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72KB 文档页数:23
1. 芳香第一胺类的一般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等具对氨基苯甲酸酯结构的药物(盐酸丁卡因例外)和磺胺类药物可直接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氯氮卓、奥沙西泮等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等具有酰胺结构的药物需水解后才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2. 托烷生物碱类的一般鉴别试验——Vitali反应 3. 有机氟化物的一般鉴别试验——茜素氟蓝反应 4. 与硝酸银的沉淀反应——用于氯化物、巴比妥类、异烟肼、维生素C、含炔基的甾体激素类等药物的鉴别 5. 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盐酸利多卡因与Cu2+反应形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磺胺类药物与Cu2+生成有色铜盐沉淀;巴比妥类药物与铜吡啶试液作用 生成紫色或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呈绿色) 6. 硫色素反应——维生素B1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99MB 文档页数:55
• 反应时的概念及研究历史 •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 反应时实验的操作要点 • 反应时指标的速度-准确性权衡 •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 减法反应时和加法反应时 • 序列反应时和内隐联想测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1MB 文档页数:83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8.1.1 什么是反馈 8.1.2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8.1.3 正反馈与负反馈 8.1.4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8.1.5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8.1.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8.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4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8.5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8.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04MB 文档页数:1136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第一章 结构和性质 第二章 甲烷 活化能过渡态 第三章 烷烃 游离基取代反应 第四章 立体化学 第五章 脂环化合物 环烧烃 第六章 卤代烷 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 第七章 烯烃I.结构与制法 消除反应 第八章 烯烃I.碳-碳双键的反应 亲电加成和游离基加成 第九章 共轭和共振 二烯烃 第十章 醇I制法和物理性质 第十一章 醇II.反应 第十二章 醚和环氧化物 醚 第十三章 炔烃 第十四章 芳香性苯 第十五章 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 第十六章 芳香-脂肪族化合物 芳烃及其衍生物 第十七章 波谱学和结构 第十八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 第十九章 羧酸 第二十章 羧酸的官能团衍生物 酰基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二十一章 负碳离子 醇缩合和Claisen缩合 第二十二章 胺 制法和物理性质 第二十三章 胺II 反应 第二十四章 酚 第二十五章 芳香族卤代物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第二十六章 负碳离子I 丙二酸酯合成法和乙酰乙酸酯合成法 第二部分 生物分子 第二十七章脂肪 第二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I 单糖类 第二十九章碳水化合物 双糖和多糖 第三十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三十一章生物化学过程 分子生物学 第三部分 专题 第三十二章 a,A-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共轭加成 第三十三章 分子轨道。轨道对称性 第三十四章 多核芳香族化合物… 第三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 问题答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3MB 文档页数:132
一、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级数的概念。 二、掌握通过实验确立速率方程的方法。 三、掌握一级、二级、n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 四、了解典型复杂反应的特征。 五、了解处理对行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方法。 六、理解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七、理解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及速率决定步骤等处理复杂反应的近似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4.51KB 文档页数:6
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碳饱和铁水还原CaO-SiO2-Al2O3-MgO-V2O5渣中V2O5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在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还原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还原反应机理,计算了各种条件下的表观速度常数.研究表明:高温、合适碱度、大铁渣比以及高初始V2O5含量,使得还原反应进行得较快,效果较好.反应达到平衡之前,还原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计算得到还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21kJ·mol-1,表明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铁液中V的扩散传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0.2KB 文档页数:6
对印度尼西亚海砂矿氧化性球团氢气还原的规律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实验采用失重的方法,通过对反应过程的物相变化、热力学以及动力学方面的分析,探究了海砂球团矿氢气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在800℃和850℃,还原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是FeTiO3,整个反应限制环节是由两个不同阶段的过程组成,反应开始阶段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之后由界面化学反应与内扩散共同控制;在900、950和1000℃三个温度下,反应产物中有钛氧化物出现,整个还原反应由三个不同的限制性环节组成,开始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中间阶段是由界面化学反应和内扩散共同控制,反应后期则是由内扩散控制为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9.56KB 文档页数:5
聚铝碳硅烷是耐超高温Si-Al-C纤维的先驱体.为了制备合适的先驱体,采用聚硅碳硅烷与乙酰丙酮铝反应合成聚铝碳硅烷,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聚硅碳硅烷是含有Si-Si-Si和Si-C-Si的低聚物.通过在反应过程中从反应体系中抽取样品,并采用FTIR、GPC、1H-NMR、27Al-NMR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反应过程进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Si-Si-Si向Si-C-Si转化的Kumada重排反应;乙酰丙酮铝的交联作用使得聚铝碳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支化度大大提高,乙酰丙酮铝的反应主要发生在330℃以下和400℃以上,反应产物中Al以Si-O-Al结构存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3.26KB 文档页数:78
合成化学实验要求及实验安全知识 1-溴丁烷的合成 苯甲酸丁酯的合成 双甘氨酸合铜(Ⅱ)一水合物顺、反异构体的合成 乙酰丙酮锰的合成及其性质分析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Cannizzaro反应——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合成 Aldol 缩合反应:1-(4-甲苯基)-3-苯基-丙-2-烯-1-酮的合成 Friedel-Crafts反应:对甲苯乙酮的合成 Grignard 反应:1-苄基环戊醇的合成 Sandmeyer反应:对氯甲苯的合成 Claisen 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二芳基醚的合成——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及其系列反应 麻醉药物苯佐卡因的合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43MB 文档页数:78
➢ 合成化学实验要求及实验安全知识 ➢ 1-溴丁烷的合成 ➢ 苯甲酸丁酯的合成 ➢ 双甘氨酸合铜(Ⅱ)一水合物顺、反异构体的合成 ➢ 乙酰丙酮锰的合成及其性质分析 ➢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 Cannizzaro反应——苯甲酸和苯甲醇的合成 ➢ Aldol 缩合反应:1-(4-甲苯基)-3-苯基-丙-2-烯-1-酮的合成 ➢ Friedel-Crafts反应:对甲苯乙酮的合成 ➢ Grignard 反应:1-苄基环戊醇的合成 ➢ Sandmeyer反应:对氯甲苯的合成 ➢ Claisen 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二芳基醚的合成——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 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及其系列反应 ➢ 麻醉药物苯佐卡因的合成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