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38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82MB 文档页数:202
一、胚胎学的内容和意义: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即研究生前发育史。 也即研究个体在母体子宫内正常发育过程其机理,同时也研究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及其预防。 二、卵裂、胚泡的形成 三、植入 (implantation) 四、胚层的形成 五、三胚层的分化和胚体形成 六、胎膜与胎盘 七、双胎(孪生, twins) 八、多胎 (multiple birth)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5.5KB 文档页数:25
从小鼠器官移植排斥相关遗传基因研究中发现。 1957年, Payne在研究输血时发现血型相同有发热反 应现象,且被输血者血清中有针对供体淋巴细胞的 抗体,由此开始了对白细胞抗原的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45MB 文档页数:58
医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疾病-病因的基本概念 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 胎儿的发育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胎膜(fetal membrane) 羊水功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8MB 文档页数:42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当前人类的健康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重要改变;•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以及精神疾患、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又称为“生活方式病”。•预防这些疾病的根本办法是提倡自我保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并指出,做到这四点,便可解决70%的健康行为问题,使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四大基石,十六个字:第一,合理膳食;第二,适量运动;第三,戒烟限酒;第四,心理平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4MB 文档页数:45
熟悉T细胞在胸腺发育分化的过程,及其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自身耐受形成的机制。 掌握TCR/CD3 复合物的结构。 掌握T细胞表面的重要标记(CD4、CD8以及重 要的协同刺激分子)的结构及功能。 熟悉T细胞亚群的分类。 ➢ 第一节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 第二节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第三节 T淋巴细胞的亚群 ➢ 第四节 T淋巴细胞的功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1MB 文档页数:48
1.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原发感染及复发感染(病毒潜伏与激活)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原发感染及复发感染(病毒潜伏与激活) 3.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先天性感染、新生儿感染、病毒激活感染 4.EB病毒的致病性 原发感染及复发感染(病毒潜伏与激活) EV感染与肿瘤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HHV-1,HHV-2)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HHV-3) 第三节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 (HHV5) 第四节 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 (HHV4) 第五节 新型人疱疹病毒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1KB 文档页数:7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免疫应答的发生与调节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发现:在同系小鼠间进行皮肤组织移植,不排斥,即组织相容;在不同近交系小鼠间进行皮肤组织移植,则发生排斥。 用同类系小鼠(两个品系之间仅有一个或一群基因不同)的实验证实,第17 号染色体编码小鼠血型抗原Ⅱ的基因与移植排斥有关,该基因命名为组织相 容性-2(histocompatibility-2,H-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10
就随机现象而言,仅仅知道可能发生哪些事件是不够 的,更重要的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定量的描述.这 工就涉及到一个概念一事件的概率Probability).直观 地说,个事件的概率(记为)就是能刻画该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因此,凭直觉我们可以说,在掷 一枚硬币的试验中“出现数字面”的概率为,而在掷一颗 骰子的试验中“出现‘1’点”的概率为.但是,对一般 的事件而言,单凭直觉来确定其发生的概率显然是行不通 的,必须从客观的本质特征上寻求概率的界定方法那么 ,概率有客观性吗?数学上如何定义呢?下面,我们将逐 工步明确这些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1KB 文档页数:37
11.1网页发布前的准备 11.2网页发布 11.3网站的宣传 11.4网站的管理和维护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5
长期以来,各种传统的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 织化学、原位杂交等研究方法均建立在常规病理组 织切片基础上,一张玻片上只能载有限的组织做 种测试,仅用于日常临床病理诊断尚可胜任,但要 从事大规模、多样本的科研则费时、费力。自1998 年由 Kononen等叫构建了第一个组织微阵列后,组 织芯片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其无疑给病理学研究开 辟了新天地。目前已有大量应用这一技术进行肿瘤 病理学研究的报道,短短数年国内关于运用组 图1b单个组织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染色。 织芯片的文章已达126篇之多(截止2004年12 月)9其主要集中于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 术在组织芯片上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研究,并充分体 现了该技术高通量( high-throughput)、快速、省时 用途广等优点,同时运用该技术也发现了一些肿瘤 特异性基因产物和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免疫 标志物。当然在运用该技术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页上页16316416516616716816917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38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