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4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2KB 文档页数:3
一、选择题 1、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顺序组合而成() a、理论指导、主题、目标 b、程序、师生组合互动 c、策略、内容 d、条件、评价 (正确答案:abcd)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KB 文档页数:2
一、选择题 1、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他评价 (正确答案:abc)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5KB 文档页数:3
一、选答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试题的括号中。 1、课程改革是以()的改变为核心,它包括对价值、人员、社会和文化以及究竟什么构成教育和美好生活的基本命题的改革。 a、教材 b、课程范式 C、课程价值命题 d、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C)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2.5KB 文档页数:15
一、课程与教学系统 实质: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与内容 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 时间进程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9.5KB 文档页数:30
一、语文学习概说 (一)语文学习的基本含义 学习,广义上是指人和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经验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或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从而构建经验结构的过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01KB 文档页数:9
(二)经验的选择 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 第一,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第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7.01KB 文档页数:8
(三)经验的组织 1、历史上出现过四种不同的方式: (1)以文献为本位:中国从汉代至清代都以“ 五经”——《诗》、《书》、《易》、《礼》、 春秋》等历史文献为基本教材;宋儒认为“四 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是学习“五经”的阶梯,此后,“四书”也成为 基本教材;启蒙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等。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除七 艺以外,有些课目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欧几里 德、托勒密等人的原著为基本教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51KB 文档页数:4
实践模式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j.j.. Schwab)从1969年 发表《实践1:课程的语言》一文后,确立了课程 研究的“实践模式”。它主要针对传统的“理论的” 课程探究模式而提出的。基本思想: 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是“复数而非“单数”; 课程问题主要应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 什么”的问题,因此,问题解决的方式应主要是实 践的推理,而非逻辑的推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4.51KB 文档页数:4
(三)社会学基础 教育离不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课程 也自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制约 。用社会观论证课程设置的问题由来已久。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主要是以社会观论述 其教育思想的。理想国由三种不同等级的人组 成: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由此认为 应设置不同的课程和施行不同的教育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2.01KB 文档页数:16
(一)课程价值观的新取向 (1)课程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泰勒原理)向多元价值倾向的转变。(以彼得斯为代表的“内在价值论”,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兴趣价值论”,以怀特为代表的“主观价值论”,以巴罗为代表的“功用主义价值论”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的从知识本位到学习经验本位的转变。(从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讨论转为对什么活动最有价值的讨论)
首页上页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4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