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98
7-1反应速率及其测定 7-2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3反应级数的确定 7-4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 7-5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 7-7快速反应的研究方法 7-6链反应 7-8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8KB 文档页数:7
1.4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1.4.1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 1.4.2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1.4.3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 1.4.4数据库应用系统测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2MB 文档页数:7
采用FLAC模拟了初始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对具有随机材料缺陷单轴平面应变压缩岩样破坏过程及声发射的影响;采用编写的若干FISH函数规定随机缺陷及统计发生破坏的单元数目.密实的岩石服从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破坏之后呈现应变软化-理想塑性行为;缺陷在破坏之后经历理想塑性行为.随着密实岩石强度参数的提高,从应力峰值到残余应力的应力降、轴向应变增量提高,贯通试样的剪切带出现滞后,试样内部最终发生破坏的单元数降低.对于密实岩石强度参数高的试样,缺陷全部发生破坏之后,密实岩石没有立即发生破坏;应力峰值被达到之后,破坏的单元数增长不大.在加载过程中,声发射数有显著增加的三个区段.区段1、2及区段3的绝大部分位于峰前.在区段3的峰前阶段,声发射数的增加源于缺陷的长大、聚结、传播和竞争.强度参数越高,区段3越长,区段3的峰值越低.这表明当密实岩石的强度参数较高时,密实岩石单元破坏相继发生,破坏过程持续得较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10
利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碳质量分数为0.54%高速车轮钢进行热处理,得到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微观组织的试样.在-120~20℃温度下对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的拉伸试样和三点弯曲(3PB)缺口试样进行测试;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计算三点弯曲缺口试样缺口前的应力分布;利用扫描电镜对3PB试样断口进行观察并测量解理起裂源的位置;测定不同微观组织车轮钢试样的解理断裂应力.在扩展控制断裂机制下,微观组织对车轮钢的解理断裂应力具有明显影响,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越小解理断裂应力越高.细化晶粒使未扩展微裂纹的特征长度减小,细化珠光体片间距有助于提高珠光体的有效表面能,从而使得解理断裂应力提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3.44KB 文档页数:4
采用恒应变速率凸轮式压缩试验机,测定了4种铝合金材料在热状态下的流动应力,分析了应变率、应变速率及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多种结构型式流动应力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比较,确定了计算精度较高、结构型式较简单、适合于现场计算机在线控制和工程计算的数学模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3KB 文档页数:38
18.1 应变电测法 18.2 电阻应变片 18.3 测量电桥电路与应变仪 18.4 数字式应变仪的调整 18.5 应变仪的“全桥接法”与“半桥接法” 18.6 应变测量电路的组接 18.7 电测实验内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5
利用CaCl2为氯源与含锌冶金粉尘的重要组分ZnFe2O4进行反应,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了ZnFe2O4粉体与CaCl2反应面和反应产物微观形貌的变化,讨论了ZnFe2O4与CaCl2的反应机理.认为反应过程包括一个固液反应和气体挥发过程.ZnFe2O4颗粒被熔融CaCl2包裹,在固液界面发生氯化反应,生成的ZnCl2溶解在CaCl2液膜中,并在气液界面挥发逸出,而CaFe2O4的产物层不断增大,同时伴随着多个颗粒间的黏结和融合长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5.34KB 文档页数:7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研究了溶解氧和温度对06Cr17Ni12Mo2Ti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含不同溶解氧量(0/200/2000μg·kg-1)的450℃和550℃超临界水环境中,不锈钢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随着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更为明显.随着温度的上升,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反而会下降.在含不同溶解氧量(0/200/2000μg·kg-1)的650℃超临界水环境中,不锈钢只发生塑性断裂,未发现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并且溶解氧对其影响也不是很明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8.15KB 文档页数:3
通过岩石三轴压缩渗透试验,揭示了岩石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发现岩石渗透率一般不是常数,而是随应力应变过程中岩石内部结构演化特征改变.岩石渗透峰值多发生在岩石破坏后的应变软化阶段.因此,防止岩石破坏与控制岩石破坏后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预防岩层突水事故是同等重要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16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会从具有受力 杆件中截取单元体并标明单元体上的应力情况;会计算平面应力状态下 斜截面上的应力;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和特殊空间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 主方向的计算,并会排列主应力的顺序;掌握广义胡克定律;了解复杂 应力状态比能的概念;了解主应力迹线的概念
首页上页293031323334353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