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9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5MB 文档页数:54
1、力的定义 力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活动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对物体产生两种效应: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3.5KB 文档页数:6
《泵站》课程设计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 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 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一下的基础。考虑美观以及便于施工等要求,根据可 能和合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工程枢纽的布局,建筑物的结构型式, 材料和施工方法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8.65KB 文档页数:6
对淤泥沙原料中Fe3O4及其中间产物Fe O和Fe可能参与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合绘制的不同CO分压下Fe-Si体系在C和SiO2过量下的优势区相图及Fe-O-N体系热力学参数状态图,得出体系中Fe元素最终以Fe3Si形式存在,为淤泥沙合成O'-Sialon-SiC-Fe3Si(即Fe-Sialon)复合材料提供了热力学理论依据.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淤泥沙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了Fe-Sialon复合材料,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体的物相和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得出产物的主晶相为O'-Sialon,还含有少量的SiC和Fe3Si相,晶粒呈现为纤维状、絮状或短柱状,与热力学分析结果(Fe元素最终以Fe3Si存在)吻合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5KB 文档页数:3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结构力学提高课是在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门力学课程 后,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力学提高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性质。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深入 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特性。为学习的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 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结构分析与结构计算方面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7MB 文档页数:122
第1节 概述 1.1 生物力学的概念 1.2 生物力学的发展概况 1.3 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 1.4 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1.5 生物力学对保健事业的贡献 第2节 软组织的力学性质 2.1 软组织的材料特性 2.2 血管的力学性质 2.3 肌肉的力学性质 第3节骨的力学性质 3.1 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3.2 骨的基本力学性质 3.3 骨的功能适应性 第4节 血液的流动性质 4.1 流体的黏性 4.2 血液的黏度 4.3 Casson方程 4.4 血液在刚性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4.5 血液流变学的医学应用 第5节 心脏、动脉和静脉中的血液动力学 5.1 心脏力学 5.2 动脉中的血液流动 5.3 静脉中的血液流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4.87KB 文档页数:6
在Hill屈服准则和与之相适应的流动法则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考虑材料厚向异性的平面应力理论特征线方程,并将此基本方程应用于具有厚向异性的不规则件拉深成形的模拟。运用平面应力特征线场法计算、分析了盒形件拉深时法兰部的应力分布和沿模口的法向应力分布,并研究了该方法在合理毛料形状设计及其相应的合理加载条件设计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13
我国不锈钢工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产生大量含铬固废。含Cr固废的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的开发,Cr元素的解毒/固化机理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国内外不锈钢工业固废的化学和物相组成、铬在不同含铬固废中的存在形式、铬在环境中的循环富集规律和毒性。探讨了含Cr矿相的演变规律、Cr在不同矿相中的固化机理。总结了目前利用不锈钢工业含铬固废制备水泥、微晶玻璃和烧结陶瓷等各类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利用不锈钢工业含铬固废制备各类无机材料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期为未来中国无害化、高值化、资源化处理不锈钢含铬固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借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0.89KB 文档页数:8
在高炉炉缸破损调研的基础上对高炉炉缸耐火材料热面凝铁层进行取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相分析等分析手段揭示了凝铁层的物相组成,并运用Thermol-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结合TCFE8数据库对铁水中石墨碳的析出温度及析出相分数进行了计算,最后揭示了炉缸凝铁层物相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高炉炉缸凝铁层主要由Fe相和石墨碳相交替分布组成,铁水成分对石墨碳析出温度影响较大,石墨碳析出温度远高于铁水凝固温度,铁水中C、Si元素含量对石墨碳析出相分数影响较大,而石墨碳析出相可增大铁水黏度11.9%.凝铁层中石墨碳的析出主要是由于Fe-耐火材料界面温度低于石墨碳析出温度,使得铁水中C不断向耐火材料热面迁移,进而形成Fe-C交替的分层结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3.7KB 文档页数:5
在对钢管中频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导热微分方程出发,考虑了材料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对加热过程的影响,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钢管电磁-热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管中频感应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中工件外表面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差5.19%,吻合较好.提出了感应透热深度的概念,并以此区分钢管内感应加热区域和热传导区域.根据模拟结果讨论了钢管感应透热深度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并证明了双线圈感应加热工艺在工件温度分布、热效率及频率分配方面的合理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8MB 文档页数:34
1.光弹性实验的物理基础 某些高分子材料(环氧树脂、聚碳酸脂等)具有暂时双 折射效应 ,制成与实物形状和尺寸几何相似的模型, 并且给模型施加与实物相似的载荷,在特定的偏振光 场中观察,模型中出现与应力有关的干涉条纹。依照 光弹性原理,可以算出模型内各点的应力大小和方向, 实物的应力可依据相似理论换算得到
首页上页404142434445464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9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