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著名作家王开岭的作品像一块块色彩斑斓、剪裁有度的语言丝锦,追求语言的_甲 (细致/精致)和醇美,经作家不断磨励和淬炼的词句,闪耀着纯洁、光润和晶 莹之美。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限定)了作品的视界、规模和精神体 积,使其对特殊事物、现象和经验的吸纳与融会贯通能力明显不足,难臻厚重浑 融之境,但却从诗性的角度找回了早已_丙_(淹没/湮没)在粗鄙伧俗的时尚文 化之中的汉语的那种美感,重新榫接上了那条曾在秦汉流韵、唐宋风雨的浸润下 璀璨无比的美学线索。 他创作的散布在各个篇目中的格言箴句,往往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哲思弥漫, 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富含厚实的道德内涵,具有直击内心的精神力量和鞭僻入里 的话语势能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淬炼(cui)融会贯通B.粗鄙伧俗(cang)磨励 C.榫接(zhin)鞭僻入里D.格言箴句(jn)璀璨 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精致限定淹没B.精致限制湮没 C.细致限制湮没D.细致限定淹没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当年在纽约讲课备受欢迎,所讲内容本属私人性质,不涉功利, 没指望付梓。若不是一帮读者爱屋及鸟,央求当年听课的陈丹青掏出笔记,这些 文字怕也见不了面,更不会洛阳纸贵。老人家有耽佳句的癖好,又不会以辞害意, 多有通透漂亮的妙论,使你醍醐灌顶;常常在了结一学术公案之后谈笑自若,略 近周作人笔下喝茶之意,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A.爱屋及乌B.洛阳纸贵C.醍醐灌顶D.谈笑自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以来,从歌手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到四川男子捐献器官救活七人,器官 捐献这个对普通 人比较陌生的词,不断被人们关注 B.时局动荡,政治黑暗,让长大成人后的阮籍喜欢上了《老子》《庄子》,有 时他也会对自己遵 从的儒家礼法嗤之以鼻。 C.这偌大的烈士陵园,连一条像样的进出路都没有,与当今有的达官贵人为自 己修建的堪与宫 殿媲美的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 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5.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在什么地方,你一眼就能把阿米绪人认出来,因为他们的服饰与众不同。 ①据说这些突出“谦卑”的规矩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到依据
山东省青岛市 2015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 题。 著名作家王开岭的作品像一块块色彩斑斓、剪裁有度的语言丝锦,追求语言的 甲 (细致/精致)和醇美,经作家不断磨励和淬炼的词句,闪耀着纯洁、光润和晶 莹之美。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 乙 (限制/限定)了作品的视界、规模和精神体 积,使其对特殊事物、现象和经验的吸纳与融会贯通能力明显不足,难臻厚重浑 融之境,但却从诗性的角度找回了早已 丙 (淹没/湮没)在粗鄙伧俗的时尚文 化之中的汉语的那种美感,重新榫接上了那条曾在秦汉流韵、唐宋风雨的浸润下 璀璨无比的美学线索。 他创作的散布在各个篇目中的格言箴句,往往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哲思弥漫, 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富含厚实的道德内涵,具有直击内心的精神力量和鞭僻入里 的话语势能。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淬炼(cuì) 融会贯通 B.粗鄙伧俗(cāng) 磨励 C.榫接(zhǔn) 鞭僻入里 D.格言箴句(jiān) 璀璨 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精致 限定 淹没 B.精致 限制 湮没 C.细致 限制 湮没 D.细致 限定 淹没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当年在纽约讲课备受欢迎,所讲内容本属私人性质,不涉功利, 没指望付梓。若不是一帮读者爱屋及乌,央求当年听课的陈丹青掏出笔记,这些 文字怕也见不了面,更不会洛阳纸贵。老人家有耽佳句的癖好,又不会以辞害意, 多有通透漂亮的妙论,使你醍醐灌顶;常常在了结一学术公案之后谈笑自若,略 近周作人笔下喝茶之意,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A.爱屋及乌 B.洛阳纸贵 C.醍醐灌顶 D.谈笑自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以来,从歌手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到四川男子捐献器官救活七人,器官 捐献这个对普通 人比较陌生的词,不断被人们关注。 B.时局动荡,政治黑暗,让长大成人后的阮籍喜欢上了《老子》《庄子》,有 时他也会对自己遵 从的儒家礼法嗤之以鼻。 C.这偌大的烈士陵园,连一条像样的进出路都没有,与当今有的达官贵人为自 己修建的堪与宫 殿媲美的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D.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 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5.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在什么地方,你一眼就能把阿米绪人认出来,因为他们的服饰与众不同。 。 ①据说这些突出“谦卑”的规矩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到依据
②不论是男人的服装礼帽,还是妇女的衣裙,都是一律的黑色 ③在兰开斯特,假如你遇到以前只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古代欧洲村民”,他们 就是阿米绪人 ④简单地说,四五百年来其他人的服饰一直在变,而他们的却一直没有变 ⑤姑娘们的裙衫上没有一个纽扣,男人们的服饰上有纽扣,但没有任何其他装饰 ⑥只有在节日或婚礼上,妇女们才加上一方纯白的披肩 A.④③②⑥①⑤B.②④⑥①⑤③ C.②④③⑥⑤①D.④②⑥⑤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代的神话 刘大杰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 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 和愿望。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 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 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 系在一起。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在初民的社会里,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 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 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 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自然现象 的神一一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神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的集体创作,在那些神话里面必然会表现人民勇敢 的性格、超群的智慧、丰富的想象,以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现实生活和对于幸福 自由的渴望,所以神话是富有人民性的。同时,神话也可以体现出原始现实主义 和原始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渊源,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它有很高的价值。研究神话,我们可 以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看出上古历史的影子;同时,神话故 事对于后代文学、美术的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神话资料保存最多的是《山 海经》《楚辞》和《淮南子》。此外,在《穆天子传》《国语》《左传》和诸子 诸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这些故事出现的时代都很晚,其中的故事经过后 人的口传和书写,不可能全是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但在许多美丽的故事中,依 然可以看出一些古代神话的影 《山海经》所记的神灵,有四百五十几个。这些神形状奇怪:有的是龙身鸟首, 有的是马身人面,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三头六臂。他们出现时,有的是红光 满面,有的是狂风暴雨。在《山海经》里,有三首国、三身国、一臂国、无肠国 大人国、小人国等记载。这一部书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如《九歌》《离骚》《天问》诸篇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淮南子》 虽说时代稍晚,但其中神话材料也很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很重要的参 考书。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最富有文学意味而又具体地反映上古人民的生活愿 望和思想感情的,是那些英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等都是非常精彩动人的
②不论是男人的服装礼帽,还是妇女的衣裙,都是一律的黑色 ③在兰开斯特,假如你遇到以前只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古代欧洲村民”,他们 就是阿米绪人 ④简单地说,四五百年来其他人的服饰一直在变,而他们的却一直没有变 ⑤姑娘们的裙衫上没有一个纽扣,男人们的服饰上有纽扣,但没有任何其他装饰 ⑥只有在节日或婚礼上,妇女们才加上一方纯白的披肩 A.④③②⑥①⑤ B.②④⑥①⑤③ C.②④③⑥⑤① D.④②⑥⑤①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古代的神话 刘大杰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 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 和愿望。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 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 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 系在一起。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在初民的社会里,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 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 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 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自然现象 的神——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神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的集体创作,在那些神话里面必然会表现人民勇敢 的性格、超群的智慧、丰富的想象,以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现实生活和对于幸福 自由的渴望,所以神话是富有人民性的。同时,神话也可以体现出原始现实主义 和原始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渊源,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它有很高的价值。研究神话,我们可 以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看出上古历史的影子;同时,神话故 事对于后代文学、美术的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神话资料保存最多的是《山 海经》《楚辞》和《淮南子》。此外,在《穆天子传》《国语》《左传》和诸子 诸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这些故事出现的时代都很晚,其中的故事经过后 人的口传和书写,不可能全是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但在许多美丽的故事中,依 然可以看出一些古代神话的影子。 《山海经》所记的神灵,有四百五十几个。这些神形状奇怪:有的是龙身鸟首, 有的是马身人面,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三头六臂。他们出现时,有的是红光 满面,有的是狂风暴雨。在《山海经》里,有三首国、三身国、一臂国、无肠国、 大人国、小人国等记载。这一部书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如《九歌》《离骚》《天问》诸篇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淮南子》 虽说时代稍晚,但其中神话材料也很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很重要的参 考书。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最富有文学意味而又具体地反映上古人民的生活愿 望和思想感情的,是那些英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等都是非常精彩动人的
在初民社会里,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 女娲、后羿和大禹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中、在现实生 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高尔基说:“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神是武装 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研究神话或是采用神话故事来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是很好的。但我们必须把神话 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在许多故事里,张皇灵异,都是鬼话, 它同富有人民性的古代神话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神话,必须小心谨慎,万不可鱼 目混珠。 (节选自《古典文学思想源流》,有删改) 6.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A.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 继续舞动。 B.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毫毛变 成星星。 C.落魄女子遇王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身上人皮脱落,露出厉 鬼本相。 D.太白金星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 方巡使。 7.下列不能说明神话“具有很高的价值”的一项是 A.神话是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人民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并在民间广泛流 传 B.我们可以从神话中初步了解上古历史,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C.神话中体现出的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在后世的创作中依然传 承 D.《山海经》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神灵,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 响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生活和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但不 含有统治者的意愿,是富有人民性的 B.有些神话故事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与远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已有所差别, 但依然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参考。 C.中国历史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都是能够为民除害、具有杰出的劳动成绩、并 寄予着人民美好理想的人。 D.各种迷信鬼话跟神话有很大的不同,完全脱离了人民性,对于这些迷信故事, 我们都要全面批判,完全摒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 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 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 故。”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 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
在初民社会里,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 女娲、后羿和大禹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中、在现实生 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高尔基说:“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神是武装 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研究神话或是采用神话故事来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是很好的。但我们必须把神话 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在许多故事里,张皇灵异,都是鬼话, 它同富有人民性的古代神话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神话,必须小心谨慎,万不可鱼 目混珠。 (节选自《古典文学思想源流》,有删改) 6.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A.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 继续舞动。 B.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毫毛变 成星星。 C.落魄女子遇王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身上人皮脱落,露出厉 鬼本相。 D.太白金星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 方巡使。 7.下列不能说明神话“具有很高的价值”的一项是 A.神话是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人民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并在民间广泛流 传。 B.我们可以从神话中初步了解上古历史,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C.神话中体现出的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在后世的创作中依然传 承。 D.《山海经》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神灵,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 响。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生活和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但不 含有统治者的意愿,是富有人民性的。 B.有些神话故事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与远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已有所差别, 但依然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参考。 C.中国历史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都是能够为民除害、具有杰出的劳动成绩、并 寄予着人民美好理想的人。 D.各种迷信鬼话跟神话有很大的不同,完全脱离了人民性,对于这些迷信故事, 我们都要全面批判,完全摒弃。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 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 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 故。”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 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
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 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 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十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 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 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 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 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 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 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 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 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 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 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女往辞晏子之家辞:辞别 B.君树槐县令县:通“悬”,悬挂 C.不益刑益:增加 D.又不以私恚害公法恚:怨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而问焉拔剑切而啖之 C.去其腥臊者而已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 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 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 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 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 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 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 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 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 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 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 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 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 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 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 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 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女往辞晏子之家 辞:辞别 B.君树槐县令 县:通“悬”,悬挂 C.不益刑 益:增加 D.又不以私恚害公法 恚:怨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而问焉 拔剑切而啖之 C.去其腥臊者而已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 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 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 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 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 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4分) (2)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 (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育玉案 (金)元好问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 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 寞西窗雨。 (1)简析上片“落红吹满沙头路”的作用。(4分) (2)从全词看,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中,以“,”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 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2)在《登高》中,杜甫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用“,”两句高度概括 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写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最后用“ 句委婉讽劝当朝统治者,勿重蹈覆辙。 五、(12分 16.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4分) 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 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 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 是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 17.读右面这幅图,完成问题。(4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2分 (2)根据画面内容,你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18.把下面四个短句改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4分) ①1935年出版了一套《开明国语课本》。 ②该课本由叶圣陶编写内容,丰子恺书写并画插图。 ③这套课本当时就再版了40余次 ④2010年应读者要求,再次出版。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风雅褐木庐 叶克飞 ①青岛有一条福山路,悠长寂静,在其一端还有一条分岔路,名为福山支路,蜿 蜒向下,直抵海畔。上世纪20年代,当影后胡蝶在福山路1号的洪深居所内研 究剧本时,当福山支路的康有为故居内髙朋满座时,当沈从文在福山路3号的小 屋内为张兆和写下炽烈情书时,在另一个地方,宋春舫正在与胡适、梁实秋品评 莎士比亚。这个地方是褐木庐一一当时的世界性文化地标,宋春舫的“私人图书 馆”。那时,这个城市注定是激情热切的,因为文化地标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体温
(1)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4 分) (2)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 (6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 分) 青玉案 (金)元好问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 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 寞西窗雨。 (1)简析上片“落红吹满沙头路”的作用。(4 分) (2)从全词看,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孔子在《论语》中,以“ , ”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 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2)在《登高》中,杜甫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用“ , ”两句高度概括 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写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最后用“ , ” 两 句委婉讽劝当朝统治者,勿重蹈覆辙。 五、(12 分) 16.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超过 25 字。(4 分) 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 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 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 是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 17.读右面这幅图,完成问题。(4 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2 分) (2)根据画面内容,你得出怎样的结论?(2 分) 18.把下面四个短句改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4分) ①1935 年出版了一套《开明国语课本》。 ②该课本由叶圣陶编写内容,丰子恺书写并画插图。 ③这套课本当时就再版了 40 余次。 ④2010 年应读者要求,再次出版。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风雅褐木庐 叶克飞 ①青岛有一条福山路,悠长寂静,在其一端还有一条分岔路,名为福山支路,蜿 蜒向下,直抵海畔。上世纪 20 年代, 当影后胡蝶在福山路 1 号的洪深居所内研 究剧本时,当福山支路的康有为故居内高朋满座时,当沈从文在福山路 3 号的小 屋内为张兆和写下炽烈情书时,在另一个地方,宋春舫正在与胡适、梁实秋品评 莎士比亚。这个地方是褐木庐——当时的世界性文化地标,宋春舫的“私人图书 馆”。那时,这个城市注定是激情热切的,因为文化地标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体温
②那时的宋春舫,有“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和“中国第一喜剧作家”的美 誉,梁实秋曾在《雅舍小品三集·书房》中写道:“我看见过的最考究的书房 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他还写道:“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 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静幽雅,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 嚣市扰。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 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 皮装订,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闪闪发亮 ③所谓褐木庐,并非褐色,也并非木结构,其实是 Corpora的音译,这个 Corpora 指宋春舫喜欢的三位戏剧家一一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 ④当年的青岛,文化名流荟萃处有二:一是王统照的居所,还有一处就是位于福 山支路6号的褐木庐。宋春舫买下这座福山支路的小楼后,将平生所收集的戏剧 图书全部搬来,共计七千八百册。那时客居青岛的作家群中,杨振声、梁实秋 闻一多、洪深、章铁民和孙大雨等人多“浸过洋水”,在诗歌、戏剧和翻译等方 面造诣极深,便都免不了成了褐木庐的常客 ⑤宋春舫是剧作家、剧作理论家,他先后出版了法文版的《海外劫灰记》和《现 代中国文学》等。此外,他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戏剧研究的文 章,他还出版了《宋春舫论剧》三集。戏剧史家赵景深曾回忆:“宋春舫先生是 戏剧的先知先觉或老前辈。我最早读的戏剧理论书就是《宋春舫论剧》第一集, 像我一样对于这本启蒙运动的书心怀感激的人,想来不少吧。宋春舫在话剧创作 上也作过有益的尝试。他创作的剧本虽然很少用于演出,但他在话剧形式的探索 上的努力仍然值得注意。 ⑥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中国首个 海洋研究所,而如今那矗立在青岛海畔,每日接待如织游人的中国首个水族馆, 同样是他的心血。他还在海滨设立观潮站,每天准确测定两次髙潮、两次低潮水 位,得出平均值,连续几十年未曾间断。建国以后,因为全国仅青岛有这样的记 载,因此将其海水平均高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平面,在青岛观象台建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一律以这个水准原点来计算。 为了予友人方便,宋春舫还创建了一家万国疗养院,也做旅馆。胡适在青岛的那 段时间,便一直住在这里。 ⑦我曾经诧异于戏剧学和海洋学的巨大鸿沟竟在宋春舫这里变作通途,但在那个 年代,这样的佳话却是极多。那些佳话之所以流传至今,恐怕与如今文理的泾渭 分明有关,你无法想象如今的理科人才有深厚的人文积淀,也无法想象如今的文 人精通理数,连那些所谓“教授”都是如此,更遑论如我这般混上四年的所谓大 学生了。一个私人的藏书楼能够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地标,令众多名家神往,那是 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发生的事情。 ⑧离开青岛后的宋春舫,一年后便英年早逝,年仅46岁。精通法、英、德、意、 西班牙和拉丁等多种文字的他,留下了近万册图书,还有大量作品和译著。只是, 除了梁实秋等人在作品中的零星回忆外,他长久被人遗忘。他在青岛的那几处故 迹,虽然保留完好,却无人知晓。他的藏书本是捐给了图书馆,可近年部分藏书 却在市场上被发现,颇让人诧异。他还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第一人,众多藏书票 收藏者都把“褐木庐藏书票”奉为至宝。 ⑨那个风流人物齐聚青岛海畔的时代,正是新文学改变中国的时代。我总对新文 学完全摒弃旧文学的这段历史耿耿于怀,纠结于它那打破传统文化的架势,但却
②那时的宋春舫,有“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和“中国第一喜剧作家”的美 誉,梁实秋曾在《雅舍小品三集·书房》中写道:“我看见过的最考究的书房, 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他还写道:“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 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静幽雅,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 嚣市扰。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 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 皮装订,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闪闪发亮。” ③所谓褐木庐,并非褐色,也并非木结构,其实是 Cormora 的音译,这个 Cormora 指宋春舫喜欢的三位戏剧家——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 ④当年的青岛,文化名流荟萃处有二:一是王统照的居所,还有一处就是位于福 山支路 6 号的褐木庐。宋春舫买下这座福山支路的小楼后,将平生所收集的戏剧 图书全部搬来,共计七千八百册。那时客居青岛的作家群中,杨振声、梁实秋、 闻一多、洪深、章铁民和孙大雨等人多“浸过洋水”,在诗歌、戏剧和翻译等方 面造诣极深,便都免不了成了褐木庐的常客。 ⑤宋春舫是剧作家、剧作理论家,他先后出版了法文版的《海外劫灰记》和《现 代中国文学》等。此外,他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戏剧研究的文 章,他还出版了《宋春舫论剧》三集。戏剧史家赵景深曾回忆:“宋春舫先生是 戏剧的先知先觉或老前辈。我最早读的戏剧理论书就是 《宋春舫论剧》第一集, 像我一样对于这本启蒙运动的书心怀感激的人,想来不少吧。宋春舫在话剧创作 上也作过有益的尝试。他创作的剧本虽然很少用于演出,但他在话剧形式的探索 上的努力仍然值得注意。” ⑥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中国首个 海洋研究所,而如今那矗立在青岛海畔,每日接待如织游人的中国首个水族馆, 同样是他的心血。他还在海滨设立观潮站,每天准确测定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水 位,得出平均值,连续几十年未曾间断。建国以后,因为全国仅青岛有这样的记 载,因此将其海水平均高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平面,在青岛观象台建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一律以这个水准原点来计算。 为了予友人方便,宋春舫还创建了一家万国疗养院,也做旅馆。胡适在青岛的那 段时间,便一直住在这里。 ⑦我曾经诧异于戏剧学和海洋学的巨大鸿沟竟在宋春舫这里变作通途,但在那个 年代,这样的佳话却是极多。那些佳话之所以流传至今,恐怕与如今文理的泾渭 分明有关,你无法想象如今的理科人才有深厚的人文积淀,也无法想象如今的文 人精通理数,连那些所谓“教授”都是如此,更遑论如我这般混上四年的所谓大 学生了。一个私人的藏书楼能够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地标,令众多名家神往,那是 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发生的事情。 ⑧离开青岛后的宋春舫,一年后便英年早逝,年仅 46 岁。精通法、英、德、意、 西班牙和拉丁等多种文字的他,留下了近万册图书,还有大量作品和译著。只是, 除了梁实秋等人在作品中的零星回忆外,他长久被人遗忘。他在青岛的那几处故 迹,虽然保留完好,却无人知晓。他的藏书本是捐给了图书馆,可近年部分藏书 却在市场上被发现,颇让人诧异。他还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第一人,众多藏书票 收藏者都把“褐木庐藏书票”奉为至宝。 ⑨那个风流人物齐聚青岛海畔的时代,正是新文学改变中国的时代。我总对新文 学完全摒弃旧文学的这段历史耿耿于怀,纠结于它那打破传统文化的架势,但却
又神往于那个时代的激情。很多很多年以后,褐木庐墙身上的爬山虎竟已有手臂 般粗,院内的松树也已苍老,而这个城市,只能寻得零星遗迹。 (节选自《大师们的背影》 19.文章开头部分写到洪深、康有为、沈从文等名人,目的是什么?(4分) 20.请结合全文,解释文章⑦⑧两段中的“诧异”的含意。(4分) 21.宋春舫的主要成就有哪些?(4分) 22.文章以“风雅褐木庐”为题,你认为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个人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急匆匆地到早餐店吃面,但从未感觉出面有什么特别 的滋味。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再去吃面,在悠闲的用餐过程中,感觉面的味 道特别鲜美。当他问餐馆老板时,老板说:“今天的面配料和制作过程与平时完 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 滋味。”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 征鲜明。 高三自主诊断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分)1.C2.B3.D4.B5.D 二、(9分)6.C7.A8.B 三、(9分)9.A10.B11.D12.C 四、(24分) 13.(10分) (1)勇敢之士不会凭着人多势强去欺凌孤单弱小的人,英明仁慈的君主更不会 违背正确的事理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评分标准:4分,“以”“孤独”“拂是”“所欲”的翻译各1分。译错一处扣 1分,扣完为止 (2)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贪欲,就叫做贪婪残暴;推重自己喜好 玩赏的东西,把它们抬高到与君主的权威相似的地位,就叫做悖逆正道;随心所 欲地处以重刑或死刑,罚不当罪,就叫做残忍暴虐。 评分标准:6分,“穷”“崇”“拟乎”“逆”“不称”“贼”的翻译各1分, 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4.(8分) (1)落花满地,点明暮春的时令特点,营造出哀怨、伤感的氛围,奠定了全词 的感情基调 评分标准:4分,每点1分。 (2)全词表达了对春去的伤感、年华已逝的感慨、幽怀无以言表的苦痛和孤独 寂寞之情。 评分标准:4分,每点1分。答“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可得1分。 15.(6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又神往于那个时代的激情。很多很多年以后,褐木庐墙身上的爬山虎竟已有手臂 般粗,院内的松树也已苍老,而这个城市,只能寻得零星遗迹。 (节选自《大师们的背影》) 19.文章开头部分写到洪深、康有为、沈从文等名人,目的是什么?(4 分) 20.请结合全文,解释文章⑦⑧两段中的“诧异”的含意。(4 分) 21.宋春舫的主要成就有哪些?(4 分) 22.文章以“风雅褐木庐”为题,你认为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有一个人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急匆匆地到早餐店吃面,但从未感觉出面有什么特别 的滋味。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再去吃面,在悠闲的用餐过程中,感觉面的味 道特别鲜美。当他问餐馆老板时,老板说:“今天的面配料和制作过程与平时完 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 滋味。”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 征鲜明。 高三自主诊断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 分) 1.C 2.B 3.D 4.B 5.D 二、(9 分) 6.C 7. A 8. B 三、(9 分) 9.A 10.B 11.D 12. C 四、(24 分) 13.(10 分) (1)勇敢之士不会凭着人多势强去欺凌孤单弱小的人,英明仁慈的君主更不会 违背正确的事理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评分标准:4 分,“以”“孤独”“拂是”“所欲”的翻译各 1 分。译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贪欲,就叫做贪婪残暴;推重自己喜好 玩赏的东西,把它们抬高到与君主的权威相似的地位,就叫做悖逆正道;随心所 欲地处以重刑或死刑,罚不当罪,就叫做残忍暴虐。 评分标准:6 分,“穷” “崇”“拟乎”“逆”“不称”“贼”的翻译各 1 分。 译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14.(8 分) (1)落花满地,点明暮春的时令特点,营造出哀怨、伤感的氛围,奠定了全词 的感情基调。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1 分。 (2)全词表达了对春去的伤感、年华已逝的感慨、幽怀无以言表的苦痛和孤独 寂寞之情。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1 分。答“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可得 1 分。 15. (6 分)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评分标准: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4分) 示例1:你(或“我”)不为别人的自由(或“正义”)说话,将会伤及自己。 示例2:面对暴力(或“黑暗”)时,你选择置身事外,终将祸及自身, 评分标准:要点少1处扣1分。 17.(4分) (1)示例:图的上方依次画的是毛笔、钢笔和微机,下方与之对应的是书写越 来越潦草的“写字”二字。(2分) (2)示例: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人们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2分) 评分标准:准确全面说明画面内容2分;结论正确2分。 18.(4分) 示例:由叶圣陶编写内容,丰子恺书写并画插图,1935年出版当时就再版了40 余次的《开明国语课本》应读者要求在2010年再次出版。 评分标准:要点完备2分,句式正确、句意连贯2分。 六、(18分) 19.(4分)类比(衬托)说明宋春舫在当时也是名人;与后来人们对宋春舫的 不了解形成对比 评分标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0.(4分)对宋春舫能在文理不同领域取得成就表示惊奇和佩服;对有关部门 管理宋春舫藏书不当表示震惊和愤怒。 评分标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1.(4分)办褐木庐;创作大量作品;为中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做了许多工作; 创建万国疗养院。 评分标准: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2.(6分)(1)概括了文章内容,褐木庐的环境及其有关的人、事等都风雅。 (2)与现代社会缺乏风雅形成对比,引起读者思考。(3)表达作者对当时那种 风雅的向往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七、(60分) 23.参考2014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评分标准:每句 1 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五、(12 分) 16.(4 分) 示例 1:你(或“我”)不为别人的自由(或“正义”)说话,将会伤及自己。 示例 2:面对暴力(或“黑暗”)时,你选择置身事外,终将祸及自身。 评分标准:要点少 1 处扣 1 分。 17.(4 分) (1)示例:图的上方依次画的是毛笔、钢笔和微机,下方与之对应的是书写越 来越潦草的“写字”二字。(2 分) (2)示例: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人们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2 分) 评分标准:准确全面说明画面内容 2 分;结论正确 2 分。 18.(4 分) 示例:由叶圣陶编写内容,丰子恺书写并画插图,1935 年出版当时就再版了 40 余次的《开明国语课本》应读者要求在 2010 年再次出版。 评分标准:要点完备 2 分,句式正确、句意连贯 2 分。 六、(18 分) 19.(4 分)类比(衬托)说明宋春舫在当时也是名人;与后来人们对宋春舫的 不了解形成对比。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0.(4 分)对宋春舫能在文理不同领域取得成就表示惊奇和佩服;对有关部门 管理宋春舫藏书不当表示震惊和愤怒。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1. (4 分)办褐木庐;创作大量作品;为中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做了许多工作; 创建万国疗养院。 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2.(6 分)(1)概括了文章内容,褐木庐的环境及其有关的人、事等都风雅。 (2)与现代社会缺乏风雅形成对比,引起读者思考。(3)表达作者对当时那种 风雅的向往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七、(60 分) 23.参考 2014 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