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3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1.02KB 文档页数:5
利用超声波处理焦化废水,系统考察了作用时间、超声功率、焦化废水初始pH值、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NH4+N)初始质量浓度、溶解气体等因素对去除废水中CODCr和NH4+-N的影响,并对超声复合氧化剂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复合H2O2和Fenton试剂可发生协同作用,使CODCr和NH4+N去除率显著提高,其去除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Fenton>超声+H2O2>Fenton>超声>H2O2.结合GC-MS分析结果,对CODCr和NH4+N的去除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中萘类、蒽类和喹啉类等生物降解难的有机物的比例明显降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0.58KB 文档页数:4
根据会泽铅锌矿复杂地质状况,建立了一套24通道全数字微震监测系统,对深部岩体开采诱发微震事件进行监测,得到岩体随开采过程诱发微震事件的参数,包括b值、震级和事件数等.推导出b值与容量维Df之间的关系式为Df=2b,分析了容量维Df随时间变化和采场垮冒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失稳破坏和Df值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开采扰动变化,由应力集中引起局部岩体裂纹压密、萌生和扩展,Df表现为增加后保持相对平静的现象,表明岩体裂纹的粗糙度在增加;一旦岩体破坏引发动力灾害,Df值急剧下降,表明岩体裂纹的粗糙度在降低,岩体破坏加速;结合现场实践,分析得出Df值越小,发生岩体破坏的概率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6
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技术和手段,系统地研究热处理温度对TA2-Q235B爆炸复合板钢侧组织转变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钢侧界面组织发生脱碳,形成完全由铁素体组织组成的脱碳层,这些铁素体没有织构特征;当热处理温度在850℃及以下时,钢侧界面组织在靠近波头漩涡的地方发生异常长大,形成粗大的铁素体;当热处理温度在900℃及以上时,钢侧界面组织在钛钢复合界面上发生异常长大,产生柱状的铁素体组织.这些组织的形成受到碳元素的扩散和钢侧基体组织相变的共同作用.热处理过程中,界面产生的TiC在界面上分布不均,随温度升高,在界面局部富集,从而加速了碳元素向界面的扩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5MB 文档页数:7
对一种水上仿生推进装置进行流体力学仿真,并根据处于多种工况下若干组仿真数据,对该推进装置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并归纳在不同转速和出水高度条件下,推进装置的升力、推力和功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总结有助于仿生推进装置设计与优化的结论.最后,借助叶轮机构试验系统进行相关试验,并用试验数据来印证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提高,推进装置所产生的升力和推力同时增加,机械总效率和推进效率增大,但托举效率减小;当推进装置的轴心距水面越高时,在一定范围内,其推进效率和托举效率越大.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大幅提升装置在各种工况下的推进效率和托举效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1.91KB 文档页数:6
应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海砂矿的基础物性.采用煤基深度还原-磁选工艺,系统考察矿粉中Fe和Ti的还原分离行为,并明确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碳氧比、磁感应强度和磨矿粒度对还原磁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砂矿主要由钛磁铁矿和钛赤铁矿组成;较优的还原分离工艺参数为还原温度1300℃、还原时间30 min、碳氧摩尔比1.1、磁感应强度50 mT和磨矿细度-0.074 mm质量分数86.34%.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金属化率94.23%的还原产物,磁选指标分别达到精矿铁品位97.19%和尾矿钛品位57.94%,对应的铁、钛回收率为90.28%和87.22%,有效地实现海砂矿中铁钛元素的分离富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5MB 文档页数:8
利用Thermal Calc热力学软件、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GH4710合金原始态和不同条件热物理模拟变形后的析出相及加工损伤特征,系统研究了析出相特征与该合金热加工塑性损伤及开裂的关联性.结果表明:GH4710合金的原始组织主要由γ'、MC及M23C6碳化物、γ+γ共晶组织组成;热加工时微孑洞等损伤在MC碳化物及γ+γ共晶组织处形核后沿晶界扩展,最终相互连接导致合金大面积破坏;γ'相优先在MC碳化物及共晶组织附近析出,并通过其共格应力场的作用增加了损伤形核和扩展阻力,使合金在较低温度下的塑性损伤值明显小于高温条件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3.92KB 文档页数:8
工业中常用带埋管的移动床来加热或冷却固体颗粒物料,其过程涉及颗粒流与管壁间的复杂传热,而颗粒绕流圆管的流动过程对其传热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为简化描述颗粒的流动过程,通过分析颗粒绕流圆管的特性,建立了拟漏斗流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所需颗粒绕流圆管描述参数的取值范围,模型可用以求取颗粒绕流圆管的速度场和时长等参数.建立了埋管移动床实验系统,考察了颗粒绕流顺排管束的过程;同时利用离散单元法(DEM)对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颗粒绕流圆管的流动过程,并利用移动床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结果;最后,对比了基于拟漏斗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结果,并根据此结果对拟漏斗流模型的描述参数进行了确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2.5KB 文档页数:11
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的基因工程,开创了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体外操控生命过程的新纪元。在以后的30年间,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日趋完善,而以此理论为指导的基因工程操作,也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成就。本课程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并力求反映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基因工程是生物学科中的高级课程,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生在此之前需要掌握普通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大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9KB 文档页数:60
第十二章 软件项目计划 ◼ 问题定义 ◼ 可行性研究 ◼ 软件风险分析 ◼ 项目实施计划 第十三章 软件工程管理 ◼ 管理的目的与内容 ◼ 软件估算模型 ◼ 软件成本估计 ◼ 人员的分配与组织 ◼ 项目进度安排 ◼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第十四章 软件质量管理 ◼ 从质量保证到质量认证 ◼ 质量保证 ◼ 软件可靠性 ◼ 程序正确性证明 ◼ 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ISO9000 国际标准 ◼ 软件度量 第十五章 软件工程环境 ◼ 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 ◼ CASE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 CASE环境实例 ◼ Rational SUITE Enterprise Studio ◼ 青鸟系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1MB 文档页数:232
考研英语是很多同学考研复习中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投入的科目。一方面,英语这门学科本 身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才能提高学科;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同学的英语学习 并不系统,考研英语的难度比起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来要难得多。因此,考研英语就成了很多人迈 进研究生院的一大障碍。然而,考研英语虽难,如果方法得当,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仍然可以达到 考研英语的要求,甚至取得很好的成绩。近年来,考研英语的题型、难度基本稳定,而且,点清 晰。所以,认真分析历年真题,从中得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是提高英语成绩的一条捷径
首页上页31531631731831932032132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