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襄阳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睿朱新祥审题人:闫光平 考试时间:5月10日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 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可以说, 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 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 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 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 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 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 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 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 代的转型。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微时 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微时代的文 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 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 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克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 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 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 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 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并使谣言的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信息交
2017 届襄阳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睿 朱新祥 审题人:闫光平 考试时间:5 月 10 日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 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可以说, 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 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 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 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 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 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 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 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 代的转型。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微时 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微时代的文 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 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 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克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 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 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 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 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并使谣言的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信息交
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使得 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大规模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变得更加困难。最后,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 活可能使我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 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所有由“微”带来的这一切,都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新的机 遇,也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 同时充分警惕其消极后果,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研究才能与时俱进 (摘编自陶东风《微文化需大 关注》)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时代”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经济活动形态和日常生活形态, 它们具有动态化、去中心化等诸多特征。 B.以前我们的文化以大为特征,该特征导致了许多现代问题的出现,而信息社会向我 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C.‘微”是一种传播技术和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微文化透露出这个时 代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信息 D.微文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需正确面对 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警惕其消极后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文化发展更为迅猛,同时深入影响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 让人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的优点 B.微文化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真正的“草根”借助微技术更加便 捷地参与社会,是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的表现。 C.微文化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特征之二是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 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D.微文化可以扩大信息的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但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它使 我们达成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其所代表的更亲切、随和、灵活
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使得 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大规模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变得更加困难。最后,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 活可能使我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 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所有由“微”带来的这一切,都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新的机 遇,也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 同时充分警惕其消极后果,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研究才能与时俱进。 (摘编自陶东风《微文化需大 关注》) 1. 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时代”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经济活动形态和日常生活形态, 它们具有动态化、去中心化等诸多特征。 B.以前我们的文化以大为特征,该特征导致了许多现代问题的出现,而信息社会向我 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C.“微”是一种传播技术和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微文化透露出这个时 代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信息。 D.微文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需正确面对, 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警惕其消极后果。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文化发展更为迅猛,同时深入影响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 让人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的优点。 B.微文化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真正的“草根”借助微技术更加便 捷地参与社会,是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的表现。 C.微文化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特征之二是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 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D.微文化可以扩大信息的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但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它使 我们达成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其所代表的更亲切、随和、灵活
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B.青年能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是因为微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青年人能更快地接受和适应 C.人际交往小圈子化,大规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成,公民丧失了应具备的责任和胸怀 这些都是微时代产生的“不完美” D.如果想让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更加有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与时俱进 就要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认清其优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戏剧是时代演变中的人生 陆怡彤远山 她像极了一位童心未泯的邻家奶奶,有着正午阳光一般的笑容。侃侃而谈中,她的话语 流露出对人生与戏剧的睿智思考,眼神里满是岁月沉淀的坚定之光。这便是我们对陈薪伊的 印象 前不久,由陈薪伊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了长达8天的演出。这位 年届耄耋的中国女导演,以自己的人生感念和戏剧探索,为全世界纪念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 2016年画上了一个韵味悠长的句号 陈薪伊说,自己与莎士比亚的故事始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她看过两部莎翁作品的 电影,苏联邦达尔邱克主演的《奧赛罗》和英国奥利弗导演并主演的《哈姆雷特》。她顺着 他们的思路认识了一个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20世纪80年代初,陈薪伊开始学习导演专 业,对戏剧的硏读让她对莎士比亚的认识慢慢成熟起来,莎剧对人性犀利的解剖让她懂得“经 典”与“大师”的含义。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排演剧目中,她是《麦克白》分场导演之一,并在 剧中扮演了麦克白夫人。1986年,陈薪伊执导的《奥赛罗》参加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 戏剧节,引起强烈反响,她因此被评为当年“全国十佳导演”之一。时隔30年,在莎士比亚 逝世400周年的这个时间节点,陈薪伊再次走进莎士比亚的悲剧世界 如何才能排演岀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如何才能引导中国观众读懂《哈姆雷特》 这些问题在陈薪伊的脑海中不断地徘徊着,直至她再次打开《哈姆雷特》的中文译本,翻译 家朱生豪走进了她的视野。一个火花闪现,“答案就在这里”。 朱生豪,32年的短暂人生,翻译了31部莎士比亚剧作。提起译笔的那一刻,朱生豪勉 励自己:“从今天起,我埋葬了青春的游戏,肩挑人生的负担,做一个坚毅的英雄。”在日本
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B.青年能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是因为微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青年人能更快地接受和适应。 C.人际交往小圈子化,大规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成,公民丧失了应具备的责任和胸怀, 这些都是微时代产生的“不完美”。 D.如果想让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更加有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与时俱进, 就要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认清其优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戏剧是时代演变中的人生 陆怡彤 远 山 她像极了一位童心未泯的邻家奶奶,有着正午阳光一般的笑容。侃侃而谈中,她的话语 流露出对人生与戏剧的睿智思考,眼神里满是岁月沉淀的坚定之光。这便是我们对陈薪伊的 印象。 前不久,由陈薪伊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了长达 8 天的演出。这位 年届耄耋的中国女导演,以自己的人生感念和戏剧探索,为全世界纪念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 2016 年画上了一个韵味悠长的句号。 陈薪伊说,自己与莎士比亚的故事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那时,她看过两部莎翁作品的 电影,苏联邦达尔邱克主演的《奥赛罗》和英国奥利弗导演并主演的《哈姆雷特》。她顺着 他们的思路认识了一个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20 世纪 80 年代初,陈薪伊开始学习导演专 业,对戏剧的研读让她对莎士比亚的认识慢慢成熟起来,莎剧对人性犀利的解剖让她懂得“经 典”与“大师”的含义。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排演剧目中,她是《麦克白》分场导演之一,并在 剧中扮演了麦克白夫人。1986 年,陈薪伊执导的《奥赛罗》参加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 戏剧节,引起强烈反响,她因此被评为当年“全国十佳导演”之一。时隔 30 年,在莎士比亚 逝世 400 周年的这个时间节点,陈薪伊再次走进莎士比亚的悲剧世界。 如何才能排演出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如何才能引导中国观众读懂《哈姆雷特》? 这些问题在陈薪伊的脑海中不断地徘徊着,直至她再次打开《哈姆雷特》的中文译本,翻译 家朱生豪走进了她的视野。一个火花闪现,“答案就在这里”。 朱生豪,32 年的短暂人生,翻译了 31 部莎士比亚剧作。提起译笔的那一刻,朱生豪勉 励自己:“从今天起,我埋葬了青春的游戏,肩挑人生的负担,做一个坚毅的英雄。”在日本
侵华战争期间,朱生豪曾听到一位日本学者说中国没有莎士比亚翻译,所以他决定要坚持翻 译莎翁剧作,就好像他来人间就为了翻译这一件事。这仿佛是他一个人的抗战。他一个人在 轰炸机的威胁之下,在轰炸上海的炮火声中,完成了自己的翻译。当《哈姆雷特》的手稿被 炸毁以后,他又重新再来。陈薪伊忘不掉那昏暗的小屋与破旧的床,忘不掉朱生豪头上的轰 炸机螺旋桨,忘不掉屋外的狂轰滥炸,仿佛被烧焦的手稿还挥不去地飘零在半空中 犹如一颗石子,在她的内心荡起波澜。这一次,她在朱生豪的《哈姆雷特》译本中读到 更多的是共鸣。朱生豪将出场两次且只有几句台词的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放在了人物表的 第三位。在陈薪伊看来,满是亢奋与激情的朱生豪是在用言出即行的小福丁布拉斯来观照哈 姆雷特。于是,她在话剧《哈姆雷特》中加入了朱生豪的故事,由演员佟瑞欣一人分饰二角 来完成。她解释说:“朱生豪有着令我崇尚的理想人性,即莎士比亚崇尚的理想人-激情 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在剧中朱生豪顽强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与哈姆雷特怠惰延 宕的性格、懦弱犹豫的内心形成了一种对抗。”在这部悲剧中,她期望“无冕之王”朱生豪和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表演转换能够唤醒观众,希望人们可以用对比的思维重新判断那个被粉 饰过的白马王子,从而拷问每一个和自己有关的细枝末节,去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曾执导 过京剧《商鞅》的陈薪伊,在大多数导演退居幕后的这个年纪,仍然选择了舞台第一线,“言 出必行”何尝不是投射了她的艺术人生。 这版《哈姆雷特》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些“中国味道”的细节。舞台布景里中国建筑元素的 运用,昆曲《牡丹亭》音乐的加入,等等,都是现场观众的会心之处。如何令中西文化和谐 融洽地共处一个空间,大概是每一个戏剧人都要探索的时代命题。陈薪伊说:“虽然许多戏 剧的处理是在解剖哈姆雷特,但我不能让哈姆雷特失去莎士比亚戏剧中高贵的气质和高雅的 风韵。因而,我用高贵的气质去融合不同的剧种。比如,我加了一段《牡丹亭》的音乐,因 为无论是花园殉情,还是父亲在感情路上的阻隔,奥菲利亚和杜丽娘都是十分相似的。”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这是《哈姆雷特》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这也正是陈 薪伊的戏剧初心。因为忠于自己,她日夜琢磨如何更好地呈现那些也许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 看到的细节:因为忠于自己,她渴望用莎士比亚的精神去反观人性,让人类看一看自己发展 演变的模型:因为忠于自己,她将生命和时间都交付于舞台,把舞台视为不能亵渎的神圣的 殿堂,努力用思想和世界观去诠释戏剧作品,感召观众。“我的人生是随着时代而演变的戏 剧人生,我的戏剧是时代演变中的人生戏剧。”这便是陈薪伊和她的戏剧人生观。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5日,有删节)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侵华战争期间,朱生豪曾听到一位日本学者说中国没有莎士比亚翻译,所以他决定要坚持翻 译莎翁剧作,就好像他来人间就为了翻译这一件事。这仿佛是他一个人的抗战。他一个人在 轰炸机的威胁之下,在轰炸上海的炮火声中,完成了自己的翻译。当《哈姆雷特》的手稿被 炸毁以后,他又重新再来。陈薪伊忘不掉那昏暗的小屋与破旧的床,忘不掉朱生豪头上的轰 炸机螺旋桨,忘不掉屋外的狂轰滥炸,仿佛被烧焦的手稿还挥不去地飘零在半空中。 犹如一颗石子,在她的内心荡起波澜。这一次,她在朱生豪的《哈姆雷特》译本中读到 更多的是共鸣。朱生豪将出场两次且只有几句台词的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放在了人物表的 第三位。在陈薪伊看来,满是亢奋与激情的朱生豪是在用言出即行的小福丁布拉斯来观照哈 姆雷特。于是,她在话剧《哈姆雷特》中加入了朱生豪的故事,由演员佟瑞欣一人分饰二角 来完成。她解释说:“朱生豪有着令我崇尚的理想人性,即莎士比亚崇尚的理想人——激情 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在剧中朱生豪顽强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与哈姆雷特怠惰延 宕的性格、懦弱犹豫的内心形成了一种对抗。”在这部悲剧中,她期望“无冕之王”朱生豪和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表演转换能够唤醒观众,希望人们可以用对比的思维重新判断那个被粉 饰过的白马王子,从而拷问每一个和自己有关的细枝末节,去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曾执导 过京剧《商鞅》的陈薪伊,在大多数导演退居幕后的这个年纪,仍然选择了舞台第一线,“言 出必行”何尝不是投射了她的艺术人生。 这版《哈姆雷特》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些“中国味道”的细节。舞台布景里中国建筑元素的 运用,昆曲《牡丹亭》音乐的加入,等等,都是现场观众的会心之处。如何令中西文化和谐 融洽地共处一个空间,大概是每一个戏剧人都要探索的时代命题。陈薪伊说:“虽然许多戏 剧的处理是在解剖哈姆雷特,但我不能让哈姆雷特失去莎士比亚戏剧中高贵的气质和高雅的 风韵。因而,我用高贵的气质去融合不同的剧种。比如,我加了一段《牡丹亭》的音乐,因 为无论是花园殉情,还是父亲在感情路上的阻隔,奥菲利亚和杜丽娘都是十分相似的。”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这是《哈姆雷特》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这也正是陈 薪伊的戏剧初心。因为忠于自己,她日夜琢磨如何更好地呈现那些也许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 看到的细节;因为忠于自己,她渴望用莎士比亚的精神去反观人性,让人类看一看自己发展 演变的模型;因为忠于自己,她将生命和时间都交付于舞台,把舞台视为不能亵渎的神圣的 殿堂,努力用思想和世界观去诠释戏剧作品,感召观众。“我的人生是随着时代而演变的戏 剧人生,我的戏剧是时代演变中的人生戏剧。”这便是陈薪伊和她的戏剧人生观。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 月 5 日,有删节)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A.话剧《哈姆雷特》融入了陈薪伊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戏剧的探索,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B.硏读戏剧让陈薪伊对莎士比亚的认识逐渐成熟,使她认识了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懂得“经典”大师”的含义。 C.陈薪伊在她导演的《哈姆雷特》中努力探索戏剧的时代命题,融入了许多中国建筑 元素,使得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D.“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是陈薪伊的戏剧初心,因为忠于自己,她将生命和时间倾注于 舞台,用自己的思想去诠释戏剧。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开头运用细节描写,如“童心未泯”“正午阳光一般的”睿智”“坚定”等词,浓墨重彩 地描写陈薪伊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B.第二段交代了文章的缘起是陈薪伊成功执导话剧《哈姆雷特》,其中“长达8天的演 出”韵味悠长”等词语饱含作者褒扬赞叹之情 C.文中插叙朱生豪矢志翻译莎剧的事迹,这并非闲笔,因为陈薪伊在阅读他的《哈姆 雷特》译本中产生共鸣,才决定导演《哈姆雷特》。 D.陈薪伊在《哈姆雷特》中加入昆曲《牡丹亭》的音乐,就是为了证明她“言出必行” 的艺术人生 E.陈薪伊在她所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中加入朱生豪的故事,意在诠释其为自己所 崇尚的理想人性,即激情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 6.陈薪伊导演的《哈姆雷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扎西的菜园子 邢庆杰 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 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他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放牧生涯。可当他看到老马 什么都亲自动手,从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都盯在菜地里干,就不好意思推辞了。 西一不好意思,干起活来的时候就特别卖力气。 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 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 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A.话剧《哈姆雷特》融入了陈薪伊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戏剧的探索,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B.研读戏剧让陈薪伊对莎士比亚的认识逐渐成熟,使她认识了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懂得“经典”“大师”的含义。 C.陈薪伊在她导演的《哈姆雷特》中努力探索戏剧的时代命题,融入了许多中国建筑 元素,使得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D.“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是陈薪伊的戏剧初心,因为忠于自己,她将生命和时间倾注于 舞台,用自己的思想去诠释戏剧。 5.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 分) ( )( ) A.开头运用细节描写,如“童心未泯”“正午阳光一般的”“睿智”“坚定”等词,浓墨重彩 地描写陈薪伊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B.第二段交代了文章的缘起是陈薪伊成功执导话剧《哈姆雷特》,其中“长达 8 天的演 出”“韵味悠长”等词语饱含作者褒扬赞叹之情。 C.文中插叙朱生豪矢志翻译莎剧的事迹,这并非闲笔,因为陈薪伊在阅读他的《哈姆 雷特》译本中产生共鸣,才决定导演《哈姆雷特》。 D.陈薪伊在《哈姆雷特》中加入昆曲《牡丹亭》的音乐,就是为了证明她“言出必行” 的艺术人生。 E.陈薪伊在她所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中加入朱生豪的故事,意在诠释其为自己所 崇尚的理想人性,即激情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 6. 陈薪伊导演的《哈姆雷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扎西的菜园子 邢庆杰 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 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他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放牧生涯。可当他看到老马 什么都亲自动手,从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都盯在菜地里干,就不好意思推辞了。扎 西一不好意思,干起活来的时候就特别卖力气。 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 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 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他定了定神,说:“扎西,别着急,慢慢说,哪里出事 了?”是、是菜园子,菜、菜出事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 您快来吧!吓死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毒药,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 敢在菜园边住了。” 老马一听,这个问题严重了,现在,他们这个援藏点上的技术人员都回家过节了,只有 自己跑一趟了 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 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 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 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 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以前除了萝卜土豆, 根本就没有别的蔬菜,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 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 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 说:“你尝尝 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 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 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莱,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以后 这就是你的一项家庭收入。” 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 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 老马就耐心地对扎西说:“扎西,这些东西都是你花力气种出来的,还有大棚、种子等成本 别人拿去吃,给你报酬是应该的,就像你拿牦牛皮去换青稞一样。 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 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 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
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他定了定神,说:“扎西,别着急,慢慢说,哪里出事 了?”“是、是菜园子,菜、菜出事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 您快来吧!吓死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毒药,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 敢在菜园边住了。” 老马一听,这个问题严重了,现在,他们这个援藏点上的技术人员都回家过节了,只有 自己跑一趟了。 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 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 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 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 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以前除了萝卜土豆, 根本就没有别的蔬菜,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 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 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 说:“你尝尝。” 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 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 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莱,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以后, 这就是你的一项家庭收入。” 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 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 老马就耐心地对扎西说:“扎西,这些东西都是你花力气种出来的,还有大棚、种子等成本, 别人拿去吃,给你报酬是应该的,就像你拿牦牛皮去换青稞一样。” 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 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 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
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离这里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集市 老马望着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 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 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 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 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 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 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 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 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 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 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 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扎西重重 地点了点头! 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 并暗示了小说的主旨 B.文章第二段在描写老马为扎西建造菜园子时使用了“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等 动词,一方面描写建菜园子需要的各种步骤,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马对种菜的熟练。 C.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如小说先写扎西不喜欢种菜到卖力气种菜,再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菜。 D.扎西卖菜的钱款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百姓为能吃到 新鲜蔬菜不怕花钱,同时也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菜园 子 E.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内涵十分丰富,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 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良的品 格
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离这里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集市。 老马望着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 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 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 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 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 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 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 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 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 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 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 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扎西重重 地点了点头! 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 ) 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 并暗示了小说的主旨。 B.文章第二段在描写老马为扎西建造菜园子时使用了“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等 动词,一方面描写建菜园子需要的各种步骤,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马对种菜的熟练。 C.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如小说先写扎西不喜欢种菜到卖力气种菜,再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菜。 D.扎西卖菜的钱款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百姓为能吃到 新鲜蔬菜不怕花钱,同时也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菜园 子。 E.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内涵十分丰富,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 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良的品 格
8.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合文 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 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 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凤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 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 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二十二年,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 帝意,削籍归。 宪成资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 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落成,偕同志高攀龙、 钱一本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 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 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 者大哗。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 其税为书院费;关僡至东林辄以书損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进学所仆从如云悬念馆貪供亿非 二頁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 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 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选自《明史顾宪成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8. 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9. 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合文 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 ... 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 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凤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 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 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二十二年,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 帝意,削籍归。 宪成资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 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 ....,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落成,偕同志高攀龙、 钱一本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 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 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 者大哗。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 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 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 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 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选自《明史·顾宪成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B.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C.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D.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复 兴于明代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 称“解元”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宪成刚直不阿,不同流俗。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 宪成不愿同流。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把名字划掉 B.顾宪成持正为官,屡忤人意。他所举荐的人,多与执政者、与皇帝的心意不合。甚 至,考功郎中赵南星把执政者的党徒都罢黜了,也是出于他的主意 C.顾宪成天资不凡,有志圣学。回乡后致力复兴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了众 多有志之士,连朝廷之士都仰慕他的风范,东林由此名声大震 D.顾宪成复兴书院,匡正时弊。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即便削籍在野仍关心时政, 聚会时往往谈论时事,郡邑行事偶尔有偏激处,必竭力想办法令其改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5分) (2)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14~15题。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百金不办/ B.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C.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D.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 百金不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复 兴于明代。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一, 称“解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顾宪成刚直不阿,不同流俗。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 宪成不愿同流。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把名字划掉。 B. 顾宪成持正为官,屡忤人意。他所举荐的人,多与执政者、与皇帝的心意不合。甚 至,考功郎中赵南星把执政者的党徒都罢黜了,也是出于他的主意。 C. 顾宪成天资不凡,有志圣学。回乡后致力复兴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了众 多有志之士,连朝廷之士都仰慕他的风范,东林由此名声大震。 D. 顾宪成复兴书院,匡正时弊。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即便削籍在野仍关心时政, 聚会时往往谈论时事,郡邑行事偶尔有偏激处,必竭力想办法令其改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5 分) (2)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 14〜15 题。 鹊踏枝 南唐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4.阅读上面词作,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 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鸿飞离散 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见其内心的孤寂悲苦。 C.“一晌”一句,写词人宴会散后,犹自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 还不愿下楼回房。 D.“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 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E.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15.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 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贬谪之地的音乐“ ”和琵琶 女高妙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 踏实地 ②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 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③从《哈利·波特》系列到《纳尼亚传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好莱坞魔幻电 影以行云流水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特技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4.阅读上面词作,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 如繁花之易落。 B. “楼上”,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鸿飞离散; 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见其内心的孤寂悲苦。 C.“一晌”一句,写词人宴会散后,犹自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 还不愿下楼回房。 D. “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 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E. 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15.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 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 ”。 (3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贬谪之地的音乐“ , ”和琵琶 女高妙的音 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 ....,脚 踏实地 ②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 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 ③从《哈利·波特》系列到《纳尼亚传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好莱坞魔幻电 影以行云流水 ....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特技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