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三、生态学的任务和内容 四、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动态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物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 生态因子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限制性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第三节光因子与生物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 光质的生态作用 三、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 四、植物的耐阴性及森林光能利用率 第四节温度与生物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三、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四、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五节水分与生物 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 三、植物对水的适应 第六节土壤与生物
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生态学的概念 二、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三、生态学的任务和内容 四、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动态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 二、生态因子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限制性作用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三、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第三节 光因子与生物 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 三、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 四、植物的耐阴性及森林光能利用率 第四节 温度与生物 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二、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三、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四、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五节 水分与生物 一、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 三、植物对水的适应 第六节 土壤与生物
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二、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三、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四、土壤生物对森林生物的影响 第七节地形与森林 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 二、以地形为主导因素的特殊环境对森林生物的影响 第八节风与森林 、风对生物的影响 二、森林生物对风的适应 三、森林植被的防风作用 第九节火与森林 林火的作用规律 林火对森林生物的影响 森林生物对火的适应 第三章种群生态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概念 二、种群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种群分布型 、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 第三节种群的动态及其模型 单种种群的动态及其模型 两种种群动态及其模型 第四节种内种间关系 、密度效应 种间正相互作用 种间负相互作用 四、种群调节及其理论 五、自然种群的生活史及其生态对策 第四章群落生态
一、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 二、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三、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四、土壤生物对森林生物的影响 第七节 地形与森林 一、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 二、以地形为主导因素的特殊环境对森林生物的影响 第八节 风与森林 一、风对生物的影响 二、森林生物对风的适应 三、森林植被的防风作用 第九节 火与森林 一、林火的作用规律 二、林火对森林生物的影响 三、森林生物对火的适应 第三章 种群生态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 一、种群的概念 二、种群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二、种群分布型 三、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 第三节 种群的动态及其模型 一、单种种群的动态及其模型 二、两种种群动态及其模型 第四节 种内种间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种间正相互作用 三、种间负相互作用 四、种群调节及其理论 五、自然种群的生活史及其生态对策 第四章 群落生态
第一节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基本概念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第二节群落结构 群落组成的性质分析 二、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与综合特征 种间联结 第三节群落时空结构 群落的结构单元 、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 四、群落交错区域与边缘效应 第四节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三、关于物种多样性的假说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五、岛屿与群落结构 第五节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发生过程 、群落演替的概念 三、群落演替类型 四、群落演替的原因 五、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 六、森林经营对演替的影响 第六节群落的分布与分类 地球上主要群落的分布 森林群落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一般规律 三、植被分区 四、植物群落分类各学派及其理论体系 五、世界森林群落的分类 六、中国森林群落的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 七、中国森林区划的现状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 第一节生态系统一般特征
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 一、群落的基本概念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三、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第二节 群落结构 一、群落组成的性质分析 二、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与综合特征 三、种间联结 第三节 群落时空结构 一、群落的结构单元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 四、群落交错区域与边缘效应 第四节 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二、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三、关于物种多样性的假说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五、岛屿与群落结构 第五节 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的发生过程 二、群落演替的概念 三、群落演替类型 四、群落演替的原因 五、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 六、森林经营对演替的影响 第六节 群落的分布与分类 一、地球上主要群落的分布 二、森林群落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一般规律 三、植被分区 四、植物群落分类各学派及其理论体系 五、世界森林群落的分类 六、中国森林群落的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 七、中国森林区划的现状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二、组成和结构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五、生态效率 六、生态系统平衡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生产 、基本概念 初级生产及其限制因素 三、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四、次级生产 五、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分解 分解过程的性质 、分解者的生物类群 三、分解物性质对分解的影响 四、环境条件对分解的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能流模型与能流分析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特点 、生物地化学循环的类型 三、几种主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四、森林经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研究热点问题 基本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能够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自 然界的现象,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重点 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种群的增长规律与种群 间相互关系。群落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我国 森林群落的分布;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主要参考书 1.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二、组成和结构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五、生态效率 六、生态系统平衡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生产 一、基本概念 二、初级生产及其限制因素 三、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四、次级生产 五、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分解 一、分解过程的性质 二、分解者的生物类群 三、分解物性质对分解的影响 四、环境条件对分解的影响 第四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二、能流模型与能流分析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特点 二、生物地化学循环的类型 三、几种主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四、森林经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研究热点问题 基本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能够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自 然界的现象,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重点: 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种群的增长规律与种群 间相互关系。群落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我国 森林群落的分布;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主要参考书 1. 孙儒泳 李博 诸葛阳 尚玉昌.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李景文主编.森林生态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 生物与环境约20% 种群生态约30% 群落生态约30% 生态系统约 式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30% 简答题 约30% 论述题 约3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40% 中等难度题约40% 难题 约20% 2005年《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病理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森保学科 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大纲是《植物病理学》试题命题的依据。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过程和侵染循环;感病植物 的病理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的营养体;真菌的繁殖;各大类真菌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 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害发生的特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 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四章植物病毒病害
2. 李景文主编. 森林生态学(第二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80 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 生物与环境 约 20% 种群生态 约 30% 群落生态 约 30% 生态系统 约 20%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 30% 简答题 约 30% 论述题 约 3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 40% 中等难度题 约 40% 难题 约 20% 2005 年《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病理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森保学科 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大纲是《植物病理学》试题命题的依据。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过程和侵染循环;感病植物 的病理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的营养体;真菌的繁殖;各大类真菌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 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害发生的特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 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四章 植物病毒病害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 毒的鉴定原理.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的一般性状;植物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线虫的防治。 第五章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湿度不适、温度过髙或过低引起 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六章侵染过程 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病害循环 侵染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 的传播。 第八章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物的类型;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寄生专 化型与生理小种。 第九章植物的抗病性 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发抗病性及 其机制 第十一章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农业技术防治;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植物检 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原理;生物防治;柯赫法则:植物病害的诊断 要点。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课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应具有运 用植物病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15%) 2.选择填空和判断正误(占总分的15%) 3.问答题(占总分的70%)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 五、参考书: 《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 毒的鉴定原理. 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的一般性状;植物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线虫的防治。 第五章 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湿度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 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六章 侵染过程 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 病害循环 侵染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 的传播。 第八章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物的类型;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寄生专 化型与生理小种。 第九章 植物的抗病性 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发抗病性及 其机制. 第十一章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农业技术防治;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植物检 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原理;生物防治;柯赫法则;植物病害的诊断 要点。 二、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课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应具有运 用植物病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三、 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占总分的 15%) 2. 选择填空和判断正误(占总分的 15%) 3. 问答题(占总分的 70%)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 3 小时。 五、参考书: 《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 一、 考试大纲的性质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是生物类专业及林学和农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报考森林保护学科硏 究生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 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 关系;昆虫学简史;昆虫学的内容与范围 第二章昆虫的外部形态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口器,头壳表面的分区,头部 的变化与适应;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的构造与类型,翅的基本构造与类型, 假想原始脉相,翅的连锁;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外生殖器及锁钥学说,尾须。 第三章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 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体壁的构造与功能,表皮的化学成分,脱皮过程及激 素调控;昆虫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昆虫激素及其作用过程,激素对变态的 调节,昆虫的外激素。 第四章昆虫的生物学 昆虫的生殖方式;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变态类型;昆虫生活史:昆虫的习 性与行为。 第五章昆虫的分类学 昆虫分类依据的主要特征,物种的含义、命名、模式标本;无翅亚纲、有翅 亚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各目基本特征及其拉丁名;与农林业关系密切的常见科 目的特征比较,检索表的编制。 第六章昆虫生态学 学习昆虫生态学的意义;影响昆虫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有效积温法则 (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及其局限性):种群的含义,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昆虫生命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概念与内涵。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普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全面掌握昆虫纲外部 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昆虫纲各目及与农林业关系密切的科进行形态上的区分 对昆虫内部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能够融会贯通各部分内容的知 识,并能运用普通昆虫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一般问题 四、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占总分的15%:区分昆虫科目约占总分20%:简答约占总分的 40%;综合论述约占总分的15%;发挥题(绘图、编写检索表、计算、大纲外内 容)约占总分的10% 绪论及昆虫外部形态约占30%,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及生物学约占20%, 昆虫分类约占30%,昆虫生态学约占20%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 六、参考书 彩万志等编著,普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是生物类专业及林学和农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报考森林保护学科研 究生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 考试大纲。 二、 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 关系;昆虫学简史;昆虫学的内容与范围。 第二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口器,头壳表面的分区,头部 的变化与适应;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的构造与类型,翅的基本构造与类型, 假想原始脉相,翅的连锁;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外生殖器及锁钥学说,尾须。 第三章 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 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体壁的构造与功能,表皮的化学成分,脱皮过程及激 素调控;昆虫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昆虫激素及其作用过程,激素对变态的 调节,昆虫的外激素。 第四章 昆虫的生物学 昆虫的生殖方式;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变态类型;昆虫生活史;昆虫的习 性与行为。 第五章 昆虫的分类学 昆虫分类依据的主要特征,物种的含义、命名、模式标本;无翅亚纲、有翅 亚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各目基本特征及其拉丁名;与农林业关系密切的常见科、 目的特征比较,检索表的编制。 第六章 昆虫生态学 学习昆虫生态学的意义;影响昆虫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有效积温法则 (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及其局限性);种群的含义,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昆虫生命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概念与内涵。 三、 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普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全面掌握昆虫纲外部 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昆虫纲各目及与农林业关系密切的科进行形态上的区分。 对昆虫内部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能够融会贯通各部分内容的知 识,并能运用普通昆虫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一般问题。 四、 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占总分的 15%;区分昆虫科目约占总分 20%;简答约占总分的 40%;综合论述约占总分的 15%;发挥题(绘图、编写检索表、计算、大纲外内 容)约占总分的 10%。 绪论及昆虫外部形态约占 30%,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及生物学约占 20%, 昆虫分类约占 30%,昆虫生态学约占 20%。 五、 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 3 小时。 六、 参考书 彩万志等编著,普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 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 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1.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2.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 1.思想与行为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3.内化与外化的关系 4.疏通与引导的关系 5.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6.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2005 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 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 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1.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2.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 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 1.思想与行为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3.内化与外化的关系 4.疏通与引导的关系 5.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6.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及其结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思想政治 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导向作用、保证作用、育人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七、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八、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 九、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目标确立的依据、目标的特性、目标的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十、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
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及其结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思想政治 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导向作用、保证作用、育人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七、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八、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 九、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目标确立的依据、目标的特性、目标的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十、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 法、心理咨询法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1.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特点及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 体系构建的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调节机制 方法整合机制、疏导调适机制、政策导向机制、技术调节机制 十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的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素质的培养 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1.加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 2.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 法、心理咨询法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1.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特点及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 体系构建的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调节机制 方法整合机制、疏导调适机制、政策导向机制、技术调节机制 十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的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素质的培养 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1.加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 2.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