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匪来贸丝, (《诗经氓》) 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 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 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 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 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艴然怒,奋然将除 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 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 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 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 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 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②甃结:砖块建筑。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 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①④⑥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 本卷满分 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匪来贸丝, 。(《诗经 氓》) (2) ,风雨兴焉。(《荀子 劝学》)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 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 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 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 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 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 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 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 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 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 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 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 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上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 这东西。”(《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妺梅,前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父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 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家》) C.屠维岳泄露消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吴荪蒲与他长谈,觉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没 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最终赶走了他。(《子夜》) D.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 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欧也妮·葛朗台》) E.聂赫柳朵夫希望延期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拜访了枢密官。枢密官安慰他说,枢密院一定会査考案情 的是非曲直。(《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 (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 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 分) 译: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晓至湖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㈢。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 分) 答: 。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 分) 答: 。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 这东西。”(《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妹梅,前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父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 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家》) C.屠维岳泄露消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吴荪蒲与他长谈,觉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没 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最终赶走了他。(《子夜》) D.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 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欧也妮•葛朗台》) E.聂赫柳朵夫希望延期审理马斯洛娃的案子,拜访了枢密官。枢密官安慰他说,枢密院一定会查考案情 的是非曲直。(《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 (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 答第( )题: 。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张曙光 1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 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 些基本概念。 2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 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 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 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3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 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 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 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 自由全面的发展 4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 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 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 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 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 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 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没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中级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 答 12文章结尾划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
3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 (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1 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 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一 些基本概念。 2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 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 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 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3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 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 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 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 自由全面的发展。 4 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 ——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 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 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 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 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 根本原因。 (摘自 2010 年 6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 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没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中级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章结尾划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
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 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德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 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 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 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 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 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 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 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 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 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 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 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 咏,一缕风 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⑥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①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 还得会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 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 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 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 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 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 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 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 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4 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 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德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 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 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 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 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 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 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 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 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 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 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 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 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 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10 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 还得会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 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 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 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 4.27 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 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 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 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 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 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14.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 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5.文章第①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 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 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 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 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 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 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次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 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 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 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 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 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 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 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 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 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 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 60周年 ⑩0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 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 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了朱启玲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
5 14.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 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 15.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 年 6 月 13 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 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 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 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 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 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 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 年,25 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 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次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 年,梁思 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 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 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 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 1930 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 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 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 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 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 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 1937 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 206 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 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 60 周年。 ⑩6 月 13 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 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 3 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 当年气魄。 (摘自 2006 年 5 月 21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了朱启玲 1915 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 人
C.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E,朱启玲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14.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玲有什么作业?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①从荧(pi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 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 文化市场的 ②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 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_,如果坚持文化的惠普性_?是我们在欢呼 成绩的同时,还需冷静思考的_⑥_。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 处(只填序号),改为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 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 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 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 “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 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分) 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答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 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髙,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 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 套作
6 C.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E,朱启玲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14.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玲有什么作业?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 6 月 13 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①从荧____(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 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_____,文化市场的 ②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 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_ __,如果坚持文化的惠普性_ _?是我们在欢呼 成绩的同时_ __,还需冷静思考的_⑥__。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 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 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 分) 答:第______ 处(只填序号),改为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 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 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 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 “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 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 字左右)(7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 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 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 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 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