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12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考试题 (本试题总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妖娆(rdo)恻隐(che)根深蒂固(di) B.恣睢(su)襁褓(bao)免冠徒跣(xidn) C.骈进(bing)亵渎(du) 法家拂士(bi) D.嗤笑(chi)谔然(e) 强聒不舍(gua) 2、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形见拙萧然起敬 B.恼羞成怒声名狼籍 C.梦寐以求戛然而止 D.苦心孤旨卧薪尝胆 3、下面句中,最适合的一组关联词语是()(2分) (1)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能增强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朴素是一种美。这种美不显露于外,会让人的精神之美益加彰显。 A.(1)不仅还(2)即使,也B.(1)如果,就(2)虽然却 C.(1)不仅还(2)虽然却D.(1)如果,就(2)即使,也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B.有例可援:有例句可以引用。 C.颓唐:情绪低落,精神不振。D.持之以恒: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 5、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B.《变色龙》是英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其代表作还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D.《故乡》《孔乙已》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6、古诗词默写填空。(①一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共10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⑤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遵义市2012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考试题 (本试题总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áo) 恻.隐(chè) 根深蒂.固(dì) B.恣睢.(suī) 襁褓.(bǎo ) 免冠徒跣.(xiǎn ) C.骈.进(bing) 亵渎.(dú) 法家拂.士(bì ) D.嗤.笑(chī) 谔.然(è) 强聒.不舍(guā) 2、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相形见拙 萧然起敬 B.恼羞成怒 声名狼籍 C.梦寐以求 戛然而止 D.苦心孤旨 卧薪尝胆 3、下面句中,最适合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2分) (1)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能增强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朴素是一种美。这种美 不显露于外, 会让人的精神之美益加彰显。 A.(1)不仅 还(2)即使,也 B.(1)如果,就(2)虽然 却 C.(1)不仅 还(2)虽然 却 D.(1)如果,就(2)即使,也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B.有例可援:有例句可以引用。 C.颓唐: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D.持之以恒: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 5、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B.《变色龙》是英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其代表作还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D.《故乡》《孔乙已》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6、古诗词默写填空。(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共10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②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⑤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⑦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 盾心理的句子是 ⑧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 这两个句子独辟蹊径,让无形的愁绪有了重量。 7、阅读名著经典选段,完成后面两小题(6分)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 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认为,因为我穷、低 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一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 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 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这段话选自哪部名著?话中“我”和“你”分别指代的是哪两个人物? 答 (3分) (2)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性格?(3分) 答 8、在贵州省图书馆LOGO(标识)征集大赛中,某校推出如下二件作品,采取公开投 票的方式推选其中一件参赛。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就其图形、文字、 色彩的寓意,说明你投票的原因。(4分) 贵卅囹乜馆 贵州省图书馆 Guizhou library GUIZHOU LIBRARY 作品二 答: 二、阅读与理解(共43分) (一)阅读杜甫诗,完成9、10两题(5分) 绝句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⑦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 盾心理的句子是 , 。 ⑧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 , ” 这两个句子独辟蹊径,让无形的愁绪有了重量。 7、阅读名著经典选段,完成后面两小题(6分) ……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 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认为,因为我穷、低 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 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 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这段话选自哪部名著?话中“我”和“你”分别指代的是哪两个人物? 答: (3分) (2)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性格?(3分) 答: 8、在贵州省图书馆 LOGO(标识)征集大赛中,某校推出如下二件作品,采取公开投 票的方式推选其中一件参赛。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就其图形、文字、 色彩的寓意,说明你投票的原因。(4分) 作品一 作品二 答: 二、阅读与理解 (共43分) (一)阅读杜甫诗,完成9、10两题(5分) 绝 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用自己的话翻译本诗的前两句。(3分) 答 10、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3题。(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 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 后击之,宋师败绩。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泓:泓水②既:尽,完了③济:渡过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 这里指子鱼。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鼓之(击鼓命令进军) B.及其未既济也(趁着;趁) C.公将驰之(他们,齐军) D.请击之(他们,楚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译文 13、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1)【甲】文“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这个时机是 (2)【乙】文“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这个时机是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14-18题(15分) 人生拐杖 方方 一个初春的雨夜,我和几个同学在饭店小聚。刚点完菜,正喝茶闲聊时,门外走来一位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用自己的话翻译本诗的前两句。(3分) 答: 10、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3题。(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 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 后击之,宋师败绩。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泓:泓水 ②既:尽,完了 ③济:渡过 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 这里指子鱼。 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鼓.之 ( 击鼓命令进军) B.及.其未既济也(趁着;趁) C.公将驰之.(他们,齐军) D.请击之.(他们,楚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译文: 13、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1)【甲】文“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这个时机是 (2)【乙】文“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这个时机是 。 (三) 阅读记叙文,完成14—18题(15分) 人生拐杖 方方 一个初春的雨夜,我和几个同学在饭店小聚。刚点完菜,正喝茶闲聊时,门外走来一位
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还来不及擦擦流淌在脸上的雨水,便对着站在吧台后面的服务员嚷 “给我来碗热汤面。”服务员爱理不理地一边在流水单上写着,一边说:“就要一碗面吗? 碗面。”老人一边回答着服务员的话,一边在门边的桌前坐下。看老人的穿着,像一位郊 区农村老头儿。 我们桌上的菜陆续端了上来,看得出来,老人好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每看到端上来 道菜,他都不由自主地舔着嘴唇,咽着唾液。我们桌上的菜已上得差不多了,老人的那碗热 汤面还没有端上来。老人使劲儿地敲着拐杖,对服务员说:“热汤面怎么还没好啊?”过了 会儿,热汤面终于上来了。老人狼吞虎咽地吃热汤面的情形,让我想起了乡下的父亲。我走 到老人桌前说:“大爷,过那桌吃吧。”听清我的话后,老人扶着桌子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地 对我说:“不用,不用。”我返回身去,从我们桌上端一盘葱爆羊肉放在老人桌上。我回到桌 前刚坐下,老人拄着拐杖颤抖着身体走了过来,把那盘葱爆羊肉又放到了我们的桌上。 老人吃完面来到吧台前,左掏右掏全身的口袋,也没有找到钱,老人的脸瞬间“红润” 起来。服务员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老人,轻蔑地对老人说:“没钱就没钱得了,还整这出干啥 呀!”老人支吾着说不出话来。我连忙对服务员说:“把老人的面钱记在我帐上。”不,小伙 子,我有钱。”服务员正准备把那碗热汤面的流水单子订在我的帐上,想不到老人把服务员 手中的流水单子抢了过去。“我把这根拐杖押在这里,回去给你取钱行不行?”老人说完,把 那根拐杖放在了吧台上。饭店老板走了出来:“把那根拐杖拿走吧,那碗热汤面钱不收了。” 老人连头都没回,掀开门帘走进了风雨中。“一根破棍子,还能顶一碗面钱!服务员把那根 拐杖扔到了饭店门厅里,那里堆放着杂乱的东西 酒足饭饱,我们刚要结帐走人时,老人蹒跚的身影又出现了,他径直走向吧台,递过去 那碗热汤面钱。老板忙不迭地跑到老人身旁,双手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递给他。老人拄着拐杖, 渐渐地消失在雨夜里。 (选自《中外学生文萃》,有删改) 14、联系选文,分析说明标题“人生拐杖”的深刻含义?(3分) 答 15、用事例概括说明,文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3分) 答 16、下面句中“爱理不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3分) 服务员爱理不理地一边在流水单上写着,一边说:“就要一碗面吗?
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还来不及擦擦流淌在脸上的雨水,便对着站在吧台后面的服务员嚷: “给我来碗热汤面。”服务员爱理不理地一边在流水单上写着,一边说:“就要一碗面吗?”“就 一碗面。”老人一边回答着服务员的话,一边在门边的桌前坐下。看老人的穿着,像一位郊 区农村老头儿。 我们桌上的菜陆续端了上来,看得出来,老人好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每看到端上来一 道菜,他都不由自主地舔着嘴唇,咽着唾液。我们桌上的菜已上得差不多了,老人的那碗热 汤面还没有端上来。老人使劲儿地敲着拐杖,对服务员说:“热汤面怎么还没好啊?”过了一 会儿,热汤面终于上来了。老人狼吞虎咽地吃热汤面的情形,让我想起了乡下的父亲。我走 到老人桌前说:“大爷,过那桌吃吧。”听清我的话后,老人扶着桌子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地 对我说:“不用,不用。”我返回身去,从我们桌上端一盘葱爆羊肉放在老人桌上。我回到桌 前刚坐下,老人拄着拐杖颤抖着身体走了过来,把那盘葱爆羊肉又放到了我们的桌上。 老人吃完面来到吧台前,左掏右掏全身的口袋,也没有找到钱,老人的脸瞬间“红润” 起来。服务员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老人,轻蔑地对老人说:“没钱就没钱得了,还整这出干啥 呀!”老人支吾着说不出话来。我连忙对服务员说:“把老人的面钱记在我帐上。”“不,小伙 子,我有钱。”服务员正准备把那碗热汤面的流水单子订在我的帐上,想不到老人把服务员 手中的流水单子抢了过去。“我把这根拐杖押在这里,回去给你取钱行不行?”老人说完,把 那根拐杖放在了吧台上。饭店老板走了出来:“把那根拐杖拿走吧,那碗热汤面钱不收了。” 老人连头都没回,掀开门帘走进了风雨中。“一根破棍子,还能顶一碗面钱!”服务员把那根 拐杖扔到了饭店门厅里,那里堆放着杂乱的东西。 酒足饭饱,我们刚要结帐走人时,老人蹒跚的身影又出现了,他径直走向吧台,递过去 那碗热汤面钱。老板忙不迭地跑到老人身旁,双手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递给他。老人拄着拐杖, 渐渐地消失在雨夜里。 (选自《中外学生文萃》,有删改) 14、联系选文,分析说明标题“人生拐杖”的深刻含义?(3分) 答: 15、用事例概括说明,文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3分) 答: 16、下面句中“爱理不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3分) 服务员爱理不理地一边在流水单上写着,一边说:“就要一碗面吗?
17、说明你对下面的句子是怎么理解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老板忙不迭地跑到老人身旁,双手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递给他 答 18、有的读者认为,文章描写老人“舔着嘴唇,咽着唾液”“狼吞虎咽地吃着热汤面” 等情形,有损老人的形象,你有什么看法?(3分) 答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19-23题。(15分) 低碳经济说活性炭 李功发 (1)甘蔗榨出来的糖汁呈黑赭色;天然矿泉水含有杂质;被污染的空气混 有有害气体。可是它们通过活性炭以后,就会变得洁白、甘甜、清新。活性炭是 种非常有用的吸附剂,目前,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2)无法计算我—孔道数不清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主要由80%~90%的碳组成的多孔性物质 组成活性炭的碳属于结晶形。这些碳结晶在活性炭中无规则地排列着,堆积 得非常疏松,但是相互连接又十分牢固,因此便形成数不清的孔隙。 据统计,每一克活性炭,微孔竟达1020个,如果把这些孔隙一个一个地切 开、展平,并一块接一块地铺起来,一克活性炭孔隙的表面,足可以覆盖800~ 9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微孔的表面积约占全部的90%。通常把单位质量下的 表面积叫做比表面。 (3)要你靠近我—极强的吸附作用 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在它们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平 衡的。而处在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却失去了平衡。处在这种状态的分子为了维 持平衡,就要吸引其他分子,这种分子间相互的吸引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般固体表面吸附作用较弱,然而,发生在活性炭微孔中的物理吸附作用, 由于微孔的孔径大小与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相近,这样,处在表面的活性炭分 子,对一个被吸附的分子,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同时进行吸附,这种吸附是很牢 固的。而活性炭的比表面这么大,就使它有可能截获住许多这种分子。所以,活
答: 17、说明你对下面的句子是怎么理解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老板忙不迭地跑到老人身旁,双手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递给他。 答: 18、有的读者认为,文章描写老人“舔着嘴唇,咽着唾液”“狼吞虎咽地吃着热汤面” 等情形,有损老人的形象,你有什么看法?(3分) 答: (四) 阅读说明文,完成19—23题。(15分) 低碳经济说活性炭 李功发 (1)甘蔗榨出来的糖汁呈黑赭色;天然矿泉水含有杂质;被污染的空气混 有有害气体。可是它们通过活性炭以后,就会变得洁白、甘甜、清新。活性炭是 一种非常有用的吸附剂,目前,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2)无法计算我——孔道数不清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主要由80%~90%的碳组成的多孔性物质。 组成活性炭的碳属于结晶形。这些碳结晶在活性炭中无规则地排列着,堆积 得非常疏松,但是相互连接又十分牢固,因此便形成数不清的孔隙。 据统计,每一克活性炭,微孔竟达1020个,如果把这些孔隙一个一个地切 开、展平,并一块接一块地铺起来,一克活性炭孔隙的表面,足可以覆盖800~ 9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微孔的表面积约占全部的90%。通常把单位质量下的 表面积叫做比表面。 (3)要你靠近我——极强的吸附作用 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在它们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平 衡的。而处在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却失去了平衡。处在这种状态的分子为了维 持平衡,就要吸引其他分子,这种分子间相互的吸引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一般固体表面吸附作用较弱,然而,发生在活性炭微孔中的物理吸附作用, 由于微孔的孔径大小与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相近,这样,处在表面的活性炭分 子,对一个被吸附的分子,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同时进行吸附,这种吸附是很牢 固的。而活性炭的比表面这么大,就使它有可能截获住许多这种分子。所以,活
性炭被称为万能吸附剂 但是,对于一些沸点低、分子小而又活泼的物质,采用物理吸附就难以奏效 了。我们可以把活性炭经化学药品浸渍,化学药品就附着在了活性炭的孔隙表面 当这些小分子通过活性炭时,就被预先埋伏在大、中孔里的化学药剂所俘获,并 立即起化学反应。例如,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当它通过浸渍有铜的氧化物的 活性炭时,便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毒固态物质,并沉积在活性炭的孔壁上。我 们把活性炭的这个本领叫做化学吸着作用。 (4)不要抛弃我—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量日益增加。如果用过一次就扔掉,那就 太可惜了。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将用过的失效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使其重 新具有活性,恢复它原来的吸附能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 活性炭的传统再生主要有三种方法 加热再生法就是将吸附了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再生炉中加热,使一部分被吸 附物质挥发或热分解而分离,另一部分再与水蒸气反应而被氧化,使活性炭得到 再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化学再生法就是用无机化学药品进行再生,这种方法常用在被吸附物质有回 收价值的情况下。 生物再生法是在炭层内,让某种细菌繁殖,而使吸附的有机物分解。 可以预料,活性炭的再生还会研究出更好的方法,为环境保护造福。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有 删改》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0个字内)(3分) 答 20、例举第(3)部分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分析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分) 21、“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一句的“几乎”二字可以删去 吗?为什么? (2分) 2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活性炭”特点和用途。(3分)
性炭被称为万能吸附剂。 但是,对于一些沸点低、分子小而又活泼的物质,采用物理吸附就难以奏效 了。我们可以把活性炭经化学药品浸渍,化学药品就附着在了活性炭的孔隙表面。 当这些小分子通过活性炭时,就被预先埋伏在大、中孔里的化学药剂所俘获,并 立即起化学反应。例如,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当它通过浸渍有铜的氧化物的 活性炭时,便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毒固态物质,并沉积在活性炭的孔壁上。我 们把活性炭的这个本领叫做化学吸着作用。 (4)不要抛弃我——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量日益增加。如果用过一次就扔掉,那就 太可惜了。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将用过的失效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使其重 新具有活性,恢复它原来的吸附能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 活性炭的传统再生主要有三种方法。 加热再生法就是将吸附了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再生炉中加热,使一部分被吸 附物质挥发或热分解而分离,另一部分再与水蒸气反应而被氧化,使活性炭得到 再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化学再生法就是用无机化学药品进行再生,这种方法常用在被吸附物质有回 收价值的情况下。 生物再生法是在炭层内,让某种细菌繁殖,而使吸附的有机物分解。 可以预料,活性炭的再生还会研究出更好的方法,为环境保护造福。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有 删改》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0个字内)(3分) 答: 20、例举第(3)部分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分析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答: (3分) 21、“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一句的“几乎”二字可以删去 吗?为什么? 答: (2分) 2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活性炭”特点和用途。(3分)
答: 23、分析说明选文在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4分) 三、学习与实践(共12分) 24、甘肃省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校车碰撞事件引起某学校全体师生的广泛关 注。为深入推进市交管局“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学校决定每年3月定为“交通 安全月”,校保卫科、校团委计划开展“交通安全月”系列活动,请你按下列要 求进行活动设计。 【资料链接】 资料一:据悉,11月16日上午9时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辆幼 儿园校车行驶至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时,与一辆卡车相撞。该事故共造成20 人遇难,18人重伤,26人轻伤。 资料二:法制网兰州11月17日电庆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左江华在“11.16 特大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肇事货车司机和小博士幼儿园 董事长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资料三:金黔网消息:贵阳市交管局紧急通知,要求健全校车台账、校车驾 驶人台账;对校车年检、交强险购置进行排査,凡未按规定年检或未购置交强险 的,立即禁止使用;对校车驾驶员交通肇事进行排査。凡近三年内发生重大交通 事故者,一律取消驾驶校车资格。 (1)主题征集:“交通安全月”活动组委会向全校师生征集本次活动的宣传 主题,请你根据当前交通安全状况,拟写一条活动的主题标语。(格式如示例) (2分) 例:文明交通,告别陋习 答: (2)宣传橱窗:制作交通安全月宣传橱窗,以展示开展“交通安全月”活动 的基本状况。请你以上列材料二、三为内容,给宣传橱窗设计恰当的栏目名。(要 求:结构必须与示例一致)(4分)
答: 23、分析说明选文在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4分) 答: 三、学习与实践(共12分) 24、甘肃省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校车碰撞事件引起某学校全体师生的广泛关 注。为深入推进市交管局“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学校决定每年3月定为“交通 安全月”,校保卫科、校团委计划开展“交通安全月”系列活动,请你按下列要 求进行活动设计。 【资料链接】 资料一:据悉,11月16日上午9时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辆幼 儿园校车行驶至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时,与一辆卡车相撞。该事故共造成20 人遇难,18人重伤,26人轻伤。 资料二:法制网兰州11月17日电 庆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左江华在“11.16” 特大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肇事货车司机和小博士幼儿园 董事长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资料三:金黔网消息:贵阳市交管局紧急通知,要求健全校车台账、校车驾 驶人台账;对校车年检、交强险购置进行排查,凡未按规定年检或未购置交强险 的,立即禁止使用;对校车驾驶员交通肇事进行排查。凡近三年内发生重大交通 事故者,一律取消驾驶校车资格。 (1)主题征集:“交通安全月”活动组委会向全校师生征集本次活动的宣传 主题,请你根据当前交通安全状况,拟写一条活动的主题标语。(格式如示例) (2分) 例:文明交通,告别陋习 答: (2)宣传橱窗:制作交通安全月宣传橱窗,以展示开展“交通安全月”活动 的基本状况。请你以上列材料二、三为内容,给宣传橱窗设计恰当的栏目名。(要 求:结构必须与示例一致)(4分)
例:栏目一:交通新闻之窗 栏目 栏目三: (3)演讲比赛:演讲活动结束时,请你自选角度,即席讲几句话,作为对 活动的总结。(要求:200字内,必须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一个复句)(4分) 答 (4)活动报道:拟写一句话作为“交通安全月”活动新闻报道的导语。(2 分) 答 四、交流与表达(书写5分,作文60分,共65分) 25、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论文文 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请以“看得见与看不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2012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考试题 (参考答案) 、(共30分) 1、B(A.che”应为ce;C.bing应为 pianD.“gud应为“guo)(2分) 2、C(A.“萧应为“肃”;B.“籍”应为“藉”:D.“旨”应为“诣”。)(2分) 3、C(2分) 4、B(“有例可援应解释为“有成例可以援引”)(2分) 5、D(A.郑愁予是山东济南人,不是台湾人;B.《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 诃夫的作品,不是法国人莫泊桑的作品;C.辛弃疾是宋代著名词人,不是唐代 著名词人)(2分) 6、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春潮带雨晚来急③只有香如故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栏目一:交通新闻之窗 栏目二: 栏目三: (3)演讲比赛:演讲活动结束时,请你自选角度,即席讲几句话,作为对 活动的总结。(要求:200字内,必须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一个复句)(4分) 答: (4)活动报道:拟写一句话作为“交通安全月”活动新闻报道的导语。(2 分) 答: 四、交流与表达(书写5分,作文60分,共65分) 25、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论文文 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请以“看得见与看不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2012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共30分) 1、B(A.“chè”应为“cè”;C.“bing”应为“pián”D.“guā”应为“guō”) (2分) 2、C(A.“萧”应为“肃”; B.“籍”应为“藉”;D.“旨”应为“诣”。) (2分) 3、C(2分) 4、B(“有例可援”应解释为“有成例可以援引”) (2分) 5、D(A. 郑愁予是山东济南人,不是台湾人;B.《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 诃夫的作品,不是法国人莫泊桑的作品;C.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词人,不是唐代 著名词人)(2分) 6、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③只有香如故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谁言天地宽⑥各领风骚数百年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⑧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共10分) 7、(1)简·爱简·爱罗切斯特(3分)(2)这段话是简·爱在罗切斯特即 将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为了试探简·爱而以命令的口吻挽留她的时候说的,当 时简·爱很恼火,这是她对罗切斯特的反驳,表现了简爱独立自尊,追求平等 的思想性格。(3分) 8、示例:(1)作品一:①标识图形是由中文“贵”变形为“翻开的书”,体现 了“贵州省图书馆”的涵义及文化特性。②图形又含“吉祥纹”,彰显出贵州浓厚的 图书文化,也寓意贵州省图书馆美好的未来。③标识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喜 庆、热情、活力。(2)作品二:①整体形象是一本打开的书,体现了图书馆的 涵义。②书框构成“Gz图样,代表“贵州”。③颜色采用红色,寓意贵州民族热 情和开朗的性格和风俗。④整体采用一线呵成,简约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以 上就就某一作品中图形、文字、色彩的寓意,答到其中两点即可,4分) 二、(共43分) (一)(5分) 9、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 样红。(3分) 10、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归的伤感(无奈)情绪。(2分) (二)(8分) 11、C(这里的“之”只协调音节,无实在意义,不译。)(2分) 12、(1)(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 的阵容。(2)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 大败。(4分) 13、(1)齐人三鼓(2)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②既济而未成列(答
⑤谁言天地宽 ⑥各领风骚数百年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⑧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共10分) 7、(1)简·爱 简·爱 罗切斯特(3分)(2)这段话是简·爱在罗切斯特即 将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为了试探简·爱而以命令的口吻挽留她的时候说的,当 时简·爱很恼火,这是她对罗切斯特的反驳,表现了简·爱独立自尊,追求平等 的思想性格。(3分) 8、示例:(1)作品一:①标识图形是由中文“贵”变形为“翻开的书”,体现 了“贵州省图书馆”的涵义及文化特性。②图形又含“吉祥纹”,彰显出贵州浓厚的 图书文化,也寓意贵州省图书馆美好的未来。③标识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喜 庆、热情、活力。(2) 作品二:①整体形象是一本打开的书,体现了图书馆的 涵义。②书框构成“GZ”图样,代表“贵州”。③颜色采用红色,寓意贵州民族热 情和开朗的性格和风俗。④整体采用一线呵成,简约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以 上就就某一作品中图形、文字、色彩的寓意,答到其中两点即可,4分) 二、(共43分) (一)(5分) 9、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 一样红。(3分) 10、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归的伤感(无奈)情绪。(2分) (二)(8分) 11、C(这里的“之”只协调音节,无实在意义,不译。)(2分) 12、(1)(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 的阵容。 (2)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 大败。(4分) 13、(1) 齐人三鼓 (2)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②既济而未成列(答
到其中一句即可)(2分) (三)(15分) 14、标题用支撑人体的拐杖比喻支撑人的精神动力—尊严。有了支撑人 精神的尊严,我们就能昂首挺胸,顶天立地地做人。文中老人押在吧台上的拐杖 不是可以扔到杂物堆里的破棍子,而是最可珍贵的人格尊严。(3分) 15、是一个刚毅朴实、自尊自强、诚实守信的老人。在饥饿中,面对服务 员的怠慢与轻蔑,他不卑不亢:面对别人的同情与施舍,他毅然拒绝,立即回家 取钱付了热汤面钱,信守自己的承诺。(3分) 16、“爱理不理有不爱答理的意思,它在句子中形象地表现出服务员对老人 那种冷漠、怠慢与蔑视的态度。(3分) 17、老板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递给老人,意味着老人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人 格尊严。其人生的价值,不言而喻。对服务员仗势凌人的态度是强烈的讽刺。(3 18、这些细节描写采用先抑后扬,以贬促褒的写法,意在烘托老人饥饿的 情景。可是老人面对服务员的怠慢与轻蔑,仍然表现出不卑不亢,面对别人的同 情与施舍,却毅然拒绝,表现出贫贱不能移的髙贵品质。所以,这样描写 人物的品格更加鲜明,无损老人的形象。(3分) 四)(15分) 19、本文主要介绍活性炭的特点、作用和活性炭的再生方法。(3分) 20、示例:①作诠释:对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 更通俗易懂。②举例子:通过对氢氰酸浸渍的实例,把活性炭的化学吸附作用说 得更具体,明白,这样就更有说服力。③分类别:对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化 学吸附作用分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条理性。(只需举一例分析即可,3分)
到其中一句即可)(2分) (三) (15分) 14、标题用支撑人体的拐杖比喻支撑人的精神动力——尊严。有了支撑人 精神的尊严,我们就能昂首挺胸,顶天立地地做人。文中老人押在吧台上的拐杖 不是可以扔到杂物堆里的破棍子,而是最可珍贵的人格尊严。(3分) 15、是一个刚毅朴实、自尊自强、诚实守信的老人。在饥饿中,面对服务 员的怠慢与轻蔑,他不卑不亢;面对别人的同情与施舍,他毅然拒绝,立即回家 取钱付了热汤面钱,信守自己的承诺。(3分) 16、“爱理不理”有不爱答理的意思,它在句子中形象地表现出服务员对老人 那种冷漠、怠慢与蔑视的态度。(3分) 17、老板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递给老人,意味着老人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人 格尊严。其人生的价值,不言而喻。对服务员仗势凌人的态度是强烈的讽刺。(3 分) 18、这些细节描写采用先抑后扬,以贬促褒的写法,意在烘托老人饥饿的 情景。可是老人面对服务员的怠慢与轻蔑,仍然表现出不卑不亢,面对别人的同 情与施舍,却毅然拒绝,表现出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质。所以,这样描写, 人物的品格更加鲜明,无损老人的形象。(3分) (四)(15分) 19、本文主要介绍活性炭的特点、作用和活性炭的再生方法。(3分) 20、示例:①作诠释:对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 更通俗易懂。②举例子:通过对氢氰酸浸渍的实例,把活性炭的化学吸附作用说 得更具体,明白,这样就更有说服力。③分类别:对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化 学吸附作用分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条理性。(只需举一例分析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