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1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5.96K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6种预先热处理工艺及有效钛含量对18CrMmVB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同时通过与18CrMnB钢比较,分析了Ti和V细化18CrMnVB钢奥氏体晶粒的综合作用机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7
在一种含钨、钼的40Ni-14Cr-Fe基高温合金中,正常热处理后就出现μ相,开始析出于晶界。微量(~0.1%)μ相就对合金塑性,尤其会使冲击韧性值成倍下降,是合金长时期使用中脆化的主要因素。晶界微量μ相引起的脆化倾向与晶界上的μ相密集程度成正比关系,可通过控制成分及细化晶粒来降低μ相的密集程度,从而减弱晶界μ相引起的脆化作用。沿晶μ相所造成的室温冲击沿晶断裂形式,其断裂特征不是沿整个μ相介面形成孔洞,而只是沿部分μ相介面形成裂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1.38KB 文档页数:4
在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使用氨水调节pH值,正硅酸乙酯-硝酸钾-硝酸铝-水体系在5~12min内即迅速胶凝.干凝胶在862℃下热处理生成的钾霞石物相单一、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μm.硝酸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以及随后加入的氨水相当于进行了先酸后碱的催化,促使正硅酸乙酯(以TEOS表示)迅速水解、聚合.27Al NMR分析证实铝硅酸盐溶胶聚合按照五配位铝中间体机理进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3.73KB 文档页数:7
针对溶液雾化氧化法制备四氧化三钴粉末过程,研究了工程实验条件下反应温度、雾化压力和氯化钴溶液流量等参数对钴氧化率、粉末粒度和粉末松装密度的影响.在反应温度750℃、氯化钴溶液质量浓度120 g·L-1、压缩空气压力0.23 MPa、氯化钴溶液压力0.15 MPa以及氯化钴溶液流量40 L·h-1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钴再经750℃热处理2 h后,钴氧化率达到100%,钴质量分数为73.04%,松装密度为0.48 g·cm-3,平均粒径为7.61μm.工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雾化氧化法可以高效快速制备高品质四氧化三钴粉末,过程简单、清洁,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2.89KB 文档页数:7
应用综合分析手段对不同W、Mo、Al、Ti含量的GH220合金相的溶解、析出规律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主要合金元素对析出相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合金中微量相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相的含量。为合金的研制和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9MB 文档页数:43
§11—1 齿轮的失效形式 §11—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1—3 齿轮传动精度 §11—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11—9 齿轮的构造 §11—10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11—6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1—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2.14KB 文档页数:10
为了保证齿轮达到一定程度的传动精度,必须限制轮齿的残余变形量,即轮齿允许的残余交形量取决于传动精度和齿轮的使用条件。通过一系列试验,发现轮齿齿根的静弯曲极限应力值σF11ms与齿轮残余变形量δ和模数m两者之间的比值(δ/m)有这样的关系:σF11ms=σ1(δ/m)k。其中σ1是每单位模数产生1μm残余变形量时的齿根应力,σ1值取决于材料的机械性能。K为指数,其值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和热处理工艺。本文给出球铁齿轮的σ1和K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0.87KB 文档页数:3
对不同磷含量5炉GH169(IN718)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磷具有\反常\的强韧化作用,随磷含量增加,GH169合金最终热处理后的650℃持久寿命和塑性亦显著增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3.81KB 文档页数:4
为了提高A333Gr.3低温用无缝钢管的冲击韧性,对三种低温用无缝钢管进行了化学成分、有害元素、气体含量、轧态力学性能、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对比.碳含量对钢管低温冲击韧性有明显的影响,碳含量越低,冲击韧性越高.钢中磷含量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应进一步降低钢中磷含量,同时控制钢管轧制温度,降低钢管终轧温度,提高钢管冷却速度,细化晶粒度,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无缝钢管低温冲击韧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7.44KB 文档页数:7
本文详细研究了添加Mo、Cr3C2及C对WC-Fe/Co/N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文也论述了通过热处理工艺的改变,改善了粘结相结构,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性能。这种WC-Fe/Co/Ni硬质合金的综合质性能有可能优于WC-Co硬质合金
首页上页293031323334353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1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