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季雨林区首葺植物 区及生志研完 指导教师:熊源新教授 学生姓名:闫晚丽
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苔藓植物 分类、区系及生态研究 指导教师:熊源新 教授 学生姓名:闫晓丽
1前言 贵州南部沟谷季雨林区地处低海拔地带,人为活动频繁,尤其是龙潭 电站的建立,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苔藓植物属于 地被层,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很多物种在未被发现之前已处于 灭绝的边缘,因此对苔藓植物物种的编目显得迫在眉睫。 贵州南部沟谷地区是贵州省最热的地区之一,出现了过渡性的热带气 候,自然植被出现了河谷季雨林及具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贵州森林编 辑委员会1990),是贵州省热带成分苔藓植物分布的代表区域,对该地 区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未见报道,对于丰富贵州省苔藓植物资源,研 究植物区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前言 贵州南部沟谷季雨林区地处低海拔地带,人为活动频繁,尤其是龙潭 电站的建立,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苔藓植物属于 地被层,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很多物种在未被发现之前已处于 灭绝的边缘,因此对苔藓植物物种的编目显得迫在眉睫。 贵州南部沟谷地区是贵州省最热的地区之一,出现了过渡性的热带气 候,自然植被出现了河谷季雨林及具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贵州森林编 辑委员会1990),是贵州省热带成分苔藓植物分布的代表区域,对该地 区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未见报道,对于丰富贵州省苔藓植物资源,研 究植物区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然粼境拢呢 1.地理位置 贵州南部沟谷地区包括北盘江下游和南盘江双江汇合的红水河的广大 地区,地处黔桂交界处,地理位置在北纬25°10-25°27,行政区域 包括罗甸、册亨、望漠3县 2地貌 地貌属中低山河谷类型,海拔在300米一600米 3气候 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4水系 属珠江流域红水河系。主要河流有红水河、曹渡河、濛江等 5土壤 红壤为主,红水河谷由于风化和淋溶强,有赤红壤分布。局部地区有 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分布 6植被 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吐林,稀疏瀼丛、高禾本草灌草等及近热带性质的 天然植被,在海拔400m以下,发育了河谷季雨林,群落外貌浓绿色
2.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贵州南部沟谷地区包括北盘江下游和南盘江双江汇合的红水河的广大 地区,地处黔桂交界处,地理位置在北纬25°10′-25°27′,行政区域 包括罗甸、册亨、望漠3县。 2.地貌 地貌属中低山河谷类型,海拔在300米-600米 3.气候 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4.水系 属珠江流域红水河系。主要河流有红水河、曹渡河、濛江等。 5.土壤 红壤为主,红水河谷由于风化和淋溶强,有赤红壤分布。局部地区有 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分布 6.植被 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稀疏灌丛、高禾本草灌草等及近热带性质的 天然植被,在海拔400m以下,发育了河谷季雨林,群落外貌浓绿色
3.研究陶容 令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令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研究 令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五种群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保护 结论与讨论
3. 研 究 内 容 ❖ 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 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研究 ❖ 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五种群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 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保护 ❖ 结论与讨论
4.研宪才居 1野外采集和调查 2标本的整理及鉴定 3数据处理 3.1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分类及区系 3.2五种群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
4. 研 究 方 法 1.野外采集和调查 2.标本的整理及鉴定 3.数据处理 3. 1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分类及区系 3. 2五种群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
灼谷季雨称区草揎物尔类及区票 1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参考吴征镒先生“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系统。 2为了说明红水河沿岸苔藓植物区系与其它山区的关系,除采用相似性系数公式分别计算属和种的相似性 系数外,还统计它们的植物区系谱,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排序。植物区系谱是某一特定植物区 系中各类区系成分百分率的集合,该数值反映的是各类区系成分在该区系中的占有率(即FER)值或 该区系总体的贡献(马克平,1995)。主成分分析是将若干区系成分构成的n维空间降维,使反映植 物区系谱特征的大部分信息能在2-3维空间中得以表达,即从多个相关关联得变量中选出几个综合变 量,而新的综合变量又能反映原来多个变量提供的主要信息,从而简化数据结构,寻找变量之间的线 性关系,并计算各样本的主分量坐标,作出排序图(阳含熙、卢泽愚,1981) 3计算公式 21 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a+b100% (式中W为共有数a为所比区具有数b为本区具有数)(王荷生,1992)。 各区系成分所占比率(FER可由下式求得:FER=(FEiT100% (式中:FE为某区系第个区系成分的分类群(属或种数,;T为某区系各种区系成分的分类群总数,即, 对于属于广布成分的世界分布类型不加以考虑。)
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分类及区系 1.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参考吴征镒先生“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系统。 2.为了说明红水河沿岸苔藓植物区系与其它山区的关系,除采用相似性系数公式 分别计算属和种的相似性 系数外,还统计它们的植物区系谱,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排序。植物区系谱是某一特定植物区 系中各类区系成分百分率的集合,该数值反映的是各类区系成分在该区系中的占有率(即FER)值或 该区系总体的贡献(马克平,1995)。主成分分析是将若干区系成分构成的n维空间降维,使反映植 物区系谱特征的大部分信息能在2-3维空间中得以表达,即从多个相关关联得变量中选出几个综合变 量,而新的综合变量又能反映原来多个变量提供的主要信息,从而简化数据结构,寻找变量之间的线 性关系,并计算各样本的主分量坐标,作出排序图(阳含熙、卢泽愚,1981)。 3.计算公式 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W为共有数,a为所比区具有数,b为本区具有数) (王荷生,1992)。 各区系成分所占比率(FER)可由下式求得:FER=(FEi/T)100%。 (式中:FEi为某区系第i个区系成分的分类群(属或种数),;T为某区系各种区系成分的分类群总数,即, 对于属于广布成分的世界分布类型不加以考虑。)100% 2 + = a b w s
正种解草植物的样世 1.野外调查 在每个群落设立20m×20m的样点,分成4个10m×10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内每隔2拉平行样线,每条样线 上每隔2m设立50cm×50cm的样方。用一面积为50cm×50cm的铁筛置于样方上,铁筛进一步分成2500个小格, 辅助来计测每种苔藓植物在样方中的盖度,每个样点调查64个样方,调查完后,采集样方内苔藓植物,到实 验室鉴定到种。同时采集样点内树附生苔藓植物,并记录附生树种。 2数据分析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分析不同群落下苔藓植物的组成。采用物种数和 Shannon指数(H)为多样性测度指数。 H=->PiIn Pi (Pi=Ni/NNi为某种苔藓植物的盖度,N为所有种的盖度之和)(张合平,刘云国,2002)
五种群落苔藓植物的多样性 1.野外调查 在每个群落设立20m×20m的样点,分成4个10m×10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内每隔2m拉平行样线,每条样线 上每隔2m设立50㎝×50㎝的样方。用一面积为50㎝×50㎝的铁筛置于样方上,铁筛进一步分成2500个小格, 辅助来计测每种苔藓植物在样方中的盖度,每个样点调查64个样方,调查完后,采集样方内苔藓植物,到实 验室鉴定到种。同时采集样点内树附生苔藓植物,并记录附生树种。 2数据分析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分析不同群落下苔藓植物的组成。采用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H)为多样性测度指数。 (Pi=Ni/N Ni为某种苔藓植物的盖度,N为所有种的盖度之和)(张合平,刘云国,2002)。 H Pi Pi s i ln 1 = = −
第一部分 青州南都的谷存季雨林草植物物种样性 4.1苔藓植物种类组成 4.1.1科的组成 4.1.2优势科的组成 4.1.3属的组成 4.1.4优势属的组成 4.2新记录种简介 4.2.1矮株叶苔/ Tungermannia brevicaulis gao&Bai 4.2.2大萼叶苔/ ungermannia macrocarpa Steph 4.2.3疏叶羽苔 Plagiochila secretifolia Mitt 4.2.4鞭枝曲柄藓 Campylopus laxitextus Lac 4.2.5密枝细羽藓 Cyrto- hypnum tamariscellum(C,Mue11.) Buck et crum 4.2.6贵州树生藓 Erpodium guizhouensis Y,K, Xiong et x,L, Yan noy,sp
第一部分 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4.1苔藓植物种类组成 4.1.1科的组成 4.1.2优势科的组成 4.1.3属的组成 4.1.4优势属的组成 4.2新记录种简介 4.2.1矮株叶苔 Jungermannia brevicaulis Gao & Bai 4.2.2大萼叶苔Jungermannia macrocarpa Steph 4.2.3疏叶羽苔Plagiochila secretifolia Mitt. 4.2.4鞭枝曲柄藓Campylopus laxitextus Lac 4.2.5密枝细羽藓Cyrto-hypnum tamariscellum(C.Muell.)Buck et Crum 4.2.6贵州树生藓Erpodium guizhouensis Y.X.Xiong et X.L.Yan nov.sp
第二部分 贵州南部阗谷残存季雨林首藓植物区壽与地理分布宪 1.区系成分分析 2.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与我国其它山 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3.贵州南部沟谷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热带边 缘性的特点
第二部分 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苔藓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究 1.区系成分分析 2.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与我国其它山 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3.贵州南部沟谷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热带边 缘性的特点
表5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 区系成分 种数 百分比 世界广布成分* 12(10) 热带成分 73(54) 38.02(35.29) 泛热带成分 9(7) 4.69(4.58) 古热带成分 4(3) 2.08(1.96) 热带亚洲一热带大洋州成分 9(6) 4.69(3.92) 热带亚洲一热带非洲成分 4(3) 2.08(1.96) 热带亚洲一太平洋成分 6(5) 3.13(3.27) 热带亚洲成分 41(30) 21.35(196) 温带成分 65(49) 33.85(3203) 典型的北温带成分 35(26) 1823(16.99) 旧大陆温带成分 5(3) 2.60(1.96) 温带亚洲成分 25(20) 13.02(13.07) 东亚一北美成分 3(3) 1.56(1.96) 东亚成分 29(28 15.10(18.3) 中国一日本成分 24(23) 125(15.03) 中国一喜马拉雅成分 5(5) 260(3.27) 中国特有成分 22(19) 11.46(12.42) 中国其它特有成 18(16) 938(10.46) 中国南部特有成
表5沟谷季雨林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 区系成分 种数 百分比 世界广布成分* 12(10) - 热带成分 73(54) 38.02(35.29) 泛热带成分 9(7) 4.69(4.58) 古热带成分 4(3) 2.08(1.96) 热带亚洲-热带大洋州成分 9(6) 4.69(3.92) 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 4(3) 2.08(1.96) 热带亚洲-太平洋成分 6(5) 3.13(3.27) 热带亚洲成分 41(30) 21.35(19.6) 温带成分 65(49) 33.85(32.03) 典型的北温带成分 35(26) 18.23(16.99) 旧大陆温带成分 5(3) 2.60(1.96) 温带亚洲成分 25(20) 13.02(13.07) 东亚-北美成分 3(3) 1.56(1.96) 东亚成分 29(28) 15.10(18.3) 中国-日本成分 24(23) 12.5(15.03) 中国-喜马拉雅成分 5(5) 2.60(3.27) 中国特有成分 22(19) 11.46(12.42) 中国其它特有成 18(16) 9.38(10.46) 中国南部特有成 4(3) 2.0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