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50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97MB 文档页数:187
第一章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 第一节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 第二章分光光度技术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二 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四考马斯(Comessie)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五BCA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六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及血糖的测定 第三章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沉淀和离心分离技术 第一节生物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第二节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离技术 第三节生物大分子离心分离技术 实验七鸡血SOD的提取、分离及活力测定 实验八碱性磷酸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实验九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十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十一猪心肌细胞线粒体可溶性ATP合酶的提 第四章电泳技术 实验十二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三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实验十五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SDS-聚丙烯凝胶电泳 实验十六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 第五章层析技术 第一节 层析技术概述 吸附层析 第三节 分配层析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 第五节 凝胶层析 第六节亲和层析 第七节 高效液相层析 实验十七氨基酸的纸上层析与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实验十八血清-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实验十九 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 实验二十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第三节分子克隆 实验二十二Southern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三 Northern 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四 PCR 基因扩增 验二十五质粒DNA的提取及酶切 实验二十六 DNA重组实验 实验二十七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附录一常用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二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 附录三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 附录四 English words in the la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5MB 文档页数:6
针对传统算法在抗光照变化影响、大位移光流和异质点滤除等方面的不足,从人类视觉认知机理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生物模型的运动自适应V1-MT (motion-adaptive V1-MT,MAV1MT)序列图像光流估计算法.首先,引入基于ROF模型的结构纹理分解(structure-texture decomposition,STD)技术,有效解决了光照和色彩变化的影响.其次,利用多V1细胞加权组合及非线性正则化模拟MT细胞模型,并结合岭回归训练学习得到运动自适应的权重,解决对目标的运动速度感知问题.最后,引入由粗到精的增强方法和图像金字塔局部运动估计采样,将V1-MT运动估计模型应用于实际大位移视频序列.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更加拟合人眼视觉信息处理特性,对视频序列具有普适、有效、鲁棒的运动感知性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6MB 文档页数:106
第一章 蛋白质(酶)、核酸的分离纯化 第一节 引言 一、分离纯化的意义 二、分离纯化的要求 三、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蛋白质(酶)、核酸分离纯化的前处理 一、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二、细胞的破碎 三、细胞器的分离 四、提取 第三节 分离纯化 一、 粗提纯 二、 精提纯 三、 纯度鉴定 第四节 生物大分子的浓缩、干燥及保存 第二章 离心技术 ▪ 离心技术概论 ▪ 一般制备离心 ▪ 超离心技术 第三章 层析技术 引言 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析法的分类 第一节 吸附层析技术 第二节 分配层析技术 第三节 凝胶过滤层析技术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法 第五节 亲和层析法 第六节 高压液相层析(HPLC) 第四章 电泳技术 引言 第一节 电泳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三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 第四节 免疫电泳 一、概述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三、凝胶浓度和交联度与孔径大小的关系 四、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1.5KB 文档页数:2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酶 第四章糖代谢核 第五章脂代谢苷酸代谢 第六章生物氧化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空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传导 第十六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第十八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第十九章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因 第二十章基因与生长基因 第二十一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二十二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十三章基因组学与医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1.04MB 文档页数:373
绪论 免疫学概述 微生物学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第一章抗原 抗原的概念 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条件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的分类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三章补体系统 第四章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分子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 第七章抗感染免疫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第八章超敏反应 第九章免疫学应用 免疫防治 免疫学诊断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与变异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十一章化脓性细菌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 奈瑟菌属 假单胞菌属 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消化道传播的细菌 肠道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肠道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弧菌属 消化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呼吸道传播的细菌 分枝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四章厌氧性细菌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厌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六章病毒学概论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病毒的感染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呼吸道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风疹病毒 其他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八章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轮状病毒 其他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第二十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十一章其他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狂犬病病毒 出血热病毒 朊粒 第二十二章其他微生物 真菌 放线菌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第二十三章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第二十四章医学蠕虫 线虫 吸虫 绦虫 第二十五章医学原虫 叶足虫 鞭毛虫 孢子虫 第二十六章医学节肢动物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8.72KB 文档页数:34
第一节 一般生物学数据 一、实验动物染色体数目 二、实验动物繁殖生理数据 三、实验动物组织生长和细胞更新数据 四、哺乳动物和人的细胞更新速度 五、实验动物和人各类正常组织细胞分裂间期各进相的时间 六、哺乳动物和人全身照射的半致死量 七、哺乳动物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 八、哺乳动物和人的水代谢期与寿命的关系 九、狗与人的年龄对应 十、实验动物正常新陈代谢率 十一、哺乳动物和人产热量和水半代谢期 第二节 生理学数据 一、实验动物红细胞总数、压积、体积、大小和血红蛋白浓度 二、实验动物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及血小板数 三、实验动物正常骨髓象数值 四、实验动物血容量、心率、心输出量 五、实验动物全血、血浆、红细胞的容量和静脉血比容 六、实验动物血液温度、酸碱度、粘稠度、比重和体温数据 七、实验动物血细胞脆性、沉降速度和凝血时间 八、实验动物正常血压数值 九、实验动物的循环时间 十、实验动物心电图正常参考数值(间期) 十一、实验动物心电图正常参考数值(波辐电压) 十二、实验动物正常心率时心脏周期情况 十三、实验动物血液动力学指标数值 十四、通气量、耗气量 十五、实验动物呼吸器官相对形态特点及外在气体代谢 十六、实验动物饲料、饮水要求量和排便排尿量 十七、哺乳动物肾的结构与浓缩能力 十八、各种动物尿比重 第三节 生物化学数据 一、实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果糖含量 二、实验动物血液中蛋白结合糖总量及分布 三、实验动物血中糖代谢产物含量 四、实验动物血清脂蛋白及其成分 五、实验动物血中脂肪、脂肪酸、甘油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含量 六、表12-41实验动物血液中磷脂总量及其分类值[SB][60][/SB] 七、实验动物血中磷脂总量及其分类值 八、实验动物血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压力、钠、氯离子浓度、水及蛋白质含量 九、实验动物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 十、实验动物血浆蛋白分类值 十一、实验动物血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十二、实验动物血中非蛋白氮、尿素、尿酸含量 十三、实验动物血中蛋白质代谢产物含量 十四、实验动物血及器官中5-羟色胺含量 十五、实验动物器官和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 十六、实验动物血及器官中乙酰胆碱含量 十七、实验动物器官中RNA和DNA含量 十八、实验动物血及器官中腺苷酸含量 十九、实验动物血中吡啶核苷酸、辅羧酶、磷酸吡哆醛、碱性磷酸酶含量 二十、实验动物组织与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1MB 文档页数:595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 Pharmacology 药理学 基础药理学 Basic pharmacology 中药药理学 护理药理学 药用植物学 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见习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实验 高等数学 物理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实验 医院药学实习 中药药剂学 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 中药分析 中药学 方药学 理化基础实验 中药综合性实验 药学综合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分析学基础 合成技术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高级生物分析学 毒理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线性代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3MB 文档页数:600
药理学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 Pharmacology 药理学 基础药理学 Basic pharmacology 中药药理学 护理药理学 药用植物学 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见习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实验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物理学 物理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化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实验 医院药学实习 中药药剂学 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 中药分析 中药学 中药学 方药学 理化基础实验(一) 理化基础实验(二) 中药综合性实验 药学综合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分析学基础 合成技术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高级生物分析学 毒理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线性代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38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的概念 (一)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二)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的变化 (三)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二)射血分数 (三)心脏作功量 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一)搏出量的调节 (二)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五、心音心音图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一)心肌的兴奋性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三)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 三、自主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一)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的作用 (二)心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的作用 四、体表心电图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二)血流阻力 (三)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二)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三)静脉血流 五、微循环 (一)微循环的组成 (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通透性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四)策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五)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的生成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淋巴液的生成 (二)淋巴液的回流及影响淋巴液回流的因素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二、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三)血管升压素 (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六)心钠素 (七)前列腺素 (八)阿片肽 (九)组胺 三、局部血流调节 (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二)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一)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二)冠脉血流的特点 (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二、肺循环 (一)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二)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三、脑循环 (一)脑循环的特点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三)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四)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MB 文档页数:290
(一)理论课程 1《医用化学基础》 2《医学细胞生物学》 3《系统解剖学 A》 4《组织学与胚胎学》 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医学遗传学》 7《医学免疫学》 8《生理学 A》 9《生物医学进展》 10《病原生物学》 11《病理学》 12《病理生理学》 13《局部解剖学》 14《药理学》 15《PBL 课程》 16《医学伦理学》 17《医学文献检索》 18《临床营养学》 19《中医学》 (二)实验课程 20《医用化学基础》 21《系统解剖学 A》 22《显微形态学实验 I》 23《生物分子基础实验》 24《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25《机能实验》 26《局部解剖学》 27《显微形态学实验Ⅱ》 28《病理学》 29《医学文献检索》 30《基础医学研究方法与训练》 31《中医学》 32《医学遗传学》
首页上页24424524624724824925025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50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