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理想装备 电子图书·学校专集 校园网上的最佳资源 中通史第二卷 远古时代 OB
序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思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它从考古安料探索有 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 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诸课 题 近代考古学从十九世纪后半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几十年;我国近代考古 学的兴起,刚半个多世纪。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是当代考古学者的重大 使命。记得本世纪初年有的学者曾发出过要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一书写续篇的豪言壮语,使后学很受鼓舞。说实在的,按照当时的 主客观条件,学科刚刚起步,缺乏资料的积累,要实现这一宏大的理想原是 不现实的。现在不同了,我国考古学和相关的学科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已 经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皮前考古和原始社会历史的一批成果,积累了 些经验。相信不需要多久,将会有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智慧和勇气,来 弥补恩格斯在《起源》一书末尾所感到的遗憾,真正完成一部中国的续篇 作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实现这一理想的一块铺路石。 中国的远古历史涉及到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一是从猿到人,二是从民 族到国家。二者虽都是世界范围的课题,但都与中国远古历史密切相关。 自从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明确提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 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1884年恩格斯发表《劳动在从猿到入转变过程中的 作用》,科学地论证了猿之所以能变成人的根本机制。从那以后,古人类学 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包括中国境内一系列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研究成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了著名的北京猿人。魏敦瑞在仔细地 研究了大量北京猿人的化石后指出,其体质特征至少有十二项与蒙古人种有 联系,铲形门齿就是最显著的一项。现在中国境年发现的人类化石,无论是 比北京猿人更早的元谋猿人(距今约175万年)和蓝田猿人,还是大体同时 乃至更晚的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化石,无一例外都是铲形门齿。在新石器时 代和现代中国人的标本中,铲形门齿占有极高的比率,高于其它任何种族。 其它许多体征也有类似的现象。吴汝康在概括地比较了这些体征上的相似性 以后写道: “上述这些在现代蒙古人种中出现率特高的性状,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 ①恩格斯写道:“我最初打算引用散见干沙尔·傅立叶著作中的对文明时代的卓越批判,同摩尔根和我自 己对文明时代的批判并列,可惜我没有时间来做这个工作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4页注, 人民出版社
序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思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 年 3 月 17 日。 一 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它从考古安料探索有 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 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诸课 题。 近代考古学从十九世纪后半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几十年;我国近代考古 学的兴起,刚半个多世纪。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是当代考古学者的重大 使命。记得本世纪初年有的学者曾发出过要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一书写续篇的豪言壮语,使后学很受鼓舞。说实在的,按照当时的 主客观条件,学科刚刚起步,缺乏资料的积累,要实现这一宏大的理想原是 不现实的。现在不同了,我国考古学和相关的学科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已 经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皮前考古和原始社会历史的一批成果,积累了一 些经验。相信不需要多久,将会有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智慧和勇气,来 弥补恩格斯在《起源》一书末尾所感到的遗憾①,真正完成一部中国的续篇! 作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实现这一理想的一块铺路石。 二 中国的远古历史涉及到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一是从猿到人,二是从民 族到国家。二者虽都是世界范围的课题,但都与中国远古历史密切相关。 自从 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明确提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 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1884 年恩格斯发表《劳动在从猿到入转变过程中的 作用》,科学地论证了猿之所以能变成人的根本机制。从那以后,古人类学 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包括中国境内一系列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研究成 果。 1929 年在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了著名的北京猿人。魏敦瑞在仔细地 研究了大量北京猿人的化石后指出,其体质特征至少有十二项与蒙古人种有 联系,铲形门齿就是最显著的一项。现在中国境年发现的人类化石,无论是 比北京猿人更早的元谋猿人(距今约 175 万年)和蓝田猿人,还是大体同时 乃至更晚的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化石,无一例外都是铲形门齿。在新石器时 代和现代中国人的标本中,铲形门齿占有极高的比率,高于其它任何种族。 其它许多体征也有类似的现象。吴汝康在概括地比较了这些体征上的相似性 以后写道: “上述这些在现代蒙古人种中出现率特高的性状,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 ① 恩格斯写道:“我最初打算引用散见干沙尔·傅立叶著作中的对文明时代的卓越批判,同摩尔根和我自 己对文明时代的批判并列,可惜我没有时间来做这个工作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174 页注, 人民出版社
直到晚期智人中都经常出现。显示它们与黄种人和现代中国人之间存在着连 续性,有着亲缘上的继承关系。自然,在这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必然也 与其邻近地区不断有基因的交流。”① 所谓发展的连续性或亲缘的继承关系,换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和邻近地区 在人类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独特的体系,不像是从其它地方的某种远古人类 派生出来的。这一体系能不能再往前追溯呢?人们注意到在印度、巴基斯坦 和我国云南发现过一种较接近人类的腊玛古猿,但欧洲西南部和东非也发现 过。最近云南又发现禄丰古猿,吴汝康认为它“可能是接近子非洲大猿和人 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既然中国存在着接近于人类的古猿化石,又有 很早的直立人化石发现,以后的发展更是自成体系,可见中国在人类起源及 其发展的问题的研究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是要彻底究明这个问题还 需要做许多工作罢了。 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人类的文化。正如中国的远古人类化石有其自成 体系的特征一样,中国的旧石器文化也有其自成体系的特征,而且表现得更 为鲜明一些。为纪念北京猿人发现六十周年商编的一部综合性著作《中国远 古人类》的前言中有如下的一段话 “多年积累的旧石器材料,已使我们认识到,虽然在不同时期存在反映 区域特点的文化,但以向背面加工的小石器为主的组群,分布于我国南北方 的各个文化发展阶段,成为我国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体,使华北 是否存在两个平行发展的文化传统、我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异同的趋势等 问题的讨论成为可能 这些话很好地表述了中国六十余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成果。一是 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以向背面加工的小石器为主的组群”, 二是“华北地区两个平行发展的文化传统”现象,表明中国旧石器文化传统 问题的研究与古人类化石传统问题的研究相互照应。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且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既有明显的阶段性,又 有不平衡的现象。拿人类化石来说,从早到晚,属直立人的有元谋人、蓝田 人、北京人、和县人、郧县人、郧西人等,属早期智人的有马坝人、大荔人、 长阳人、许家窑人、丁村人等,属晚期智人的有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 河套人等。可以说我国人类化石代表了人类体质发展的所有阶段和全过程 而且还有一些过渡形态。辽宁营口金年山人的地质年代应为更新世中期,此 时一般是直立人生活的年代,而金牛山人虽有一些直立人特征,大部分却与 早期智人相象,应是体质特征进化最快的一个代表。 中国的旧石器文化大体可分早中晚三期,分别与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 期智人相照应,但各地发展具体道路有所不同。华北的所谓周口店第一地点 峙峪系是出现小石器最旱的。辽宁海城小孤山有很好的骨器,其中有带 鼻的骨针,可与北京山顶洞人的骨针媲美,而年代却比山顶洞早许多,说明 当时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活动范围有限。但由于时间长,有 些文化因素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例如四川一般不出细石 汝康:《古人类学》,第20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山版社,1989年
直到晚期智人中都经常出现。显示它们与黄种人和现代中国人之间存在着连 续性,有着亲缘上的继承关系。自然,在这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必然也 与其邻近地区不断有基因的交流。”① 所谓发展的连续性或亲缘的继承关系,换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和邻近地区 在人类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独特的体系,不像是从其它地方的某种远古人类 派生出来的。这一体系能不能再往前追溯呢?人们注意到在印度、巴基斯坦 和我国云南发现过一种较接近人类的腊玛古猿,但欧洲西南部和东非也发现 过。最近云南又发现禄丰古猿,吴汝康认为它“可能是接近子非洲大猿和人 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既然中国存在着接近于人类的古猿化石,又有 很早的直立人化石发现,以后的发展更是自成体系,可见中国在人类起源及 其发展的问题的研究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是要彻底究明这个问题还 需要做许多工作罢了。 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人类的文化。正如中国的远古人类化石有其自成 体系的特征一样,中国的旧石器文化也有其自成体系的特征,而且表现得更 为鲜明一些。为纪念北京猿人发现六十周年商编的一部综合性著作《中国远 古人类》的前言中有如下的一段话: “多年积累的旧石器材料,已使我们认识到,虽然在不同时期存在反映 区域特点的文化,但以向背面加工的小石器为主的组群,分布于我国南北方 的各个文化发展阶段,成为我国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体,使华北 是否存在两个平行发展的文化传统、我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异同的趋势等 问题的讨论成为可能。”① 这些话很好地表述了中国六十余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成果。一是 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以向背面加工的小石器为主的组群”, 二是“华北地区两个平行发展的文化传统”现象,表明中国旧石器文化传统 问题的研究与古人类化石传统问题的研究相互照应。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且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既有明显的阶段性,又 有不平衡的现象。拿人类化石来说,从早到晚,属直立人的有元谋人、蓝田 人、北京人、和县人、郧县人、郧西人等,属早期智人的有马坝人、大荔人、 长阳人、许家窑人、丁村人等,属晚期智人的有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 河套人等。可以说我国人类化石代表了人类体质发展的所有阶段和全过程, 而且还有一些过渡形态。辽宁营口金年山人的地质年代应为更新世中期,此 时一般是直立人生活的年代,而金牛山人虽有一些直立人特征,大部分却与 早期智人相象,应是体质特征进化最快的一个代表。 中国的旧石器文化大体可分早中晚三期,分别与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 期智人相照应,但各地发展具体道路有所不同。华北的所谓周口店第一地点 ——峙峪系是出现小石器最旱的。辽宁海城小孤山有很好的骨器,其中有带 鼻的骨针,可与北京山顶洞人的骨针媲美,而年代却比山顶洞早许多,说明 当时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活动范围有限。但由于时间长,有 些文化因素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例如四川一般不出细石 ① 吴汝康:《古人类学》,第 206 页,文物出版社,1989 年。 ① 《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山版社,1989 年
器,而那里的富林文化却有大量北方风格的细石器,这显然是文化传播的结 果。由于中国东北的旧石器文化有时表现得比较先进(如金牛山人和小孤山 文化),对周围的影响自然会比较大些,例如朝鲜和日本的旧石器文化就曾 受到中国东北旧石器文化的影响,甚至有人类迁移过去。 中国的新石器文化是从中国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如果说中国旧石 器文化富有特色,自成体系,那么中国新石器文化也是这样,只不过内容更 加丰富,谱系更加繁复罢了。 整个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铜石并用时代的历史,都涉及到前述的第二个 重大理论问题,即在中国境内是如何从民族发展到国家的。在此我们想从四 个方面略述当前的研究成果,即农业的发生与发展,社会的分工与分化,区 系的组合与重组,以及历史的传说与真实,它们也是本卷有关章节的梗概。 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 大事件。在全世界少数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居其二。中国的农业以 精耕细作为其特色,这在远古时代便已露其端倪。 我国古藉中有不少关于农业起源的传说,有的说是神农发明了农业,有 的说是烈山氏(或厉山氏)或炎帝之子名柱的发明了农业,周人相信是他们 的祖先弃发明了农业,《史记·五帝本纪》则说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 鸟兽虫蛾”,看来黄帝又成了农业的发明者。说法虽不一致,总之都是中国 人自己的祖先发明了农业,而不是从外界学习来的。 研究栽培作物起源的先驱德康多尔和瓦维诺夫都认为中国北方是粟和黍 的起源地,何炳棣更系统地论证了中原是粟、黍等旱地作物起源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这些学者是很有见地的。 大约在公元前6500年至前5000年,中国北方已出现一系列发达的新石 器文化,其中有不少遗址发现了栽培谷物的遗存。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有许 多窖穴中发现粮食朽灰,经灰象鉴定是栗;河南新郑裴李岗和甘肃秦安大地 湾都发现了炭化的黍,后一处还发现了油菜籽。这些过址所属的新石器文化, 都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工具,其中又以磁山文化所在的中原地区最为发达。由 此可见中国北方农业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而中原应是旱地农业 起源的核心地区。 广义的中原大体相当于黄河中下游,这里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 雨量约500—800毫米,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春秋冬三季都很干旱, 且冬季严寒,一月平均气温比地球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低10℃以上。这个地 区普遍存在的黄土持水和保肥能力都比较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这两个 条件制约了农业起源过程中选择驯化作物品种的方向,即对肥、水要求不高, 在幼苗期特别能耐旱而在速生期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黍正是符合这些 条件的作物,它们在中原又有大量的野生祖本。在当地史前文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时,人们自然选择了这两种作物进行培植。而且在整个史前时期,二者 都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许多人认为中国南方应是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但具体范围说法不 有的主张起源于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有的主张起源于云南和印度支那北部 山地或云南——阿萨姆地区,有的则主张起源于长江中下游,越来越多的考
器,而那里的富林文化却有大量北方风格的细石器,这显然是文化传播的结 果。由于中国东北的旧石器文化有时表现得比较先进(如金牛山人和小孤山 文化),对周围的影响自然会比较大些,例如朝鲜和日本的旧石器文化就曾 受到中国东北旧石器文化的影响,甚至有人类迁移过去。 三 中国的新石器文化是从中国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如果说中国旧石 器文化富有特色,自成体系,那么中国新石器文化也是这样,只不过内容更 加丰富,谱系更加繁复罢了。 整个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铜石并用时代的历史,都涉及到前述的第二个 重大理论问题,即在中国境内是如何从民族发展到国家的。在此我们想从四 个方面略述当前的研究成果,即农业的发生与发展,社会的分工与分化,区 系的组合与重组,以及历史的传说与真实,它们也是本卷有关章节的梗概。 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 大事件。在全世界少数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居其二。中国的农业以 精耕细作为其特色,这在远古时代便已露其端倪。 我国古藉中有不少关于农业起源的传说,有的说是神农发明了农业,有 的说是烈山氏(或厉山氏)或炎帝之子名柱的发明了农业,周人相信是他们 的祖先弃发明了农业,《史记·五帝本纪》则说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 鸟兽虫蛾”,看来黄帝又成了农业的发明者。说法虽不一致,总之都是中国 人自己的祖先发明了农业,而不是从外界学习来的。 研究栽培作物起源的先驱德康多尔和瓦维诺夫都认为中国北方是粟和黍 的起源地,何炳棣更系统地论证了中原是粟、黍等旱地作物起源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这些学者是很有见地的。 大约在公元前 6500 年至前 5000 年,中国北方已出现一系列发达的新石 器文化,其中有不少遗址发现了栽培谷物的遗存。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有许 多窖穴中发现粮食朽灰,经灰象鉴定是栗;河南新郑裴李岗和甘肃秦安大地 湾都发现了炭化的黍,后一处还发现了油菜籽。这些过址所属的新石器文化, 都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工具,其中又以磁山文化所在的中原地区最为发达。由 此可见中国北方农业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而中原应是旱地农业 起源的核心地区。 广义的中原大体相当于黄河中下游,这里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 雨量约 500—800 毫米,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春秋冬三季都很干旱, 且冬季严寒,一月平均气温比地球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低 10℃以上。这个地 区普遍存在的黄土持水和保肥能力都比较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这两个 条件制约了农业起源过程中选择驯化作物品种的方向,即对肥、水要求不高, 在幼苗期特别能耐旱而在速生期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黍正是符合这些 条件的作物,它们在中原又有大量的野生祖本。在当地史前文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时,人们自然选择了这两种作物进行培植。而且在整个史前时期,二者 都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许多人认为中国南方应是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但具体范围说法不一。 有的主张起源于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有的主张起源于云南和印度支那北部 山地或云南——阿萨姆地区,有的则主张起源于长江中下游,越来越多的考
古发现证明后一种说法是最接近历史实际的。 近年来在长江中游发现了一系列大约相当子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分 别称为城背溪文化和彭头山文化,其年代约当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 在这两个文化的遗址中,已不止一次地发现了稻谷遗存,有的是用稻壳掺在 泥土中抹墙壁,有的是用稻壳碎末掺在泥土中做陶器。往后在长江中游的大 溪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中,这种做法更为普遍,已成 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传统。同属于长江水系的陕西汉中盆地亦发现有较早的稻 餐遗存,分别出于西乡李家村和何家湾遗址,属老官台文化,年代约为公元 前6000年至前5000年。所有这些稻谷遗存的年代都远远早于中国其它地区 发现的稻谷遗存,也早于一般认为可能是稻作农业发源地的印度恒河流域和 东南亚山地所发现的稻谷遗存,所以长江中下游应是稻作农业起源的一个重 要的中心 稻米有两个基本亚种,一个是籼稻,或称印度稻;一个是粳稻,或称日 本稻。现己查明粳稻起源于中国,日本的稻谷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所以有 的学者建议将日本稻改称为中国稻。一般认为,粳稻是从釉稻演化出来的, 而籼稻的野生祖本是普通野生稻。我国普通野生稻最集中的分布区在广东、 广西和海南岛,长江流域只发现少数几处。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在稻作农业的 起源和早期发展中的地位反而比华南重要得多呢?因为华南大部分处于北回 归线以南,气候炎热,几乎全年无冬,雨量充足,天然食物资源十分丰富。 尽管野生稻到处都有,但因为收获和加工都很麻烦,比起其它食物来也不见 得特别好吃,所以人们不一定采集它。即使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因为到处 都可以采集到,就不一定考虑进行人工栽培。即使偶尔种植了一些,也没有 迫切的需要把它发展成一种继续不断的稻作农业。长江流域就不同了,那里 有较长而寒冷的冬季,迫切需要有能够长期储藏以备冬天之需的食物。人们 旦发现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和能够长期储藏的优点,自然会加意培植并设法 扩大再生产。何况长江流域史前文化比较发达,人口较多而野生稻资源又少, 就更有进行人工栽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恰巧在长江中下 游发现最古老和最发达的稻谷遗存而不是在别的地方,从而为稻作农业起源 于长江中下游找到了事实的根据和理论上的说明。 由于在我国有两个而不是一个农业起源中心,往后的发展又都各具特 ’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华北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一直是以粟作农业为主 从而在史前时期就形成了南北而大农业经济文化区和两种农业体系 的,那里首先培育了栗和黍,可能还有大豆,园艺菜蔬有油菜、芥菜或白菜, 经济作物有大麻等。养育业是以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出现的。先后饲养的 家吉有猪、狗、黄牛、山羊、绵羊、猫等,家禽有鸡。以猪的数量为最多, 其它几类都很少。本区的农具主要有翻地的石铲,收割用的镰和爪镰以及谷 物加工月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本区农业大体经历了以下儿个阶段 、磁山文化时期:已有一系列农村,但规模较小;种植谷物有粟和黍, 饲养家畜家禽有猪、狗、鸡,翻地用农具主要是舌形石铲,收割用农具主要 是石镰,其中不少是有齿石镰;谷物加工工具主要是大型石磨盘和石磨棒, 磁山文化中有乳状足的鞋底形石磨盘,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器物 二、仰韶文化时期:农业村落遗址显著增多,规模扩大。种植谷物除栗、 黍外,还从南方引进了水稻。饲养家畜中增加了少量绵羊、山羊和黄牛。翻
古发现证明后一种说法是最接近历史实际的。 近年来在长江中游发现了一系列大约相当子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分 别称为城背溪文化和彭头山文化,其年代约当公元前 7000 年至前 5000 年。 在这两个文化的遗址中,已不止一次地发现了稻谷遗存,有的是用稻壳掺在 泥土中抹墙壁,有的是用稻壳碎末掺在泥土中做陶器。往后在长江中游的大 溪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中,这种做法更为普遍,已成 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传统。同属于长江水系的陕西汉中盆地亦发现有较早的稻 餐遗存,分别出于西乡李家村和何家湾遗址,属老官台文化,年代约为公元 前 6000 年至前 5000 年。所有这些稻谷遗存的年代都远远早于中国其它地区 发现的稻谷遗存,也早于一般认为可能是稻作农业发源地的印度恒河流域和 东南亚山地所发现的稻谷遗存,所以长江中下游应是稻作农业起源的一个重 要的中心。 稻米有两个基本亚种,一个是籼稻,或称印度稻;一个是粳稻,或称日 本稻。现己查明粳稻起源于中国,日本的稻谷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所以有 的学者建议将日本稻改称为中国稻。一般认为,粳稻是从釉稻演化出来的, 而籼稻的野生祖本是普通野生稻。我国普通野生稻最集中的分布区在广东、 广西和海南岛,长江流域只发现少数几处。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在稻作农业的 起源和早期发展中的地位反而比华南重要得多呢?因为华南大部分处于北回 归线以南,气候炎热,几乎全年无冬,雨量充足,天然食物资源十分丰富。 尽管野生稻到处都有,但因为收获和加工都很麻烦,比起其它食物来也不见 得特别好吃,所以人们不一定采集它。即使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因为到处 都可以采集到,就不一定考虑进行人工栽培。即使偶尔种植了一些,也没有 迫切的需要把它发展成一种继续不断的稻作农业。长江流域就不同了,那里 有较长而寒冷的冬季,迫切需要有能够长期储藏以备冬天之需的食物。人们 一旦发现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和能够长期储藏的优点,自然会加意培植并设法 扩大再生产。何况长江流域史前文化比较发达,人口较多而野生稻资源又少, 就更有进行人工栽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恰巧在长江中下 游发现最古老和最发达的稻谷遗存而不是在别的地方,从而为稻作农业起源 于长江中下游找到了事实的根据和理论上的说明。 由于在我国有两个而不是一个农业起源中心,往后的发展又都各具特 色,从而在史前时期就形成了南北而大农业经济文化区和两种农业体系。 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华北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一直是以粟作农业为主 的,那里首先培育了栗和黍,可能还有大豆,园艺菜蔬有油菜、芥菜或白菜, 经济作物有大麻等。养育业是以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出现的。先后饲养的 家吉有猪、狗、黄牛、山羊、绵羊、猫等,家禽有鸡。以猪的数量为最多, 其它几类都很少。本区的农具主要有翻地的石铲,收割用的镰和爪镰以及谷 物加工月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本区农业大体经历了以下儿个阶段: 一、磁山文化时期:已有一系列农村,但规模较小;种植谷物有粟和黍, 饲养家畜家禽有猪、狗、鸡,翻地用农具主要是舌形石铲,收割用农具主要 是石镰,其中不少是有齿石镰;谷物加工工具主要是大型石磨盘和石磨棒, 磁山文化中有乳状足的鞋底形石磨盘,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器物。 二、仰韶文化时期:农业村落遗址显著增多,规模扩大。种植谷物除栗、 黍外,还从南方引进了水稻。饲养家畜中增加了少量绵羊、山羊和黄牛。翻
地用农具仍是石铲,但形态明显地复杂化了,有舌形、心形、梯形、双肩形 和鞋底形等,后者主要分布于燕山及其以北的红山文化范围内,有人称之为 耜或犁。收割用农具大量增加,但形态一变为两侧带缺口的或长方形的爪镰。 石磨盘和石磨棒显著减少,且个体变小,也许这时随稻谷的引进而将加工稻 谷的杵臼同时引入华北,部分地代替了磨盘和磨棒的功能。 三、龙山文化时期:此时作物种类和家畜品种虽无多大变化,农具却有 明显的进步。翻地农具已规范化为梯形或有肩石铲,后者实为商代青铜铲的 祖型。收割用农具主要是石质或蚌质的镰和爪镰,且全为磨制,质量较差的 陶质或打制石爪镰都被淘汰了。用碳13方法测定古代人的食谱,得知仰韶文 化时期粟、黍类食物只占50%,龙山文化时期则为70%,说明此时粟作农业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的华中、华南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一直以稻作农业 为主,后来从北方引种了部分旱地作物(多在缺水的丘陵地区)。这个地区 的家畜家禽主要是猪、狗、水牛和鸡,后来又从北方引进了羊。农具中多骨 铲或石铲(或曰锹),用以平整水田,后来出现了石犁破土器等。由于稻谷 可直接用手采集,故收割农具不发达。加工粮食则主要用杵和臼 本区农业也经历了类似华北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农村多在河湖边或沼泽地,种稻, 养猪、狗和水牛。用骨铲整治水田,很少见收割用农具,加工粮食用杵臼 二、大溪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ε农村遗址显著增加,规模扩大。许 多地方己用石铲代替骨铲整治田地。 三、石家河文化—一良渚文化时期:农业有较大发展,除种稻外,有的 地方从北方引种了栗、黍等旱地作物作为补充。已会养蚕缫丝织绸,家畜中 大约从北方引来了羊。农具因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江浙良渚文化中出现 了三角形石犁,广东石峡文化则有石鏝和石铲等,收割用农具中出现了少量 石镰和爪镰。 以上两大农业区的两种农业体系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有影响乃至在 发展过程中发生互动等复杂情况。这样一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农业格局 直影响到整个历史时期,并且对邻近国家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出现新的劳动领域,扩大 了劳动门类或职业的范围;其二,更新技术,提高效益,生产纵深发展。两 者彼此联系,结果是出现和发展了社会劳动分工及其日益专业化。 本卷涉及的时代中的农业技术的更新,和家务劳动范围的扩大,最终导 致男子占据了农业生产领域,妇女成了基本上司家务的劳动力。这是一个渐 变而又复杂的过程。约在公元前第四千年前期大坟口文化刘林期的大墩于墓 地见到的情况,表明这一过程己步入质变阶段。这里的男性墓才用镞、鱼镖 类渔猎工具随葬,纺轮基本上只见于妇女墓葬中;妇女也用斧、锛随葬, 但比例上却少于男子:同时,铲、凿只见于男性墓,而且,仅在男性墓中才 见到斧、锛、凿这样成套的石质工具。M4和M32两座成年男性墓,在随葬斧、 铸、凿同时,还随葬了碎石片、牙料及较多的骨、牙制品,形象他说明死者 生前是手工业匠人。至公元前三千年后半期齐家文化的柳湾墓地,石刀、石
地用农具仍是石铲,但形态明显地复杂化了,有舌形、心形、梯形、双肩形 和鞋底形等,后者主要分布于燕山及其以北的红山文化范围内,有人称之为 耜或犁。收割用农具大量增加,但形态一变为两侧带缺口的或长方形的爪镰。 石磨盘和石磨棒显著减少,且个体变小,也许这时随稻谷的引进而将加工稻 谷的杵臼同时引入华北,部分地代替了磨盘和磨棒的功能。 三、龙山文化时期:此时作物种类和家畜品种虽无多大变化,农具却有 明显的进步。翻地农具已规范化为梯形或有肩石铲,后者实为商代青铜铲的 祖型。收割用农具主要是石质或蚌质的镰和爪镰,且全为磨制,质量较差的 陶质或打制石爪镰都被淘汰了。用碳 13 方法测定古代人的食谱,得知仰韶文 化时期粟、黍类食物只占 50%,龙山文化时期则为 70%,说明此时粟作农业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的华中、华南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一直以稻作农业 为主,后来从北方引种了部分旱地作物(多在缺水的丘陵地区)。这个地区 的家畜家禽主要是猪、狗、水牛和鸡,后来又从北方引进了羊。农具中多骨 铲或石铲(或曰锹),用以平整水田,后来出现了石犁破土器等。由于稻谷 可直接用手采集,故收割农具不发达。加工粮食则主要用杵和臼。 本区农业也经历了类似华北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农村多在河湖边或沼泽地,种稻, 养猪、狗和水牛。用骨铲整治水田,很少见收割用农具,加工粮食用杵臼。 二、大溪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农村遗址显著增加,规模扩大。许 多地方己用石铲代替骨铲整治田地。 三、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农业有较大发展,除种稻外,有的 地方从北方引种了栗、黍等旱地作物作为补充。已会养蚕缫丝织绸,家畜中 大约从北方引来了羊。农具因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江浙良渚文化中出现 了三角形石犁,广东石峡文化则有石钁和石铲等,收割用农具中出现了少量 石镰和爪镰。 以上两大农业区的两种农业体系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有影响乃至在 发展过程中发生互动等复杂情况。这样一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农业格局, 一直影响到整个历史时期,并且对邻近国家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 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出现新的劳动领域,扩大 了劳动门类或职业的范围;其二,更新技术,提高效益,生产纵深发展。两 者彼此联系,结果是出现和发展了社会劳动分工及其日益专业化。 本卷涉及的时代中的农业技术的更新,和家务劳动范围的扩大,最终导 致男子占据了农业生产领域,妇女成了基本上司家务的劳动力。这是一个渐 变而又复杂的过程。约在公元前第四千年前期大坟口文化刘林期的大墩于墓 地见到的情况,表明这一过程己步入质变阶段。这里的男性墓才用镞、鱼镖 一类渔猎工具随葬,纺轮基本上只见于妇女墓葬中;妇女也用斧、锛随葬, 但比例上却少于男子:同时,铲、凿只见于男性墓,而且,仅在男性墓中才 见到斧、锛、凿这样成套的石质工具。M4 和 M32 两座成年男性墓,在随葬斧、 铸、凿同时,还随葬了碎石片、牙料及较多的骨、牙制品,形象他说明死者 生前是手工业匠人。至公元前三千年后半期齐家文化的柳湾墓地,石刀、石
斧、石锛、石凿及石钻和纺轮,分别成了男、女各自的专用随葬品。手工业 匠人从最初只在男子中出现,就规定了手工业的发展与分工只是男性展现才 能的专门领域 在农、工之间及手工业内部分工过程中的诸阶段的墓葬,凡使用锛、凿 随葬的男性,往往同时也随葬了刀、铲这类农业工具,表明手工业匠人还同 时是农人。这反映了当时农、工及手工业内部分工还处在较低水平。同时 在家族、氏族仍是维系人们的社会组织的情况下,手工业分工往往表现为家 族,甚至氏族之间的劳动分工。 制陶业始终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手工业。在技术上,它先后经历 贴塑、泥条盘筑及慢轮加工等阶段之后,于公元前四千年前期后段,已在陕 西华县泉护村一期文化的晩期遗存中见到了快轮制品。快轮制陶技术经历 逐步发展过程,至龙山时代才在黄河及长江流域普遍推广开来。不过,即 使在这一时期的黄河流域,从它的下游到中、上游,这一技术推广及发展程 度,也存在逐步递减而显得颇不平衡的情形。 快轮制陶技术的产生,是史前工业技术革命步入一重要阶段的标志。在 此之前,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及庙底沟文化的陶窑,往往是成群分布的。而 随着轮制技术的发展,制陶组织或单位愈益缩小。兰州徐家坪包含十二座窑 址的马厂文化窑场,从其被分割成四个由不等数量的陶窑组成的单元来看, 当认为这一窑场分属于四个制陶组织,同时,其制陶规模也存在差别。约自 公元前三千年前期后段之后,在自陇东以东的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的陶 窑,一是窑室的容量扩大,二是以遗址为单位来看,陶窑的数量减少了,而 且,它们往往呈零散分布。例如,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客省庄及三里桥遗址, 分别只见到三座和一座陶窑。而且,在客省庄文化中,见到的陶窑成了一房 屋附属物的现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陶日益专业化,同时,陶器成了交换 中的重要商品 随着使用快轮制陶之后,制石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制玉 和金属制造两种专业。 制石工艺的进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我们见到了日益增多的那种 棱角锐利、体型扁薄且整体抛光的石制品,二是单面穿孔技术的出现并逐步 地推广开来。制石成了需经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其技能的职业。 据至今见到的考古资料,可知住居在燕山南北及长江流域的先民,较其 它地区的居民更早地从石头中辨识出美石(玉),加工成装饰品,随后在这 两地区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生产和使用玉的传统,并使之发展,至迟在 公元前三四千年之交的红山文化,和公元前三千年中期开始的良渚文化,分 别出现以猪龙或以琮璧为中心的玉礼器系统。在此之前,制玉和制石两类工 艺混杂不分,自玉礼器出现后,一是因为两类工艺要求原本应有所区别 是由于玉礼器工艺水平要求超过制石,故出现了从制石人中分化出专门从事 制玉的工匠。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我国史前时代两个玉文化中心,对其它地区产生 过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从影响面及影响的深远意义来看,良渚文化超过了 红山文化,二是尽管在山西及内蒙中南部见到导源于良渚文化的影响,然而, 从迄今为止的材料看,受良渚文化的玉文化影响最直接且有相当深度的则是 黄河下游及淮河流域,至于长江下游和长江中、上游的关系,至良渚文化时 期,虽可见后者受前者的影响,但从整个玉文化的相互关系来看,则比较复
斧、石锛、石凿及石钻和纺轮,分别成了男、女各自的专用随葬品。手工业 匠人从最初只在男子中出现,就规定了手工业的发展与分工只是男性展现才 能的专门领域。 在农、工之间及手工业内部分工过程中的诸阶段的墓葬,凡使用锛、凿 随葬的男性,往往同时也随葬了刀、铲这类农业工具,表明手工业匠人还同 时是农人。这反映了当时农、工及手工业内部分工还处在较低水平。同时, 在家族、氏族仍是维系人们的社会组织的情况下,手工业分工往往表现为家 族,甚至氏族之间的劳动分工。 制陶业始终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手工业。在技术上,它先后经历 贴塑、泥条盘筑及慢轮加工等阶段之后,于公元前四千年前期后段,已在陕 西华县泉护村一期文化的晚期遗存中见 到了快轮制品。快轮制陶技术经历 一逐步发展过程,至龙山时代才在黄河及长江流域普遍推广开来。不过,即 使在这一时期的黄河流域,从它的下游到中、上游,这一技术推广及发展程 度,也存在逐步递减而显得颇不平衡的情形。 快轮制陶技术的产生,是史前工业技术革命步入一重要阶段的标志。在 此之前,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及庙底沟文化的陶窑,往往是成群分布的。而 随着轮制技术的发展,制陶组织或单位愈益缩小。兰州徐家坪包含十二座窑 址的马厂文化窑场,从其被分割成四个由不等数量的陶窑组成的单元来看, 当认为这一窑场分属于四个制陶组织,同时,其制陶规模也存在差别。约自 公元前三千年前期后段之后,在自陇东以东的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的陶 窑,一是窑室的容量扩大,二是以遗址为单位来看,陶窑的数量减少了,而 且,它们往往呈零散分布。例如,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客省庄及三里桥遗址, 分别只见到三座和一座陶窑。而且,在客省庄文化中,见到的陶窑成了一房 屋附属物的现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陶日益专业化,同时,陶器成了交换 中的重要商品。 随着使用快轮制陶之后,制石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制玉 和金属制造两种专业。 制石工艺的进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我们见到了日益增多的那种 棱角锐利、体型扁薄且整体抛光的石制品,二是单面穿孔技术的出现并逐步 地推广开来。制石成了需经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其技能的职业。 据至今见到的考古资料,可知住居在燕山南北及长江流域的先民,较其 它地区的居民更早地从石头中辨识出美石(玉),加工成装饰品,随后在这 两地区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生产和使用玉的传统,并使之发展,至迟在 公元前三四千年之交的红山文化,和公元前三千年中期开始的良渚文化,分 别出现以猪龙或以琮璧为中心的玉礼器系统。在此之前,制玉和制石两类工 艺混杂不分,自玉礼器出现后,一是因为两类工艺要求原本应有所区别,二 是由于玉礼器工艺水平要求超过制石,故出现了从制石人中分化出专门从事 制玉的工匠。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我国史前时代两个玉文化中心,对其它地区产生 过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从影响面及影响的深远意义来看,良渚文化超过了 红山文化,二是尽管在山西及内蒙中南部见到导源于良渚文化的影响,然而, 从迄今为止的材料看,受良渚文化的玉文化影响最直接且有相当深度的则是 黄河下游及淮河流域,至于长江下游和长江中、上游的关系,至良渚文化时 期,虽可见后者受前者的影响,但从整个玉文化的相互关系来看,则比较复
杂,至今尚难窥其端倪。由于玉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其它地区出现玉匠 的先后,以及是否产生过独立的玉匠问题,当作具体分析。目前的资料情况, 使我们对此难以探讨 见于林家马家窑文化的经过冶炼并由合范浇铸而成的青铜刀子、源涡镇 的铜炼渣和红山文化的冶炼遗存及铜制品,说明至迟在公元前三千年初期, 我国已掌握了冶炼浇铸铜器的技术,至龙山时期,制铜技术获得了进一步发 展和推广。从获取矿石,经冶炼到铸造铜器的生产,是一有组织的协作劳动 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这一工艺的出现,使手工业分工获得进一步发展,是 继快轮制陶之后又一次具有时代性的工业革命,在随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将 看到由它引起的社会变革,较快轮制陶更加深刻 在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史前社会,手工业发展规模和程度,最终取决于 农业为其可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状况,同时,它在规模和速度两方面增强了 人类聚积财富的能力。除了由于它的存在直接产生的社会分工与分化外,还 要求产生管理人员和沟通社会各部门生产的交换人员。然而,吏前社会分工 与分化并未仅在生产领域中停步,基本上与上述社会生产领域分工与分化同 时,又产生了巫师与军事领袖 早已发生的宗教,至公元前三回千年之交,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红山文 化的坛、庙、塚和仰韶时代晩期大地湾F411带有地画的大房子,这类宗教性 建筑,己表明存在较复杂的宗教礼仪。与之相适应,当已存在某种形式的巫 师。巫师是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为宗教礼仪由选举产生的临时性 业余”巫师到专业巫师是一个历史过程。至公元首三千年中期,宗教得到 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如不计富河文化卜骨的活,甘肃灵台桥村发 现的当是属于这时期的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卜骨,大坟口文化的用于祭祀的带 有符号的陶尊,以及良渚文化带有墓葬的祭坛,应是宗教已步入一新阶段的 标志。 瑶山良渚文化祭坛具有下列值得注意的现象: 1.建筑于瑶山山顶,自內而外是用红、灰和黄褐色斑土铺垫而成。附近 无同时期的居住遗迹 2.祭坛南半部有东——西成行的南、北两列墓葬,墓列分布范围与祭坛 面积基本一致: 3.墓葬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却都以随葬玉器为主,当不是这文化的 普通墓葬; 4.玉琮、玉(石)钺只见于南列诸墓,玉璜及纺轮仅见于北列墓葬。推 测南列诸墓主人为男性,北列为女性。 男觋女巫脱离所在群体葬地,集中葬于祭坛,是巫师阶层已形成才可能 出现的现象。女巫一般无琼,说明男觋地位一般高于女巫。这种琼、钺共为 人的随葬物的现象,和陶寺M3015墓主人同时随葬钺和礼乐器的情况, 致显示神、军权集于一人的事实。福泉山T23M2有综无钱,以及同地的T27M2 钺、纺轮共存而无琮的现象,从另一方面说明当时掌握了神权的人,并不- 定都握军权,和某些女性亦能执掌军权。 至此,史前时代社会的分工与分化,已具基本规模。然而,这一变革并 未到此止步,但往后的分工与分仁的历程,只是己形成的这一层面的延伸、 发展和深化
杂,至今尚难窥其端倪。由于玉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其它地区出现玉匠 的先后,以及是否产生过独立的玉匠问题,当作具体分析。目前的资料情况, 使我们对此难以探讨。 见于林家马家窑文化的经过冶炼并由合范浇铸而成的青铜刀子、源涡镇 的铜炼渣和红山文化的冶炼遗存及铜制品,说明至迟在公元前三千年初期, 我国已掌握了冶炼浇铸铜器的技术,至龙山时期,制铜技术获得了进一步发 展和推广。从获取矿石,经冶炼到铸造铜器的生产,是一有组织的协作劳动, 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这一工艺的出现,使手工业分工获得进一步发展,是 继快轮制陶之后又一次具有时代性的工业革命,在随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将 看到由它引起的社会变革,较快轮制陶更加深刻。 在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史前社会,手工业发展规模和程度,最终取决于 农业为其可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状况,同时,它在规模和速度两方面增强了 人类聚积财富的能力。除了由于它的存在直接产生的社会分工与分化外,还 要求产生管理人员和沟通社会各部门生产的交换人员。然而,吏前社会分工 与分化并未仅在生产领域中停步,基本上与上述社会生产领域分工与分化同 时,又产生了巫师与军事领袖。 早已发生的宗教,至公元前三回千年之交,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红山文 化的坛、庙、塚和仰韶时代晚期大地湾 F411 带有地画的大房子,这类宗教性 建筑,己表明存在较复杂的宗教礼仪。与之相适应,当已存在某种形式的巫 师。巫师是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为宗教礼仪由选举产生的临时性 “业余”巫师到专业巫师是一个历史过程。至公元首三千年中期,宗教得到 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如不计富河文化卜骨的活,甘肃灵台桥村发 现的当是属于这时期的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卜骨,大坟口文化的用于祭祀的带 有符号的陶尊,以及良渚文化带有墓葬的祭坛,应是宗教已步入一新阶段的 标志。 瑶山良渚文化祭坛具有下列值得注意的现象: 1.建筑于瑶山山顶,自内而外是用红、灰和黄褐色斑土铺垫而成。附近 无同时期的居住遗迹; 2.祭坛南半部有东——西成行的南、北两列墓葬,墓列分布范围与祭坛 面积基本一致: 3.墓葬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却都以随葬玉器为主,当不是这文化的 普通墓葬; 4.玉琮、玉(石)钺只见于南列诸墓,玉璜及纺轮仅见于北列墓葬。推 测南列诸墓主人为男性,北列为女性。 男觋女巫脱离所在群体葬地,集中葬于祭坛,是巫师阶层已形成才可能 出现的现象。女巫一般无琼,说明男觋地位一般高于女巫。这种琼、钺共为 一人的随葬物的现象,和陶寺 M3015 墓主人同时随葬钺和礼乐器的情况,一 致显示神、军权集于一人的事实。福泉山 T23M2 有综无钱,以及同地的 T27M2 钺、纺轮共存而无琮的现象,从另一方面说明当时掌握了神权的人,并不一 定都握军权,和某些女性亦能执掌军权。 至此,史前时代社会的分工与分化,已具基本规模。然而,这一变革并 未到此止步,但往后的分工与分仁的历程,只是己形成的这一层面的延伸、 发展和深化
五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征就有所不同;同在北方, 也有所谓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和河——丁村系的区别。不过由于各 地考古发现的不平衡,这种区系的划分难于准确和取得一致认识,到新石器 时代农业发生后,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三个巨大的经济文化区 即华中、华南的水田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华北和东北南部的旱地粟作农业 线济文化区,东北北部、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的狞猎采集经济文化 区,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一次重新组合。 大约在公元前6500年至前5000年期间,即相当于磁山文化的时期,在 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若干地区性的考古学文化。地处中原的 河南和河北南部有磁山文化或称磁山裴李岗文化,陕西和甘肃东部有老官台 文化,山东有北辛文化,北京地区有上宅文化,内蒙东南和辽西有兴隆洼文 化,沈阳地区有新乐下层文化,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北有城背溪文化,湖南有 彭头山文化等。 由于农业的继续发展和人口增殖的加速,到了公元前第四千纪,在一些 地区形成了移民垦荒的液潮,从而引起了考古学文化的大传播以及不同文化 间的接触、影响与融合。这种现象在甘肃表现得特别明显。那里老官台文化 和仰韶文化半坡期的西界仅到陇东天水附近,到庙底沟期便大举西进到甘青 边界,马家窑期继续西迸到武威,马厂期更到达河西走廊西端的走廊,再往 后的四坝文化已分布到新疆的东界。年蒙古中南部也有类似的情况,那里因 为纬度较高(甘肃是因为地势较高),因而气温较低,百量也相对较少,早 期农业没有传播到这个地区。到仰韶文化的半坡期已有少量农人沿黄河和汾 河河谷北上垦荒,到庙底沟期就有更多的农人涌入河套地区,因而在那里出 现了一系列与晋、陕庙底沟期遗存十分相似的遗址。在渤海湾,一些大汶口 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农人从山东半岛先后渡海移居到辽东半岛,把山东的史前 文化传播到渤海北岸。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的发展也有类似的情况。至于长江 流域本来就有较发达的文化,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当地新石器时代的衣业又有 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与黄河流域发生密切的文化交流。上述憎况使考古学文 化分布图发生了变化,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二次重新组合。 大约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各地前后进入龙山时代,此时手工业有了显著 的发展。一是铜器的发明,使神州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冶金;二是快轮制陶 技术的发明,不但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使制作蛋壳黑陶那样精致的器物 成为可能:三是养蚕缫丝和丝织品的出现;四是玉器工艺的大发展。此外还 有漆器工业和建筑业的进步,如普遍使用石灰、土坯和夯筑技术等。所有这 些都需要熟练掌握技术的匠人。一种新技术出现后必定有一个推广的过程 这种推广的过程必定伴随着一些匠人的流动和相关文化因素的传播,再者 这些手工业产品既然不是每个人甚至也不是每个公社都能制造的,因而必然 会出现较经常的商业交换;有些人不满足于一般性商业交换,干脆用武力去 掠夺,所以这时武器有较大的改进,也出现了城墙等防御工事。战争固然会 造成破坏,但客观上也可能促进文化的传播。这是一个大动荡大改组的时期 考古学文化分布的地图又发生了变化,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三次重新组合。当 战争的机器进一步发展,征服的地方越来越多,社会向两极分化,文化区系 又将重新组合,那已是文明时代的事情了
五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征就有所不同;同在北方, 也有所谓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和匼河——丁村系的区别。不过由于各 地考古发现的不平衡,这种区系的划分难于准确和取得一致认识,到新石器 时代农业发生后,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三个巨大的经济文化区。 即华中、华南的水田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华北和东北南部的旱地粟作农业 线济文化区,东北北部、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的狞猎采集经济文化 区,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一次重新组合。 大约在公元前 6500 年至前 5000 年期间,即相当于磁山文化的时期,在 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若干地区性的考古学文化。地处中原的 河南和河北南部有磁山文化或称磁山裴李岗文化,陕西和甘肃东部有老官台 文化,山东有北辛文化,北京地区有上宅文化,内蒙东南和辽西有兴隆洼文 化,沈阳地区有新乐下层文化,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北有城背溪文化,湖南有 彭头山文化等。 由于农业的继续发展和人口增殖的加速,到了公元前第四千纪,在一些 地区形成了移民垦荒的液潮,从而引起了考古学文化的大传播以及不同文化 间的接触、影响与融合。这种现象在甘肃表现得特别明显。那里老官台文化 和仰韶文化半坡期的西界仅到陇东天水附近,到庙底沟期便大举西进到甘青 边界,马家窑期继续西迸到武威,马厂期更到达河西走廊西端的走廊,再往 后的四坝文化已分布到新疆的东界。年蒙古中南部也有类似的情况,那里因 为纬度较高(甘肃是因为地势较高),因而气温较低,百量也相对较少,早 期农业没有传播到这个地区。到仰韶文化的半坡期已有少量农人沿黄河和汾 河河谷北上垦荒,到庙底沟期就有更多的农人涌入河套地区,因而在那里出 现了一系列与晋、陕庙底沟期遗存十分相似的遗址。在渤海湾,一些大汶口 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农人从山东半岛先后渡海移居到辽东半岛,把山东的史前 文化传播到渤海北岸。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的发展也有类似的情况。至于长江 流域本来就有较发达的文化,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当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又有 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与黄河流域发生密切的文化交流。上述憎况使考古学文 化分布图发生了变化,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二次重新组合。 大约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各地前后进入龙山时代,此时手工业有了显著 的发展。一是铜器的发明,使神州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冶金;二是快轮制陶 技术的发明,不但提高了生产率,而且 使制作蛋壳黑陶那样精致的器物 成为可能:三是养蚕缫丝和丝织品的出现;四是玉器工艺的大发展。此外还 有漆器工业和建筑业的进步,如普遍使用石灰、土坯和夯筑技术等。所有这 些都需要熟练掌握技术的匠人。一种新技术出现后必定有一个推广的过程, 这种推广的过程必定伴随着一些匠人的流动和相关文化因素的传播,再者, 这些手工业产品既然不是每个人甚至也不是每个公社都能制造的,因而必然 会出现较经常的商业交换;有些人不满足于一般性商业交换,干脆用武力去 掠夺,所以这时武器有较大的改进,也出现了城墙等防御工事。战争固然会 造成破坏,但客观上也可能促进文化的传播。这是一个大动荡大改组的时期, 考古学文化分布的地图又发生了变化,这是文化区系的第三次重新组合。当 战争的机器进一步发展,征服的地方越来越多,社会向两极分化,文化区系 又将重新组合,那已是文明时代的事情了
六 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过去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 究,徐旭生和童书业先生等还曾进行过系统整理。不过那时史前考古学尚未 充分发展起来,无法同考古资料进行比照。有一些作者想用考古资料印证传 说,又往往牵强附会。现在史前考古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本身就可以大体复 原远古时代的漫长历史,传说资料反而只起参照的作用。若从整理传说史料 本身来说,史前考古资料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最可靠的参照系。 古代有所谓三皇五帝之说,但具体哪是三皇哪是五帝,则往往有不同的 说法。要之三皇或类似三皇的说法应属后人对荒远古代的一种推想,并非真 实历史的传说。而五帝则可能实有其人其事,所以司马迁著《史记》时崔直 从《五帝本纪》开始,而于工帝以前的历史则只字不提。 五帝说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但各家所说不尽相同。《史记》以黄帝、 帝颛项、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也许是司马迁认为这几个人的事迹比较 可信。其实在别的古书上还有许多帝,也不见得都是虚构。例如黄帝就是打 败了炎帝和蚩尤之后声名才显赫起来的,起码当时还有一个炎帝。只走后来 人用千古一系的思想整理古史,把本来比较复杂的情况简单化了。 五帝的时代究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哪个时代,现在虽然还无法论定,但 也不是毫无边际。以往在仰韶文化发现之初,不少学者以为它就是夏文化; 后来觉得仰韶年代太早,又提出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意见,现在也还有一 些学者保持这一看法。不过从有关夏纪年的各种说法与碳14年代的比照来 看,从夏人活动区域的考订与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的比照来看,从夏的文物 典章制度与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比照来看,从夷夏关系、夏商关系与考古学文 化关系的比照来看,二里头文化更像是夏文化。假如这个判断没有大错,那 么五帝的时代的下限就应是龙山时代。 五帝时代之始,战争连绵不断。《五帝本纪》说:“天下有不顺者,黄 帝从而征之……迂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他先是打败炎帝,接着 又擒杀蚩尤。这种情况只有在社会财富有所积累,社会分化日趋尖锐的情况 下才能发生。从考古学文化来看,这是仰韶后期即大约相当于公元前3500 年以后的事。所以五帝的时代的上限应不早于仰韶时代后期。 按照古史传说,五帝的时代又可分为两大阶段,黄帝至尧以前是第一阶 段,尧及其以后是第二阶段。先秦儒家言必称尧舜,《尚书》就是从《尧典》 开始编纂的。墨家常是虞夏商周连称,把尧舜的历史同三代相连系而与以前 的历史相区别。在其余各家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倾向。问题是这两个 阶段能否同考古学文化相对照。前西已经谈到在仰韶时代与龙山时代之间确 实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无论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与分化还是 从文化区系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都能看得出来。不过允山时代有五六百年, 而尧舜禹假如真是相互继承关系,时间就会短得多。除非不是个人的直接继 承关系,而是不同部落祥递掌权,否则难以简单比附。 传说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氏,尧舜的时代或称为唐虞时代。《孟子·万 章》引孔子的话说:“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意思是说,唐虞 时代实行禅让制度,而夏商周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家天下制度。一禅 继,把两个时代区分得非常清楚。所谓“其义一也”是说二者又有联系
六 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过去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 究,徐旭生和童书业先生等还曾进行过系统整理。不过那时史前考古学尚未 充分发展起来,无法同考古资料进行比照。有一些作者想用考古资料印证传 说,又往往牵强附会。现在史前考古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本身就可以大体复 原远古时代的漫长历史,传说资料反而只起参照的作用。若从整理传说史料 本身来说,史前考古资料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最可靠的参照系。 古代有所谓三皇五帝之说,但具体哪是三皇哪是五帝,则往往有不同的 说法。要之三皇或类似三皇的说法应属后人对荒远古代的一种推想,并非真 实历史的传说。而五帝则可能实有其人其事,所以司马迁著《史记》时崔直 从《五帝本纪》开始,而于工帝以前的历史则只字不提。 五帝说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但各家所说不尽相同。《史记》以黄帝、 帝颛项、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也许是司马迁认为这几个人的事迹比较 可信。其实在别的古书上还有许多帝,也不见得都是虚构。例如黄帝就是打 败了炎帝和蚩尤之后声名才显赫起来的,起码当时还有一个炎帝。只走后来 人用千古一系的思想整理古史,把本来比较复杂的情况简单化了。 五帝的时代究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哪个时代,现在虽然还无法论定,但 也不是毫无边际。以往在仰韶文化发现之初,不少学者以为它就是夏文化; 后来觉得仰韶年代太早,又提出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意见,现在也还有一 些学者保持这一看法。不过从有关夏纪年的各种说法与碳 14 年代的比照来 看,从夏人活动区域的考订与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的比照来看,从夏的文物 典章制度与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比照来看,从夷夏关系、夏商关系与考古学文 化关系的比照来看,二里头文化更像是夏文化。假如这个判断没有大错,那 么五帝的时代的下限就应是龙山时代。 五帝时代之始,战争连绵不断。《五帝本纪》说:“天下有不顺者,黄 帝从而征之……迂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他先是打败炎帝,接着 又擒杀蚩尤。这种情况只有在社会财富有所积累,社会分化日趋尖锐的情况 下才能发生。从考古学文化来看,这是仰韶后期即大约相当于公元前 3500 年以后的事。所以五帝的时代的上限应不早于仰韶时代后期。 按照古史传说,五帝的时代又可分为两大阶段,黄帝至尧以前是第一阶 段,尧及其以后是第二阶段。先秦儒家言必称尧舜,《尚书》就是从《尧典》 开始编纂的。墨家常是虞夏商周连称,把尧舜的历史同三代相连系而与以前 的历史相区别。在其余各家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倾向。问题是这两个 阶段能否同考古学文化相对照。前西已经谈到在仰韶时代与龙山时代之间确 实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无论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与分化还是 从文化区系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都能看得出来。不过允山时代有五六百年, 而尧舜禹假如真是相互继承关系,时间就会短得多。除非不是个人的直接继 承关系,而是不同部落祥递掌权,否则难以简单比附。 传说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氏,尧舜的时代或称为唐虞时代。《孟子·万 章》引孔子的话说:“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意思是说,唐虞 时代实行禅让制度,而夏商周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家天下制度。一禅 一继,把两个时代区分得非常清楚。所谓“其义一也”是说二者又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