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85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4.55KB 文档页数:7
针对两个不同的时变时滞耦合复杂网络,提出一个新的网络同步模型.该模型中的两个网络在节点数目、拓扑结构、内部耦合、耦合时滞及节点动态均可不相同.基于LaSalle不变原理,设计自适应控制器使得两个网络获得同步.进一步研究了具有未知拓扑结构的两个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问题.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1.36KB 文档页数:6
采用低温球磨技术制备了Mg-4%Ni-1%NiO储氢材料,主要研究低温球磨时间对材料形貌结构以及储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材料的形貌和相组成,采用压力-组成-温度(P-C-T)设备研究材料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分别经过2、4和7 h球磨后,材料的相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只有极少量的Mg2Ni合金相生成.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平均粒度逐渐下降,作为催化剂的Ni、NiO相逐渐揉进基体内部.伴随着上述变化,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氢性能逐渐提高,球磨到7 h后材料仅需活化1次即可达到最大吸放氢速率,初始吸氢温度降为60℃,在4.0 MPa初始氢压和200℃下吸氢量为6.4%(质量分数),60s即可完成饱和吸氢量的80%,10min内完成饱和吸氢量的90%;材料的放氢性能则在球磨4 h后已经基本保持不变,0.1MPa下初始放氢温度为310℃,在350℃、0.1MPa下材料可在500s内释放饱和储氢量的8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8.01KB 文档页数:5
采用累积复合轧制(ARB)技术的两种工艺路径,研究变形后1060工业纯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显示:路径A的晶粒细化效果比路径B明显;ARB7道次后,采用路径A的试样的显微组织由拉长的细小纤维状晶粒组成,路径B的试样由扁平状晶粒组成;路径A和路径B的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70nm和680nm;路径A的试样的抗拉强度提高程度大于路径B.1060工业纯铝在ARB过程中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初步分析了ARB过程中材料的变形规律和细小晶粒的形成机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6.87KB 文档页数:27
§ 8.4 (单边)反 Z 变换 § 8.5 z 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 8.6 z 变换分析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6.38KB 文档页数:13
3 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面水系 3.1.3 气象气候 3.1.4 土壤 3.1.5 生态概况 3.2 社会环境概况 3.2.1 人口经济 3.2.2 基础设施 3.2.3 燃气供应 3.2.4 电力供应 3.2.5 给水、排水 3.2.6 热力供应 3.2.7 交通运输 3.3 圆明园水系变迁及其缺水原因分析 3.3.1 圆明园水系的历史及变迁 3.3.2 当前圆明园水系缺水原因分析 3.3.3 对圆明园水系恢复的认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8KB 文档页数:16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如洪水涨落),或者由于河渠 上的水工建筑物(如闸门)不时地调节流量,使河道或人 工渠道中水流流速、水深(或水位、流量)等随时间而改 变,从而形成了明渠中的非恒定流。 研究明渠非恒定流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在非恒定流 过程中,明渠水流的流速、水深(或水位、流量)等随 时间和流程的变化规律。用于洪水预报、溃坝防洪、水 电站上下游动力渠道设计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6.34KB 文档页数:5
给水管网系统中经常引发瞬态工况,形成大幅度的压力波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模拟给水管网的水力瞬态变化过程,分别从给水管网系统的水力瞬变过程的计算模型、边界条件以及分析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水力瞬变模型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9.15KB 文档页数:8
以1996年、2002年、2005年及2007年四期SPOT卫星影像为材料,配合相关图籍数字化台湾花莲地区寿丰溪集水区与秀姑峦溪集水区的崩塌地图层,透过植生回复率(VRR)、新增崩塌率(ICR)及崩塌地重心位移的计算,探讨这两个集水区崩塌地变迁情形,并分析其环境因子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多期卫星影像数据可有效进行崩塌地长期监测,并获知其变动情形;另突发暴雨可使崩塌大量发生,显为事件直接影响因子;而VRR、ICR与重心位移的计算,可有效量化植生恢复情形及新增崩塌状况;至于地理环境特征方面,崩塌发生概率随高程增加而增加,也与坡度呈正相关,因此未来在开发上应特别留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4.09KB 文档页数:32
Q=最大产量(i=1,2n)=要素i的投入量 该生产函数表示: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 条件下由n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 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MB 文档页数:46
3.7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和叠加性 2.奇偶虚实性 3.尺度变换特性 4.时移特性和频移特性 5.微分和积分特性 6.卷积定理(§3.8) 7、 Paseval定理
首页上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85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