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3.69KB 文档页数:7
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电工只涉及一两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将以上口诀简化, 则可推导出计算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的口诀:容量系数相乘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7.49KB 文档页数:4
在ISO 7546-1983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几种不同型式铲斗容量计算的统一数学模型,推导出铲斗容量的精确计算公式.利用复合形法对铲斗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可视化显示设计结果,为准确计算斗容及合理设计铲斗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4KB 文档页数:54
学习要点: •熟悉常用ROM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 •熟悉常用RAM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 •掌握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方法(字、位) •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AL、GAL 10.1 半导体存储器 10.1.1 只读存储器(ROM) 10.1.2 随机存储器(RAM) 10.1.3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10.2 可编程逻辑器件 10.2.1 PLD的电路表示法 10.2.2 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 10.2.3 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0KB 文档页数:24
所谓替代检测法就是用一个好元件代换怀疑有故障的元件。此法 ,对检修汽车音响软故障有独到的实效。在汽车音响各级放大电路 的检修巾,常常会遇到一些用常规仪表不好检测的故障件,因而不 能对它们的好坏进行判断,如小容量(0.01F以下)电容器失效( 容量减小或开路等)。此时,可用相同型号(或类似的)好元器件替换 被怀疑的元件,这样就能迅速地找出故障元件,恢复机器的正常工 作状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9.92KB 文档页数:5
以LiNO3和TiO2为初始反应物,固相法合成了Li4Ti5O12(M1).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粉体为较纯的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复合氧化物.Li4Ti5O12电极以35mA·g-1电流密度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70mAh·g-1,接近理论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其在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性能良好,以175,350,875mA·g-1的电流密度放电,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51,140,115mAh·g-1;与传统方法使用LiOH和TiO2固相合成的Li4Ti5O12(M2)加以比较,3个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提高了约5%,10%和26%.循环伏安曲线表明:M1电极电位极化小,可逆性好,电极电化学活性高;M1电极嵌入/脱出锂后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其电化学反应阻抗分别为16和20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4.04KB 文档页数:5
采用高温热解方法成功地合成了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硅/碳复合材料由Si、C以及少量SiO2组成;硅/碳复合材料中碳的质量分数约在39%左右;经电化学性能测试,在电流0.2 m A下,该硅/碳复合材料首次充电容量768 m Ah·g-1,首次库仑效率75.6%,7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仍为529 m Ah·g-1,平均容量衰减率为0.44%.这些性能改善归因于硅/碳复合材料中碳的引进,硅表面存在的碳涂层提供了一个快速锂运输通道,降低了电池的阻抗并且充放电过程中稳定了电极的组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KB 文档页数:1
1.分析意义 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和生物体内。土壤过氧化氢酶促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利于 防止它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与微生物数量也有 关。一般认为,土壤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活性,有30%或40%以上是耐热的,即非生物 活性,常由锰、铁引起催化作用。土壤肥力因子与不耐热的即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比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0KB 文档页数:5
一、土壤有机质测定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常作为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是土壤各种养 分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如结构性、保肥性和缓冲性等有着积极的 影响。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很多。本实验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6.6KB 文档页数:3
基于两点法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通过三点测温无损确定柱状生物活体组织热参数的新方法,建立了该方法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导热系数、血液灌注率体积热容量等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这些热参数的灵敏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活体组织的上述热参数的灵敏度系数是线性无关的,可以通过所提出的三点法同时进行测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7.46KB 文档页数:5
采用恒电流法在不同浓度的苯胺与1mol·L-1高氯酸的混合溶液中,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聚苯胺纳米线.系统研究了苯胺浓度、合成时间对其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在不同条件下制得的聚苯胺为线状,直径大约在100~500nm.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对聚苯胺纳米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在3mol·L-1 NH4Cl和2mol·L-1 ZnCl2的混合溶液中恒电流充放电(电压范围-0.2~0.5V)的比容量最高可达746.7F·g-1
上页12345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