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5.5KB 文档页数:8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细胞代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并且存在复杂的调节机制,这些 调节机制都是在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或RNA)的作用下进行的。 重点: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酶活性的调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62
【作用与作用机制】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红细胞靠血红蛋白 携氧,肌肉运动靠肌红蛋白供氧,铁还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等生化过程。当缺铁时,血红 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以及出现与组织缺铁或含铁的酶活性降低的有关体 征:如组织粘膜、皮肤、指甲病变,生长迟缓,行为异常,体力不足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1KB 文档页数:15
受精卵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及 花的其它部分发育形成果实。种胚和胚乳(或子叶)的发育是相伴而行的。 在种子的成熟过程中,不断输入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质,逐渐转化为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贮藏起来。此外,有酶活性的变化,激素的调控等。脂肪是由碳水化 合物转化而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8.5KB 文档页数:6
Chapter110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一、酶的活性部位 (二)研究酶活性部位(活性中心)的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2.5KB 文档页数:5
一、选择题:每题有3~4种选择。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其它选择或是错误 地会使部分正确。请在完全正确的选项前划V。(每题1分) 1、e.coli DNA polymerase i具有3至5*和至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 的区别在于: a、3至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碱 b、5至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碱 c、3至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碱 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至3活性一次至切除一个核苷 酸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7.5KB 文档页数:19
4.1酶的活性中心 4.1.1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的概念 在酶蛋白中,只有少数特异的氨基酸残基与催化活性直接相关。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残基可 以在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距较远,但通过肽链的折叠、盘旋,使它们在空间上接近,形成活性中 心(或称活性部位)。组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有些执行结合底物的任务,有些执行催化反应 的任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2KB 文档页数:17
在酶的分离纯化、性质研究以及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时,都要遇到对酶的活性、纯度及含量 进行经常的、大量的测定工作,这是必不可少的指标。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检查酶的含量及存在,通常是用该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速度,即酶的活性来表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2KB 文档页数:17
在酶的分离纯化、性质研究以及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时,都要遇到对酶的活性、纯度及含量进行经常的、大量的测定工作,这是必不可少的指标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检查酶的含量及存在,通常是用该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速度,即酶的活性来表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KB 文档页数:3
(一)酶的活性部位 (1)酶活性部位:酶的特殊催化能力只局限在大分子的一定区域,活性部位 又称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与酶活力直接相关的区域称为活性中心,分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5KB 文档页数:3
一、目的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 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一般老化组织 中活性较高,幼嫩组织中活性较弱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