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7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文言句式2021-2-13 文言句式专题训练 选出对并于前置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③|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①残公行,莫之或止②缚者曷为者也 B.附敌附远,何招而不致? ②③豫州今欲何往④宋何罪之有 C.古人之不余欺也 ③⑤君何以知燕王⑥某一人专心致至,唯弈秋之为听 ④⑦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⑧子何而往 ⑤⑨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⑩唯才是举 4、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B.①⑦/②③④③⑧⑨/⑥⑩ ①曰:“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曰:“不若与人”() C.①②⑦/③④③⑧/⑥①⑩ D.①②⑦/③④⑥③⑧⑨⑥⑩ 2.对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③邹君海滨 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④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②②居则曰:“不吾知也。” 5、与“操军破,必北还”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③③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A.(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④然则将军之仇报,而见陵之耻除矣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⑤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⑥吾不能举全吾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D.血色罗裙翻酒污 ⑦⑦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6、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同的一项是() ⑧⑧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⑨⑨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A、甚矣,汝之不惠 B、狼未之知矣(之,代词) ⑩⑩初十日,遂被逮 ①1环村居者皆猜户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此余之所得也 ②212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1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4秦王不缶,为一击。15刘备,天下袅雄。16此皆 7、判断下列表问句式的特点 若属皆且为所虏。20巫妪弟子是女子也。2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A.反问B.询问或设问C比较、选择D推测、估计E委婉的否定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判断句 何?() 倒装句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④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束之,无乃 ③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3.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将每组中不同类的一项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B.是吾剑之所从坠。 李斯者,楚上蔡人 从苟卿学帝王之术。至秦,会庄襄五卒,李斯乃求为 C.今时为谷中大水冲激 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谁秦王曰:“夫以秦之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强,大王之贤,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 ②A.予羁縻不得还 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 B.风流总被鱼打风吹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因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 C.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 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遂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D.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苑
高 2017 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 文言句式 2021-2-13 1 1 文言句式专题训练 1.选出对并于前置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②缚者曷为者也 ② ③豫州今欲何往 ④宋何罪之有 ③ ⑤君何以知燕王 ⑥某一人专心致至,唯弈秋之为听 ④ ⑦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⑧子何 而往 ⑤ ⑨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⑩唯才是举 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⑩ B.①⑦/②③④⑤⑧⑨/⑥⑩ C.①②⑦/③④⑤⑧/⑥⑨⑩ D.①②⑦/③④⑤⑧⑨/⑥⑩ 2.对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②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 ③ ③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④ ④然则将军之仇报,而见陵之耻除矣 ⑤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 ⑥吾不能举全吾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⑦ ⑦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⑧ ⑧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⑨ ⑨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⑩ ⑩初十日,遂被逮 ⑪ 11 环村居者皆猎户 ⑫ 12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13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4 秦王不缶,为一击 。 15 刘备,天下袅雄 。16 此皆 良实,志虑忠纯。 17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8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19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20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 21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3.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将每组中不同类的一项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①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今时为谷中大水冲激。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② A .予羁縻不得还。 B. 风流总被鱼打风吹去。 C. 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 D.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③ A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B. 附敌附远,何招而不致? C.古人之不余欺也。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 ) 4、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①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曰:“不若与人。”( ) ②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 ③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 ④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5、与“操军破,必北还”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血色罗裙翻酒污。 6、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同的一项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B、狼未之知矣(之,代词)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 此余之所得也 7、判断下列表问句式的特点。 A.反问 B.询问或设问 C.比较、选择 D.推测、估计 E.委婉的否定 ①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②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 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④ 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束之,无乃不可乎?( ) ⑤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至秦,会庄襄五卒,李斯乃求为 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谁秦王曰:“夫以秦之 强,大王之贤,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 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因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 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遂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苑
高2017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文言句式2021-2-13 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 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10、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 拔三川之地,…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强公室 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 《史记·李斯列传》 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 ① 养生之具不求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工商业)以病农,而兼并之患 不相资之 有下列何种语法现象 B.意动用法C.定语后置D.双宾语 兴,贫富斯不侔(音mωu,均等)矣。”故以“稼”名轩。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 伍以为郎。() 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2) 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下面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3)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A、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②补出下列句子所省略的词语 B、养生之具不求于人 (1)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C、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③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断动词的一项是() A、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3)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B、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9、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 C、原此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 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 ③翻译“尝跋绍兴间诏书曰”正确的一项是()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A、他试着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 ①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有几个写几个 B、他曾在一份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 C、他试着在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 ②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D、他曾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 11.阋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释之,以为寡人戒。”是一个省略句,下面补出省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海瑞,子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 A、“(然则)释之,以为寡人戒 、“释之(否),以为寡人戒 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常语人曰:“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 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母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C、“释之,以为寡人(之)戒。” D、“释之,以(之)为寡人戒。” ④翻译:“莫乐为人君”正确的一项是(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A、别乐滋滋地当人君 B、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 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 于神仙土木之误,畏 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 多者。康乃甘心鹰犬 C、不快乐的是人君 D、没有一个人乐意当人君 ⑤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博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A、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 B、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 C、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请浚吴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蓑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
高 2017 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 文言句式 2021-2-13 2 2 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 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拔三川之地,……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强公室, 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史记·李斯列传》 ①下面的句子,各有下列何种语法现象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定语后置 D.双宾语 (1)不韦贤之,伍以为郎。( ) (2)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 (3)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 ②补出下列句子所省略的词语 (1) 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2)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3)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9、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 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 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① 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有几个写几个。 ② 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③“释之,以为寡人戒。”是一个省略句,下面补出省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释之,以为寡人戒。” B、“释之(否),以为寡人戒。” C、“释之,以为寡人(之)戒。” D、“释之,以(之)为寡人戒。” ④翻译: “莫乐为人君”正确的一项是( ) A、别乐滋滋地当人君 B、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 C、不快乐的是人君 D、没有一个人乐意当人君 ⑤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非 君人者之言也。 B、是非君 人者之言也。 C、是 非君人者之言也。 D、是非君人者 之言也。 10、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 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 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 养生之具不求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工商业)以病农,而兼并之患 兴,贫富斯不侔(音 móu,均等)矣。”故以“稼”名轩。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 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①下面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A、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B、养生之具不求于人 C、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 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断动词的一项是( ) A、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B、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C、原此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③翻译“尝跋绍兴间诏书曰”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试着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 B、他曾在一份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 C、他试着在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 D、他曾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 11.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海瑞,子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 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常语人曰:“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 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母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 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 博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 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 请浚吴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
高2017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文言句式2021-2-13 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 B.吾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豪有力者至窜他乡以避。又裁节邮传冗贵。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C.问今是何世? 已而给事中戴风翔劾瑞庇奷民,鱼肉缙绅,沽名乱睁,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 D.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岁。小民闻瑞去,吴泣载道,家绘像祀之。《明史·海瑞传》 (3)下列各组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1)选出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A.署南平教谕:代理官职 B.胡公按部:巡查部属 B.①鼠,子神也 ②是阴类恶物也 C.宗宪无以罪:没有什么罪 D.布袍脱栗:吃粗粮 C.①且何以至是乎哉?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判断加点词的意义的异同正确的一项是() D.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而身为宋国笑。 ③抚贫弱 1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文后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②率不得供顿 ④抚吴甫半岁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 (3)“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一句的意思() 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A.宗宪的儿子经过溶安县时,对驿站的官吏大发脾气就把他们倒挂起来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 B.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对驿站的官吏非常愤怒,就把他们倒挂起来 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 C.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惹怒了驿站的官吏,驿站的官吏就把他们倒挂起来 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D.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对驿站的官吏大发脾气,被驿站的官吏倒挂起来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1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某氏室无完器,[木施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蓑行,夜则窃啮斗暴,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14.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 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獨,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 印 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朝迁数遣中贵③ 隐处,臭数月乃已 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④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 (1)下列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 A.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某氏)饱食而无祸。 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 B.某氏徙居(于)他州。 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 C.后人来居,鼠为(之)态如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D.其声万状,不可以寝,(鼠)终不厌。 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2)下面句中的“是”不表示判断的句子是( A.是阴类恶物也
高 2017 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 文言句式 2021-2-13 3 3 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 豪有力者至窜他乡以避。又裁节邮传冗贵。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睁,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 岁。小民闻瑞去,吴泣载道,家绘像祀之。《明史·海瑞传》 (1)选出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署南平教谕:代理官职 B.胡公按部:巡查部属 C.宗宪无以罪:没有什么罪 D.布袍脱粟:吃粗粮 (2)判断加点词的意义的异同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率夺还之 ③抚贫弱 ②率不得供顿 ④抚吴甫半岁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一句的意思( ) A.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对驿站的官吏大发脾气,就把他们倒挂起来 B.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对驿站的官吏非常愤怒,就把他们倒挂起来 C.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惹怒了驿站的官吏,驿站的官吏就把他们倒挂起来 D.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县时,对驿站的官吏大发脾气,被驿站的官吏倒挂起来。 1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 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木施]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 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 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 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1)下列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某氏)饱食而无祸。 B.某氏徙居(于)他州。 C.后人来居,鼠为(之)态如。 D.其声万状,不可以寝,(鼠)终不厌。 (2)下面句中的“是”不表示判断的句子是( ) A.是阴类恶物也。 B.吾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C.问今是何世? D.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下列各组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①鼠,子神也。 ②是阴类恶物也 C.①且何以至是乎哉?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而身为宋国笑。 1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文后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 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 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 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 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 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4.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 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朝迁数遣中贵③ 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④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 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 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 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 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 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 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D 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高2017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文言句式2021-2-13 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做……巡抚 B本题考查宾语前置的知识。宾语前置分三种类型,此处按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疑 【答案】C 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和用“之、是”等助词帮助的宾语前置排列 (3)【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词类活用和成分省略。“怒”的理解是关键,“怒”是使动 用法,然后意译为“惹怒了……”:翻译时注意“倒悬之”一句省略了主语“驿 2【答案】判断句有③3X5920m0:倒装句有(2)(8),其中(2)是否定句的宾语前置,(8) 【参考答案】C 是疑问句的宾语前置:被动句有(1)4)(6700,被动标志分别是“于”“见”“受” 12(1)【解析】A项应补“鼠”,C项不用补,“为”就是“作”的意思,D项应补“某 见”“被”“为”“为所”:省略句有,其中⑩省动词“侯”,0省介词宾语“之 氏”。【参考答案】B 0省略介词“于” (2)【解析】A项“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B、C、D项的“是”都表示判断。 【答案】A 3【解析】此题考查特殊句式的比较筛选。第一组考查判断句与被动句的区别,第二组 (3)【解析】A项上句为省略句,下句是定语后置句:B项两句都是判断句:C项上句 考查被动句与一般句的区别,第三组考查宾语前置句与一般句的区别 为宾语前置句,下句为被动句:D项上句为名词作状语,下句为被动句。【答案】B 【答案】第一组选C,第二组选D,第三组选A。 3【解题思路】A项中①“大人清白”与②“名誉著闻”,从句式上看均为一般性的形 容词谓语句,“清白”“著闻”分别充任“大人”“名誉”的谓语,二者没有不同,都是 5C 6D 主谓式结构。这类句式虽然没有写入《考试说明》,但在古今汉语中却是完全相同的 7、判断下列表问句式的特点。 不应成为考试中的困难。句③与句④则有不同。句③中加点的“其都督”是以判断句 A.反问B.询问或设问C比较、选择D推测、估计E委婉的否定 的身份充任“知”这一动词的宾语的,而且这个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没有使用“是”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D) 字一类的判断词,是主谓式结构。句④中的“其都督”是指胡质帐下的都督,是偏正 ②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B) 式结构,“其”指称“胡质”。这两句从意思上看并不难区分。【答案】A ③如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 4【解析】A项中的“袖”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袖中藏着?B项中的“食s” ④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束之,无乃不可乎?(E) 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的意思:D项中的“全活”也是使动用法,相当于“使 ⑤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C) (得到)保全”(在高中教材《病梅馆记》中有“必复之全之”的句子),“使……活 8(I)【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1)的“贤”是意动用法:(2)的“强”是使动用 (在高中教材《鸿门宴》中有“臣活之”这个句子),只有C项中的“就”是“靠近” 法:(3)是定语后置,标志是“者”。 的意思,没有活用。【答案】C 【答案】(1)B(2)A(3)C (2)【解析】此题考查了省略成分。解答此题,学生务必对全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然后 参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找出句式上不同之处,省略的再补出来 【答案】(1)并(之)也:(2)言(于)秦王:(3)民以(之)、国以(之) 3)D(4)B(5)C IODC B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意思的理解,涉及到词类的活用。罪、栗都是名词活用为 动词,C项“罪”应翻译为“怪罪”。 【答案】C (2)【解析】①②句中“率”为“大概,全部”之意:③“抚”是“安抚”之意,④“抚
高 2017 届高考前语文查漏补缺专题 文言句式 2021-2-13 4 4 答案 1B 本题考查宾语前置的知识。宾语前置分三种类型,此处按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疑 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和用“之、是”等助词帮助的宾语前置排列。 2【答案】判断句有⑶⑸⑼⑿⒃⒄⒅;倒装句有⑵⑻,其中⑵是否定句的宾语前置,⑻ 是疑问句的宾语前置;被动句有⑴⑷⑹⑺⑾⒁⒇,被动标志分别是“于”“见”“受” “见”“被”“为”“为所”;省略句有⒀⒂⒆,其中⒀省动词“侯”,⒂省介词宾语“之”, ⒆省略介词“于”。 3【解析】此题考查特殊句式的比较筛选。第一组考查判断句与被动句的区别,第二组 考查被动句与一般句的区别,第三组考查宾语前置句与一般句的区别。 【答案】第一组选 C,第二组选 D,第三组选 A。 5C 6D 7、判断下列表问句式的特点。 A.反问 B.询问或设问 C.比较、选择 D.推测、估计 E.委婉的否定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D ) ②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B )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 ) ④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束之,无乃不可乎?( E ) ⑤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C ) 8(1)【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1)的“贤”是意动用法;(2)的“强”是使动用 法;(3)是定语后置,标志是“者”。 【答案】(1)B (2)A (3)C (2)【解析】此题考查了省略成分。解答此题,学生务必对全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然后 参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找出句式上不同之处,省略的再补出来。 【答案】(1)并(之)也;(2)言(于)秦王;(3)民以(之)、国以(之)。 9(3)D(4)B(5)C 10D C B 11(1)【解析】此题考查实词意思的理解,涉及到词类的活用。罪、粟都是名词活用为 动词,C 项“罪”应翻译为“怪罪”。 【答案】C (2)【解析】①②句中“率”为“大概,全部”之意;③“抚”是“安抚”之意,④“抚” 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做……巡抚”。 【答案】C (3)【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词类活用和成分省略。“怒”的理解是关键,“怒”是使动 用法,然后意译为“惹怒了……”;翻译时注意“倒悬之”一句省略了主语“驿吏”。 【参考答案】C 12(1)【解析】A 项应补“鼠”,C 项不用补,“为”就是“作”的意思,D 项应补“某 氏”。【参考答案】B (2)【解析】A 项“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B、C、D 项的“是”都表示判断。 【答案】A (3)【解析】A 项上句为省略句,下句是定语后置句;B 项两句都是判断句;C 项上句 为宾语前置句,下句为被动句;D 项上句为名词作状语,下句为被动句。【答案】B 13【解题思路】A 项中①“大人清白”与②“名誉著闻”,从句式上看均为一般性的形 容词谓语句,“清白”“著闻”分别充任“大人”“名誉”的谓语,二者没有不同,都是 主谓式结构。这类句式虽然没有写入《考试说明》,但在古今汉语中却是完全相同的, 不应成为考试中的困难。句③与句④则有不同。句③中加点的“其都督”是以判断句 的身份充任“知”这一动词的宾语的,而且这个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没有使用“是” 字一类的判断词,是主谓式结构。句④中的“其都督”是指胡质帐下的都督,是偏正 式结构,“其”指称“胡质”。这两句从意思上看并不难区分。【答案】A 14【解析】A 项中的“袖”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袖中藏着”;B 项中的“食 si” 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的意思;D 项中的“全活”也是使动用法,相当于“使…… (得到)保全”(在高中教材《病梅馆记》中有“必复之全之”的句子),“使……活” (在高中教材《鸿门宴》中有“臣活之”这个句子),只有 C 项中的“就”是“靠近” 的意思,没有活用。【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