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一中11-1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基础知识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玉簟(didn)神妪(y)奇葩(ba)霰雪(xian) B.聒噪(guo)鼎铛( cheng)羁旅(j)诡谲(jue) C.国殇( shang)剽掠(piao)子嗣(si)创伤( chuang D.桎梏(gu)佝偻(lou)垣墙(yuan)戏谑(nu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圆舞曲辘辘饥肠夙兴夜寐 B.真缔舶来品目不暇接怙恶不悛 C.誊写肇事者门可落雀切中肯綮 D.讴歌拌脚石面面相觑谈笑风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 ,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 不容 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 在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 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以致只要/就 B.质疑/置疑以至只要/就 C.质疑/置疑以致只有/才 D.置疑/质疑以至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1年夏天,意大利足球超级杯最终落户鸟巢,能够在现场欣赏到如此高水平的比 赛,尤其是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偶像,无数球迷拍手称快。 古代学者虽然有人论及七言诗与楚辞的关系,但都是零散、片断的只言片语,而且 各家对七言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C.她茫然走在夜晩的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 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D.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 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 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 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 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听说博士村官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 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行》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对我对山三两声 A.飞来白鸟旧相识 B.跃起老鱼似相识
金乡一中 11-12 学年高二 12 月月考试题 语文 一、基础知识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玉簟.(diàn) 神妪.(yù) 奇葩.(bā) 霰.雪(xiàn) B.聒.噪(ɡuō) 鼎铛.(chēnɡ) 羁.旅(jī) 诡谲.(jué) C.国殇.(shānɡ) 剽.掠(piāo ) 子嗣.(sì) 创.伤(chuànɡ) D.桎梏.(ɡù) 佝偻.(lóu) 垣.墙(yuán) 戏谑.(nü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 圆舞曲 辘辘饥肠 夙兴夜寐 B.真缔 舶来品 目不暇接 怙恶不悛 C.誊写 肇事者 门可落雀 切中肯綮 D.讴歌 拌脚石 面面相觑 谈笑风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 不容________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________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________ 在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________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 以致 只要/就 B.质疑/置疑 以至 只要/就 C.质疑/置疑 以致 只有/才 D.置疑/质疑 以至 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1 年夏天,意大利足球超级杯最终落户鸟巢,能够在现场欣赏到如此高水平的比 赛,尤其是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偶像,无数球迷拍手称快 ....。 B.古代学者虽然有人论及七言诗与楚辞的关系,但都是零散、片断的只言片语 ....,而且 各家对七言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C.她茫然走在夜晚的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 ...., 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D.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 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 ....,引人深思。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 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 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 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D.听说博士村官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 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行》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对我对山三两声。 A. 飞来白鸟旧相识 B. 跃起老鱼似相识
C.飞来白鸟似相识 D.跃起老鱼舞翩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 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 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 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 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 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 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 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 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 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 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 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 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 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 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 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 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 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 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 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 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 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 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7.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8.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 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 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 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 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9.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 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 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
C. 飞来白鸟似相识 D. 跃起老鱼舞翩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 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 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 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 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 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 “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 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 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 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 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 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 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 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 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 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 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 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 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 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 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 “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 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7.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8.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 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 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 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 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9.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 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
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 分的继承与弘扬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方山子传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晩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 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 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 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 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 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 的帽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闾里之侠皆宗之 亲:尊奉 B.折节读书 折:改变 C.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以此驰骋当世 八廿n斗m B.「犹见于眉间 心工田→白 C.「而其家在洛阳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是何楚人之多也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 分的继承与弘扬。 三、文言文阅读 (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1 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 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2 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 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 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 的帽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奉 B.折.节读书 折:改变 C.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欲以.此驰骋当世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犹见于.眉间 多于.周身之帛缕 而其.家在洛阳 与其.骑会为三处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是何楚人之.多也
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1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 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 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 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 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4分) 译文: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译文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译文: 四、古代诗歌赏析 15.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春夜闻笛① 唐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采桑子 南宋朱敦儒⑤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李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周必大在《 老堂诗话》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1)两首诗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李诗借大雁春来北飞,言迁客欲归不得 (雁归而人留),寄喻得体,衬托有方。朱诗 2)两诗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王勃《滕王阁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 (5)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欧阳修《秋声赋》)
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1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 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 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 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 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4 分) 译文: ⑵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 分) 译文: ⑶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 分) 译文: 四、古代诗歌赏析 15.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 分) 春夜闻笛○1 唐 李益 寒山○2 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采桑子 南宋 朱敦儒○3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李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周必大在《二 老堂诗话》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1)两首诗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李诗借大雁春来北飞,言迁客欲归不得 (雁归而人留),寄喻得体,衬托有方。朱诗 (3 分) (2)两诗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五、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句 1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 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 (5)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6)众口铄金, (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六、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试题。(16分) 山乡的五月 金光 天刚蒙蒙亮,根西就听见父亲窸窸窣窣地起了床,他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这一觉他睡 得好香,醒来已经是上午10点了,他洗了把脸,就坐在屋檐下看书。妈从灶房出来时说 “根西,去窑场地叫你大回来吃饭。”根西放下手中的书,朝窑场地走去 五月的山乡,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颜色,田里熟透了的小麦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根西走在 田埂上,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18岁那年,在父亲的奔忙中,他从这里走出去,上了市技 校,毕业后就到市一家化工厂当了一名化验员。根西走着走着,禁不住随手掐了一颗麦穗在 手中揉搓起来,然后展开手掌用嘴一吹,留下一把嫩嫩的青麦,嘴一张嚼将起来。 父亲正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的身后,已倒下去大片的麦子,裸露的地面上摆着整齐的 麦铺。父亲手上的镰刀飞舞着,弄得周围一片呼呼啦啦的声响 “大,回家吃饭。”根西喊了一声。 父亲根本没有听见,仍然在飞舞着镰刀割麦子,白色的汗衫已变得昏黄且湿漉漉地贴在 了他的脊背上。 “大,回去吃饭哩。”根西又叫了一声,嗓门比刚才高了些, “啊,喔,饭熟了?”父亲终于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脸 上的汗水。 根西上前接下镰刀,父亲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捆就要往肩上扛。根 西说:“我来拿吧。 父亲说:“还是让我扛,小心弄脏了衣服。”说完扛起麦捆就走。根西用手拈掉沾在衣服 上的一根麦芒,拿着镰刀跟在父亲的后面 饭桌上,根西对父亲说:“大,我看不如把咱那几亩地让给别人种去。” “为啥?”父亲有点吃惊。 根西木木地说:“不为啥,种田不划算,一年忙到头,一亩地就说打700斤麦子,6毛 钱一斤才420块,抵不上在外干一个月的收入。” 父亲没有说话。 根西又说:“你把地包出去,我到我们厂里给你找个临时活,一月能开500多块,行不?” 父亲这才说:“娃,大是庄稼汉,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习惯了,没觉着受罪,我跟你妈 在一起挺好,想家了你就回来看看我们。” 根西在家停了一周,父亲不让他沾庄稼的边儿,他是眼看着父亲割了麦再脱粒,然后扬 麦、晒场,一点点将麦子弄回家里的。临走时,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世上的事就这么不如意,两年后,根西所在的那家化工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化工 原料价格猛增,化工产品却销不出去,全厂1000多名职工几个月发不下工资。厂里实在抵 挡不住了,便痛下了改革的决心,决定减员增效,第一批减员百分之二十,根西首当其冲 下岗了,根西好几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他毕竟已跳出农门了哇,现在怎么办?想来想 去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根西只好爬起来狠狠地抽烟,但烟抽了一支又一支,还是没有好法子, 根西就回到了家。父子俩静静地对坐着,良久,父亲终于开口了:“娃,土地是人的根啊, 不行咱回来,只要有地就饿不死!” 根西掐灭了手中的烟,无奈地点了点头。 根西上地了,起初,那双稚嫩的手打出了许多血泡,他咬牙挺了过来。一年时间,他重 新跟着父亲学会了种麦子,种玉米,种大豆,种各种蔬菜,根西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 第二年,根西和父亲商量,说要种地就要种出名堂来,小打小闹不行。父亲赞许地点了
(6) 众口铄金,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六、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试题。(16 分) 山乡的五月 金 光 天刚蒙蒙亮,根西就听见父亲窸窸窣窣地起了床,他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这一觉他睡 得好香,醒来已经是上午 10 点了,他洗了把脸,就坐在屋檐下看书。妈从灶房出来时说: “根西,去窑场地叫你大回来吃饭。”根西放下手中的书,朝窑场地走去。 五月的山乡,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颜色,田里熟透了的小麦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根西走在 田埂上,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18 岁那年,在父亲的奔忙中,他从这里走出去,上了市技 校,毕业后就到市一家化工厂当了一名化验员。根西走着走着,禁不住随手掐了一颗麦穗在 手中揉搓起来,然后展开手掌用嘴一吹,留下一把嫩嫩的青麦,嘴一张嚼将起来。 父亲正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的身后,已倒下去大片的麦子,裸露的地面上摆着整齐的 麦铺。父亲手上的镰刀飞舞着,弄得周围一片呼呼啦啦的声响。 “大,回家吃饭。”根西喊了一声。 父亲根本没有听见,仍然在飞舞着镰刀割麦子,白色的汗衫已变得昏黄且湿漉漉地贴在 了他的脊背上。 “大,回去吃饭哩。”根西又叫了一声,嗓门比刚才高了些。 “啊,喔,饭熟了?”父亲终于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脸 上的汗水。 根西上前接下镰刀,父亲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捆就要往肩上扛。根 西说:“我来拿吧。” 父亲说:“还是让我扛,小心弄脏了衣服。”说完扛起麦捆就走。根西用手拈掉沾在衣服 上的一根麦芒,拿着镰刀跟在父亲的后面。 饭桌上,根西对父亲说:“大,我看不如把咱那几亩地让给别人种去。” “为啥?”父亲有点吃惊。 根西木木地说:“不为啥,种田不划算,一年忙到头,一亩地就说打 700 斤麦子,6 毛 钱一斤才 420 块,抵不上在外干一个月的收入。” 父亲没有说话。 根西又说:“你把地包出去,我到我们厂里给你找个临时活,一月能开 500 多块,行不?” 父亲这才说:“娃,大是庄稼汉,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习惯了,没觉着受罪,我跟你妈 在一起挺好,想家了你就回来看看我们。” 根西在家停了一周,父亲不让他沾庄稼的边儿,他是眼看着父亲割了麦再脱粒,然后扬 麦、晒场,一点点将麦子弄回家里的。临走时,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世上的事就这么不如意,两年后,根西所在的那家化工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化工 原料价格猛增,化工产品却销不出去,全厂 1000 多名职工几个月发不下工资。厂里实在抵 挡不住了,便痛下了改革的决心,决定减员增效,第一批减员百分之二十,根西首当其冲。 下岗了,根西好几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他毕竟已跳出农门了哇,现在怎么办?想来想 去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根西只好爬起来狠狠地抽烟,但烟抽了一支又一支,还是没有好法子, 根西就回到了家。父子俩静静地对坐着,良久,父亲终于开口了:“娃,土地是人的根啊, 不行咱回来,只要有地就饿不死!” 根西掐灭了手中的烟,无奈地点了点头。 根西上地了,起初,那双稚嫩的手打出了许多血泡,他咬牙挺了过来。一年时间,他重 新跟着父亲学会了种麦子,种玉米,种大豆,种各种蔬菜,根西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 第二年,根西和父亲商量,说要种地就要种出名堂来,小打小闹不行。父亲赞许地点了
点头。根西就承包了村里的60亩红土坡地,他雇了两个帮手在上面栽上烟苗,一天到晚忙 碌起来。秋后,除了交清承包费、付清雇工的工资外,净挣两万元。根西成了当地有名的种 田大户,当上了县里的劳动模范。 又是五月,山乡的小麦一片金黄,根西家的窑场地里,一条大汉正挥舞着镰刀在割麦, 身后的空地上,码放着一排排整齐的麦铺。上午10点多,根西父亲来到地头,喊:“娃,回 去吃饭 根西仍然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根本没听见父亲在叫他。父亲提高嗓门又喊了一声 “啊,喔,饭熟了?”根西这才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上的手巾擦了一把脸 上的汗水 父亲上前接下镰刀,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捆就要往肩上扛。根西抢 过说:“我来拿。”然后手一提将麦捆放在了肩膀上 五月的田埂上,走着一老一小两个庄稼汉。 (选自《语文世界》2009年第6期) 17.小说前后两次设置了割麦的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4分 18.概括小说中根西父子这两个人物形象。(4分) 19.文章第二段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概述。(4分) 20.文章写根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又“无奈地点了点头”,“摇头”和“点头”的 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请简析。(4分) 七、语言知识和运用:(10分) 21.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常根据其特点以动物之名名之,比如变色龙,指的是见 风使舵的人;糊涂虫,指的是不明事理的人。下面的各种称呼指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每 条答案不得超过8个字。(6分,任选两个作答) (1)孺子牛(2)癞蛤蟆(3)中山狼(4)应声虫(5)替罪羊 22.下面是某学校举行“新年诗会”介绍某著名诗人的弟弟的一段话,其中有4处不得 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4分) 同学们,今天著名诗人的弟弟××惠临我校,参加我们的“新年诗会”。我们知道舍兄 是著名诗人,其实××也很有诗才,曾在《诗刊》发表上百首作品,这些诗作产生很大的影 响,使他声名震烁古今。现在就让我们先拜读他为我们朗诵自己的最新诗作。 ①将 改为 改为 ③将 改为 八、作文(60分) 2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点头。根西就承包了村里的 60 亩红土坡地,他雇了两个帮手在上面栽上烟苗,一天到晚忙 碌起来。秋后,除了交清承包费、付清雇工的工资外,净挣两万元。根西成了当地有名的种 田大户,当上了县里的劳动模范。 又是五月,山乡的小麦一片金黄,根西家的窑场地里,一条大汉正挥舞着镰刀在割麦, 身后的空地上,码放着一排排整齐的麦铺。上午 10 点多,根西父亲来到地头,喊:“娃,回 去吃饭。” 根西仍然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根本没听见父亲在叫他。父亲提高嗓门又喊了一声。 “啊,喔,饭熟了?”根西这才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上的手巾擦了一把脸 上的汗水。 父亲上前接下镰刀,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捆就要往肩上扛。根西抢 过说:“我来拿。”然后手一提将麦捆放在了肩膀上。 五月的田埂上,走着一老一小两个庄稼汉。 (选自《语文世界》2009 年第 6 期) 17.小说前后两次设置了割麦的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4 分) 18.概括小说中根西父子这两个人物形象。(4 分) 19.文章第二段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概述。(4 分) 20.文章写根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又“无奈地点了点头”,“摇头”和“点头”的 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请简析。(4 分) 七、语言知识和运用:(10 分) 21.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常根据其特点以动物之名名之,比如变色龙,指的是见 风使舵的人;糊涂虫,指的是不明事理的人。下面的各种称呼指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每 条答案不得超过 8 个字。(6 分,任选两个作答) (1)孺子牛(2)癞蛤蟆(3)中山狼(4)应声虫(5)替罪羊 22. 下面是某学校举行“新年诗会”介绍某著名诗人的弟弟的一段话,其中有 4 处不得 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4 分) 同学们,今天著名诗人的弟弟××惠临我校,参加我们的“新年诗会”。我们知道舍兄 是著名诗人,其实××也很有诗才,曾在《诗刊》发表上百首作品,这些诗作产生很大的影 响,使他声名震烁古今。现在就让我们先拜读他为我们朗诵自己的最新诗作。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八、作文(60 分) 2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葩pa;C.创伤 chuang:D.谑xue 2.A.B项中“缔”应为“谛”:C项中“落”应为“罗”;D项中“拌”应为“绊”。 3.C.“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以至” 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 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 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 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4.D(A.拍手称快:拍着手大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感情色彩不当。B.只言片语:个 别词句或片断的话。与“片断”重复,不合语境。C.“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而非形 容冷得不得了。D.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可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5.A(B“具有”和“享受”搭配不当:C“万一”和“若”意思重复:D“挤满了很多村民 来听课”应为“挤满了很多来听课的村民”。) 6.C(A.诗歌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 “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的,而非重游,因此“旧相识”不合诗歌情景。B.题为《山行》, 鱼是水中物,相比之下不如“白鸟”切题。D.“舞翩跹”侧重于动作,形态,而第四句“ 两声”是写声音,衔接不紧密。《山行》一诗为宋代叶茵所作。) 7.C: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 就是……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原则”这句话。A项说“道德黄金律”是指“针对社会转 型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D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8.A:A项“……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原文文意不符。正确意思是“ 那么你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9.B:B.作者在文中没有强调“必须确立和推行”的意思 10.C/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11.C/A.介词,凭借:介词,把。B.介词,在;介词,表比较。C.均为代词,他的。D.助 词,的;代词,这,这么 12.B 13.A/“出身微贱”与原文不符 14.(1)(他的家里)四壁空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给 分点:“环堵”“萧然”“妻子”“自得”) (2)因而(他)就在马上和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给 分点:“因”“马上”“自谓”) (3)(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 此的吗?(给分点:“独”“穷”“得而然”) 15.(1)借旅雁自比,以万里反衬自身的孤单,写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时刻不忘 万里烟尘”的中原,比喻形象,对比鲜明。 (2)李诗之泪是自伤身世之泪,表现了诗人被贬南方,渴望北归的遗憾与怨恨;(2分)朱 诗之泪是忧时伤世之泪,表现了诗人因中原沦陷被迫漂泊江南的离愁别恨与担忧时局的爱国 情怀。(2分)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B.葩 pā;C. 创.伤 chuānɡ;D.谑 xuè。 2.A.B 项中“缔”应为“谛”;C 项中“落”应为“罗”;D 项中“拌”应为“绊”。 3.C. “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以至” 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 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 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 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4.D(A.拍手称快:拍着手大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感情色彩不当。B. 只言片语:个 别词句或片断的话。与“片断”重复,不合语境。C.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而非形 容冷得不得了。D.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可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5. A(B“具有”和“享受”搭配不当;C“万一”和“若”意思重复;D“挤满了很多村民 来听课”应为“挤满了很多来听课的村民”。) 6.C(A.诗歌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 “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的,而非重游,因此“旧相识”不合诗歌情景。B.题为《山行》, 鱼是水中物,相比之下不如“白鸟”切题。D.“舞翩跹”侧重于动作,形态,而第四句“三 两声”是写声音,衔接不紧密。《山行》一诗为宋代叶茵所作。) 7. C: 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 就是……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原则”这句话。A 项说“道德黄金律”是指“针对社会转 型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D 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8. A:A 项“……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原文文意不符。正确意思是“…… 那么你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9. B:B.作者在文中没有强调“必须确立和推行”的意思。 10.C/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11.C/A.介词,凭借;介词,把。B.介词,在;介词,表比较。C.均为代词,他的。D.助 词,的;代词,这,这么。 12.B 13.A/“出身微贱”与原文不符。 14.⑴(他的家里)四壁空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给 分点:“环堵”“萧然”“妻子”“自得”) ⑵ 因而(他)就在马上和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给 分点:“因”“马上”“自谓”) ⑶(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 此的吗?(给分点:“独”“穷”“得而然”) 15.(1)借旅雁自比,以万里反衬自身的孤单,写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时刻不忘 那“万里烟尘”的中原,比喻形象,对比鲜明。 (2)李诗之泪是自伤身世之泪,表现了诗人被贬南方,渴望北归的遗憾与怨恨;(2 分)朱 诗之泪是忧时伤世之泪,表现了诗人因中原沦陷被迫漂泊江南的离愁别恨与担忧时局的爱国 情怀。(2 分)
16.(1)落霞与孤鹜齐飞(2)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4) 酌贪泉而觉爽(5)黟然黑者为星星 (6)积毁销骨 17.第一次写的是父亲割麦,儿子不屑:第二次写的是儿子主动割麦;前后对比中突出根西 对土地由疏离到热爱的情感变化。(6分) 8.根西父亲: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朴实,对土地有着深挚的感情。根西:新一代农村 青年形象,他有文化,有理想,对土地由漠视到热爱。(6分) 19.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人物身份,为刻画人物形象作铺垫。(2分) 20.“摇头”表明根西对父亲的倔强,劝说无效的无奈,“点头”则表明根西对自己无可选择 的无奈。在文字上看似矛盾,其实都是表现他不热爱(不屑)种田的心理。(4分) 21.(1)兢兢业业的人(2)痴心妄想的人(3)恩将仇报的人(4)随声附和的人(5) 代人受过的人 22①“惠临”改“光临”:②“舍兄”改“他的哥哥”;③“声名震烁古今”改“颇有声名” ④“拜读”改“聆听”(改对一处1分)
16.(1)落霞与孤鹜齐飞 (2)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4) 酌贪泉而觉爽 (5) 黟然黑者为星星 (6) 积毁销骨 17.第一次写的是父亲割麦,儿子不屑;第二次写的是儿子主动割麦;前后对比中突出根西 对土地由疏离到热爱的情感变化。(6 分) 18.根西父亲: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朴实,对土地有着深挚的感情。根西:新一代农村 青年形象,他有文化,有理想,对土地由漠视到热爱。(6 分) 19.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人物身份,为刻画人物形象作铺垫。(2 分) 20.“摇头”表明根西对父亲的倔强,劝说无效的无奈,“点头”则表明根西对自己无可选择 的无奈。在文字上看似矛盾,其实都是表现他不热爱(不屑)种田的心理。(4 分) 21.(1)兢兢业业的人 (2)痴心妄想的人 (3)恩将仇报的人 (4)随声附和的人 (5) 代人受过的人 22.①“惠临”改“光临”;②“舍兄”改“他的哥哥”;③“ 声名震烁古今”改“颇有声名”; ④“拜读”改“聆听”(改对一处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