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 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A.装祯 契约(qie) 和盘托出 相机行事( Xlang) B.鱼竿 偌大(ruo) 仗义执言 惊魂甫定(fu) C.编缉 木讷(nei) 喧宾夺主 不可估量( liang) D.涨幅 伛偻(1ou) 美轮美奂 鲜为人知(xia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汉文化紧密相连。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 我认为是无须设问的 B.“现代人里的顶尖运动员即便接受了大量训练,但是和远古人类所做的体力 劳动相比,也差得非常远,”这位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的体质远逊于我们的祖先。 C.颁奖晚会渐进高潮,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高声宣布:“刚才颁发的 是二三等奖;下面即将颁发的是一等奖。” D.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等两岸四地的歌手联袂唱响了十一运会主 题歌“相亲相爱”,主题歌旋律富于动感,有时代特色,又渗透了山东民歌的元 素
山东省青岛市 2009—2010 学年度高三 年级 11 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 ) A.装祯 契约(qie) 和盘托出 相机行事(xiang) B.鱼竿 偌大(ruo) 仗义执言 惊魂甫定(fu) C.编缉 木讷(nei) 喧宾夺主 不可估量(liang) D.涨幅 伛偻(lou) 美轮美奂 鲜为人知(xia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汉文化紧密相连。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 我认为是无须设问的。 B.“现代人里的顶尖运动员即便接受了大量训练,但是和远古人类所做的体力 劳动相比,也差得非常远,”这位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的体质远逊于我们的祖先。 C.颁奖晚会渐进高潮,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高声宣布:“刚才颁发的 是二三等奖;下面即将颁发的是一等奖。” D.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等两岸四地的歌手联袂唱响了十一运会主 题歌“相亲相爱”,主题歌旋律富于动感,有时代特色,又渗透了山东民歌的元 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 是 ①自8月1日起,陕西省108个重点城镇改变过去的户口划分方式,实行 城乡统一的户 口登记制度,_为“居民户口”。 ②近日,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最终签定了重组,双方对重组原则、 重组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立即启动资产评估等各项工作。 ③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 增长方式造成的,其根源是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发生根本的转 变 A.统称协约由于/ 由 B.通称协议由于/由 C.通称协约由/由 于 D.统称协议由/由于 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 是 A.这家宾馆设施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在整个景区内只此一家,为了方便游览, 游客们也只好住在这里了 B.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些国家提髙关税壁垒,实施特保限制,这种以邻 为壑的自保政策,其最终结果必将损害本国利益。 C.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是颠扑不破的事实,但近日菲、印、马等国企图将 南海问题国际化,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严正抗议。 D.在电影《铁人》中扮演王进喜的吴刚和《梅兰芳》中扮演燕十三的王学 圻在27届金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①自 8 月 1 日起,陕西省 108 个重点城镇改变过去的户口划分方式,实行 城乡统一的户 口登记制度, 为“居民户口”。 ②近日,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最终签定了重组 ,双方对重组原 则、 重组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立即启动资产评估等各项工作。 ③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 粗放型的经济 增长方式造成的,其根源是 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 发生根本的转 变。 A.统称 协约 由于/ 由 B.通称 协议 由于/由 C.通称 协约 由/由 于 D.统称 协议 由/由于 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 是 ( ) A.这家宾馆设施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在整个景区内只此一家,为了方便游览, 游客们也只好住在这里了。 B.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些国家提高关税壁垒,实施特保限制,这种以邻 为壑的自保政策,其最终结果必将损害本国利益。 C.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是颠扑不破的事实,但近日菲、印、马等国企图将 南海问题国际化,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严正抗议。 D.在电影《铁人》中扮演王进喜的吴刚和《梅兰芳》中扮演燕十三的王学 圻在 27 届金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
A.泥沙是一条江河的组成部分,对河沙的过度挖掘,会使河床遭到破坏的 危险,甚至造成河水断流,给水中的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B.这套书因为运用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比 喻来表达概念,读者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C.中秋节前夕,我市各大商家都看好今年的月饼市场,认为价格不超过百 元左右的礼盒月饼和价格实惠的散装月饼都会比较畅销 D.在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面对挫折,而坚强 的人往往能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走向成功。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陶诗“远人村”新解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 “远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两种。其本意究竟指什么,这还得结 合陶渊明所处的具体环境来看 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 远一—人村”,若这样,势必将断后句为“依依一一墟一一里烟”。“墟 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一一村”。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 “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中即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所云“远人”是统称,泛指生活在距离 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夷狄”虽然也在远地, 却并不称“远人”,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远”是 地域差别,并不涉及所谓“华夷之辨”,与文化差异无关。迄至秦汉,周边少数 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到“文化 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这时的“远人”和“夷狄” 都可指称“华夏”之外的异族,只是前者可能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华 夏”认可,较“夷狄”而言,“远人”在风俗习惯上更接近“华夏”而已。自秦 汉以后,“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 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远人”的涵义,在两晋 向“夷狄”靠得更近,“远人”逐渐变成异族的代称。春秋时代的“夷狄”,后 来融入了华夏体系,如吴、楚等。秦汉时崛起的匈奴,则成了这一时代的“夷狄” 后慢慢被融入汉族社会。及至三国两晋,此时的乌桓、西羌等,则被视为“夷狄” 而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这时早在“中夏”文化覆盖之下 他们能被朝廷征辟做官,甚至身居要职,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 人”。东晋时“远人”的涵义即是如此
A.泥沙是一条江河的组成部分,对河沙的过度挖掘,会使河床遭到破坏的 危险,甚至造成河水断流,给水中的动植物带来毁灭性 的灾难。 B.这套书因为运用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比 喻来表达概念,读者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C.中秋节前夕,我市各大商家都看好今年的月饼市场,认为价格不超过百 元左右的礼盒月饼和价格实惠的散装月饼都会比较畅销。 D.在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面对挫折,而坚强 的人往往能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走向成功。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陶诗“远人村”新解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 “远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两种。其本意究竟指什么,这还得结 合陶渊明所处的具体环境来看。 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 ——远——人村”,若这样,势必将断后句为“依依——墟——里烟”。“墟—— 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 “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中即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所云“远人”是统称,泛指生活在距离 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夷狄”虽然也在远地, 却并不称“远人”,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远”是 地域差别,并不涉及所谓“华夷之辨”,与文化差异无关。迄至秦汉,周边少数 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到“文化 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这时的“远人”和“夷狄”, 都可指称“华夏”之外的异族,只是前者可能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华 夏”认可,较“夷狄”而言,“远人”在风俗习惯上更接近“华夏”而已。自秦 汉以后,“ 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 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远人”的涵义,在两晋 向“夷狄”靠得更近,“远人”逐渐变成异族的代称。春秋时代的“夷狄”,后 来融入了华夏体系,如吴、楚等。秦汉时崛起的匈奴,则成了这一时代的“夷狄”, 后慢慢被融入汉族社会。及至三国两晋,此时的乌桓、西羌等,则被视为“夷狄”。 而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这时早在“中夏”文化覆盖之下, 他们能被朝廷征辟做官,甚至身居要职,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 人”。东晋时“远人”的涵义即是如此
再回到本文的主题陶渊明的诗上。园田居位于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 居之地,也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异族混 居在一起,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 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源于东汉。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南迁的 各豪族大家,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村”的分布更加普遍。陶 渊明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 情”的“大义”,若有,至多只是描绘出他归隐后在野外与“异族”杂居的事实。 (节选自 李飞《陶诗“远人村”新解》,有改动) 6.下列选项中关于“远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远人”在《论语》中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与文化 差异无关。 B.到了秦汉时期,“远人”向春秋时期“夷狄”的意义靠拢,体现出了文 化差异 C.秦汉以后,“远人”词义的外延扩大,将“夷狄”也包含在其中。 D.两晋时期,“远人”一词逐渐变成了异族的代称,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 7.下列不属于作者不赞同将“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原因 的一项是( A.从对仗的角度讲,不能将前句断为“暧暧一远一人村”,如果这样,后 句必将断为“依依一墟一里烟”,而“墟一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 “远人一村”。 B.东晋时期,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能被朝廷征辟做 官,已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 C.陶渊明的故乡就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他归隐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 起,所以“远人村”应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D.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各豪族大家南迁,由于他们亦采取“村 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所以“村”的分布更加普遍
再回到本文的主题陶渊明的诗上。园田居位于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 居之地,也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异族混 居在一起,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 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源于东汉。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南迁的 各豪族大家,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村”的分布更加普遍。陶 渊明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 情”的“大义”,若有,至多只是描绘出他归隐后在野外与“异族”杂居的事实。 (节选自 李飞《陶诗“远人村”新解》,有改动) 6.下列选项中关于“远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远人”在《论语》中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与文化 差异无关。 B.到了秦汉时期,“远人”向春秋时期“夷狄”的意义靠拢,体现出了文 化差异。 C.秦汉以后,“远人”词义的外延扩大,将“夷狄”也包含在其中。 D.两晋时期,“远人”一词逐渐变成了异族的代称,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 7.下列不属于作者不赞同将“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原因 的一项是( ) A.从对仗的角度讲,不能将前句断为“暧暧—远—人村”,如果这样,后 句必将断为 “依依—墟—里烟”,而“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 “远人—村”。 B.东晋时期,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能被朝廷征辟做 官,已 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 C.陶渊明的故乡就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他归隐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 一起,所以 “远人村”应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D.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各豪族大家南迁,由于他们亦采取“村” 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所以“村”的分布更加普遍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春秋时的“远人”并不包括“夷狄”,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 在“人”之外的 B.秦汉时,“华夏”之外的异族可以被称为“远人”或“夷狄”,如果 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了“华夏”的认可,就可能被称为“远人”。 C.“夷狄”一词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指范围,在春秋时代指吴 楚等,在秦汉时指匈奴等,在三国两晋时指乌桓、西羌等 D.作者认为“暧暧远人村”只是陶渊明对隐居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 没有“大义”与情感的表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察今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 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②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 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 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 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厨肉,而知 镬之味,一鼎之调。 ③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臃水。擁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 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 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 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④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 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 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春秋时的“远人”并不包括“夷狄”,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 在“人”之外的。 B.秦汉时,“华夏”之外的异族可以被称为“远人”或“夷狄”,如果 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了“华夏”的认可,就可能被称为“远人”。 C.“夷狄”一词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指范围,在春秋时代指吴、 楚等,在秦汉时指匈奴等,在三国两晋时指乌桓、西羌等。 D.作者认为“暧暧远人村”只是陶渊明对隐居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 没有“大义”与情感的表现。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察 今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 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②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 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 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 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 镬之味,一鼎之调。 ③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 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 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 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④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 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 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⑤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 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 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⑥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 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 有似于此。 (选自《吕氏春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故释先王之成法 释:放弃 B.故审堂下之阴 审:察看 C.循表而夜涉 循:按照 D.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益:更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①察今则可以知古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①守法而弗变则悖 ②故凡 举事必循法以动 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②臣以供 养无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揭示“不法先王之法”的原因的一组 是 ①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 ②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⑤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 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 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⑥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 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 有似于此。 (选自《吕氏春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故释先王之成法 释:放弃 B.故审堂下之阴 审:察看 C.循表而夜涉 循:按照 D.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益:更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 ①察今则可以知古 ②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①守法而弗变则悖 ②故凡 举事必循法以动 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②臣以供 养无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揭示“不法先王之法 ”的原因的一组 是 ( ) ①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 也 ②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③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 此 ④故凡举事 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⑤时已徙矣,而法不徙 ⑥荆国之为政, 有似于此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作者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化和其已不适用于今时这两个角度,对“先王 之成法”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了否定 B.“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讽刺了 墨守成规、拘泥古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本文运用寓言故事进行形象说理时,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 事,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 D.本文围绕“察今”这一中心论点,多方说理,反复论证,阐述了制定法 令制度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3分)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5分) 14.将下列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 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分)
③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 此 ④故凡举事 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⑤时已徙矣,而法不徙 ⑥荆国之为政, 有似于此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作者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化和其已不适用于今时这两个角度,对“先王 之成法”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了否定。 B.“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讽刺了 墨守成规、拘泥古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本文运用寓言故事进行形象说理时,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 事,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 D.本文围绕“察今”这一中心论点,多方说理,反复论证,阐述了制定法 令制度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6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3 分)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5 分) 14.将下列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 效 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 分)
(选自《六国论》) ②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 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 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赵)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髙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瞽降秦而魏救不至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 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6 分) [来源:学科网] (选自《史记·信陵君窃救赵》)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② 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 集序》) ,孰能无 惑? 韩愈《师 说》) ④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 高》) ⑤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五、(10分) 1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几则新闻导语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5分)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0周年大庆之 际,许多海外媒体关注中国60年来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评价中国人生 活的巨大变化。 (二)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当中国人民沉浸在新中国60华诞 的喜庆中时,许多海外友人也纷纷对新中国60岁生日表示祝贺,盛赞中国取得 的发展,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新华网哥本哈根10月6日电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专家学者 密切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这一盛事。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
(选自《六国论》) ②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 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 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赵)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 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6 分) [来源:学科网] (选自《史记•信陵君窃救赵》)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② ,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 集序》) ③ ,孰能无 惑? (韩愈《师 说》) ④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 高》) ⑤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五、(10 分) 1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几则新闻导语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5 分) (一)新华网北京 9 月 30 日电在新中国即将迎来 60 周年大庆之 际,许多海外媒体关注中国 60 年来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评价中国人生 活的巨大变化。 (二)新华网北京 10 月 2 日电当中国人民沉浸在新中国 60 华诞 的喜庆中时,许多海外友人也纷纷对新中国 60 岁生日表示祝贺,盛赞中国取得 的发展,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新华网哥本哈根 10 月 6 日电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专家学者 密切关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国庆这一盛事。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
主任、欧洲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柏思德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庆祝活动 让人印象深刻,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在髙科技和经济领域已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 国家,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7.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上下文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分) 没有绿叶,红花也会寂寞;① ② 万事万物,以和为美,美从和谐中来。和谐就是人偎依在自然怀抱中的惬意与陶 醉,和谐就是③ ,和谐就是④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雨中童真 丛维熙 雨很活泼,很浪漫,也很有诗意。但是,大概只有真心热爱大自然、懂得享受生 活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美妙吧 儿时最爱看雨,觉得它神秘莫测。家乡的老人说,天上有一条银河,雨是银河决 了堤,倾倒下来的天水。还有的老人说,那是老天爷与他媳妇打架时,玉皇娘娘 流下来的眼泪。 当时,我虽然不懂科学知识,但也不相信这些民间传说一一管它是从哪儿来的, 反正下雨能给我快乐。记得儿时每到枯雨的大旱之年,家乡人都要求雨,人人头 上戴着一个柳条弯成的帽子,冒着赤日炎热,抬着猪、羊、鸡、鸭,敲锣打鼓地 走到河边。在一片祷告声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用力将它们抛向河心,以求上 苍的老天爷与地下的龙王爷,能体恤大地之焦渴,下一场及时雨。每逢这个时刻 我与许多小伙伴,也要在其中扮演求雨的角色,用童谣向苍天献上一片童真:老 天爷/下大雨/蒸了包子往上举/老天爷/别晴天/煮了饺子往上端… 但是老天无言,碧透的蓝天上没有一丝云影…… 这是我儿时有关雨的悲情童话。当然,家乡也有大雨滂沱的日子。这是我最为动 情的时候。我喜欢在云雨蒙蒙的田野上,木偶般地呆望着林间百鸟在雨幕中疾飞 归巢,听夏蝉因落雨而歌声沙哑。自从开始学习古诗之后,雨在我心中的形象陡 然升值,它不仅仅是我的玩伴,而嬗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种思绪。记得, 当我读到杜牧的《清明》诗章后,乡间的牧童、田野的驿道、小镇湿淋淋的酒幌 以及树叶上流淌下来的水珠,都能引起我神秘的幻想。这个雨中美丽的田园画面, 曾支配我戴上草帽,冒雨离开家院,在密集斜飞的雨丝中,去寻找那幅恬静而富 有诗情的一隅。当然,在家教十分严格的书香家庭,要想雨中上街总要找一个十 分确切的理由。爷爷雨天总是要喝上几盅酒的,我说我给爷爷上酒馆里买酒。娘 把涂着桐油的雨伞递给我,我却偏偏戴上草帽,提起酒壶便跑出家院
主任、欧洲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柏思德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庆祝活动 让人印象深刻,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在高科技和经济领域已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 国家,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7.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上下文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 分) 没有绿叶,红花也会寂寞;① ,② 。 万事万物,以和为美,美从和谐中来。和谐就是人偎依在自然怀抱中的惬意与陶 醉,和谐就是③ ,和谐就是④ 。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 雨中童真 丛维熙 雨很活泼,很浪漫,也很有诗意。但是,大概只有真心热爱大自然、懂得享受生 活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美妙吧。 儿时最爱看雨,觉得它神秘莫测。家乡的老人说,天上有一条银河,雨是银河决 了堤,倾倒下来的天水。还有的老人说,那是老天爷与他媳妇打架时,玉皇娘娘 流下来的眼泪。 当时,我虽然不懂科学知识,但也不相信这些民间传说——管它是从哪儿来的, 反正下雨能给我快乐。记得儿时每到枯雨的大旱之年,家乡人都要求雨,人人头 上戴着一个柳条弯成的帽子,冒着赤日炎热,抬着猪、羊、鸡、鸭,敲锣打鼓地 走到河边。在一片祷告声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用力将它们抛向河心,以求上 苍的老天爷与地下的龙王爷,能体恤大地之焦渴,下一场及时雨。每逢这个时刻, 我与许多小伙伴,也要在其中扮演求雨的角色,用童谣向苍天献上一片童真:老 天爷/下大雨/蒸了包子往上举/老天爷/别晴天/煮了饺子往上端…… 但是老天无言,碧透的蓝天上没有一丝云影…… 这是我儿时有关雨的悲情童话。当然,家乡也有大雨滂沱的日子。这是我最为动 情的时候。我喜欢在云雨蒙蒙的田野上,木偶般地呆望着林间百鸟在雨幕中疾飞 归巢,听夏蝉因落雨而歌声沙哑。自从开始学习古诗之后,雨在我心中的形象陡 然升值,它不仅仅是我的玩伴,而嬗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种思绪。记得, 当我读到杜牧的《清明》诗章后,乡间的牧童、田野的驿道、小镇湿淋淋的酒幌 以及树叶上流淌下来的水珠,都能引起我神秘的幻想。这个雨中美丽的田园画面, 曾支配我戴上草帽,冒雨离开家院,在密集斜飞的雨丝中,去寻找那幅恬静而富 有诗情的一隅。当然,在家教十分严格的书香家庭,要想雨中上街总要找一个十 分确切的理由。爷爷雨天总是要喝上几盅酒的,我说我给爷爷上酒馆里买酒。娘 把涂着桐油的雨伞递给我,我却偏偏戴上草帽,提起酒壶便跑出家院
雨中寻找诗情,实在是一件乐事。虽然我所住的小镇不是杏花村,但街上的酒馆 还有那么几家。因而尽管在落雨街道上,没有发现牧童,也没有找到杜牧诗中“牧 童遥指杏花村”的画面一一我的两只布鞋被积水湿透了,小小草帽覆盖不到的身 子,雨水把我淋成了一只落汤鸡,但我并不因此而失意;因为那些雨中的匆匆行 者,以及小镇酒馆前悬挂于空中被淋湿了的酒幌,都给了我童心幻觉中的某种满 足 到了酒店,我已成了水人,酒店老掌柜给我的酒壶灌满了烧酒之后,大概是觉得 我那水淋淋的样儿有点可怜,顺手抓起一把花生米,塞在我的巴掌里。他探头往 天上看了看,对我说:“过一会雨就会停了,你先在这儿吃花生米,不会耽误你 爷爷喝酒的。” 听他一说,我连花生米也没吃一粒,就一头扎进雨帘之中一一我不愿意等雨停下 来,我喜欢在雨中回家。“你……”他在后边朝我喊着,“你会淋出病来的。” 我理解他的好心,但是他不理解我的那颗童心。他哪里知道我的心田里,深藏着 在雨中求索的秘密?那是古人杜牧,赐给我的一个雨中的情梦,那诗中的意境如 同勾魂一般,让我走进雨幕,被淋成了一个小小的水鬼! 多少年过去了,每逢潇潇春雨飞落人间时,那逝水流年的童真往事,便出现在密 集的雨丝之中。 18.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写了家乡人求雨这一情节?(4分) 19.“雨中寻找诗情,实在是一件乐事”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分析。(4分) 20.作者为什么喜欢雨?通过写雨,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文,简要 回答。(6分)
雨中寻找诗情,实在是一件乐事。虽然我所住的小镇不是杏花村,但街上的酒馆 还有那么几家。因而尽管在落雨街道上,没有发现牧童,也没有找到杜牧诗中“牧 童遥指杏花村”的画面——我的两只布鞋被积水湿透了,小小草帽覆盖不到的身 子,雨水把我淋成了一只落汤鸡,但我并不因此而失意;因为那些雨中的匆匆行 者,以及小镇酒馆前悬挂于空中被淋湿了的酒幌,都给了我童心幻觉中的某种满 足。 到了酒店,我已成了水人,酒店老掌柜给我的酒壶灌满了烧酒之后,大概是觉得 我那水淋淋的样儿有点可怜,顺手抓起一把花生米,塞在我的巴掌里。他探头往 天上看了看,对我说:“过一会雨就会停了,你先在这儿吃花生米,不会耽误你 爷爷喝酒的。” 听他一说,我连花生米也没吃一粒,就一头扎进雨帘之中——我不愿意等雨停下 来,我喜欢在雨中回家。“你……”他在后边朝我喊着,“你会淋出病来的。” 我理解他的好心,但是他不理解我的那颗童心。他哪里知道我的心田里,深藏着 在雨中求索的秘密?那是古人杜牧,赐给我的一个雨中的情梦,那诗中的意境如 同勾魂一般,让我走进雨幕,被淋成了一个小小的水鬼! 多少年过去了,每逢潇潇春雨飞落人间时,那逝水流年的童真往事,便出现在密 集的雨丝之中。 18.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写了家乡人求雨这一情节?(4 分) 19.“雨中寻找诗情,实在是一件乐事”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分析。(4 分) 20.作者为什么喜欢雨?通过写雨,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文,简要 回答。(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