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8.01KB 文档页数:5
玉米小斑病是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早在1925年定名前后,世界各国就 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0年,小斑病在美国大流行,减产165亿kg,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 15%,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因超过1840年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的损失而震动全 球。中国江苏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小斑病的发生,但过去只发生在多雨年份且多在后期流 行,很少造成严重损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0.01KB 文档页数:4
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 包括北美、欧洲、亚洲、澳洲、非洲等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中国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 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华北冬麦区1969、1973、1975和1979 年叶锈病大流行,东北春麦区1971、1973、1975和1980年中度流行,均造成相当大的经济 损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4KB 文档页数:10
课程简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普通植物病理学的继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 目的是通过学习农作物中具有代表性而经济上较为重要的病害,来加强对植物病理学基 本原理的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基本原理及流行规律在具体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避免农作物的损失。本课程要求了解农作物主要病害的发生、 分布、危害情况;掌握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引起病害的病原,必需成熟掌握主要 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05MB 文档页数:51
第一节 传染性病害的诊断 第二节 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 The Diagnosis of Non-infectious Plant Disease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二节 寄主的抗病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01KB 文档页数:2
枣锈病 Jujube rust 枣锈病是枣树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全国分布广泛。该病一旦发生,可引起早期大量 叶、落果,未落的果实皮厚肉薄,含糖量降低,严重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 症状 该病仅危害叶片,病初在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逐渐突起成黄褐色锈斑(夏孢 子堆)。夏孢子堆近圆形,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及叶尖和叶基。后期夏孢子堆破裂散出黄褐色 粉状物(夏孢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5KB 文档页数:11
全世界已知向日葵病害有90余种,中国报道约30种。其中普遍发生、流行及造成减产 严重的有10余种。多属于真菌病害。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共发现向日葵病害10多种。在向日葵病害中发生较多和影响 产量最大的是菌核病,其次是褐斑病,霜霉病虽然仅在局部地区(如黑龙江省密山、虎林等 地)发生,但其危害甚大,不但影响保苗,重者未开花就形成全株枯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2KB 文档页数:30
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和病原生物的形态特征的观察,二是有关病害的侵染、流行和有关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实验内容的安排旨在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植物病理学的领域,并为以后深入学习病原生物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防治学和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6KB 文档页数:14
目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为采取合理的作物病害控制措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学生在在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植物病害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 要求分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认识到植物病害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农业生态 系统的调控而达到控制植物病害发生与危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6.5KB 文档页数:16
一、病原物与寄主植物 1.病原物的寄生性 (1)专性寄生物也称为活体寄生物。 (2)兼性寄生物又称为半活体寄生物。 强寄生物一般也称作半活体寄生物。 弱寄生物又称为死体寄生物。 2.病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6KB 文档页数:4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病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主 要讲授植物病害发生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植物病害防治的 原理等。主要讲授植物病害的概念、症状类型;病原物侵染过程、病害侵染循环、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 致病性、病害流行预测技术以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等基本知识。为防治各种病害奠定基础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