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4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12
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柔性触觉仿生传感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与机器人触觉感知等领域。基于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传统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由于柔韧性和可穿戴性差,已经难以满足实际使用中对拉伸性、便携性的要求。得益于柔性材料、制造工艺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被用于制备或支撑电子皮肤传感器,使电子皮肤在性能上更趋于人类皮肤。本文分析讨论了电子皮肤新材料以及应用于电子皮肤当中的传感技术,重点总结了近年来电子皮肤在可拉伸/压缩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自供电性、自修复性、温度敏感性以及多功能集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电子皮肤新性能的研究方向以及实现大面积、低成本、多种功能集成电子皮肤传感器阵列的可能途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4MB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 二、生物对多种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四、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五、内稳态和非内稳态生物 六、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 七、适应组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9.5KB 文档页数:9
一、分子的数密度和线度 (Molecular number density size)宏观物体都是由大量不停息地运动着的、彼此有相互作用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有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3.5KB 文档页数:180
第6章子程序设计 6.1子程序的概念与特性 6.2子程序的结构形式 6.3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 6.4子程序的设计 6.5子程序的参数传递方法 6.6子程序的嵌套与递归 6.7综合举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3.51KB 文档页数:34
固体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或离子、分子)组成的。一般固体材料每 1cm3 的体积 中有 1022~1023个原子。固体材料中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根据固体材料中原子排列的 方式可以将固体材料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理想晶体中原子排列具有三维周期性, 或称为长程有序;非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呈现近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特点;准晶体的特点 则介乎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本章主要介绍理想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5MB 文档页数:34
一、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热辐射 由于物体内分子、原子的热运动,一切物体都以电磁 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功率和波长只取决于物体的 温度,称为热辐射 例:物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辐射频率不同 物体发射能量的同时,又吸收周围其它物体的辐射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4KB 文档页数:89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 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 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 紫外区和可见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5MB 文档页数:53
本章主要介绍电子线路CAD软件使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 1.1 电子线路 1.电子线路CAD的概念 2.电子线路CAD的常用软件 1.2 Altium Designer 10概述 1.3 Altium Designer 10的主窗口 1.4 Altium Designer 10的文件管理系统 1.5 常用编辑器的启动 1.5.1 创建新的项目 1.5.2 Schematic编辑器的启动 1.5.3 PCB编辑器的启动 1.6 项目实训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32.5KB 文档页数:25
第1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概述 第2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分析 第3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编码设计与系统结构 第4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初始设置 第6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期末业务处理与账表输出 第7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辅助核算 第5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9.45KB 文档页数:5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球形和立方体金纳米微粒的最近邻原子间距以及结合能.研究表明,原子数为108,256的立方体纳米微粒的稳定结构是非晶态,而其他尺寸的球形和立方体形微粒则是面心立方结构.对于晶态结构,在一定的形状下,金纳米微粒的最近邻原子间距以及结合能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而在微粒原子数一定时,球形金纳米微粒的最近邻原子间距以及结合能的变化量分别要小于立方体形微粒的相应变化量.由于晶体-非晶转变对于最近邻原子间距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最近邻原子间距可以作为晶态和非晶态纳米微粒的一个判据.通过线性拟合模拟数据,定量地给出了形状对于最邻近原子间距变化量的贡献为总变化量的2%,而对于结合能的贡献为总变化量的15%.本文模拟的最近邻原子间距的数值与文献上报道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首页上页171819202122232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4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