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7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2.08KB 文档页数:4
系统地评估了铁氧化物还原动力学中氧化物型杂质或添加剂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量化分析.其影响的特点与杂质含量,杂质存在形式和加入方法,样品的初始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还原剂的种类,反应温度,还原分数等多种因素有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7.52KB 文档页数:7
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并分析了含锌冶金粉尘中的重要成分ZnFe2O4在CO-CO2气体还原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ZnFe2O4的气体还原遵循逐级还原规律,且ZnFe2O4很容易被CO还原到ZnO和Fe3O4.较高温度条件下,Zn O的气体还原易于Fe O的还原.随着反应温度升高,锌完全反应和挥发所需要的CO含量不断降低,当反应温度从1100 K升高到1400 K时所需的CO体积分数由0.4降低到0.01以下.要达到还原分离金属锌的目的,不必将铁氧化物还原到金属铁,而只需将铁氧化物还原到Fe3O4或FeO,同时满足锌的还原条件即可.在高炉炉身中上部,由于发生锌的还原反应和内部循环,给高炉生产带来危害,因此应减少和控制高炉的锌负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6
醛糖还原酶是醛酮还原酶超家族的一员,广泛存在于血管、肾脏、心脏、脑、骨骼肌、视网膜、胎盘、神经等组织中。它以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磷酸(NADPH)为辅酶催化多种醛、酮类物质还原为醇。除促进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外,还参与多种氧化应激性疾病,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4.17KB 文档页数:6
为了搞清镍的钝化行为,本文用极化曲线法及交流阻抗技术,通过对纯镍在中性H3BO3-Na2B4O7溶液及添加了K3Fe(CN)6/K4Fe(CN)6氧化-还原系溶液中的极化行为及交流阻抗特性的研究,讨论了钝化膜的电模型和电极反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4MB 文档页数:192
第一节 醛酮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第二节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第三节 α-H的反应 第四节 醛和酮的氧化和还原 第五节 α,β-不饱和醛酮 第六节 二羰基化合物 第七节 醌类化合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62KB 文档页数:4
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pH值的测定。 1.2水的颜色、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较高含盐量均不干扰测定;但在pH小 于1的强酸性溶液中,会有所谓酸误差,可按酸度测定;在pH大于1;的碱性溶液中,因有 大量钠离子存在,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通常称为钠差。消除钠差的方法,除了使用特制 的低钠差电极外,还可以选用与被测溶液的pH值相近似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3MB 文档页数:105
11.1 醛和酮 11.1.1 醛和酮的分类与结构 11.2 醌 11.1.1 醛和酮的分类与结构 醌的结构 分类和命名 一、醛和酮的分类 一、醌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二、苯醌 二、醛和酮的结构 11.1.2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三、萘醌 四 蒽醌 一、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 二、醛和酮的氧化与还原反应 三、醛和铜的α-H反应 四 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 2 五、芳香族醛酮的反应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8.5KB 文档页数:5
1.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三个分子式为C10H16的化合物经臭氧氧化和还原水解后分别生成下列化合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42
(一)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 分类和命名 (2) 结构和芳香性 (甲) 五元杂环的结构 (乙) 六元杂环的结构 (二) 五元杂环化合物及其化学性质 (1) 亲电取代 (2) 加成 (3) 吡咯的弱碱性和弱酸性 (4) 糠醛(α-呋喃甲醛) (5) 颜色反应 (三) 六元杂环化合物 (1) 碱性与亲核性 (2) 亲电取代 (3) 亲核取代 (4) 氧化与还原 (5) 其他 (四) 稠杂环化合物(吲哚、喹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3MB 文档页数:156
11.1结构、分类和命名 11.1.1结构及甲醛分子中的0键与π键 11.1.2分类 11.1.3命名 11.2醛酮的制法 11.3醛酮的物理性质 11.4化学性质 11.4.1加成反应 11.4.2α氢的反应 11.4.3氧化与还原 11.5 重要的醛酮 11.5.1甲醛的特殊性质 11.5.2乙烯酮 11.5.3α,β—不饱和醛酮 11.6醌 11.6.1醌的制法 11.1.2醌的化学性质
首页上页313233343536373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7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