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1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1.45KB 文档页数:7
通过吸附量测试、纯矿物浮选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对蛇纹石浮选的活化机理.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能够自发进行,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 H值升高而增大.Cu2+和Ni2+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对蛇纹石具有活化作用,活化机理为铜镍的氢氧化物沉淀和羟基络合物作用于蛇纹石表面,形成活性位点,黄药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生成黄原酸铜或黄原酸镍,从而使蛇纹石表面疏水性增大,浮选受到活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9.95KB 文档页数:7
采用共存理论、动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转炉冶炼超低碳钢吹炼末期炉渣成分对终点[C]含量的影响规律,建立1853-1973 K时终点[C]与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FeO活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主要受炉渣成分的影响;脱碳动力学条件主要受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影响.炉渣碱度增加,终点[C]含量升高;渣中FeO含量增加,终点[C]含量迅速降低,渣中FeO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2.0%-18.0%之间;渣中MgO质量分数在7.0%-13.0%范围内逐渐增加,钢液中[C]质量分数增加值不足0.01%;随着温度的增加,钢液中[C]含量降低.回归模型对冶炼超低碳钢的转炉终点[C]含量的预判平均误差率为±15.25%,[C]含量误差在±0.01%以内的炉次占69.1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6MB 文档页数:8
建立了摩擦系数非对称性的轧制过程模型,并与某热轧机传动系统的垂直?水平?扭转结构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结构?过程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稳定性准则确定了摩擦系数非对称作用下轧机系统的稳定域,分析了摩擦系数的非对称性对轧机系统振动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摩擦系数的非对称性对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非对称程度的不同,系统会出现稳定域、水平失稳域和水平扭转失稳域,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会造成不同的振动形态。通过对某热轧厂现场测试,得到了轧机系统的振动信号,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指出轧制集装箱板和普板(Q235)时的变形抗力不同引起稳定域的差异,从而使得在摩擦系数的非对称程度一样时,轧制集装箱板时落在了水平失稳域,系统出现了明显的水平振动;轧制普板(Q235)时落在了稳定域,系统没有明显的振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34MB 文档页数:52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1 反应的反应速率 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式 1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 3.2.3 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 2 由实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 简单方法—初始速率法 3.3.1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 3.3.3 对Arrhenius方程的进一步分析 3.3.2 Arrhenius方程式的应用 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 1 碰撞理论 4 反应机理与元反应 3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2 活化络合物理论(过渡态理论) 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5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 酶催化 2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9MB 文档页数:58
1.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和活化能概念;2.理解并会用浓度、温度、催化剂诸因素解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初步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应用,会用其求算活化能及某温度下的反应速率;4.理解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会进行基元反应有关的简单计算;5.初步掌握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特征。 4.1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和 瞬 时速率 Average rate and instantaneous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nfluential factors on chemical reaction rate 4.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Brief introductory to reaction rate theory 4.4 化学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study methods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4MB 文档页数:6
利用反应烧结的方法,通过甲烷碳化还原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Cr2O3、TiO2和WO3)压坯,制备了其相应的多孔形态的碳化物(Cr3C2、TiC和WC)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对反应烧结产物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三种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通过物相分析研究了反应烧结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利用含体积分数10%甲烷的混合气体碳化还原制备多孔TiC和WC陶瓷的起始温度分别为1200℃和1000℃,低于这两个温度时发生其他相变,有其他中间产物生成.利用反应烧结的方法制备多孔Cr3C2陶瓷时,反应烧结温度越高,碳化铬陶瓷的骨架和孔隙平均尺寸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10
通过浮选试验、DLVO理论计算、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等研究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下粒度大小对赤铁矿和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表明,窄粒级粗粒或中等粒级的赤铁矿?石英混合矿(CH&CQ和MH&CQ)的浮选效果较好,其中CH&CQ和MH&CQ的分选效率分别为85.49%和84.26%,明显高于全粒级混合矿(RH&RQ)的分选效率74.94%;但窄粒级的细粒赤铁矿?石英混合矿(FH&FQ)的浮选效果则较差,其分选效率只有54.98%。浮选动力学试验表明,赤铁矿的浮选速率和回收率不仅与赤铁矿的粒度有关,还受石英粒度的影响,细粒脉石矿物石英会降低赤铁矿的浮选速率和回收率。DLVO理论计算表明,当矿浆pH值为9.0时,石英与赤铁矿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斥力,此时细粒石英很难“罩盖”在赤铁矿表面并通过这种“直接作用”的方式抑制赤铁矿浮选,这也与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颗粒?气泡碰撞分析表明,在浮选过程中细粒石英可能通过“边界层效应”的方式跟随气泡升浮(夹带作用),影响赤铁矿颗粒与气泡间的碰撞及黏附,从而降低了赤铁矿的浮选速率和回收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3.92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La2(Zr0.7Ce0.3)2O7(LZ7C3)的合成动力学及相结构,并根据合成过程中的损失对初始成分进行了设计,最终制备出符合原子比La:Zr:Ce为10:7:3的LZ7C3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用激光脉冲法和推杆法测量了样品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LZ7C3是由烧绿石结构的La2Zr2O7(LZ)固溶体和萤石结构的La2Ce2O7(LC)固溶体组成,其中LZ固溶体是主相;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1473 K时为0.79 W·m-1·K-1,较LZ降低了50%左右;热膨胀系数在1473 K时为11.6×10-6 K-1,比LZ提高了20%左右.这些优越的性能表明LZ7C3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9.76KB 文档页数:9
热轧双金属复合板由于其优良性质而得到广泛使用,而如何改善其结合性能也成为业界内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316L/Q345R双金属板的高温结合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在建立316L/Q345R体系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使用MD模拟方法对316L/Q345R体系的热压复合过程进行模拟,其中采用嵌入原子势函数来描述Fe、Cr和Ni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温度与压缩应变率对热压复合变形机制以及扩散层厚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添加金属层对界面结合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较厚的扩散层,当双金属热压复合温度接近熔点时,此时在双金属复合界面获得的扩散层厚度远大于在较低温度复合时的扩散层厚度;应变率的提高会降低扩散层厚度,这主要因为在达到相同的压缩应变时,随着应变率增大和压缩时间缩短,原子的扩散时间缩短;在双金属之间添加一个晶格厚度的Ni层后,复合界面扩散层厚度比不含Ni复合时增加了134.5%,表明添加镍层能够明显提高扩散层厚度,但添加铬层对提高扩散层厚度的影响不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81MB 文档页数:458
混沌是非线性科学中十分活跃、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的领域。本书从简单系统为什么会产生复杂的行为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非线性动力学中极为重要的分岔、混沌、分维和奇怪吸引子及其相互关联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进而介绍了心脏系统中混沌和混沌控制的主要原理和方法;最后闹明了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长期预报的相空间模式以及混沌在保密通信、神经网络和经济科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自然的复杂性 第三章 动力系统形态及其分析 第四章 分岔 第五章 混沌 第六章 分形和分维 第七章 奇怪吸引子 第八章心脏系统中混沌的研究 第九章 混沌控制 第十章 长期预报的相空间模式概述 第十一章 混沌在保密透信、神经网铬和经济学中的应用
首页上页1091101111121131141151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1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