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6)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5KB 文档页数:12
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学生评价)北大学生看文献片观后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10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文化史》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文献)作为学霸的亚历山大大帝 曾让全世界都“压力山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25MB 文档页数:329
Part 1: 章清:《“普遍历史”与中国历史之书写》 ……………………(4) 黄俊杰:《钱宾四史学中的“国史”观:内涵、方法与意义》… (40)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77) 杨念群:《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 (90) 孙江:《新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115)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117) 黄克武:《(画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导论》 ……………(128) 沙培德:《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新动向》…(142) Part 2: 海登·怀特《“形象描写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和历史书写》 (164)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编纂学与后现代主义》………(175)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为历史主观性而辩》…(183) 彼得·伯克:《全球视野中的西方历史思想:十个命题》……(197) Roger Chartier, \Genr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206) Prasenjit Duara, \Why is History Antitheoretical ?....(218) 卢建荣:《台湾史学界的后现代状况》 ……………………(235) 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240) 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 …………………(255) Part 3: 阿兰·梅吉尔:《历史研究中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从年鉴学派 到新文化史》 ……(271) Robert Darnton, \On Clifford Geertz Field Notes from the Classroom' ………………(288) 赖国栋:《法国史学转型的历程:评(多元历史:法国对过去的建构)》 (294) 蒋竹山:《“文化转向”的转向或超越——四本论欧美新文化史著作 的介绍》 (307) 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 (32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0.5KB 文档页数:6
参考文献 1.书和专著 [德]阿赫特纳(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1997,北京:商务印 书馆 [俄]K.A.萨里谢夫(李道义译),地图制图学概论,1982,北京:测绘出版社 美]A.H.罗宾逊,R.D.塞尔,J.L.莫里逊,P.C墨尔克(李道义、刘耀珍译),地图 学原理,1989,北京:测绘出版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7.97KB 文档页数:259
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历史地理的学术专著。全书计五编,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两编,共九章,42万字,分别叙述历史时期河流、湖泊、海岸、气候的演变及其规律,叙述运河、水利灌溉事业、区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内外交通的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并附有地图87幅、插图2幅。本书对了解中国历史上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和经济开发的历史,对制定国民经济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区域经济、部门经济的开发都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本书可供从事历史、地理、水利、交通、经济、建设、国民经济规划等各方面的研究人员阅读,可作为一般图书馆常备的参考书、工具书陈列备查,也可选用为大专院校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用书。下册为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政治地理、城市地理等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5KB 文档页数:6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在德国形成了以胡果和萨维尼等为首的历史法学派(Historische Rechtsschule)。该学派诞生之初代表了德国封建贵族的利益,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演变成为 资产阶级的重要法学流派之一,并统治欧洲法学界长达近一个世纪。在 19 世纪,历史法学 派基本上代表了法学思想发展的主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3.41KB 文档页数:245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思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 年 3 月 17 日。 一 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它从考古安料探索有 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 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诸课 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5KB 文档页数:24
一、中国民法学的诞生与前期发展(1900-1949) 二、中国民法学的\转向\、\停滞\与\死亡\(1949-1977) 三、中国民法学的\重生\与发展(1978-) 四、中国民法学的进步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67MB 文档页数:22
第二节语言学学科发展 一、传统语言学(公元前四世纪一十九世纪末 传统语言学时期大体包括语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两个阶段 ()语文学(公元前四世纪一十九世纪初 在阿拉伯,人们从七世纪开始研究语言,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西巴维希的《书》。 在中国,早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汉字的字义、字 音、字形进行的,产生了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三个分支 ,统称为“小学”,出现了《说文解字》、《广韵》、《尔雅 》等大批不朽文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485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七 十二峰退叟等,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 (1785 年 8 月 30 日)。父林宾日,是位穷秀才,一生以教读为业;母陈帙, 刻苦持家,平日制作手工艺品换取微薄的收入以补助家用。在父亲的谆谆教 导下,林则徐从 4 岁起开始读书,7 岁学作文,13 岁获府试第一,14 岁便考 取秀才
上页1234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