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88)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5KB 文档页数:31
数据库不仅仅存储数据,事实上它为用户提供信息。因此,数据库安全不仅要考虑保护敏感数据,而且要考 虑使用户以受控制的方式检索数据的机制。这里强调了把数据库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区分开来。比起对数据的访 问控制,我们应该更强调对信息的访问控制。尽管保护数据的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我们绝对应该把控制集中 在请求访问的目标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7KB 文档页数:5
提出了一种浸渗-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抗氧化复合保护层,用以降低电炉炼钢过程中石墨电极的侧面氧化消耗.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工艺过程,研究了复合保护层的形成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其抗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8.5KB 文档页数:19
主要内容: 1.背景: (1)环境问题; (2)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 (3)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2.环境经济学的激励问题 (1)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本质; (2)已采用的激励办法; (3)被建议的激励模型; 3.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办法: (1)科学技术; (2)教育人们,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3)建立激励机制,使人们自愿地保护环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4.4KB 文档页数:7
通过对埋地煤气管线实施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大量测试数据,经系统整理分析,得出电位衰减系数a与修正系数r和涂层电导之间的关系,以及通电点管地电位偏移量E0的计算公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5KB 文档页数:2
1、“环境保护”中的“环境”的含意是什么?“环 境”包括哪些要素,哪些主要内容? 2、环境污染物包括哪些方面的污染物?,试从来源、 性质分别加以说明,并指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 !危害的特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7MB 文档页数:8
研究镍基合金C276在550~650℃/25 MPa超临界水中的腐蚀特性.采用腐蚀增重、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氧化膜形貌、合金元素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C276合金在超临界水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其腐蚀增重服从抛物线生长规律.当温度由550℃升高到600℃时,材料的腐蚀增重大约升高到3倍;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650℃时,材料的腐蚀增重反而下降.C276合金表面氧化膜分层不明显,氧化膜的主要成分为(Ni,Fe)Cr2O4,同时其表层离散分布着大量的NiO氧化物颗粒.C276合金表面氧化膜的保护性能主要取决于氧化膜内Cr含量,Cr含量越高其结构越致密,从而保护性能也越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5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周浸加速腐蚀实验、锈层微观分析、锈层交流阻抗特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钼含量对耐候钢腐蚀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钼可以促进钢中贝氏体组织的形成,促使锈层更加致密,对钢基体具有更好的保护性,有利于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随着钢中钼含量的增加,实验钢锈层的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锈层的阳极溶解反应受到明显阻碍,锈层具有更好的保护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6MB 文档页数:38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 1、人与自然 自然提供了维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通过自然灾害、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环境 污染等形式威胁着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条件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6.93KB 文档页数:6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夹杂物无损伤提取等手段研究和跟踪了IF钢铸坯中大颗粒高SiO2类夹杂物的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IF铸坯中存在大量大颗粒固相夹杂物,其中高SiO2类夹杂约占总数的60%,尺寸较大,一般>50μm,形状不规则;铸坯中高SiO2夹杂的主要来源是未预熔充分的结晶器保护渣,粉渣颗粒内部存在多个物相,其中部分高熔点固相氧化物(SiO2,Al2O3)在浇注过程中未完全溶解就伴随卷渣进入钢中被坯壳捕获,最终形成铸坯中夹杂物.改善保护渣的预熔性能,很大程度可以降低高SiO2类固相大颗粒夹杂物对铸坯造成的质量缺陷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3.5KB 文档页数:10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1.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保护怀孕和产卵期的鸟兽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 2.孟子曾经批评过竭泽而渔 3.齐国名相管仲也曾经指出,\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
首页上页404142434445464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8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