补、互进的手段。张彦远曾有绘画“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断言, 即旨在强调:在探索世界的意义上,书画同功,而非单指书画用笔同体。从《说 文解字》到《古画品录》,经由《历代名画记》直至《文史通义》,对书画智性 功能的判别一脉相承。由此可说“书画异名而体同也”。 辞有陈鲜异同,思无古今中外。从英国艺术史家哈斯克尔教授的《图像与 历史》可知,图像与历史的观念在希腊萌芽,在 18 世纪进入哲学和史学思考, 至 19 世纪开花、结果而促成西方新史学革命,孕育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 前者为因,后者为果。相比之下,中国画论的研究尚处于版本校勘、画论辑录的 状态,由于割裂上下文,讨论的重点集中在诸如“六法”的标点,或如“气 韵”“形”“神”等术语的概念辨析上,一旦忽略决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思想,就 很难理解历代画论的品评之旨和品第系统。正是在这个智性框架中,中国画论呈 现出又一个值得深究的特色:它试图建立绘画的美学品质和类型价值等级品评模 式,将个别画家的风格和类型与之对应评价。 中国品评观念在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它既评价艺术品质又做出技巧、 类型和风格区分,并以此为尺度发展出一系列启发视觉关注的术语。18 世纪欧 洲艺术批评中曾出现按素描、色彩、构图等优劣打分,给画家定等级的尝试,但 因缺乏包容性和视觉效果指向性而未流行。中国画论的品评系统虽然与文论、诗 论等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综合起来研究,但其自身所形成的体系特点是将艺术史、 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糅为一体,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创作论思想。正因为如此, 所以很难按照如今的定义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划界,它就是一部综合性论 著。 当今世界艺术史出现了专业细分、学术破碎化倾向,而且普遍忽略创作机 制的研究。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画论,发掘其活性基因,无疑有助于纠正当前艺术 史学风。中国画论术语体系高度概括,而在当时相应的文化语境中运用,其意蕴 不言而喻,可这种特质在另外的语境中难以显明,而且有固化为套语的危险,如 “气韵”“写意”等术语被不加区分地套用到中国绘画的本质上,就会成为陈腐 的概念,失去原初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观念出发,在世界艺术史的大视野下,就应以西方研究 美术理论家瓦萨里的力度,深入而系统地探索中国古代画论,摒弃教条概念,重 新发掘,重新激活其中隐含的活性基因,将之转化为新的创造,复兴中国艺术创 作和学术的生命力。艺术和学术永远是天下之公器,其作用之大小取决于品质之 高低;只要是最好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艺术史的复兴有望于此。 (摘编自曹意强《发掘中 国画论活性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论书画同源的观念的含意远比后人的理解深刻,把我们认识世界 的手段——文字与图像的功能和各自的优劣明确加以区分
B.从《图像与历史》可知,图像与历史的观念在古希腊萌芽,后来进入哲 学和史学范畴,促成了西方新史学革命,孕育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 C.尚处于版本校勘、画论辑录的状态,割裂上下文,讨论诸如“六法”的 标点等一些细枝末节,或辨析一些术语,这是中国画论的不足之处。 D.打算建立绘画的美学品质和类型价值等级品评模式,并将个别画家的风 格和类型与这个等级模式对应:这是中国画论一个值得深究的特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彦远认为,绘画“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强调在探索世界的意义 上书画同功,而不单指书画用笔同体,因而他的著作《历代名画记》难以划界。 B.因为缺乏包容性和视觉效果指向性,18世纪欧洲艺术批评中出现按素 描、色彩、构图等优劣打分,给画家定等级的尝试,最终没有流行 C.中国品评观念既评价艺术品质又做出技巧、类型和风格区分,并以此 为尺度发展出一系列启发视觉关注的术语:这在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 D.中国画论的品评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创作论思想,它与文论、诗论等有密 切的关系,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融合为一体,具有自己的体系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画论,发掘其活性基因,有助于纠正当今世界艺术史 出现的专业细分、学术破碎化倾向,以及普遍忽略创作机制的研究的学风 B.中国画论术语体系高度概括的特质在当时相应文化之外的语境中显得模 糊,且有固化为套语的危险,如“气韵”“写意”等术语,现在已经成为陈腐的 概念 作者认为,艺术、学术可以冲破国界,最好的艺术和学术既是民族的 同时也是世界的,艺术和学术作为天下的公器,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品质的高低。 D.我们应当在世界艺术史的大视野下,借鉴西方的某些做法,深入研究中 国古代画论,抛弃教条,发掘中国画论的有用的基因,复兴中国艺术创作和学术 的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节选)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8年,毕淑敏又步 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作家王蒙曾说,毕淑 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 主持人:经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习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您之前 对人的内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毕淑敏:可能是我对人其实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 主持人:毕业之后您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心理诊所,那时候真的是想当心 理医生了吗? 毕淑敏:一是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以后,特别想用于实践。再有一个,我那时 候已经慢慢感觉到,其实在我们中国现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人们特别需要心理 帮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使命感吧。 主持人:对于所有的咨询者来讲,您对他们的帮助帮到什么程度,您自己就觉得 满意了呢? 毕淑敏:我确认咨询者的内心经过成长,他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 的思考,而且他们觉得可以离开咨询师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就结束咨询
B.从《图像与历史》可知,图像与历史的观念在古希腊萌芽,后来进入哲 学和史学范畴,促成了西方新史学革命,孕育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 C.尚处于版本校勘、画论辑录的状态,割裂上下文,讨论诸如“六法”的 标点等一些细枝末节,或辨析一些术语,这是中国画论的不足之处。 D.打算建立绘画的美学品质和类型价值等级品评模式,并将个别画家的风 格和类型与这个等级模式对应:这是中国画论一个值得深究的特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彦远认为,绘画“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强调在探索世界的意义 上书画同功,而不单指书画用笔同体,因而他的著作《历代名画记》难以划界。 B.因为缺乏包容性和视觉效果指向性,18 世纪欧洲艺术批评中出现按素 描、色彩、构图等优劣打分,给画家定等级的尝试,最终没有流行。 C.中国品评观念既评价艺术品质又做出技巧、类型和风格区分,并以此 为尺度发展出一系列启发视觉关注的术语:这在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 D.中国画论的品评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创作论思想,它与文论、诗论等有密 切的关系,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融合为一体,具有自己的体系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画论,发掘其活性基因,有助于纠正当今世界艺术史 出现的专业细分、学术破碎化倾向,以及普遍忽略创作机制的研究的学风。 B.中国画论术语体系高度概括的特质在当时相应文化之外的语境中显得模 糊,且有固化为套语的危险,如“气韵”“写意”等术语,现在已经成为陈腐的 概念。 C.作者认为,艺术、学术可以冲破国界,最好的艺术和学术既是民族的, 同时也是世界的,艺术和学术作为天下的公器,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品质的高低。 D.我们应当在世界艺术史的大视野下,借鉴西方的某些做法,深入研究中 国古代画论,抛弃教条,发掘中国画论的有用的基因,复兴中国艺术创作和学术 的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节选)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8 年,毕淑敏又步 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作家王蒙曾说,毕淑 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 主持人:经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习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您之前 对人的内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毕淑敏:可能是我对人其实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 主持人:毕业之后您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心理诊所,那时候真的是想当心 理医生了吗? 毕淑敏:一是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以后,特别想用于实践。再有一个,我那时 候已经慢慢感觉到,其实在我们中国现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人们特别需要心理 帮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使命感吧。 主持人:对于所有的咨询者来讲,您对他们的帮助帮到什么程度,您自己就觉得 满意了呢? 毕淑敏:我确认咨询者的内心经过成长,他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 的思考,而且他们觉得可以离开咨询师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就结束咨询
主持人:和几百个人面对面的交流之后,您对人的理解有变化吗? 毕淑敏:我变得更尊重人了,因为原来觉得,按照我的逻辑,这个事情是想不通 的,觉得怎么会这样,太不可思议了。 主持人:两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写一本书,可能至少要十几万或几十万人读到它 而您做心理咨询师只接触几百人,这个影响力会不会觉得小了一点? 毕淑敏: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我的生命曾经和几百个人 的生命发生过如此深切的碰撞,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一份经历了。 (在做了两年时间的心理咨询师之后,毕淑敏又退出了这个行业,继续专注于文 学的创作) 主持人:做过直接面对病人的那样的心理医生,后来为什么又不做了? 毕淑敏:因为来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给谁看和不给谁看,我真的陷入一种特别 大的愁苦之中了。我那时候其实面临一个挺痛苦的选择,也许我要换一种方式, 把我的那种感悟和启示,用文字来表达,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也 许一句两句话可能会触动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这次心理学学习,对写作的影响又是什么? 毕淑敏:那种影响好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说我原来要写一个人物会非 常辛苦地去设计他,对于人物,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不自信。现在是,现实中 有一个现成的人,我只是把他描绘出来就行了 主持人:文学作品能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呢? 毕淑敏:我觉得在文学里其实是有多样人生的,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有同 感,能有心灵的激荡,包括可能在某些方面改变我们对世界或者对自我的一些认 识,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功能之一。我写作时其实没有去想文学是否具有治疗的作 用,我只是想,那些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感动过我,我愿意用文字把他们表达出 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作家还是做心理咨询师,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些人 的生命,这是不是您做这些事情时一个心理上很大的成就感? 毕淑敏:一个生命和一个生命密切的接触,这个过程是神圣和庄严的,去从事这 样的工作,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挑战,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我也会有很多错误, 很多不足,可是我依然对人和人之间这种亲密的联系,抱有非常高的敬畏和热情 选文略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毕淑敏与人合开心理诊所的原因,一是想把理论用于实践,而是意识到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B.两年时间,毕淑敏做心理咨询师,只帮助了几百人,而假如她写一本书 却能让更多人读到它,但她觉得这段经历同样弥足珍贵。 C.毕淑敏认为文学如果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可能在某些方 面能促使读者改变对世界或自我的认识,这是文学的功能之 D.毕淑敏做了两年心理咨询师之后,退出了这个行业,原因是来进行心理 咨询的人很多,她面临做心理咨询师和做作家的痛苦选择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毕淑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接触到一些有关人性的文学理论后, 她对人的内心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主持人:和几百个人面对面的交流之后,您对人的理解有变化吗? 毕淑敏:我变得更尊重人了,因为原来觉得,按照我的逻辑,这个事情是想不通 的,觉得怎么会这样,太不可思议了。 主持人:两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写一本书,可能至少要十几万或几十万人读到它, 而您做心理咨询师只接触几百人,这个影响力会不会觉得小了一点? 毕淑敏: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我的生命曾经和几百个人 的生命发生过如此深切的碰撞,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一份经历了。 (在做了两年时间的心理咨询师之后,毕淑敏又退出了这个行业,继续专注于文 学的创作) 主持人:做过直接面对病人的那样的心理医生,后来为什么又不做了? 毕淑敏:因为来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给谁看和不给谁看,我真的陷入一种特别 大的愁苦之中了。我那时候其实面临一个挺痛苦的选择,也许我要换一种方式, 把我的那种感悟和启示,用文字来表达,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也 许一句两句话可能会触动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这次心理学学习,对写作的影响又是什么? 毕淑敏:那种影响好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说我原来要写一个人物会非 常辛苦地去设计他,对于人物,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不自信。现在是,现实中 有一个现成的人,我只是把他描绘出来就行了。 主持人:文学作品能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呢? 毕淑敏:我觉得在文学里其实是有多样人生的,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有同 感,能有心灵的激荡,包括可能在某些方面改变我们对世界或者对自我的一些认 识,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功能之一。我写作时其实没有去想文学是否具有治疗的作 用,我只是想,那些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感动过我,我愿意用文字把他们表达出 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作家还是做心理咨询师,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些人 的生命,这是不是您做这些事情时一个心理上很大的成就感? 毕淑敏:一个生命和一个生命密切的接触,这个过程是神圣和庄严的,去从事这 样的工作,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挑战,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我也会有很多错误, 很多不足,可是我依然对人和人之间这种亲密的联系,抱有非常高的敬畏和热情。 (选文略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毕淑敏与人合开心理诊所的原因,一是想把理论用于实践,而是意识到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B.两年时间,毕淑敏做心理咨询师,只帮助了几百人,而假如她写一本书 却能让更多人读到它,但她觉得这段经历同样弥足珍贵。 C.毕淑敏认为文学如果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可能在某些方 面能促使读者改变对世界或自我的认识,这是文学的功能之一。 D.毕淑敏做了两年心理咨询师之后,退出了这个行业,原因是来进行心理 咨询的人很多,她面临做心理咨询师和做作家的痛苦选择。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毕淑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接触到一些有关人性的文学理论后, 她对人的内心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B.毕淑敏原来觉得按照她的逻辑,有些事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思议, 但是和几百人面对面地交流后,她变得更加尊重人了 C.毕淑敏确认向她咨询的人经过内心的成长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有了 个比较清楚的思考,她觉得咨询者可以独立去面对世界,就结束咨询。 D.生活中有些人感动了毕淑敏,她用文字把感动她的人表达出来,和更多 人分享。她认为,读者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 E.毕淑敏学习心理学之后,她的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比如原来 写人非常艰难,现在写人比较轻松,她写作时更加自信了。 6.毕淑敏被作家王蒙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称 号的理解。(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 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 生 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 名作《最后一片叶子》。 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 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 象 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 抖动。 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 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 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 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 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 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 “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 “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 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 始,天天这么喊呐!” “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 “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 “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 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 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 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 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 “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一一!
B.毕淑敏原来觉得按照她的逻辑,有些事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思议, 但是和几百人面对面地交流后,她变得更加尊重人了。 C.毕淑敏确认向她咨询的人经过内心的成长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有了 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她觉得咨询者可以独立去面对世界,就结束咨询。 D.生活中有些人感动了毕淑敏,她用文字把感动她的人表达出来,和更多 人分享。她认为,读者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 E.毕淑敏学习心理学之后,她的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比如原来 写人非常艰难,现在写人比较轻松,她写作时更加自信了。 6.毕淑敏被作家王蒙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称 号的理解。(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 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 生…… 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 名作《最后一片叶子》。 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 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 象。 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 抖动。 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 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 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 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 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 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 “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 “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 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 始,天天这么喊呐!” “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 “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 “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 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 “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 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 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 “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
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 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 呼唤走失的骏马…… “……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 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 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 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 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 “我去搬!” 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 梯口的空档上。 我的心热了 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 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 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 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 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 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 “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 “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 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 “…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 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 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一一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 那里的 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 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 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 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 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一 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 了一跤。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 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 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 (本文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描写了室内温暖如春的氛围,把盆植的幽香、点缀的五彩石等作 为背景,主要目的在于渲染夫妻之间感情的融洽 B.小说通过“我”的妻子之口叙述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生活与工 作现状等情况,表达了她对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的不解 C.“诧异”“不满”“呆了”“心热”“释然”“不安”这些词语写出了 “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 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 呼唤走失的骏马…… “……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 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 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 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 “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 “我去搬!” 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 梯口的空档上。 我的心热了。 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 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 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 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 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 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 “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 “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 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 “……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 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 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 那里的。” 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 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 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 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 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 “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 了一跤。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 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 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 (本文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描写了室内温暖如春的氛围,把盆植的幽香、点缀的五彩石等作 为背景,主要目的在于渲染夫妻之间感情的融洽。 B.小说通过“我”的妻子之口叙述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生活与工 作现状等情况,表达了她对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的不解。 C.“诧异”“不满”“呆了”“心热”“释然”“不安”这些词语写出了 “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反复描写老人的吆喝声,将之喻为“灼人心 胸的歌”,起到标明线索、提示主旨的作用。 8.文中划横线语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写“我”读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这一情节有什么意图?请结 合文本,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旨三个角度进行探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最善王守 仁学。举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俺答①薄都城,谩书求贡。诏百官廷议,贞 吉奋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 何?”徐阶曰:“君必有良策。”贞吉曰:“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 引咎。”时帝遣中使瞤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②曰: “贞吉言是。”召入左顺门,令手疏便宜。立擢左谕德兼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 军。给银五万两,听随宜劳赏。初,贞吉廷议罢,盛气谒严嵩。嵩辞不见,贞吉 怒叱门者。嵩大恨。及撰敕,不令督战,以轻其权,且不与一卒护行。时敌骑充 斥,贞吉驰入诸将营,散金犒士,宣谕德意。 隆庆初,掌詹事府。穆宗幸太学,祭酒胡杰适论罢,以贞吉摄事。讲《大 禹谟》称旨,命充日讲官。贞吉年逾六十,而议论侃直,进止有仪,帝深注意焉。 寻迁南京礼部尚书。既行,帝念之,仍留直讲。 寇入大同,总兵官赵岢失事,总督陈其学反以捷闻,为御史燕如宦所发。 贞吉欲置重罚,兵部尚书霍冀仅议贬秩。贞吉争不得,因上言:“边帅失律,祖 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不许 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 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贞吉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 九列大臣,或名呼之,人亦以是多怨。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 咸负才好胜不相下,竟龃龉而去。万历十年卒,赠少保,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赵贞吉传》,略有 删改) 【注】①俺答:俺答汘,蒙古首领。②严嵩:内阁首辅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B.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C.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D.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的人。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为举人 B.授,文中表示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举、 起、视事等
D.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反复描写老人的吆喝声,将之喻为“灼人心 胸的歌”,起到标明线索、提示主旨的作用。 8.文中划横线语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小说写“我”读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这一情节有什么意图?请结 合文本,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旨三个角度进行探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最善王守 仁学。举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俺答①薄都城,谩书求贡。诏百官廷议,贞 吉奋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 何?”徐阶曰:“君必有良策。”贞吉曰:“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 引咎。”时帝遣中使瞷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②曰: “贞吉言是。”召入左顺门,令手疏便宜。立擢左谕德兼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 军。给银五万两,听随宜劳赏。初,贞吉廷议罢,盛气谒严嵩。嵩辞不见,贞吉 怒叱门者。嵩大恨。及撰敕,不令督战,以轻其权,且不与一卒护行。时敌骑充 斥,贞吉驰入诸将营,散金犒士,宣谕德意。 隆庆初,掌詹事府。穆宗幸太学,祭酒胡杰适论罢,以贞吉摄事。讲《大 禹谟》称旨,命充日讲官。贞吉年逾六十,而议论侃直,进止有仪,帝深注意焉。 寻迁南京礼部尚书。既行,帝念之,仍留直讲。 寇入大同,总兵官赵岢失事,总督陈其学反以捷闻,为御史燕如宦所发。 贞吉欲置重罚,兵部尚书霍冀仅议贬秩。贞吉争不得,因上言:“边帅失律,祖 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不许。 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疏辨乞罢 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贞吉学博才高。然好刚使气,动与物迕。 九列大臣,或名呼之,人亦以是多怨。高拱、张居正名辈出贞吉后,而进用居先。 咸负才好胜不相下,竟龃龉而去。万历十年卒,赠少保,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赵贞吉传》,略有 删改) 【注】①俺答:俺答汗,蒙古首领。②严嵩:内阁首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B.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C.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D.初/给事中杨镕劾霍冀贪庸/帝已留冀/冀以镕贞吉乡人疑/出贞吉意 /疏辨乞罢/且诋贞吉/贞吉亦疏辨求去诏/留贞吉/褫冀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的人。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为举人。 B.授,文中表示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举、 起、视事等
C.诏,文中指皇帝的命令或文告。皇帝下达命令的形式一般有策书、制书 谕、旨等。 D.秩,文中指官吏的官阶、品级。古代又有以俸禄“石”之多寡作为官吏 的等级的做法,如“万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贞吉忠于国家,敢于直言。俺答无理要求明朝进贡,赵贞吉引经据典 痛斥俺答的无理要求,皇帝在众人沉默时听到他的话,被震动 B.赵贞吉不畏权贵,正直刚强。赵贞吉拜见严嵩被拒而痛骂守门人,后又 设法削弱严嵩的权力;总兵官赵岢战败,赵贞吉极力主张严惩赵岢。 C.赵贞吉颇有学识,并得到皇帝宠信。他喜欢读书,学识渊博,讲书符合 圣意,议论直言无忌;皇帝给他特殊的待遇,十分顾念他。 D.赵贞吉意气用事,争强好胜。他有时直呼高官姓名,常常触犯别人;高 拱、张居正名声辈分在他之后,却先于他晋升任用,他最终离开官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 (2)边帅失律,祖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白居易 早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掩泪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注】①卢子蒙侍御:卢子蒙,作者友人,姓卢名贞;微之,即元稹,字微之 别称元九,为作者挚友。②咸阳坟:大和五年七月,元稹卒于鄂州,葬于咸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标题交代了本诗写作缘由:阅览卢侍御旧诗,发现卢侍御与元微之唱和 之作,而抚今追昔写下这首七律 B.首联说自己与卢贞有相见恨晚之感,早年听到挚友元稹吟诵卢诗,追溯 往事,借元稹以引出卢贞。 C.颔联用对偶手法说今日与卢贞聚首,批阅卢贞的旧卷,多有赠元稹之诗, 为后文写元稹去世做铺垫 D.颈联直抒胸臆、言浅意丰:思念故友,两人情难自禁而老泪纵横,别有 种伤心之事,实难探知。 E.本诗有叙有议,着重刻画主观心理,以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将细微深 婉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 15.请从情景关系这一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达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 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 ”,与于谦《石灰吟》中的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韩愈《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老师,谁是 弟子,则大家共同嘲笑;而广大各行各业的人,即“ 不以彼此相识 为耻
C.诏,文中指皇帝的命令或文告。皇帝下达命令的形式一般有策书、制书、 谕、旨等。 D.秩,文中指官吏的官阶、品级。古代又有以俸禄“石”之多寡作为官吏 的等级的做法,如“万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贞吉忠于国家,敢于直言。俺答无理要求明朝进贡,赵贞吉引经据典, 痛斥俺答的无理要求,皇帝在众人沉默时听到他的话,被震动。 B.赵贞吉不畏权贵,正直刚强。赵贞吉拜见严嵩被拒而痛骂守门人,后又 设法削弱严嵩的权力;总兵官赵岢战败,赵贞吉极力主张严惩赵岢。 C.赵贞吉颇有学识,并得到皇帝宠信。他喜欢读书,学识渊博,讲书符合 圣意,议论直言无忌;皇帝给他特殊的待遇,十分顾念他。 D.赵贞吉意气用事,争强好胜。他有时直呼高官姓名,常常触犯别人;高 拱、张居正名声辈分在他之后,却先于他晋升任用,他最终离开官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 (2)边帅失律,祖宗法具在。今当事者屈法徇人,如公论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白居易 早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掩泪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注】①卢子蒙侍御:卢子蒙,作者友人,姓卢名贞;微之,即元稹,字微之, 别称元九,为作者挚友。②咸阳坟:大和五年七月,元稹卒于鄂州,葬于咸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标题交代了本诗写作缘由:阅览卢侍御旧诗,发现卢侍御与元微之唱和 之作,而抚今追昔写下这首七律。 B.首联说自己与卢贞有相见恨晚之感,早年听到挚友元稹吟诵卢诗,追溯 往事,借元稹以引出卢贞。 C.颔联用对偶手法说今日与卢贞聚首,批阅卢贞的旧卷,多有赠元稹之诗, 为后文写元稹去世做铺垫。 D.颈联直抒胸臆、言浅意丰:思念故友,两人情难自禁而老泪纵横,别有 一种伤心之事,实难探知。 E.本诗有叙有议,着重刻画主观心理,以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将细微深 婉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 15.请从情景关系这一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达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 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 , ”,与于谦《石灰吟》中的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韩愈《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老师,谁是 弟子,则大家共同嘲笑;而广大各行各业的人,即“ ”不以彼此相识 为耻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 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德国摄影师在墨西哥、印尼、肯尼亚、菲律宾、以色列和巴拿马等国拍 摄了一组极为震撼的海底生物照,展现了光怪陆离、令人费解的海底动植物世界。 ②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百城房产价格指数,本市房价上涨,而本市 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市房价下跌,两家单位发布的结果南辕北 辙 ③事实说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 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这个时代,也应当在民族的记忆中占有一席 之地。 ④漫步山上,那一个个浸入了孝文化的照母山庄、孝母泉、邀月阁、慈孝 阁、节孝牌坊和亲子乐园里的楹联、篆刻无一不和孝文化唇齿相依,紧密相连。 ⑤好为人师的韩愈写出了《师说》这篇充满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这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⑥香港有军事观察员指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上周访问日本,而就在 11月初,这位总理访问中国,马来西亚现在战略价值凸显,在中日之间左右逢 源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文物展,共有西北五省28 家单位联合参与,该博物馆基本上都会每年出省甚至出国举办巡回展览 B.僵尸企业尽管无效益,却依然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导致 资源无法向收益更高的企业流动,阻碍了新技术的培育成长受到抑制。 C.援藏专家因地制宜,帮助当地医院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标准、规范 执业行为,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和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D.四川巴中市围绕脱贫攻坚、农村电商服务等专题,开展村干部培训工作, 培养出一大批既熟知脱贫攻坚政策,有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干部。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我们回眸五千年历史时,常常为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单元,①诸多生命 个体的文化创造而感动。许多闪亮的文化风景②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 以身体的匍匐大地和心灵的宽阔接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角,③创造出不同 凡响的文化遗存,也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体现出与其文化人格一致④生命担 当。当我们面对⑤精神遗脉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走心。这些文化结晶 体,⑥是从他们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①②间④⑤间 A和每每所以/有些总 B以及往往从而的这些都 c乃至常因而/那些也 D甚至时时进而的其就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 ”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 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德国摄影师在墨西哥、印尼、肯尼亚、菲律宾、以色列和巴拿马等国拍 摄了一组极为震撼的海底生物照,展现了光怪陆离、令人费解的海底动植物世界。 ②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百城房产价格指数,本市房价上涨,而本市 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市房价下跌,两家单位发布的结果南辕北 辙。 ③事实说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 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这个时代,也应当在民族的记忆中占有一席 之地。 ④漫步山上,那一个个浸入了孝文化的照母山庄、孝母泉、邀月阁、慈孝 阁、节孝牌坊和亲子乐园里的楹联、篆刻无一不和孝文化唇齿相依,紧密相连。 ⑤好为人师的韩愈写出了《师说》这篇充满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这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⑥香港有军事观察员指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上周访问日本,而就在 11 月初,这位总理访问中国,马来西亚现在战略价值凸显,在中日之间左右逢 源。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文物展,共有西北五省 28 家单位联合参与,该博物馆基本上都会每年出省甚至出国举办巡回展览。 B.僵尸企业尽管无效益,却依然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导致 资源无法向收益更高的企业流动,阻碍了新技术的培育成长受到抑制。 C.援藏专家因地制宜,帮助当地医院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标准、规范 执业行为,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和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D.四川巴中市围绕脱贫攻坚、农村电商服务等专题,开展村干部培训工作, 培养出一大批既熟知脱贫攻坚政策,有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干部。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当我们回眸五千年历史时,常常为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单元, ① 诸多生命 个体的文化创造而感动。许多闪亮的文化风景 ② 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 以身体的匍匐大地和心灵的宽阔接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角, ③ 创造出不同 凡响的文化遗存,也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体现出与其文化人格一致 ④ 生命担 当。当我们面对 ⑤ 精神遗脉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走心。这些文化结晶 体, ⑥ 是从他们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和 每每所以/ 有些总 B 以及往往从而的 这些都 C 乃至常常因而/ 那些也 D 甚至时时进而的 其 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食物之首。其实,葵花籽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 营养成分,①,既然葵花籽的营养价值很高,②?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其 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贵金属。对人类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属的植物 并在体内不断蓄积则足以致癌,甚至致命。③,且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 肪酸,进食过多会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 21.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大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大会纪念邮票的主 题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玩是孩子的天性。会玩的孩子,走得更远。即便长大成人了,对于有创造 性的人,人们还常常戏谑说:“某某是个‘玩家’。”德国诗人、晢学家席勒说 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 人。”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用、有趣、有创意,才更易培养出单纯的、真正的创 新能力,这也许是人的成长的普遍事实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出发,围绕“无用、有趣、有创意” 的某些活动,讲述故事,阐述看法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食物之首。其实,葵花籽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 营养成分, ① ,既然葵花籽的营养价值很高, ②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其 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贵金属。对人类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属的植物 并在体内不断蓄积则足以致癌,甚至致命。 ③ ,且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 肪酸,进食过多会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 21.第 39 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大会纪念邮票的主 题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玩是孩子的天性。会玩的孩子,走得更远。即便长大成人了,对于有创造 性的人,人们还常常戏谑说:“某某是个‘玩家’。”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说 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 人。”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用、有趣、有创意,才更易培养出单纯的、真正的创 新能力,这也许是人的成长的普遍事实。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出发,围绕“无用、有趣、有创意” 的某些活动,讲述故事,阐述看法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