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崇左市、北海市、防城港市2014届髙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旋窝(xudn)巷道(hang)焚膏继晷(gui) 铩羽而归(sha) B.谲诈(jue) 桎梏(g) 溘然长逝(ke) 抛 露面(1) C.感喟(kui) 鏖战(ao)脸色刷白(shua) 体裁衣( liang) 头量炬 D.便笺(qian) 炽热(chi) 博闻强识(zhi) 赫一时(xu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 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不孚众望的中国航天人为大家奉献了这次“天神拥吻”的盛 景 B.相关机构的分析人员认为,新的一年,后期钢市的供给压力将有所调整,但钢 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积重难返,粗钢产量短时间内仍将处于高位 C.3月20口下午2点,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来到北京一中,在观看了该校足球队 牛刀小试之后,上场献技,其精彩表演让在场师生大饱眼福。 D.长春市重大火灾事故、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引起爆炸、新疆煤矿瓦斯 爆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 职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未能解决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达成一致,联邦政 府的非核心部门于10月1日起被迫关门。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埃,井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我市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中 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 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 ①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 ②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 ③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④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 ⑤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⑥值得注意的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 判然不同 A①⑤④③②⑥ B.②⑥④③①⑤ ④⑥③⑤ D.⑥④②①③⑤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北海市、防城港市 2014 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 语 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旋窝(xuàn) 巷道(hàng) 焚膏继晷(guǐ) 铩羽而归(shā) B.谲诈(jué) 桎梏(gù) 溘然长逝(kè) 抛头 露面(lù) C.感喟(kuì) 鏖战(áo) 脸色刷白(shuā) 量 体裁衣(liàng) D.便笺(qiān) 炽热(chì) 博闻强识(zhì) 烜 赫一时(x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1 月 3 日凌晨 1 时 36 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 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不孚众望的中国航天人为大家奉献了这次“天神拥吻”的盛 景。 B.相关机构的分析人员认为,新的一年,后期钢市的供给压力将有所调整,但钢 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积重难返,粗钢产量短时间内仍将处于高位。 C.3 月 20 口下午 2 点,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来到北京一中,在观看了该校足球队 牛刀小试之后,上场献技,其精彩表演让在场师生大饱眼福。 D.长春市重大火灾事故、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引起爆炸、新疆煤矿瓦斯 爆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 职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未能解决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达成一致,联邦政 府的非核心部门于 10 月 1 日起被迫关门。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埃,井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我市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中 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 场场 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 ②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 ③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④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 ⑤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⑥值得注意的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 判然不同 A.①⑤④③②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②① ④⑥③⑤ D.⑥④②①③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亦即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从《诗经》 里的“变风”、“变雅”起,历经“盖自怨生”的《离骚》、“慷慨有余哀”的 汉魏六朝诗歌,直到那忧思宛转的晩唐诗,所贯穿的基本感情脉络之一,便是那 一股对于爱情、对于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普遍而深广的 忧患情绪,孕育和造就了无数的诗人。优秀和杰出的诗人,又按照“美”的规律, 艺术化地表现出这种人人心中常有而口却难以尽言的忧患情绪:这就构成了一部 古代文学史的基本事实。不过,比较起来,唐宋词中所充溢的忧患情绪,却似乎 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纳兰性德说过:“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 不及忧患作。”(《饮水诗·填词》)这就揭示了“词”与“忧患(心理)”间 的密切关系。而李后主的这两句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子 夜歌》〕更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唐宋词人,正是一大群对于忧患情绪具有特殊 敏感的“多愁善感”者。他们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积淀本已十分丰厚的忧患心理 的精神负担,又“吸收”了本朝社会新“释放”出来的忧患心理的精神势能,于 是便形成了唐宋词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与“伤感”的另一种内容特色一一且 不去说那些身世坎坷、性格脆弱的词人们:即连身逢“太平盛世”的词人如晏殊、 宋祁,当他们面对良辰美景、手捧金尊玉钟时,不也轻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 “浮生常恨欢娱少”的喟叹?而那位号称“豪放”词人的苏轼,一曲“大江东 去”的高歌刚刚唱到大半,其“尾声”却又立时回旋起“人间如梦”的哀音…… 这都足够说明,忧患情绪简直如同一个幽灵那样,老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 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王国维说李后主词“真所谓以 血书者也”,“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又说晏殊、冯延巳词有“忧 生”、“忧世”之意(《人间词话》),这些话实际上都触及了唐宋词特别擅长 于表现忧患心理的“本源”问题 唐宋词人何来这么深浓的忧患心理呢?这除开文学本身的继承性原因(即承受了 前代文学“以悲为美”的传统)之外,还得从唐(主要指晚唐五代)宋时期的社 会境况中去寻找根由。前已说过,中国的封建社会在越过了盛唐这一顶点之后, 已经开始向其“中老年”迈开了缓慢前进的步子。“成熟”本就孕育着“老 化”,而“迟暮”则又加深了危机。所以,尽管盛唐之后还有北宋的再度“盛 时”,但比较起来,两宋毕竟是一个国力大不如昔、积弱积贫相当严重的社会, 故而它那“内里”的种种社会弊病就不由得会一齐暴露出来。而士大夫文人又 向是社会诸阶层中最为敏感的阶层,他们具有“多愁”、“善感”和“深思”的 心理气质。所以正像人体有病常会通过肝肾与声息脉搏反映出来一样,唐宋社会 所产生或潜伏着的矛盾与危机,也极易在作为“国之肝肾”的士大夫文人和作为 “国之声息”的文学创作(以上比喻是近人金一在其《心声》一文中提出的)那 里,得到敏锐的反映。因此,词在初期虽常诞生于享乐的环境(如歌宴酒席)之 中,然而竟连它也逃脱不了作者心头忧患情绪的笼罩,会变得“乐极生悲”起 来 节选自《“苦闷”的灵魂:唐宋词人的忧患心理》)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尤其是唐宋词 中所表现的忧患情绪,似乎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亦即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从《诗经》 里的“变风”、“变雅”起,历经“盖自怨生”的《离骚》、“慷慨有余哀”的 汉魏六朝诗歌,直到那忧思宛转的晚唐诗,所贯穿的基本感情脉络之一,便是那 一股对于爱情、对于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普遍而深广的 忧患情绪,孕育和造就了无数的诗人。优秀和杰出的诗人,又按照“美”的规律, 艺术化地表现出这种人人心中常有而口却难以尽言的忧患情绪:这就构成了一部 古代文学史的基本事实。不过,比较起来,唐宋词中所充溢的忧患情绪,却似乎 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纳兰性德说过:“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 不及忧患作。”(《饮水诗·填词》)这就揭示了“词”与“忧患(心理)”间 的密切关系。而李后主的这两句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子 夜歌》)更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唐宋词人,正是一大群对于忧患情绪具有特殊 敏感的“多愁善感”者。他们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积淀本已十分丰厚的忧患心理 的精神负担,又“吸收”了本朝社会新“释放”出来的忧患心理的精神势能,于 是便形成了唐宋词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与“伤感”的另一种内容特色——且 不去说那些身世坎坷、性格脆弱的词人们;即连身逢“太平盛世”的词人如晏殊、 宋祁,当他们面对良辰美景、手捧金尊玉钟时,不也轻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 “浮生常恨欢娱少”的喟叹?而那位号称“豪放”词人的苏轼,一曲“大江东 去”的高歌刚刚唱到大半,其“尾声”却又立时回旋起“人间如梦”的哀音…… 这都足够说明,忧患情绪简直如同一个幽灵那样,老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 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王国维说李后主词“真所谓以 血书者也”,“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又说晏殊、冯延巳词有“忧 生”、“忧世”之意(《人间词话》),这些话实际上都触及了唐宋词特别擅长 于表现忧患心理的“本源”问题。 唐宋词人何来这么深浓的忧患心理呢?这除开文学本身的继承性原因(即承受了 前代文学“以悲为美”的传统)之外,还得从唐(主要指晚唐五代)宋时期的社 会境况中去寻找根由。前已说过,中国的封建社会在越过了盛唐这一顶点之后, 已经开始向其“中老年”迈开了缓慢前进的步子。“成熟”本就孕育着“老 化”,而“迟暮”则又加深了危机。所以,尽管盛唐之后还有北宋的再度“盛 时”,但比较起来,两宋毕竟是一个国力大不如昔、积弱积贫相当严重的社会, 故而它那“内里”的种种社会弊病就不由得会一齐暴露出来。而士大夫文人又一 向是社会诸阶层中最为敏感的阶层,他们具有“多愁”、“善感”和“深思”的 心理气质。所以正像人体有病常会通过肝肾与声息脉搏反映出来一样,唐宋社会 所产生或潜伏着的矛盾与危机,也极易在作为“国之肝肾”的士大夫文人和作为 “国之声息”的文学创作(以上比喻是近人金一在其《心声》一文中提出的)那 里,得到敏锐的反映。因此,词在初期虽常诞生于享乐的环境(如歌宴酒席)之 中,然而竟连它也逃脱不了作者心头忧患情绪的笼罩,会变得“乐极生悲”起 来。 (节选自《“苦闷”的灵魂:唐宋词人的忧患心理》)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尤其是唐宋词 中所表现的忧患情绪,似乎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
B.对于爱情、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是贯穿《诗经》、《离 骚》、汉魏六朝诗歌、晚唐诗歌的感情脉络之 C.普遍而深广的忧患情绪,是孕育和造就诗人的唯一社会心理基础;优秀的诗人, 总是按照“美”的规律,表现常人难以言尽的忧患情绪。 D.《诗经》里的“变风”、“变雅”,汉魏六朝诗歌的“慷慨有余哀”,晚唐诗 歌的“忧思宛转”等,都是古代诗人忧患心理的表现。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引述纳兰性德的《饮水诗·填词》、李后主的《子夜歌》,意在表明 诗词与忧患心理的密切关系,唐宋词人是多愁善感者。 B.作者认为唐宋词人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丰厚的忧患心理精神,又接受了本朝社 会新的忧患意识的影响,于是便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伤感 C.作者认为清代学者王国维的研究已经触及到了唐宋诗词忧患精神的“本源”, 如李后主以“血”写词,晏殊、冯延巳则表现出“忧生”、“忧世”之意。 D.忧患情绪如同一个幽灵,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 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就连试图摆脱它的苏轼也难免伤感与叹息。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代文学的忧患心理精神积淀、唐宋社会生活的矛盾、文人士大夫的敏感心理 等,是唐宋词具有浓郁忧患意识的三大主要原因。 B.从主观上看,唐宋词的忧患精神,是由于士大夫文人是社会诸阶层中最为敏感 的人士,他们具有“多愁”、“善感”和“深思”的心理气质。 C.唐宋社会产生或潜伏着许多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是唐宋诗词里的忧患 精神的社会土壤,它们往往触发文人对社会生活的忧思。 D.初期的词,因为诞生于歌宴酒席等享乐的环境之中,所以常常会“乐极生悲”, 经常是歌宴的欢乐,引发词人心头的“苦闷”与“忧患”。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承勋,字立卿,嘉鱼人。有操执,为政不苛。承勋举弘治六年进士。由太湖知 县迁南京刑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南昌知府 正德六年,赣州贼犯新淦,执参政赵士贤。靖安贼据越王岭玛瑙岸,华林贼又陷 瑞州。诸道兵不敢前。承勋督民兵剿,数有功。华林贼杀副使周宪,宪军大溃。 承勋单骑入宪营,众乃复集。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讨之。贼党王奇听抚,搜得其 衷刃,纵使还。奇感泣,誓以死报。承勋令奇密入寨,说降其党为内应,而亲率 所部登山。奇夜拔栅,官军奋而前,降者自内岀,贼遂溃。已,从金斩贼渠罗光 权、胡雪二,华林贼平。镇守中贵黎安诬承勋擅易贼首王浩八狱词,坐下吏。大 理卿燕忠即讯,得白。三迁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十年春,大风昼晦,帝忧边事。承勋言:“去岁冰合,敌骑尽入河套。延、宁、 固原皆当警备。甘肃军饷专仰河东,宜于兰州籴贮,以备缓急。曩河西患土鲁番, 今亦卜喇又深入。两寇云扰,孤危益甚。套寇出入,并经庄浪。急宜缮塞设 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兀良哈最近京师,不善抚,即门庭寇。云南安凤之叛, 军民困敝,临安、蒙自盜贼复兴,旷日淹时,恐酿大患。交趾世子流寓老挝,异 日归命请援,或据地求封,皆未可测。惟急用人理财,俾边鄙无虞。”帝嘉纳焉 承勋沉毅有大略。帝所信任,自辅臣外,独承勋与胡世宁,大事辄咨访。二人亦 孜孜奉国,知无不言。世宁卒半岁,承勋亦卒,帝深嗟悼。赠少保,谥康惠。所
B.对于爱情、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是贯穿《诗经》、《离 骚》、汉魏六朝诗歌、晚唐诗歌的感情脉络之一。 C.普遍而深广的忧患情绪,是孕育和造就诗人的唯一社会心理基础;优秀的诗人, 总是按照“美”的规律,表现常人难以言尽的忧患情绪。 D.《诗经》里的“变风”、“变雅”,汉魏六朝诗歌的“慷慨有余哀”,晚唐诗 歌的“忧思宛转”等,都是古代诗人忧患心理的表现。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引述纳兰性德的《饮水诗•填词》、李后主的《子夜歌》,意在表明 诗词与忧患心理的密切关系,唐宋词人是多愁善感者。 B.作者认为唐宋词人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丰厚的忧患心理精神,又接受了本朝社 会新的忧患意识的影响,于是便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伤感”。 C.作者认为清代学者王国维的研究已经触及到了唐宋诗词忧患精神的“本源”, 如李后主以“血”写词,晏殊、冯延巳则表现出“忧生”、“忧世”之意。 D.忧患情绪如同一个幽灵,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 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就连试图摆脱它的苏轼也难免伤感与叹息。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代文学的忧患心理精神积淀、唐宋社会生活的矛盾、文人士大夫的敏感心理 等,是唐宋词具有浓郁忧患意识的三大主要原因。 B.从主观上看,唐宋词的忧患精神,是由于士大夫文人是社会诸阶层中最为敏感 的人士,他们具有“多愁”、“善感”和“深思”的心理气质。 C.唐宋社会产生或潜伏着许多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是唐宋诗词里的忧患 精神的社会土壤,它们往往触发文人对社会生活的忧思。 D.初期的词,因为诞生于歌宴酒席等享乐的环境之中,所以常常会“乐极生悲”, 经常是歌宴的欢乐,引发词人心头的“苦闷”与“忧患”。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李承勋,字立卿,嘉鱼人。有操执,为政不苛。承勋举弘治六年进士。由太湖知 县迁南京刑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南昌知府。 正德六年,赣州贼犯新淦,执参政赵士贤。靖安贼据越王岭玛瑙岸,华林贼又陷 瑞州。诸道兵不敢前。承勋督民兵剿,数有功。华林贼杀副使周宪,宪军大溃。 承勋单骑入宪营,众乃复集。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讨之。贼党王奇听抚,搜得其 衷刃,纵使还。奇感泣,誓以死报。承勋令奇密入寨,说降其党为内应,而亲率 所部登山。奇夜拔栅,官军奋而前,降者自内出,贼遂溃。已,从金斩贼渠罗光 权、胡雪二,华林贼平。镇守中贵黎安诬承勋擅易贼首王浩八狱词,坐下吏。大 理卿燕忠即讯,得白。三迁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十年春,大风昼晦,帝忧边事。承勋言:“去岁冰合,敌骑尽入河套。延、宁、 固原皆当警备。甘肃军饷专仰河东,宜于兰州籴贮,以备缓急。曩河西患土鲁番, 今亦卜喇又深入。两寇云扰,孤危益甚。套寇出入,并经庄浪。急宜缮塞设险, 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兀良哈最近京师,不善抚,即门庭寇。云南安凤之叛, 军民困敝,临安、蒙自盗贼复兴,旷日淹时,恐酿大患。交阯世子流寓老挝,异 日归命请援,或据地求封,皆未可测。惟急用人理财,俾边鄙无虞。”帝嘉纳焉。 承勋沉毅有大略。帝所信任,自辅臣外,独承勋与胡世宁,大事辄咨访。二人亦 孜孜奉国,知无不言。世宁卒半岁,承勋亦卒,帝深嗟悼。赠少保,谥康惠。所
赉予,常典外,特赐白金、彩币、米蔬诸物。承勋官四十年,家无余资。其议“大 礼”,亦与世宁相合云。(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节)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参政赵士贤 执:抓住 B.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 讨之檄:声讨的文书 C.大理卿燕忠即讯,得白白:昭雪冤情D.俾边鄙无 虞 俾: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承勋作战有胆识的一组是 ①有操执,为政不苛 ②承勋督民兵剿,数有功 ③都御史陈金 即檄承勋讨之 ④承勋单骑入宪营 ⑤说降其党为内应 ⑥从金斩 贼渠罗光权、胡雪二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承勋有操守,为政不苛酷。考中进士后,他由太湖知县迁任南京刑部主事, 后来又历任工部郎中、南昌知府等职 B.李承勋作战有胆识有谋略。盗贼进犯之际,各道兵马不敢前往,李承勋率领部 队进行围剿,并多次立功。 C.李承勋受到过诬陷。华林贼寇被扫平后,镇守宦官黎安诬陷李承勋擅自改动贼 首王浩八的供词,辛亏大理卿燕忠替他昭雪。 D.李承勋沉着刚毅有远见。当时皇帝只信任李承勋和胡世宁,他们两人也兢兢业 业报效国家。他们两人相继去世,皇帝深深地叹息哀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党王奇听抚,搜得其衷刃,纵使还。(5分) (2)急宜缮塞设险,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5分) 12.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阙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边庭流血成海水, (李白《兵车行》)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 。(孟子《寡人之于 国也》)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赉予,常典外,特赐白金、彩币、米蔬诸物。承勋官四十年,家无余资。其议“大 礼”,亦与世宁相合云。(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节)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参政赵士贤 执:抓住 B.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 讨之 檄:声讨的文书 C.大理卿燕忠即讯,得白 白:昭雪冤情 D.俾边鄙无 虞 俾: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承勋作战有胆识的一组是 ①有操执,为政不苛 ②承勋督民兵剿,数有功 ③都御史陈金 即檄承勋讨之 ④承勋单骑入宪营 ⑤说降其党为内应 ⑥从金斩 贼渠罗光权、胡雪二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承勋有操守,为政不苛酷。考中进士后,他由太湖知县迁任南京刑部主事, 后来又历任工部郎中、南昌知府等职。 B.李承勋作战有胆识有谋略。盗贼进犯之际,各道兵马不敢前往,李承勋率领部 队进行围剿,并多次立功。 C.李承勋受到过诬陷。华林贼寇被扫平后,镇守宦官黎安诬陷李承勋擅自改动贼 首王浩八的供词,辛亏大理卿燕忠替他昭雪。 D.李承勋沉着刚毅有远见。当时皇帝只信任李承勋和胡世宁,他们两人也兢兢业 业报效国家。他们两人相继去世,皇帝深深地叹息哀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党王奇听抚,搜得其衷刃,纵使还。(5 分) (2)急宜缮塞设险,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5 分) 12.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阙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_________。(李白《兵车行》) 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 国也》) 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 来兮辞》)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火山杨 鲍尔·吉原野 在人遭遇劫难之前,地球已遭遇过无数劫难,冰川、汪洋曾经覆盖地球。那些劫 难无人知晓一一人所能知晓的事情太有限了。山顶岩石里的贝壳化石细微地述说 海洋的步履,沙漠里孤兀矗立的石块留下冰川的脚步。 在地球的劫难中,遭劫的并非地球,而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人所能目睹的地球劫难,大约只有火山爆发一一地震只是人与人居的劫难一一火 山喷发之后,地表一片焦土,像我在五大连池所见到的景象。 来到这里,所见到的是如前所说的“一片焦土。”二百多年前这场火山爆发,把 埋在山里的黑色玄武岩化为流水,喷射天空,尔后落地,形态如烧过的树一样, 成了一段一段的焦炭。 石头从坑底排列到坑沿,块块充满死寂。密密麻麻的石块被火烧死了,匍蔔在地, 没有声音,没有流水,没有青草。我们看到了地球当年的劫难和它永不愈合的伤 口 而大自然永不绝望,脆弱的是人而非大自然。离开火山口,在参观其他地方的时 候,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当年火山把玄武岩化为焰火狂欢之后,这些焰火洒在 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似焦炭。但在焦岩之上,我看到了萋萋青草,在这里邂 逅了生命。我们驱车向前走,穿过了一大片树林。导游停下车,说这是一片火山 火山杨?它们的脚底下就是石头的黑波浪,上面覆盖着薄薄一层土。这些树貌不 惊人,纤弱不直。导游说:这里一根拇指粗的火山杨已经生长了几十年。一棵 米多高的火山杨,有几十米的根扎在地下岩石里盘绕。一米高的、拇指粗的树在 地下有几十米的根,这让我惊呆。我想下车摸摸这些树。在火山景区,行人都不 可以离开栈道,摸不到树 它们成精了。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它的几 十米的根是为了找到水,它自己就是一口井。当一棵树要这么难吗?命运让它在 火山熔岩里当一棵树就要经历这些磨难。这些“小”树实际上都是老树。它们跟 胸径五六十公分的树有一样的树龄。如果把人放到一个艰苦的地方,他也许会跑 掉,但树跑不掉。它不仅要留在这里,还要站立,要活着。我想象这些“小”树 在慢慢生长,夏日缺水,冬日是几个月的白雪严寒。对树来说,这没有什么好与 不好。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活得太容易 等于活得太仓促,太快长粗长大,长完了一生。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 里说的:“倘若存在就是生命,那就没什么问题,就没什么答案需要回答。” 是的,对火山杨不需要说什么艰难、致敬一类的话,它的存在就是它的生命。它 的生命以及所有成败都在它的存在之中,在它的纤弱的躯干和与其他杨树看不出 区别的叶子里。对火山杨而言,对静默的山峰、河流和小小石子而言,它们的存 在集合了无法知晓的残酷与欢欣,而它们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就这样,这些葱绿的火山杨长在这里。我为树林没有小鸟陪它们有一点遗憾,但 这不是问题所在。人说这里还有圆耳朵的小火山兔和细细的火山蛇。我觉得它们
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 来兮辞》) 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22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火山杨 鲍尔·吉原野 在人遭遇劫难之前,地球已遭遇过无数劫难,冰川、汪洋曾经覆盖地球。那些劫 难无人知晓——人所能知晓的事情太有限了。山顶岩石里的贝壳化石细微地述说 海洋的步履,沙漠里孤兀矗立的石块留下冰川的脚步。 在地球的劫难中,遭劫的并非地球,而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人所能目睹的地球劫难,大约只有火山爆发——地震只是人与人居的劫难——火 山喷发之后,地表一片焦土,像我在五大连池所见到的景象。 来到这里,所见到的是如前所说的“一片焦土。”二百多年前这场火山爆发,把 埋在山里的黑色玄武岩化为流水,喷射天空,尔后落地,形态如烧过的树一样, 成了一段一段的焦炭。 石头从坑底排列到坑沿,块块充满死寂。密密麻麻的石块被火烧死了,匍蔔在地, 没有声音,没有流水,没有青草。我们看到了地球当年的劫难和它永不愈合的伤 口。 而大自然永不绝望,脆弱的是人而非大自然。离开火山口,在参观其他地方的时 候,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当年火山把玄武岩化为焰火狂欢之后,这些焰火洒在 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似焦炭。但在焦岩之上,我看到了萋萋青草,在这里邂 逅了生命。我们驱车向前走,穿过了一大片树林。导游停下车,说这是一片火山 杨。 火山杨?它们的脚底下就是石头的黑波浪,上面覆盖着薄薄一层土。这些树貌不 惊人,纤弱不直。导游说:这里一根拇指粗的火山杨已经生长了几十年。一棵一 米多高的火山杨,有几十米的根扎在地下岩石里盘绕。一米高的、拇指粗的树在 地下有几十米的根,这让我惊呆。我想下车摸摸这些树。在火山景区,行人都不 可以离开栈道,摸不到树。 它们成精了。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它的几 十米的根是为了找到水,它自己就是一口井。当一棵树要这么难吗?命运让它在 火山熔岩里当一棵树就要经历这些磨难。这些“小”树实际上都是老树。它们跟 胸径五六十公分的树有一样的树龄。如果把人放到一个艰苦的地方,他也许会跑 掉,但树跑不掉。它不仅要留在这里,还要站立,要活着。我想象这些“小”树 在慢慢生长,夏日缺水,冬日是几个月的白雪严寒。对树来说,这没有什么好与 不好。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活得太容易 等于活得太仓促,太快长粗长大,长完了一生。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 里说的:“倘若存在就是生命,那就没什么问题,就没什么答案需要回答。” 是的,对火山杨不需要说什么艰难、致敬一类的话,它的存在就是它的生命。它 的生命以及所有成败都在它的存在之中,在它的纤弱的躯干和与其他杨树看不出 区别的叶子里。对火山杨而言,对静默的山峰、河流和小小石子而言,它们的存 在集合了无法知晓的残酷与欢欣,而它们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就这样,这些葱绿的火山杨长在这里。我为树林没有小鸟陪它们有一点遗憾,但 这不是问题所在。人说这里还有圆耳朵的小火山兔和细细的火山蛇。我觉得它们
活得很壮烈,它们自己觉得活得很甘美。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 心。 (选自《文汇报》,2013年9 月20日,有删节) 1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 (2)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 15.本文的题目和描写主要对象均为“火山杨”,但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去 写地球的劫难和火山遗址?请做简要分析。(6分) 16.请简要概括“火山杨”的特点。(6分) 17.为什么文章结尾说“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内容做简 要分析。(6分)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智能手机”下定义。(4分) ①智能手机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②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像个人电脑一样,是独立的。 ③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通过所提供的程序来不断扩充功能。 ④智能手机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⑤智能手机是在操作系统、功能等方面比较特殊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答 19.临近考试,同学们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 习方法。阅读下图,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 (不超过25字)(5分) 记妃d 合习 此记忆我 习忘 不复习解忘、邀忘 ff具血界点
活得很壮烈,它们自己觉得活得很甘美。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 心。 (选自《文汇报》,2013 年 9 月 20 日,有删节) 1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 (2)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 15.本文的题目和描写主要对象均为“火山杨”,但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去 写地球的劫难和火山遗址?请做简要分析。(6 分) 16.请简要概括“火山杨”的特点。(6 分) 17.为什么文章结尾说“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内容做简 要分析。(6 分) 六、(15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智能手机”下定义。(4 分) ①智能手机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②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像个人电脑一样,是独立的。 ③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通过所提供的程序来不断扩充功能。 ④智能手机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⑤智能手机是在操作系统、功能等方面比较特殊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答: 19.临近考试,同学们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 习方法。阅读下图,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 (不超过 25 字)(5 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友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乎它的高低,而在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答: 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47年,出道不久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电影《开往印度的船》杀 青了,伯格曼认定这必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他甚至狂妄地说:“不准剪掉 其中任何一个镜头。”并且连试映都没举行,就匆忙地首映。结果让他后悔莫及, 拷贝出了重大事故,首映彻底失败。 第二天他看着报纸上的影评,痛心疾首。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笑容可掬地出现了, 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是的。 此后,伯格曼在每一部电影的制作中,表现得十分勤勉。他只要有空就去录音部 门和冲印厂,学会了与录音、冲片、印片相关的一切,还学会了摄影机与镜头的 知识。一代电影大师就这样启程了。最终,他成为了世界现代电影史上最具影响 力的导演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北海市、防城港市联合调硏考 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BA.旋窝(xuan);C.脸色刷白(±hua) 便笺(n)、烜赫一时(xudn) 2.(3分)BA.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能达到 众人所期待的那样。此处应用“不负众望”。B.积重难返:指 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 题不易解决。C.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 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能。此处不合语境。D.如影随形: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 亲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式与示例相同。(6 分) 友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乎它的高低,而在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答: 七、(60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1947 年,出道不久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电影《开往印度的船》杀 青了,伯格曼认定这必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他甚至狂妄地说:“不准剪掉 其中任何一个镜头。”并且连试映都没举行,就匆忙地首映。结果让他后悔莫及, 拷贝出了重大事故,首映彻底失败。 第二天他看着报纸上的影评,痛心疾首。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笑容可掬地出现了, 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明天照样会有报纸,是的。 此后,伯格曼在每一部电影的制作中,表现得十分勤勉。他只要有空就去录音部 门和冲印厂,学会了与录音、冲片、印片相关的一切,还学会了摄影机与镜头的 知识。一代电影大师就这样启程了。最终,他成为了世界现代电影史上最具影响 力的导演之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3分)CA.句式杂棵,“解决”或“就……达成一 致”去掉一个。B介词使用不当,应为“从……中得到力 量”。D.“爆满”与句中的“98%”前后矛盾。 4.(3分)B 5.(3分)C第一个分句的判断错误,原文是“普遍而 深广的忧患情绪,孕育和造就了无数的诗人”,意思是“普 遍而深广的忧患情绪”是孕育和造就无数诗人的条件或基 础,但并没有说是“唯一”。 6.(3分)D“就连试图摆脱”的意思是无中生有,原 文意思是说“豪放”的苏轼唱过了“大江东去”之后也有“人 生如梦”的叹息,并没有说苏轼“试图摆脱” 7.(3分)D因果关系不当,根据文末的意思可知,初 期的词的“乐极生悲”,是因为词人自身“逃脱不了……心 头忧患情绪的笼罩”。 8.(3分)B这里活用为动词,发出声讨的文书、命令 9.(3分)B①是说李承勋的为人操守和为官特点;③ 是陈述陈金命令李承勋讨敌的事实:⑤应侧重说李承勋的谋 略 10.(3分)D“当时皇帝只信任李承勋和胡世宁”错, 应是指“在辅臣之外,只信任李承勋和胡世宁” 【文言文段参考译文】 李承勋,字立卿,湖北嘉鱼人。为人有操行,理政不苛 酷。承勋考中弘治六年进士,由太湖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 历任工部郎中,转任南昌知府
周宪,周宪的队伍大败,李承勋单枪匹马去到周完的军 营垦,队伍才又集合起来。都御史陈金就檄令李承勋讨伐赅 寇。贼将王奇接受招安时,被搜到他怀中藏有刀刃,李承勋 却放了他让他回去。王奇感动流泪,发誓以死相报。李承勋 令他秘密进入营赛,劝说他的党羽投降做内应,并亲目率队 登山:王奇在夜间打开栅门,官军奋勇向前,降兵又从内部 杀出,贼蔻于是大败:不久跟随陈金斩杀了贼首罗光权、胡 雪二,华林贼寇被平定了。镇守宦官黎安诬陷李承揎自改 动贼首王浩八的供词,因此他被投入监狱:大理卿燕忠随即 讯问,得以昭雪。三次升官至刑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 十年春天,刮起大风来,白天的天色也灰暗不明,皇帝 忧念边防的事情。李承勋说:“去年黄河一结冰,敌人的骑 兵就都到河套来骚扰。延、宁、固原都应当警惕戒备:甘肃 的军饷全依靠河东供应,应在兰州买粮储存,以备鲁用。过 去河西担心吐鲁番入侵,现在亦卜喇的人也敢深入进来。两 股敌兵反复侵扰,河西驻兵孤立危险加剧了。敌人出入河套, 都要经过庄浪,应马上修缮边防设置险隘,截断其敌人的手 即(战线),使他们不態相互聚合。兀良哈部离北京最近, 不好自安抚,就将成为门庭之内的蔻贼:云南安凤的叛乱, 军民贫困调敝,临安、蒙自贼寇又兴起,旷日持久,恐怕将 酿成大患。交趾的王太子亡命于老挝,他日归顺我国,请求 授助,或占据领土求取封赏,这都是不可预测的事。现在只 有马上选人治理财政,才能使边疆没有忧虑:”皇帝赞赏并 采纳了 李承勋沉着刚毅而有远大谋略。皇帝所信任的人中,除辅臣 之外,只有李承勋与胡世宁两个,每遇大事就向他们询问意 见。他们两个也兢兢业业报效国家,知无不言。胡世宁死后
1.(10分)(1)贼人的首领王奇听从(接受)诏安,被 搜到藏在怀中的刀,李承勋放了他让他回去:(“听抚”、“衷 刃”、“纵”各1分,句意通畅2分)(5分) (2)应马上修边防设置险隘,截断敌人的手脚(战 线),使他们不能相互聚合。(“险”、“断臂截踵”、“相合” 各1分,句意通畅2分)(5分) 12.(8分)(1)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 正盛之地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 荒凉,抒发了皆盛今衰的愁情。(“对比”1分,对比的内容 1分,突出“荒凉”1分,“盛今衰”1分) (2)①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②一个“空” 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 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③使 人展开联想和想彖,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13.(5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答,则按第 题计分;有错字、多宇、漏字该空不得分) (1)狼猱欲度愁攀援武皇开边意未已申之以孝悌 之义不负戴于道路笑落霞与孤鹜齐飞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云无 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沉舟侧畔千帆过 14.(4分)(1)以人要成为圣人的艰难来类比火山杨生 存的不易、历经的痛苦、在重生中获得的升华,表达作者对 火山杨的崇敬和赞美。(意思对即可,2分) (2)正是因为火山杨不知道别的树活得那么容易,不 会感觉命运的不公,表现了火山杨立足于自己生存条件而顽 强成长的精神。(意思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