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0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1KB 文档页数:91
本书介绍组织病理学常用的多种技术。包括常见的技术,即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简明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 石蜡切片技术 第一章 组织标本的处理 第一节 取材 第二节 组织的固定 第三节 大体标本的处理和固定 第四节 陈列标本的固定 第五节 脱钙 第六节 组织的冲洗 第二章 石蜡包埋技术 第一节 脱水 第二节 透明 第三节 浸蜡 第四节 包埋 第三章 切片技术 第一节 切片刀 第二节 切片机 第三节 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四节 特殊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五节 石蜡切片的异常及处理 第四章 染色与染色剂 第一节 染色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色剂染色的化学基础 第三节 染色剂的分类 第四节 常用染色剂及配制 第五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第六节 封固剂 第五章 特殊染色技术 第一节 结缔组织染色法 第二节 脂类染色法 第三节 糖原及粘液染色法 第四节 色素染色法 第五节 神经组织染色法 第六节 核酸及核蛋白染色法 第七节 肌肉组织染色法 第八节 病原微生物染色法 第九节 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 第二篇 免疫组织化学和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色步骤 第三节 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二章 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三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一章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第一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操作步骤 第四节 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五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应用 第二章 原位PCR技术 第二节 基本类型 第三节 基本步骤 第四节 原位PCR技术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81MB 文档页数:59
一、革兰氏染色之谜 细菌的染色方法: 简单染色法 正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 鉴别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 死菌 姬姆萨染色法 细菌染色法 负染色: 荚膜染色法等 活菌:用美蓝或TTC(氧化三苯基四氮唑)等染色 二、细菌的寿命有多长? 三、细菌靠什么运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7MB 文档页数:65
第三节 染色体 一、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二、 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 三、 核型与染色体显带 四、 巨大染色体 第四节 核仁 一、 核仁的超微结构 二、 核仁的功能 三、 核仁周期 第五节 染色质结构核基因转录 一、 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二、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 第六节 核基质与核体 一、 核基质 二、 核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9MB 文档页数:160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遗传现象和规律均依靠: A、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稳定;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够进行有规律的传递。 染色体稳定是相对的,变异则是绝对的。 1927年发现:电离辐射→染色体结构变异。 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先断后接假设:染色体折断→重接错误→结构变异→新染色体∴染色体折断是结构变异的前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31MB 文档页数:126
第一节 染色体研究方法 一、染色体制备 二、染色体形态学和显带 三、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与多态 一、长度变异 二、随体 三、副缢痕 四、Q、G和C带的多态 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 一、 数目异常及其产生原因 二、 染色体结构异常 第四节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一、自发流产 二、出生缺陷 三、常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四、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6.5KB 文档页数:13
基本概念 基因突变:DNA分子结构发生的化学变化。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发生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缺失:正常染色体上某区段的丢失。重复:正常染色体上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一段。 倒位:染色体上某区段正常排列顺序发生了180度的颠倒。 易位: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 染色体组:也叫基因组,即由同源染色体之一组成的一套 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一套基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7MB 文档页数:101
一、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三、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peroxidase, POX)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 NAP) (三)-醋酸萘酚酯酶染色(-naphthol acetate esterase, -NAE) (四)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Shiff, PAS) (五)铁粒染色(亚铁氰化钾染色,普鲁氏蓝染色) 四、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一)贫血(anemia) (二)白血病(leukemia)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五)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行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1MB 文档页数:34
第一节 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一、 核被膜 二、 核孔复合体 第二节 染色质 一、 染色质的概念及化学组成 二、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三、 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 四、 常染色质核异染色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7KB 文档页数:25
染色体不仅会发生结构变异,也会发生数目 变异。染色体可以增加一个或几个,也可以减少 一个或几个,也可以增加一套或几套。 随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异 第一节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 genome):由形态、结构和连锁基 因群都彼此不同的几个染色体组成的完整而协 调的遗传体系。 染色体组的基本特征:增加或缺少其中任何 一条都会造成遗传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对生物 体不利的遗传效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5MB 文档页数:80
第一节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 一、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 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 基本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genome)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染色体在 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上彼此不同,它们 包含着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 质,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 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造成生物体的不育或 性状的变异,这就是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特征
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0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