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9.1KB 文档页数:10
本文用伏安曲线外推和极化电动势法(断电法和示波器法)对TiCl4电解试验中采用的三个熔盐体系NaCl-KCl,NaCl-CaCl2,NaCl-KCl-SrCl2进行了电化学研究。三个体系中钠析出的反电势大致相同,但NaCl-KCl系对钛离子的溶解和传质能力较好、粘度较小,有利于提高钛离子浓度,减少钠的析出,提高电效。这三个体系中工业级盐的钠析出反电势比化学纯盐的低,而析钠前的阴极电流密度比化学纯的盐高,不利于提高电效和质量,因此盐的预处理化学净化或预电解尤为必要。本文的研究在国内首次用单相全波整流—示波器法测量反电势。此方法不需中断电解而又无欧姆压降的影响,适宜于对实验室小型电解的监控和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3.39KB 文档页数:4
以一种多元素铁基非晶合金粉末(含C,Si,B,Cr,W,Mo,Ni,Fe等)作为喷涂材料,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涂层的晶型结构,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形貌,透射电镜观察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仪测量涂层的显微硬度,纳米压痕仪测量涂层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并用谢乐公式计算了晶粒尺寸.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含有非晶和纳米颗粒;这种非晶-纳米复合涂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0.92KB 文档页数:4
一定温度下,根据锰离子浓度变化严格控制溶液pH的条件下,研究了用空气直接氧化游离二价锰制备高纯四氧化三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碱式硫酸锰的氧化速度比氢氧化锰慢,碱式硫酸锰的包裹夹带是造成四氧化三锰产品中硫含量高的根本原因.该法与用空气直接氧化锰的水解物制备四氧化三锰的方法相比较,前者能大幅度降低四氧化三锰产品中的钙、镁和硫含量,部分解决了锰盐氧化法制备四氧化三锰过程中钙、镁和硫分离的难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4.5KB 文档页数:6
一、选择性滴定可能性判断 当M与N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它们均可与EDTA配 位,要准确滴定M,而N离子不干扰。经推导计算 ,得: lgK5 (CM>CN) 若不能满足条件,要采用方法提高滴定的选择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0.99KB 文档页数:6
本文研究了\碱土(Ⅱ)-稀土(Ⅲ)-茜紫-氯化+四烷基吡啶\共显色体系,确定了最佳显色条件。此共显色是形成杂多核配合物所引起。实验结果得出:参与共显色的金属离子半径比在此共显色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时,共显色强度基本相同,否则共显色强度就会减弱,甚至不发生;在固定显色剂的情况下,根据半径与半径比相近寻找新的共显色体系是有一定可能的,但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最佳半径比范围;金属离子水解能力的差别对此共显色体系影响不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6.04KB 文档页数:4
在室温条件下对钛铁矿进行了注入H2+离子实验,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钛铁矿还原过程中的微观机理.实验发现,注入H2+离子后,[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3.67KB 文档页数:6
为了改善涂层的组织和性能,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高铝青铜涂层进行高频感应重熔处理,研究重熔后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和界面结合状态.感应重熔前涂层具有层流状组织特点,含有少量氧化渣、孔隙及未完全熔融颗粒,涂层与基体间以机械结合为主.感应重熔能消除未熔颗粒和夹杂,使组织致密、均匀,组织的层流特征弱化,孔隙率有所下降.基体元素和涂层元素相互扩散,在界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白亮带,呈冶金结合状态,结合牢固,涂层的结合性能有所改善.重熔后扩散带和涂层表面的硬度较高,界面结合强度也由重熔前的25.110提升至83.358 M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0.39KB 文档页数:4
采用循环伏安法首次研究了LiF-NaF-K2TiF6-KBF4熔盐体系中钛离子和硼离子在铂、钼电极上电化学还原及电合成硼化钛的阴极过程机理。对恒电位电解的沉积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硼钛摩尔比B/Ti大于2时,钛与硼可在同一电位下实现电解共沉积并反应生成硼化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5.68KB 文档页数:4
采用动电位极化测量技术测定了4种航空用钛合金材料(TC4,TC11,TA7和TA12)在6种醇类溶液介质中的极化曲线和它们的电化学参数.重点考察了醇类溶液中H2O或Cl-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醇类溶液中含一定量的H2O可适当改善材料的耐点蚀性能;而醇类溶液中的Cl-离子将严重损害材料的耐点蚀性能,明显使钛合金材料从自钝化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7.39KB 文档页数:5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及扫描电镜(SEM)技术,研究了反应等离子喷涂TiN涂层在模拟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iN涂层的自腐蚀电位高于基体,涂层对基体能起到良好的腐蚀屏蔽作用;腐蚀介质通过涂层的通孔、微裂纹等缺陷渗入涂层与基体的界面腐蚀基体,从而使涂层电阻下降、电容增加,所产生的腐蚀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腐蚀反应的进行,但不会阻止基体局部腐蚀的继续进行.涂层的孔隙是造成涂层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
首页上页222324252627282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