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1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9
运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700~1200℃温度范围内高锰钢Mn13单独加入钛(质量分数0.10%)、复合添加钛(质量分数0.11%)和钒(质量分数0.20%)后的高温热延性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下拉伸断裂后试样的断口形貌以及断口处的析出粒子进行了分析.温度-断面收缩率曲线表明在高锰钢中加入0.10%钛后,其断面收缩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表明钛的加入恶化了高锰钢的热延性;在此基础上加入0.20%钒,高锰钢的热延性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即钛和钒的复合加入严重恶化了高锰钢的热延性.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单独含钛以及复合含钛钒的高锰钢在700~1600℃存在的平衡析出相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Ti (C,N)的平衡析出温度均约为1499℃,远大于其液相线温度,这说明Ti (C,N)在高锰钢的液相中就可以开始析出.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奥氏体晶界以及三叉晶界处存在大量的Ti (C,N)和(Ti,V) C粒子,这些粒子的出现抑制了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并且加速了晶界附近裂纹的扩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28MB 文档页数:14
实践证明,大多数宝石原料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琢磨工艺处理后,方能显示出其完美 品质,“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这个道理。越是高档宝石,越需要精细的设计加工才能获得 更为理想的佳品,因此,宝石加工工艺的优劣是决定宝石价值和档次高低的重要依据。 宝石的加工开始于10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最早期的手工劳动作品是不成对称 型的装饰品。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宝石加工工艺不断提高,人们学会了抛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3.75KB 文档页数:6
为研究流固耦合对脱硫塔结构简化模型动力反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程序(Adina)模拟脱硫塔结构简化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效应.首先对脱硫塔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在不同液位下进行了脱硫塔结构的模态分析,研究了塔内液位高度对脱硫塔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脱硫塔结构进行地震波加载,研究了塔内液位高度、地震波输入角度和加速度峰值对脱硫塔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硫塔结构的频率会随着液位增高而减小,塔内液位高度、地震波加载方向及加速度峰值对脱硫塔结构加速度的影响比较大,而对其位移影响不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9
四、毛茶加工工艺及其技术措施要点(P140) 茶类不同,加工的方法不同,采取的加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也不同。 (一)制定毛茶加工工艺的要求和原则 1、明确加工的要求 (1)要最好的品质 (2)要最高的制茶效率提高正茶制率。 (3)要有价值的低级茶或副茶 4)要最省的人工和工具消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5KB 文档页数:41
《畜产品加工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乳制品的常规加工处理——乳的浓缩、干燥和分离、消毒乳加工、消毒乳的概念和种类、巴氏消毒乳加工、灭菌乳加工、再制乳和花色乳的加工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47MB 文档页数:20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第二节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 第三节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五节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10
为了降低硬件开销,越来越多的加法器电路采用传输管逻辑来减少晶体管数量,同时导致阈值损失、性能降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摆幅恢复逻辑与全加器电路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摆幅恢复传输管逻辑(Swing restored pass transistor logic, SRPL)的全加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分析电路的阈值损失机理,结合晶体管传输高、低电平的特性,提出一种摆幅恢复传输管逻辑的设计方法;然后,采用对称结构设计无延时偏差输出的异或/同或电路,利用MOS管补偿阈值损失的方式,实现异或/同或电路的全摆幅输出;最后,将异或/同或电路融合于全加器结构,结合4T XOR求和电路与改进的传输门进位电路实现摆幅恢复的高性能全加器。在TSMC 65 nm工艺下,本文采用HSPICE仿真验证所设计的逻辑功能,与文献相比延时降低10.8%,功耗延时积(Power-delay product, PDP)减少13.5%以上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101
主要内容: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 第一章 畜禽产肉性能 第二章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 第三章 屠宰与分割 ▪ 畜产品是指通过畜牧生产获得的产品。 ▪ 畜产品加工是指对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 畜产品加工学是研究畜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和工艺技术的学问。 ▪ 畜产品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9
采用自制的板带高温摩擦试验机模拟实际固溶–冲压–淬火一体化热成形工艺下7075铝合金的高温摩擦过程,分别对上下摩擦头进行冷却和加热以模拟实际热冲压过程对模具和压边圈的冷却和加热,分析了下模加热温度、法向载荷和滑动速度对7075铝合金摩擦行为及磨损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摩擦系数随着下模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磨损机制由300 ℃时的黏着磨损转变为500 ℃时的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施加法向载荷越大,摩擦系数越大,不同载荷下磨损机制均为黏着磨损及轻微的磨粒磨损,且随着载荷增大,黏着磨损程度有所加深;高滑动速度导致了磨损表面局部氧化物的生成,使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增大而减小,滑动速度为30 mm·s?1时,磨损机制主要是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78
第5章数控加工编程 5.1概述 5.1.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图纸及其技术要求、工艺要求等切削加工的必要信息,按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指令和格式编制数控加工指令序列
首页上页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1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