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8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0.42KB 文档页数:6
利用差热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矿物棉纤维的析晶行为.矿物棉纤维的差热曲线上存在两个重叠的析晶峰.X射线衍射结果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棉在高温下析出两个结晶相:钙镁黄长石和钙长石,前者的析晶温度范围为850~920℃,后者的析晶温度范围为880~1 010℃.利用Ozawa方程和修正的Kissinger方程分析了两个析晶相的析晶机理和析晶活化能.钙镁黄长石的Avrami指数n为0.682,属于表面析晶机理,与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结果相吻合;扫描电镜观察到钙长石生长方式为三维生长方式;计算得到钙镁黄长石和钙长石的晶体生长活化能EG分别为248 kJ·mol-1和347 kJ·mol-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6.96KB 文档页数:5
依据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变压吸附富氧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建立了稳态的数学模型。采用折线方程近似描述氮组合等温吸咐;采用了隐式差分法求解传质速度方程。模拟结果得到了设计的最佳参数和对富氧产品影响的主要参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9
采用优化后的临界区再加热-淬火中温等温(T1、T2)热处理工艺,对具有不同前躯体组织的(0.22/0.17)C-(1.91/1.85)Mn-(1.32/0.94)Si两类热轧6 mm钢板分别进行处理,获得了具有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以及弥散分布于原奥氏体晶界、相界等处的残余奥氏体所构成的多相组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等对不同热处理阶段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采用不同的前躯体组织设计可以很好地调控临界区再加热逆转变奥氏体的组织形貌、比例以及碳含量,进而通过后续处理来实现对钢中多相组织的调控.前躯体为马氏体的0.22C钢,经T1工艺后获得了以针状铁素体为基体的多相组织,其强塑积超过了30 GPa·%;前躯体为铁素体+马氏体的0.17C钢经T2工艺后获得了以块状铁素体为基体的多相组织,其强塑积超过了27 G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5.39KB 文档页数:4
在不同的电源功率和频率、不同的成形材质和尺寸等工艺条件下,应用控制容积方法对逐步熔融凝固初始加工阶段的感应 电流面密度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任意位置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成形 体和模具初始加热过程中的等温线图及固液分界线,所需电源功率和完全熔化时 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0.64KB 文档页数:8
根据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CaO-SiO2、CaO-FeO-SiO2相图及有关的热力学数据,推导了1600℃下CaO-FeO-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用此模型计算得的等NFeO曲线族与实测等αFeO线甚为符合。等NFeO线的顶点位于碱度B=1.703~1.778之间,因此,脱碳和沉淀脱氧时,应当尽可能保持此碱度,而扩散脱氧时则应避开此碱度。硅酸盐的等作用浓度曲线族与相应炉渣区间的等温线相似的事实说明硅酸盐是影响本渣系熔点的重要因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5.1KB 文档页数:5
采用热压模拟机研究了15MnV钢热形变中及其以后的冷却中的组织变化。得到计算组织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包括有:单道次形变、多道次形变、等温形变、连续冷却形变等条件的奥氏体再结晶动力学、再结晶晶粒尺寸、再结晶后的晶粒粗化,以及热变形奥氏体转变的铁素体等。用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3.9KB 文档页数:6
作者对等温淬火的钒钛球铁齿轮进行了7种基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um值、抗磨损能力、结构阻尼比和降低噪声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弯曲疲劳强度较低。用这种钒钛球铁制造QJ系列减速器齿轮,其承载能力可提高5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8.43KB 文档页数:2
WP—13GH220合金一级涡轮叶片等温弯曲晶界热处理工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0.36KB 文档页数:5
本工作设计了Fe-C基三元合金热力学计算软件,它可计算Fe-C与Cr、Mn、Si、Cu、Mo、W、Ni、V、Ti、Nb组成的三元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截面图,并可提供有关的热力学数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6MB 文档页数:6
二类不同热处理的GH220合金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等温处理的合金的疲劳性能高于标准处理的。详细讨论了这一差别的原因
首页上页101112131415161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8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