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10
ZSM-5是一种常用来吸附甲苯的微孔吸附剂,选择三种碱金属Li、Na和K对ZSM-5进行改性,结合表征手段和数学模型的方式研究引入ZSM-5中的碱金属对微孔结构和吸附甲苯的影响。在此实验中,分别从吸附容量、放热能量、扩散阻力和脱附活化能四方面深入探讨碱金属对吸附甲苯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得知:碱金属的引入改变了ZSM-5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离子半径(Li+<Na+<K+)的升高,ZSM-5的孔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之降低,影响规律为Li?ZSM-5 > Na?ZSM-5 > K?ZSM-5。静态饱和吸附量呈Li?ZSM-5(0.363 mmol·g?1)>Na?ZSM-5(0.360 mmol·g?1)>K?ZSM-5(0.325 mmol·g?1)排序。恒定浓度波模型很好的描述甲苯在ZSM-5上的吸附扩散行为,空间位阻和静电束缚力分别在高低进气浓度条件下对甲苯在ZSM-5孔道中的扩散占据主导作用,较高进气质量浓度(155 mg·m?3)条件下,碱金属改性对扩散阻力影响规律为Li?ZSM-5<Na?ZSM-5<K?ZSM-5;较低进气质量浓度(25 mg·m?3)条件下,影响规律为Li?ZSM-5>Na?ZSM-5>K?ZSM-5。结合脱附动力学分析,Na?ZSM-5因具有较大的孔径和适中的吸附强度,表现出更好的再生潜能。本研究从空间位阻和吸附强度两方面系统阐述了碱金属改性对甲苯吸附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在复杂的实际环境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6.44KB 文档页数:5
利用Fact Sage热力学软件Phase Diagram和Equilib模块分别计算了CaO含量对CaO-Al2O3-22% MgO-1% SiO2-2% FeO系液相线的影响以及CaO、调渣剂CaF2和B2O3单独或复合添加对Al2O3-MgO-25% CaO-1% SiO2-2% FeO系1700℃液相量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测定了现场实验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验证了理论计算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电铝热法生产FeV的炉渣中CaO质量分数应该控制在25%左右,此时熔化性能较好;调渣剂CaF2的调渣效果好于B2O3,且Al2O3/MgO质量比较高时二者不能复合使用;考虑到工业应用效果和环境保护,CaF2添加量应控制在2%~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7.25KB 文档页数:9
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数据流聚类算法难于发现密度不同的簇,难于区分由若干数据对象桥接的簇和离群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最近邻密度的演化数据流聚类算法.在此算法中,基于共享最近邻图定义了共享最近邻密度,结合数据对象被类似的最近邻对象包围的程度和被其周围对象需要的程度这两个环境因素,使聚类结果不受密度变化的影响.定义了数据对象的平均距离和簇密度,以识别离群点和簇间的桥接.设计了滑动窗口模型下数据流更新算法,维护共享最近邻图中簇的更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和聚类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8.66KB 文档页数:7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典型的网络化嵌入式系统,由于其既涉及嵌入式系统的行为又涉及网络的行为,以及其应用相关性,使其测试调试变得困难复杂,无法构建一个通用的测试调试平台.为有效地测试调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半实物的仿真策略,提出了一种混合方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调试系统,解决了纯粹软件仿真平台掩盖太多实际器件实现的细节和实际环境测试中嵌入式系统行为和网络行为不可见、不可控性的缺陷,达到了一种折中的效果.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上的实现实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进行测试调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5MB 文档页数:711
《地球科学概论》 《地质学基础 B》 《地质学基础 AⅠ》 《地质学基础 AI(矿物学)》 《地质学基础 AⅠ(岩石学)》 《地质学基础 AⅡ》 《结晶学及矿物学 A》 《结晶学及矿物学 B》 《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 《岩石学 AI》 《岩石学 AII》 《岩石学 AⅢ》 《岩石学 B》 《构造地质学 A》 《构造地质学 B》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A》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B》 《地球化学 A》 《地球化学通论》 《地层学基础》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A》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B》 《大地构造学》 《天体演化与行星地质学》 《地球演化 I》 《中国地质学》 《多元统计分析》 《遥感地质学 A》 《专业英语 AI》 《专业英语 AII》 《专业英语 ZⅠ》 《专业英语 ZⅡ》 《专业英语 B》 《矿床学 A》课程(含实验内容) 《矿床学 B》 《矿相学》 《矿产勘查学》 《矿山地质学》 《矿石学》 《地质力学》 《显微构造学》 《成因矿物学基础》 《现代同位素分析方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现代地层学》 《火成岩成因研究方法与实例》 《砂岩中的地质流体记录》 《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 《变质作用研究方法与实例》 《区域构造分析》 《成矿构造分析》 《构造解析》 《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 《门类古生物学》 《理论古生物学》 《地球演化Ⅱ》 《中国区域地层》 《大地构造与成矿》 《宝石资源地质学》课程(含实验内容) 《矿田构造学》 《矿业权评估概论》 《矿床工业类型》 《矿业法律基础》 《矿产经济学》 《流体包裹体》 《采矿学概论》 《选矿学概论》 《重砂测量与分析》 《石油地质学 A》 《石油构造分析》 《石油地震地质解释》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规范》 《油层物理学》 《油气盆地地质学(英语)》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 《油藏工程》 《油气地球化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 《油气资源评价》 《采油工艺》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 《天然气地质学》 《中外含油气盆地》 《盆地模拟原理》 《沉积学与能源矿产》 《海洋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土地资源学》 《土壤学》 《土地法学》 《土地评价》 《土地经济学》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生态经济学》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行政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6MB 文档页数:11
基于残余应力测试新方法与先进电化学测试技术的进展, 围绕残余应力类型和大小对金属材料点蚀以及应力腐蚀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研究发现, 尽管残余压应力对腐蚀行为的抑制作用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 但是在不同条件下其作用方式以及机理不尽相同, 并且与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腐蚀产物等密切相关. 同时, 残余拉应力的作用尚不明确, 受到材料类型和其他因素耦合的严重影响. 另外, 在某些环境下, 影响腐蚀行为的关键是残余应力梯度或残余应力的某个临界值. 但是对有色金属的研究表明残余拉应力和压应力均会导致基体中位错和微应变等结构缺陷增加, 进而促进点蚀敏感性, 降低材料服役性能. 最后, 对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27.5KB 文档页数:168
《高等数学 B》 《线性代数 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实验 《管理学 A》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 B》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学》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经济法 B》 《旅游学》 《旅游公关礼仪》 《饭店业导论》 《旅游心理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资源学》 《旅游法规》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行社管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旅游服务学》 《旅游服务学》实训 《旅游研究方法》 《旅游英语口语》 《旅游专业英语》 《餐饮管理》 《前厅与客房管理》 《饭店工程与物业管理》 《饭店质量管理》 《酒水经营与管理》 《酒水经营与管理》实训 《休闲学》 《旅游策划原理与实务》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地理学》 《会展与事件旅游策划》 《食品营养与卫生》 《烹饪学基础》 《导游基础与实务》 《旅游美学》 《旅游文化学》 《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 《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 《生态旅游》 《旅游基础日语 I》 《旅游基础日语 II》 《旅游安全管理》 《旅游人类学》 《会展旅游概论》 《旅游环境保护概论》 《人际沟通》 《项目管理》 《学年论文》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6.71KB 文档页数:9
触觉作为人的一种独特的感官通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贴合人体的生理构造,传递硬度、大小、纹理、形状、温度等视听觉无法传递的信息,而且拥有快速准确的特性,触觉不仅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感知,而且能够有效感知一些很难被视觉或听觉形式表达的更真实复杂的信息,和外界环境进行一系列的交互。振动触觉编码的设计是开发触觉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人机交互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从振动触觉感知机理入手,讨论了不同振动参数的振动触觉分辨率和振动信息编码理论,并按照方向导航和文字交互的应用对振动信息编码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振动信息编码的实验手段和结论,最后展望了振动信息编码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8.65KB 文档页数:6
提出了一种基于保收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策略,为移动机器人在有限时间内找到一条避开障碍物的最短路径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首先建立环境地图模型,将连接地图中起点和终点的路径编码成粒子,然后根据障碍物位置规划出粒子的可活动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生初始种群,使粒子在受限的区域内寻找最优路径.在搜索过程中,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加速系数和惯性权重均随迭代次数自适应调节.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可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找到一条简单安全的最优路径.与其他文献所提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快的搜索速度和更高的搜索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8
针对扑翼飞行器的定高飞行,设计了基于外部单目视觉的室内定高控制系统:通过外部单目相机获取扑翼飞行器的飞行图像,基于Qt编写的地面站软件接收图像并利用基于OpenCV的图像处理算法检测扑翼飞行器上的发光标识点,获得标识点在图像上的像素坐标;基于卡尔曼滤波器(KF)建立标识点像素坐标的运动状态估计器,降低环境噪声干扰并解决了标识点被短暂遮挡的问题;分别建立常规PID和单神经元PID控制系统,通过蓝牙控制扑翼飞行器的电机转速,实现了基于图像的扑翼飞行器室内定高飞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定高飞行控制系统可以使扑翼飞行器标记点的图像坐标保持在外部单目相机图像的中心横线处。针对阶跃响应信号,单神经元PID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比常规PID控制系统响应速度稍慢一些,但是控制精度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器,最大相对误差为3%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