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2.7KB 文档页数:5
为提高炼钢炉渣中钙、镁离子的浸出和碳酸化率,用荧光光谱仪分析了炉渣的成分,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相组成.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盐酸和醋酸作为浸出试剂的浸出效果以及温度和搅拌条件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用HCl作为浸出试剂可达到良好的浸出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浸出率可达93.4%,用醋酸的浸出率可达85.8%.盐酸浸出后再通CO2所得碳酸钙的纯度可达91.02%,转化率56.5%.80℃时用醋酸作试剂的浸出率大于盐酸.搅拌有利于钙、镁离子浸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3.23KB 文档页数:65
7.1 分布函数和Boltzmann方程 7.2 弛豫时间近似和电导率公式 7.3 金属电阻率的微观机制 一. 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观测 二. 晶格散射和纯金属电导率温度关系 三. 剩余电阻率 四. 近藤效应(Kondo effect)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1.25KB 文档页数:6
本文用热力学原理分析了Si-Mn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条件,并根据其热力学分析结果,对水雾化Si-Mn钢粉采用热塑性树脂涂层,在高纯氮气氛中进行脱氧的新工艺研究。使水雾文Si-Mn钢粉在1280℃,1330℃温度下保温120分钟后,其含氧量由3060P.P.M左右降至300P.P.M以下。同时测定了在还原脱氧过程中,不同的树脂用量与还原后钢粉中含氧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含Si Mn等难还原元素水雾化钢粉非真空脱氧问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3MB 文档页数:516
全书共分十章,前三章基于统计理论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建立径向分布函数,在第四到七章和第九章中,主要用径向分布函数理论分别讨论了气体、纯液体、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和子流体的结构和性能,最后为了阐述物质宏观运动规律性:在第八章中讨论气体的输运理论,在第十章讨论非平衡态热力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9.19KB 文档页数:10
本文用视塑性法研究轧制过程金属塑性变形特性。通过网格法试验得到纯铅轧制时的流线,并对变形率为21%的薄轧件(8×60mm)之变形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还对变形率为8.8%的厚轧件(40×30mm)作了初步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7
运用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超纯奥氏体不锈钢00Cr25Ni22Mo2N制造的汽提管在尿素生产环境下的腐蚀形态和机理。结果表明:该钢种在生产条件下产生非敏化态晶间腐蚀。其特征是腐蚀介质不仅沿晶界向钢的内部渗入,而且同时向晶界的两侧扩展,因而在管断面上观察到的晶间腐蚀路径较宽,但深度较浅并呈现漏斗形貌。电子显微镜观察、二次离子质谱、俄歇能谱分析及计算表明,这种材料晶界不贫铬、无第二相沉淀,但有磷(硅)的高度偏聚。晶界区磷的含量(约25%)比晶内高约三个数量级。作者认为,磷的晶界偏聚造成的与晶内在腐蚀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位差,是这种超纯奥氏体不锈钢非敏化态晶间腐蚀的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5.72KB 文档页数:4
针对鞍钢炼钢厂\铁水预处理→LD→LF→VD→CC\X70生产流程,采用系统取样,综合分析的方法,对LF处理前后、VD处理前后、中间包、结晶器和铸坯中的T[O]、显微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及尺寸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铸坯中T[O]的平均值为17.33×10-6,铸坯中显微夹杂物数量为2.40mm-2;(2)LF处理前后钢水中显微非金属夹杂以长条及块状的Al2O3夹杂和球块状的硅酸盐夹杂为主,VD钙处理后,没有观察到纯的MnS夹杂与纯的Al2O3夹杂;(3)结晶器钢水、铸坯中有纯Al2O3夹杂再现;(4)钢中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夹杂均没有达到完全变性的要求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2.27MB 文档页数:103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一、药物的杂质与纯度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三、杂质的种类 四、杂质的限量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第三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第四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8.8KB 文档页数:4
以纯铁粉、硅粉、硼铁粉、铬铁粉、胶体石墨及镍粉为原料,通过真空反应钎涂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碳化铬/铁基自熔合金复合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平整且与基体为冶金结合。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涂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分布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涂层为复合结构,其组织由Fe-Ni固溶体基底和原位合成的六棱柱Cr3C2相组成。涂层与基体间存在过渡区,过渡区内元素和硬度呈梯度分布;涂层表面硬度可达85HR15N以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5.95KB 文档页数:4
提出了求解TSP问题的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素的遗传交叉算子,并对算子构造子个体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在生成子个体时,基于信息素的遗传交叉算子不仅能够利用包括边长度和邻接关系在内的局部信息,还可以利用以信息素形式保存的全局信息.在纯遗传算法框架内,利用TSP基准算例对所提出的交叉算子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子在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优于其他知名的交叉算子
首页上页293031323334353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